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是一本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反映该校在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哲学、文学、经济、历史、法律、政治、心理学、社会学、教育等方面。设有专题研究、博士论坛、课程研究、书评等栏目。读者对象为社会科学工作者及文科院校师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西欧中世纪史研究、博士论坛、心理科学研究、社会复杂性问题研究。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从观念“定势”中走出来的尝试——研讨历史的思想自述之三 刘泽华,LIU Zehua
2. 一位“局内人”视阈下的年鉴学派——评安德烈·布吉耶尔《年鉴学派:一部思想史》 樊江宏
3. 构建什刹海地区开放式博物馆的调查及设想 郗志群,李吉光,XI Zhiqun,ZHANG Jiguang
4. 西夏与宋盗法比较研究——以《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和《庆元条法事类》为例 刘双怡,LIU Shuangyi
5. 宋元时期城池修筑中的占卜、祭祀和杵歌 符海朝,FU Haichao
6. 中国经济“两阶段边际转型假说” 韩忠亮
7. 论中国巨灾保险立法的构建 任自力
8. 论公司决议瑕疵的司法介入——以保持司法干预与公司自治的平衡为视角 陈群峰,CHEN Qunfeng
9. 论死者人格的立法保护 刘召成
10. 论提单的性质 张岳令
11. 论个人信用信息公开与征信市场发展 朱平,王莉君
12. 杰罗尔德·列文森的历史主义艺术定义 黄应全
13. 难以忘却的记忆——论鲁迅的民国史书写 王家平
14. 生态危机与文化批判——以《故事新编》与鲁迅译爱罗先珂童话为中心的考察 张素丽
15. 命名与修辞: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元问题” 胡谱忠
16. 文化遗产与文化经济时代的少数民族电影 刘大先
17. 国外教育城市发展概况与启示 穆树航
哲学论文发表:论老子人生哲学的永恒价值
【摘 要】在中国,老子第一个构建了系统完整的哲学体系。老子哲学包含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他提出一切事物的运动都遵循“道”,事物对立面的对立统一和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老子提出了“重生”、“寡欲”、“纯任自然”的养生之道,“守柔”、“不争”、“功成不居”的处世之道,在今天仍有宝贵的价值。
【关键词】道,自然,生命,矛盾
一、生命为本,重于外物
老子有很强的生命意识,具有丰富的重生思想,体现了一种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念。老子企慕长生,向往生命的无限与永恒,它以自觉的生命意识为基础,建构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生命哲学体系。老子认为世上之人,长寿的占十分之三,短命的占十分之三,还有一些人本来可以长寿却自寻了短命,也占了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自寻短命呢?老子回答是“以其生生之厚”,即奉养过度了,这是不善于养护生命的表现和结果。只有极少数人(约占十分之一)善于养护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了解真正的养生之道。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克里斯提尼的三一区改革与雅典城邦政治共同体的重组————作者:李永斌;
摘要:公元前508年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是雅典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次影响深远的标志性事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分三一区,基于新的政治地理单元来重组雅典城邦政治共同体,这是他最重要的创举和独特的贡献。在以德莫组成三一区并进一步组成部落的过程中,克里斯提尼用政治地理空间来改造地缘和血缘纽带,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阿提卡所属各个地区传统家族和宗教的势力。最终,“以拆分实现统一”,通过将拆分而得的三十个三一区组合成新的十个部...
东哥特王国的族群共存理念与中世纪早期意大利多族群政治共同体的建构————作者:康凯;
摘要:面对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政治和文化变迁,中世纪早期的蛮族统治者面临着如何与本土罗马人相处,建构多族群政治共同体的问题。意大利东哥特王国的统治者以维护传统的名义确立了哥特人与罗马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且通过政治宣传、颁布法律和编纂历史作品来重新建构哥特人与罗马人的历史记忆,在宣扬罗马传统的同时,也没有完全罗马化,而是保持了自身的文化主体性,维持了哥特人的认同。东哥特王国的族群共存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在...
“核心传统”与古代晚期东哥特族群的形成————作者:周旭东;
摘要:“核心传统”概念由文斯库斯提出,他认为古代晚期蛮族族群身份的构建以各部落的统治者为核心,这些统治者的事迹通过部落成员的口口相传逐渐转变成为某种历史记忆,最后更是成为本部落共同的起源传说和情感纽带。围绕是否存在“核心传统”、“核心传统”与族群身份的关系等问题,学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东哥特人的族群认同并不以阿玛尔家族为核心,服兵役的军事精英们才是维系族群身份最坚实的基础。与其说“核心传统”构建了东哥特...
艺术界定的反本质主义考察及其理论建构契机————作者:殷曼楟;
摘要:艺术界定的反本质主义主张既是后现代反本质主义批判的一个剖面,又有着其独有的理论逻辑和分析方法。该方法由语言哲学的语言“用法”分析所奠定。该研究方法及其启发下的克里斯特勒的“艺术”概念史分析不但构成了艺术定义反本质主义批判的两大基础,而且也引导了其后各类艺术界定方案的理论构想方向。恰恰是由于艺术定义的反对者关注到艺术一词的“用法”,他们因此意识到了描述性定义、评价性定义与规范性定义的区别;他们发现了...
论基于身体的艺术学习观————作者:易晓明;
摘要:受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的影响,当下的艺术教育常常出现知识化、技术化的倾向,可能会割裂学生身体与心灵、感性生命与世界的联系,这既不符合艺术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也很难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当代哲学对身体的关注、身体美学的兴起及认知科学和神经美学的发展,彰显了身体在认识世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价值,进一步确立了身体在艺术审美中的本体地位,揭示了身心一体的审美发生机制。与此相契合的是,体知、身心合一的审美和艺术创...
虚假诉讼识别的量化研究——以民间借贷纠纷为例————作者:廖永安;易超群;
摘要:虚假诉讼频繁发生严重损害司法公正和社会诚信体系。现有的虚假诉讼识别依赖法官经验,存在随意性和不充分性。基于这种局限,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法律模型的量化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机器学习中的分类理论识别民间借贷案件中的虚假诉讼;借助回归理论预测不同司法要素组合下虚假诉讼的可能性,实现预防性识别,减少对法官个人经验的依赖。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相应的配套机制,分别为保障量化分析识别预警模型使用的程序构造配套机...
理通行范:孔子的道德教化思想————作者:李欣隆;
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汲取中国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的精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公民良好的道德素养。道德教化是培养社会成员良好道德品德和情操、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先秦时期孔子理通行范的道德教化思想,独具匠心,对于我国新时代提升公民道德教育成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架设传统到世界的桥梁——乐黛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作者:赵柔柔;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是乐黛云学术工作的重要方面。她“把后半生献给比较文学”与将现代文学视作“毕生的事业”并不矛盾,前者提供的世界语境,能够更深刻、充分地认知后者。对于乐黛云而言,从现代文学到比较文学,与其说是学科转向,不如说是为现代文学添加了一重世界文学坐标。她重返新文化运动,借学衡派之口,说出了自身关于如何将传统文化纳入现代轨道的思考。乐黛云对“21世纪新人文精神”的思考再度以早期鲁迅为其思想资源,...
教育视频图像研究的方法论反思、转向与再探————作者:李政涛;邱燕楠;
摘要:方法论的成熟与自觉,对于教育视频图像研究的理论创生方式、实践变革路径以及形成创新的交互范式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论研究起于反思,教育视频图像研究将自身的方法论反思放在了提出学科构想、明确本体价值和形成知识贡献的纵向推进视野中。在横向层面,方法论在研究主体、研究范式与方法体系等方面的关键转向则为方法论变革提供重要基石,以教育视频图像分析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推动了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命题与意象的交融共...
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书面语词表研究————作者:王伊璞;洪波;
摘要:语体运用能力培养是国际中文教育的基本内容,其核心是提升学习者对现代汉语书面语词汇的运用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习者缺乏汉语书面语体与口语语体的辨别意识,现代汉语书面语词汇已成为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本文自建现代汉语书面语语料库,筛选高频使用且分布广泛的汉语书面语词,研发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书面语词表。本词表共收词3100个,在常用汉语教材的覆盖率约为50%。通过比较,本词表与《中华书面语词典》的词语...
“多元视野下的艺术阐释学建构:理论、方法与实践”高端学术论坛成功举办————作者:钟昊沁;
摘要:<正>2025年4月11日至13日,由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部、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与阐释学研究中心及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微时代’文艺批评研究”课题组共同主办的“多元视野下的艺术阐释学建构:理论、方法与实践”高端学术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与科研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艺术阐释学理论建构的前沿议题展开深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摘要:<正>《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社科类双月刊。主要反映国内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理论前沿。本刊注重论文的科学性、现实性、应用性。本刊实行开放式办刊,欢迎广大教学、科研人员赐稿。一、论文篇幅一般在8000-15000字左右,名家专稿、有重要创见的稿件篇幅可至25000字。二、格式:1.标题文章正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2.摘要和关键词摘...
论先秦思想中“听”与“德”的关系————作者:伍龙;
摘要:“聽”为“听”的繁体字,从字形上彰显着听与德的关系:以耳聆听,且有所“得”,即为听。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得以塑造自身的德性,这具体展现为因“听得”而修“听德”。“听”作为一种实践行为,涉及践行的前提、过程和结果。在听发生之前,听者应首先具备与听之内容相匹配的德性,方可聆听相应内容。在听展开的过程中,克制自身“好听”的自然性,对听的内容予以筛选,能培养听者的品德。听的结果指向“圣”的培塑,内蕴着“听”...
作为“路标”的鲁迅——乐黛云学术视野转型中的“鲁迅研究”————作者:梁宏安;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至“新时期”,乐黛云对鲁迅的关注未曾中断。鲁迅研究在其学术生命中,尤其在关键节点上占有重要位置。20世纪50年代,她在瞿秋白奠定的认知框架中凸显早期鲁迅思想中的尼采因素,已体现了溢出这一框架的个人学术追求。“拨乱反正”时期,在尼采被高度负面化的语境下,乐黛云正面肯定鲁迅思想中的尼采因素,将十七年时期的思想暗线明晰化,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理化进程。乐黛云主编的《国外鲁迅研...
乐黛云重估《学衡》的历史语境与学术史价值————作者:李欢;
摘要:1989年,乐黛云的《世界文化对话中的中国现代保守主义》揭开了学衡派研究的新篇章。她借助人文主义理论,重估《学衡》,反思了历史中的“博爱幻梦”,与“激进的泛情主义决裂”,并由此接受“用‘一切时代共通的智慧’来丰富自己”的人性论,从而突破了“进步与落后”“传统与现代”“中与西”二元对立思维的藩篱,呈现出多元共生的五四图景。通过重估,乐黛云深受学衡派“追求绝对真理”精神品质的感召,呼唤知识分子回归纯粹...
国外中文教育社团组织的超语实践探析————作者:王祖嫘;
摘要:国外中文教育社团组织在多语环境下进行中文教学和传播,是重要的超语实践主体。对欧美7国中文教育社团组织的考察发现,超语实践在组织活动中十分普遍,以专业语域最为突出。社团组织常用的超语策略包括语际和语内策略、有基础语和无基础语策略等,其超语实践受到语言意识形态与身份认同、语域特点和语言资源的影响。中文教育社团组织的超语实践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发挥了语言双向/多向传播、身份构建和话语体系建设等功能。未来...
清代苏州周庄“八景”与区域水文环境变迁————作者:王晗;
摘要:周庄镇的市镇结构自清代康熙年间至光绪年间,从以富安桥为核心向四周发展的态势逐步过渡为向富安桥河以西、以南地区延伸。水文环境变迁、行政中心设置、新圩区开发等因素成为造就这一态势的主要原因。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周庄镇士绅民众对周边环境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从“贞丰八景”到“周庄八景”,当地文人雅士均进行了细致品评。这些景致是对当地自然、人文环境具象化的真实写照,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中有关...
论信用责任是一种人格责任————作者:胡江涛;谢勇;
摘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治实践已经表明社会信用管理必然指向行为人的行为习惯或人格。局限于行为本位的法理思维,无法有效解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的法治实践,难以契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塑造诚信人格与诚信社会的目的。因此,有必要以人格责任理念为核心,重构社会信用法律规范的法理逻辑。信用责任作为人格责任区别于传统法律责任的法理特征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信用责任的归责对象是行为人的信用行为习惯或人格,而非单一行为;...
区块链重塑数字时代信用体系的实现机制研究————作者:许正中;王晓晓;
摘要:数字文明新纪元时代,数据跃升为关键的生产要素,交易模式展现出虚拟化、平台化、泛在化、融合化、共享化等多重新特质,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信用体系因中心化控制及信息不对称之弊,难以适应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加密的承载者,成为信任制造机,以其独特的技术魅力,实现了人和人之间忠诚度的信任转向基于事实的技术支撑的信任。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撑下,信用体系的广度、准度、精度、速度及力度均得到了前所未有...
从信用理念看商业秘密的认定标准————作者:龙文懋;齐慜哲;
摘要:保密性是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之一,是否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是认定商业秘密是否成立的前提。在我国,学理及司法实践中对于合理保密措施的界定均存在模糊之处。我国采纳的“实控”标准把商业秘密持有人是否能够实际控制商业秘密作为认定商业秘密成立与否以及是否予以保护的前提,其正当性存疑。从历史发展来看,商业秘密权利的产生因其天然的道德属性和后继发展的财产属性均与信用之概念存在紧密的联系。商业秘密权虽然已经演变为一...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伦理学研究
- 国家级啄木鸟
- 省级建筑史
- 北大核心山西师大学报
- 省级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现代交际下半月
- 省级民风
- 省级看小说
- 省级档案与史学
- 省级诗潮
- 国家级中国摄影
- 北大核心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省级音乐生活
- 省级椰城
- 北大核心舞蹈
- 省级智族GQ
- 北大核心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五邑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美术学报
- 南大核心出版发行研究
- 国家级中国地市报人
- 国家级环球人文地理
- 国家级杂技与魔术
- 国家级艺术教育
- 国家级新媒体研究
- 省级通俗歌曲
- 北大核心南方文坛
- 省级电影评介
- 省级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