《湖北大学学报》期刊论文发表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湖北大学学报》期刊论文发表

《湖北大学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CN:42-1020/C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4799
主办单位:湖北大学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安徽师范大学学报》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学报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湖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74年7月,当时刊名为《武汉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1985年第1期起,开始使用现名称。本刊是湖北大学的重要思想。

  该期刊是湖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74年7月,当时刊名为《武汉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1985年第1期起,开始使用现名称。本刊是湖北大学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和学术窗口,为双月刊。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核心期刊和《新华文摘》、《复印报刊资料》、《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9)等刊的来源期刊。

  【办刊宗旨】

  本刊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刊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发展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坚持严格的三审制(1988年首创内稿外审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以确保刊物的质量。

  【期刊历史】

  本刊设有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中部崛起论坛、中国近代史研究、文化学研究、湖北文化研究、明清小说研究、词学研究、湖北作家研究等特色栏目。近年来,办刊质量明显提高,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充分肯定。1991年获湖北省新闻出版局颁发的"湖北省先进期刊编辑部二等奖"。1994年获湖北省教育委员会和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联合颁发的"先进学报编辑部"称号。1999年被评为 "第三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同年,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排名第一。2000年6月,被确认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收入其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要目总览》(2000年版)。2000年12月,获"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2001年,再次荣获"第四届湖北省优秀期刊"称号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审的"中国期刊方阵·社科双效期刊"。2002年8月又获"第二届百强社科学报"称号。2004年再度入选《中文核心要目总览》(2004年版)。2006年5月,获"第五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奖,第3次荣获"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同年,"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专栏(1998年创栏)由于良好的社会反映(反映率60%),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词学研究"(1988年创栏)、"湖北文化研究"(1997年创栏)被评为湖北省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期刊荣誉:

  湖北省第三届、第四届优秀期刊

  首届全国百强学报(排名第一)

  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

  1991年获湖北省新闻出版局颁发的湖北省先进期刊编辑部二等奖。

  1994年获湖北省教育委员会和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联合颁发的先进学报编辑部称号。

  1999年被评为 第三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同年,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排名第一。

  2000年6月,被确认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收入其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要目总览》(2000年版)。

  2000年12月,获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

  2001年,再次荣获第四届湖北省优秀期刊称号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审的中国期刊方阵·社科双效期刊。

  2002年8月又获第二届百强社科学报称号。

  2004年再度入选《中文核心要目总览》(2004年版)。

  2006年5月,获第五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奖,第3次荣获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同年,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专栏(1998年创栏)由于良好的社会反映(反映率60%),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词学研究(1988年创栏)、湖北文化研究(1997年创栏)被评为湖北省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影响因子:0.310

  被引次数:10377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中部崛起论坛、中国近代史研究、文化学研究、湖北文化研究、明清小说研究、词学研究、湖北作家研究等特色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之辨析 贺祥林,叶昊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界定分析 杨业华,符俊

  传播社会学视角下的网络传播伦理失范治理 李文冰,强月新

  媒介融合对新闻伦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杨翠芳

  论新闻与法治之携手力量与契合价值 段凡

  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方法与新时期中国文学研究方法的变革 季水河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滥觞与历史分期 石长平

  理论旅行与效果历史: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的当代意义 孙书敏

  一个限制排中律适用范围的命题演算系统 曹飞

  含混性与多值逻辑 陈明益

  柳宗元骚体文命题特点研究 苏瑞隆

  汉代颂体风貌以及颂与赋的关系 彭安湘

  朱熹对待扬雄与《反离骚》态度及其原因探析 徐涓

  黎元洪与辛亥首义伤亡军士的抚恤问题研究 方秋梅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CDIM模式研究 余日季

  美国钓鱼岛政策的缘起与演变 郑保国

  台湾与钓鱼岛问题刍议 袁咏红

  浙江论文发表:海德格尔对思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的探源及创见

  摘 要:海德格尔前期通过此在的领悟代替了思(知觉)的意义,并使用“领悟”概念实现了对主体哲学的改造;中期则凭借对古希腊哲学中思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的细致研究,揭示出古希腊哲学是通过将人置于逻各斯之下来构建思与存在之同一性的;在此思想洞察的基础上,海德格尔提出了自己对思与存在同一性的创见,即思与存在的同一性是本有之澄明发出的允诺。同时,海德格尔的思与存在同一性的问题还揭示了当前科学技术危机的内在成因,为人类应对科学技术危机找到了一条现实可行的出路。

  关键词:领悟,思,逻各斯,同一性,澄明

  作者简介:于志杰,男,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现代西方哲学研究。

  一、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中思的消隐

  众所周知,海德格尔在其早期思想阶段构建了以此在生存现象分析为核心的基础存在论,借此他在西方哲学史上实现了存在论的现代转向。在这一转向视域中,海德格尔尝试以“存在与时间”的问题框架重新解析在传统存在论中长久固定下来的“存在与思想”的问题框架,以便在更为本真的层面重新提出并解答存在问题。这就难免造成一种印象,即海德格尔在其基础存在论中似乎有意隐匿了有关思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考察海德格尔的问题框架,就会发现他其实是用另铸新词的方式全面铺展了有关思的问题。有学者指出:“就‘思想’问题而言,前期海德格尔鲜言‘思想’,或者说,还没有在特指的意义上使用‘思想’一词。前期海德格尔更多地用‘理解’(das Verstehen,或译‘领悟’)这个解释学概念,以之来指称人的原始的存在方式。”[1]这也就是说,在基础存在论中,思的问题是以“领悟”这个概念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同时与主体形而上学的“知觉”概念划清了界限。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湖北大学学报》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wenxue/3750.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