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学报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宁波大学学报

宁波大学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3-1214/G4
国际标准刊号:1008-0627
主办单位:宁波大学
主管单位:宁波大学
上一本期杂志:《武夷学院学报》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绥化学院学报》文学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宁波大学学报》是宁波大学主办的教育类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教育基础理论、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思想、教育史、教育实践、国外教育(包括译文,但必须取得原著作权人的授权)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有关专题的综述和评论文章;开展学术讨论与争鸣;介绍教育科学新书刊;宣传介绍各级各类学校。

  《宁波师院学报》现用名《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同伴对青少年消费行为影响研究综述 马永斌,王其冬,孙彤,MA Yong-bin,WANG Qi-dong,SUN Tong

  2. 沙盘游戏与大学生自我整合关系研究综述 张红,张丽娟,严建雯,ZHANG Hong,ZHANG Li-juan,YAN Jian-wen

  3. 近十年大学生自评抑郁量表(SDS)调查结果的元分析 吴洪辉,廖友国,WU Hong-hui,LIAO You-guo

  4. 刘文典教育思想研究 马仁杰,黄伟,MA Ren-jie,HUANG Wei

  5. 教育家办教育:陈谦夫与宁波效实中学 孙善根,钟琴,SUN Shan-gen,ZHONG Qin

  6. 英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其启示 李艳波,Julie Hardy,LI Yan-bo,JULIE Hardy

  7. 高校就业指导现状概述及其理论构建 常彦,CHANG Yan

  8. 地方高校招生形势及对策研究 王湖滨,WANG Hu-bin

  9. 论高校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对“考研基地”之名的反思 黄喜刚,HUANG Xi-gang

  10. 高校中层干部考核信息化研究与实践--以宁波大学为例 吴立爽,邹日强,WU Li-shuang,ZOU Ri-qiang

  11. 高校舆情管理体系的构建 周国明,ZHOU Guo-ming

  12. 创先争优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路径 叶政,YE Zheng

  13. 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意义和策略 潘小明,PAN Xiao-ming

  14. 职前教师反思能力培养探析 刘文,LIU Wen

  15. 中学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研究? 贺雯,黎雯君,刘兴哲,HE Wen,LI Wen-jun,LIU Xing-zhe

  16. 小学转岗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研究--基于宁德的调查 岳玉阁,YUE Yu-ge

  17.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探析 曾鸣,ZENG Ming

  18. 改进大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一种分析框架 梁银英,郑东辉,LIANG Yin-ying,ZHENG Dong-hui

  19. “融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徐君康,XU Jun-kang

  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 刘林,LIU Lin

  21. 应用型环艺设计专业软件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查波,ZHA Bo

  青年探索杂志投稿: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几点看法

  摘 要:由于种种原因,中职学生不爱学习文化基础课,更别谈什么应用文写作了。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教育内功,提升文化素养,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信心,培养应用文写作习惯。

  关键词:中职生,应用文写作,方法,学习习惯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由于社会、学生、学校等种种原因的影响,中职学生不爱学习文化基础课,更别谈什么应用文写作了。我们的教育行动目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的教学学生满意吗?学生厌学现象为何普遍而严重。究其原因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强,结果导致学生对知识体系的学习兴趣或自信心下降。因此,教师要想提高自身教育内功,提升文化素养,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信心,培养应用文写作学习习惯。

  宁波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高校师生话语交往的现实困境、应然样态与纾解路径————作者:王立平;李梦雅;

摘要:高校师生话语交往是基于知识对话的师生主体话语实践交互活动,是推动高等教育活动展开、促进教育目的实现的重要方式,关乎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师生话语交往呈现出角色错位令师生主体被遮蔽、技术发展让师生对话有隔膜、权威弱化使育人成效降低等现实问题。话语是基于主体、知识、权力等维度提出的具有实践属性的体系,具有以自身关怀确保主体在场、以理性知识促进对话实现、以权力运作保障权威生成的理论意...

基于“IAD+SES”框架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化供给模式探究————作者:李静;刘桂茹;

摘要: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已形成多元主体协同的供给模式,但仍存在主体权责划分不清、区域供给不协调、服务内容同质化、监督评价机制缺乏等困境。基于“IAD+SES”框架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化供给模式是一种基于主体间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区域联动的创新模式,能够动态分析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供给过程,识别外部环境、行动舞台、结果产出等层次的关键要素,探究要素间的互动关系,动态调整供给网络策略,可以有效解决上...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院校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作者:王雪敏;应玉龙;

摘要: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是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其中,数字化人才是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核心动力,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新质生产力需要大量面向国家战略、服务产业升级的复合型、创新型、高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数字化人才培养目标应聚焦数据驱动决策、人机交互协同、跨界融合创新及持续自我学习等核心素养。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数字化人才培养面临三大困境:社会认知偏差、供需结构失衡...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职课堂教学评价:价值意蕴、潜在风险及应对之策————作者:郭佳楠;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职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有助于高职课堂教学评价更贴合新时期教育教学发展目标,有利于以教师为主导构建智能信息采集体系,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现场的证据化诊断与反馈。反思当前的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职课堂教学评价也存在一些风险,主要表现在:应用可能僭越教育主体尊严、智能评价数据挖掘可能违反信息道德界限、智能评价算法的偏误可能破坏教学决策的质量与公平性。应对上述风险,必须确保算法...

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成果转化的创新策略——以两所美国大学的实践为例————作者:刘骥;丘霖;

摘要:在国际科技竞争趋于白热化的背景下,科创竞争力正成为国家核心实力的重要体现,高校有组织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是科创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组织目的、特点与功能的理论分析,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为研究对象,总结DEMS模型与PACA模型的成功经验,据此提出以下措施:统筹多方协同,提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质效;优化政策设计,畅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通道;强化精准适配,释放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潜力

新工科背景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布局、特征与趋向————作者:胡德鑫;郭虹聪;

摘要:工科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面向新工科赋能专业建设、深化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研究基于两批工科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名单,从课程体量、类型布局、建设单位和课程主题四个维度对工科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布局结构进行描述分析,并解构了工科一流本科课程的建构逻辑与规律,其表征体现为开放与共享、内生与外合、交叉与融合、实践与进阶。基于此,研究指出未来推进工科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后评估制度的刚性举措、驱动因素与管理价值重审————作者:周继良;李智慧;钟佳敏;

摘要:2021年以来,美国部分州、大学系统和大学董事会等纷纷推动终身教职后评估制度的改革,通过强化对终身教职教师的绩效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或限制性举措以增强该制度的刚性。这一制度刚性的增强与财政支出压力增大、学费上涨与学生入学率下降、学术劳动力市场饱和、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大学治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提升该制度的执行刚性似乎成为美国众多大学管理教师队伍的一种无奈之举。然而,终身教职...

养育倦怠与青少年社会行为:亲子关系的并行中介作用————作者:李永鑫;李生草;姚良爽;

摘要:为了探究父母养育倦怠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考察亲子冲突、亲子亲合在其中的并行中介作用,本研究对359组初中生及其主要养育者进行了间隔3个月的两次问卷调查。本研究采用简式养育倦怠量表、Buss-Perry攻击性量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亲子冲突问卷、家庭适应与亲合评价量表进行测量。结果发现:父母养育倦怠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呈正相关、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呈负相关;中介效应检验显示...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制度化困境及纾解————作者:王轶玮;王齐全;

摘要:近年来,专业认证已成为我国师范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要抓手与热点问题。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对分析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制度化困境具有适切性。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制度化过程主要面临三方面困境:一是前置惯习阻碍下的路径依赖困境,二是个体理性计算下的集体行动困境,三是价值与文化缺失下的合法性困境。从制度均衡、路径整合与价值回归三个方面提出的纾解建议,能够为进一步提高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有效性、提升教...

论比斯塔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发展————作者:洪哲璇;洪明;

摘要:比斯塔在全球化与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融合实用主义、存在主义、解构主义等多元哲学观,对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展开反思,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在沟通哲学方面,比斯塔肯定杜威“沟通即意义生成”的价值,同时指出其建构性局限,并基于德里达解构主义哲学提出“解构性实用主义”,认为沟通的本质在于开放性与解构性,承认教育沟通的“美丽风险”;在民主教育观方面,比斯塔指出杜威思想隐含工具主义与个人主义倾向,是将教...

研究生教学研究性生成逻辑的多维探究————作者:李润洲;

摘要:研究性是研究生教学的本质属性,但研究生教学并不能天然地具有研究性,其研究性是由师者示“研”、生者学“研”、师生共“研”与写作表“研”彼此关联、相互促进而生成的,四个环节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研究生教学研究性的生成逻辑中,师者示“研”是前提,激发研究生教学的研究性;生者学“研”是目的,开启研究生教学的研究性;师生共“研”是载体,展现研究生教学的研究性;写作表“研”是结果,具化研究生教学的研究性。判断研...

时间政治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虑及其纾解————作者:肖京林;

摘要:时间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更是一种权力规训工具,时间具有政治性。在变革加速的社会情境下,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组织时间下的序时重置、制度时间下的效率复刻、社会时间下的竞速游戏等困境,时间挤占、时间压缩、时间恐慌成为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时间焦虑表征。行政权力通过时间规训逻辑、时间压力与激励机制使青年教师内化时间规则并形成“时间习惯”,导致了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剥削、过度劳动等“时间行为”。纾解高校青年教师时间焦...

高中阶段教育普职协调发展的机制构建与路径探索————作者:张军凤;

摘要:高中阶段教育普职协调发展致力于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等值融通,旨在构建规模结构合理、关联融通顺畅、质量水平均衡的整体发展秩序。普职协调发展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需要依靠政府政策导引、产业发展牵动、大众教育需求驱动、区域教育创新和文化建设引领等多种机制共同推动。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普职协调发展,应立足“多样化”发展路向,加强内涵建设,完善机制保障,深化普职融通,以实现二者的协调共存

高校学生评教的碎片化困境与破解策略————作者:朱乐平;伍婉倩;

摘要:高校学生评教是体现“学生中心”理念和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制度安排,但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研究借助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思想观点,建构“功能-主体-规范-技术”的分析框架,结合实践调研与深度访谈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促学理念出现“偏差”、主体参与存在“敷衍”现象、政策设计存在“漏洞”、治理数据呈现“孤立”状态,这些问题反映出学生评教在价值功能、利益主体、制度规范和信息技术...

安居政策赋能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蕴、实施困境与优化路径————作者:袁红辉;

摘要:在当前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优化高校安居政策对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安居政策既契合教育强国建设的人才发展战略需求,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支撑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高校安居政策的实施面临资金短缺、房源供需失衡、政策执行存在偏差等现实问题。因此,应构建“政府支持-学校主导-市场化运作”的三位一体协同模式,以实现高校人才安居,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具体而言:政府...

叙事医学视域下医学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作者:周芸;陈萱;王珊珊;

摘要:叙事医学的核心在于通过倾听、理解和共情患者的故事,并将其融入医疗实践,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这一理念与医学思政教育在核心目标、功能指向与发展趋势上具有显著的同源性:叙事医学为医学思政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方法论指导,而思政教育则为叙事医学的实践注入了价值内核。基于叙事医学框架构建医学思政教育体系,提出三维度的实施方案:构建系统化的理论框架,设计融合式教学模式,完善课程体系架构。具体实践路径包括:开发“临...

美国教师教育领域高杠杆教学实践的探索及启示————作者:张抗抗;白莹;杜静;

摘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胜任力是当前教师教育领域重点探索的议题。美国研究者在批判传统教师实践培养内容、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杠杆教学实践,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经过学者的研究与实践,高杠杆教学实践的内涵被逐渐澄清。高杠杆教学实践秉持极简主义理念,强调“少即是多”,具有情境性、结构性和可迁移性特征。美国研究者在教师教育领域建立了高杠杆教学实践的内容体系,并形成了以其为核心的教师教育实施路径。这些探索...

美国公立精英高中拔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作者:孔令帅;邢梦霄;

摘要:高中教育在拔尖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美国公立精英高中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构建了以宽广课程、纵深课程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即以宽广课程开拓学生的多维视野、以纵深课程提高学生所学课程的难度、以课外活动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美国公立精英高中拔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体现出宽广课程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纵深课程满足拔尖人才对高难度学习的需求、多种措施保障拔尖人才培养质量的特征。借鉴美...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作者:邱利见;

摘要:研究聚焦于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旨在探寻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目前,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虽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仍然面临诸多现实挑战。新质生产力在助力突破困境、赋能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技术赋能能够驱动乡村学生学习方式革新;组织协同有助于提升乡村教育的生态优化与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有利于夯实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与公平普惠。基于此,须着手加强技术研发,促进乡村...

乡村教育的现代性困境及其超越————作者:王世斌;

摘要:现代性语境下,探究乡村教育的本质特征并破解其发展困境,是当下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需求,也是乡村教育实现其社会功能并更好地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前提。受现代性影响,乡村教育逐渐与乡土之根割裂,成为一种去乡土化的教化过程,这不仅遮蔽了学生成长的生命意义,还导致乡村教育和乡土文化的日益疏离。乡村教育应正视现代性冲击并打破其带来的桎梏,超越以城市教育为标准的传统伦理价值体系,从生命意义、乡村生活和...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