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图书馆学报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四川图书馆学报

四川图书馆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51-1073/G2
国际标准刊号:1003-7136
主办单位:四川省图书馆学会
主管单位:四川省文化厅
上一本期杂志:《文献》杂志编辑部
下一本期杂志:《图书与情报》期刊编辑部信息

  【杂志简介】

  《四川图书馆学报》是由四川图书馆学会主办,四川省文化厅主管的双月刊。它创刊于1979年,为16开。它是ASPT来源刊和中国期刊网来源刊,出版地为四川省成都市。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会、四川省科协优秀期刊奖

  四川省社会科学质量一级期刊

  被载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被收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获“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证书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等本刊

  【栏目设置】

  理论与事业研究、现代技术、资源建设、读者工作、参考咨询、院校图书室、文献研究、图情史苑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高等院校图书馆发展之分析研究 胡秀梅,熊霞,李睦,高凡,HU Xiu-mei,XIONG Xia,LI Mu,GAO Fan

  基于CBA的高校图书馆经济价值评估: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 陈晓红,高凡,陈欣,何雪梅,CHEN Xiao-hong,GAO Fan,CHEN Xin,HE Xue-Mei

  “本科生图书馆”建设——基于读者目标群的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建设策略 杨华,YANG Hua

  高校图书馆在政府采购模式下对供应商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纸质图书为例 唐琼,张泸月,TANG Qiong,ZHANG Lu-yue

  馆配市场的发展及高校图书馆应对策略 杨淑琼,张俊慧,YANG Shu-qiong,ZHANG Jun-hui

  高校智慧图书馆采编管理模式的构建 陈超,CHEN Chao

  新型书目框架BIBFRAME研究进展综述 李勇文,张容,LI Yong-wen,ZHANG Rong

  图书馆构建高校科研成果数据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曾咏梅,彭丽,ZENG Yong-mei,PENG Li

  面向学科建设的高校重点学科特色数据库构建——以四川理工学院“材料腐蚀与防护特色数据库”为例 范路,徐志平,唐明元,薛红,FAN Lu,XU Zhi-ping,TANG Ming-yuan,XUE Hong

  二维码在图书馆智慧化服务中的应用探讨 邓建,王军,刘金玲,DENG Jian,WANG Jun,LIU Jin-ling

  在MOOCs教学环境下的图书馆馆员角色定位的思考 王艳霞,戴平,谭至娟,吴庭照,WANG Yan-xia,DAI Ping,Tan Zhi-juan,WU Ting-zhao

  期刊代发论文范文:中国30年代域外游记中的欧洲形象

  摘 要:中国20世纪30年代,游记散文风靡一时,占据各大小报刊、杂志重要版面,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阅读对象。这些描写外邦城域的游记无异为囿于一地、识见受限的中国人打开了一扇探索异域文明的大门,也揭示了欧洲在当时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印象。本文以朱自清的《欧游杂记》、王统照的《欧游散记》、邹韬奋的《萍踪寄语》、郑振铎的《欧行日记》为例,来探讨欧洲这个文化“他者”所构筑的形象。

  关键词:欧洲形象,游记,他者,想象

  一、游记背景

  在谈及游记这种文体的特殊性时尹德翔说过:“游记是旅行者离开本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体验另一种文化空间的记录,是旅行者主体文化与所达地客体文化互相比较和交流的物,它不只讲述了旅行者私人的事实,同时也讲述了他的社会性的文化反应。”[1]把游记作为一种跨文化研究的对象,通过研究旅行者作为两种文化之间的媒介,可以更好地认识游记作品本身。

  四川图书馆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智能采编系统评价研究————作者:张鹏彬;

摘要:文章聚焦近年来在图书馆智慧化转型进程中崭露头角的智能采编系统,认为智能采编系统新质化水平的内涵是对新质生产力主要特征的内化水平和对新质生产力基本内涵要素的赋能水平,并基于全评价分析框架构建了智能采编系统新质化水平评价体系,为业界在开展新技术应用、新模式探索过程中运用新质生产力进行赋能提供借鉴。文章还选取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图书采分编智能作业系统——“采编图灵”进行实证研究,证明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

全民阅读视阈下阅读新空间发展的探索与策略——以成都市温江区留灯书屋为例————作者:贝蕾;

摘要:文章以成都市温江区留灯书屋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作为基层全民阅读新空间的实践经验、现存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发现,留灯书屋在空间布局、服务供给、运营模式、读者体验上实现了空间重构与服务创新,但在地点分布、宣传推广、运营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建议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构建全渠道传播矩阵、建立标准化运营体系和完善全流程保障机制等方式,推动全民阅读从便利化向品质化升级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路径研究——以涪江流域地区基层公共图书馆为例————作者:卢文菊;

摘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文章立足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发展,聚焦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属性与社会教育作用,从支撑性、推动性、互促性深入分析基层公共图书馆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以涪江流域地区基层公共图书馆为例,探索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涪江流域地区基层公共图书馆在资源配置、管理运行、读者服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新质生产力对知识传播与服务创新的...

活动理论视角下美国公共图书馆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路径及启示————作者:李慧宇;田丽;

摘要:文章基于活动理论视角,采用文献调研与网络调查的方法,系统分析美国公共图书馆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路径。以活动理论经典三角模型的六个要素和四个子系统为基础,结合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教育现状,得出美国公共图书馆青少年信息素养的教育框架。进而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启示,包括明确青少年需求,探索多元教育路径;推进青少年教育实践,完善评估反馈体系;以法律保障为基础,多方跨界联动共赢;优化分工教育模式,...

“书城管领汇名流”:冯国瑞、聂幼莳对天水县图书馆及陇地文教事业的贡献————作者:伍巧;

摘要:甘肃省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得益于本地文史人才的支持和奉献。文章以陇籍知名学人冯国瑞、聂幼莳为例,回望了其为天水县图书馆与陇地文化和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冯、聂二位学人不仅致力于建设和发展图书馆事业,还整理并保护地方文献,助推了甘肃文教事业的发展,体现了他们以各自的学识和能力,以及服务家乡、甘于奉献的人文情怀

“一生默默在书丛”:薛愈对山西大学图书馆的贡献及其地方文献研究成果述略————作者:姚小燕;

摘要:薛愈是现代山西学校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文章主要梳理了薛愈任职于山西大学图书馆期间的工作业绩,认为他不仅在馆藏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领域尽职尽责,还利用业余时间致力于山西地方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工作,为山西乃至全国的图书馆学及文献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融合志书内涵的公共图书馆史著研究——以《绍兴图书馆史》与《嘉兴市图书馆史》为例————作者:薛路;郑闯辉;许大文;

摘要:在2022年及2024年,以建馆120周年纪念为契机,《绍兴图书馆史》与《嘉兴市图书馆史》相继问世。这两部作品全面总结了绍兴图书馆、嘉兴市图书馆长达百年的历史,分别采用了“一史六志”和“大事编年+专题”的新型史志结合编纂模式。文章对两部作品的编纂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深入分析二者的优劣之处,并建议公共图书馆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史志结合的馆史编纂新模式

基于布莱德利曲线模型的高校图书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制度构建研究————作者:满振良;

摘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出台和不断深入应用,高校图书馆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构建完善可行的应对工作制度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对1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制度开展分析,并以布莱德利曲线模型为框架进行制度构建。研究发现,当前存在制度建设堪忧、涉及风险单一、协同机制缺位和制度更新滞后的问题,结合布莱德利曲线模型的自然本能、严格监督、自主管理、团队管理四个阶...

导语————作者:徐雁;

摘要:<正>文化自信是传承和振兴民族精神的重要信念力量。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我国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无疑是各民族文化自信、各地域文化自信,尤其是全民文化自信。在公共文化服务和全民阅读推广中,各地乡贤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及图书馆地方文献集藏与活化便是这一理念的彰显。本期以专栏形式刊载的三篇文章,集中研究了我国图书馆界前辈为地方文献搜集、典藏和利用做出的实绩,表达了今人对先贤的致敬

互联网阅读衍生数据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应用潜力分析————作者:杨帆;

摘要:文章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归纳了互联网阅读衍生数据的来源平台、数据特点与维度,分析了图书馆阅读数据的特点与局限。进一步从维度互补、颗粒度互补角度探讨了双源数据整合的可能路径,并结合智慧图书馆建设需求,提出了基于互联网阅读衍生数据的精准推荐、资源优化、情感反馈分析与社群协作等应用场景,以及应用所需的技术与制度条件

数智赋能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创新发展研究——以沈阳市城市书房建设为例————作者:孙晶;

摘要:文章通过调查沈阳市的城市书房建设情况,选取不同类型的3家典型场馆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一般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数智技术提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创新发展的路径:空间规划方面,建立动态资源配置系统,实现数字孪生驱动的虚实融合;智能化建设方面,构建数字资源共享与动态更新体系,部署流通数据可视化与智能决策系统,推行AI视觉盘点及读者线上荐购模式;运营机制方面,创新商业公益协同融合的营收模式,提升数智化运营管理...

数字包容下的无障碍数字阅读——《马拉喀什条约》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对策————作者:张家意;

摘要:无障碍数字阅读是阅读障碍群体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马拉喀什条约》为无障碍格式的获取提供了法律依据。文章基于数字包容理论,从政策执行可及性、内容获取、技能支持等维度,系统分析了国内现状与挑战,借鉴美国实践经验提出完善实践指南、构建服务网络体系、丰富数字资源供给、提升数字素养等对策,以期推动国内无障碍数字阅读服务体系的完善,助力构建包容性信息社会

期刊简介

摘要:<正>《四川图书馆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四川省图书馆学会主办,《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为双月刊,全年出版6期,逢单月5日出版,大16开,每期100页。《学报》创刊于1979年,先后被评为我国图情学核心期刊,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四川省科协优秀期刊奖,曾被载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

国外LIS领域健康信息行为研究系统性综述————作者:李希凡;徐芳;

摘要:文章采用系统性综述方法对105篇国外文献进行分析,从健康信息行为研究的相关理论、模型、主题、对象、方法几个方面对国外健康信息行为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对国外健康信息行为研究状况进行评述:健康信息行为理论与模型较为丰富、健康信息行为研究的系统性有待加强、健康信息行为的研究方法以量化研究为主、健康信息行为的研究对象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四川省珍贵古籍撷萃

摘要:<正>四川人杰地灵,乃文化大省,古籍藏量丰富,特色鲜明。全省古籍收藏单位138家,古籍藏量187万余册,共有246部古籍入选前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财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展现四川古籍的风貌,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特选取兼具历史文物性、艺术代表性及学术资料性的古籍在此展示,以飨读者

民国文献知识服务中AI智能问答的应用探索——以全国报刊索引平台为例————作者:徐卓韵;韩春磊;

摘要:在智慧化建设背景下,图书馆正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文献检索领域的创新应用,为读者提供更精准、更多维的知识推荐服务,有效促进学术知识的传播与跨学科融合,为学术研究开辟新途径。文章梳理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文献检索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该领域的核心优势与现存局限,并基于实证研究评估了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效果差异。探讨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如何提升语义检索的精准度,同时考察了深度学习、机...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App隐私政策研究————作者:王尧;刘宇艳;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App的隐私政策是确保合规性和保护用户数据安全的关键。文章基于文本分析法,从外部特征与文本内容两个维度对九款典型App的隐私政策展开分析。结果显示,部分隐私政策存在篇幅冗长、结构层次不清、呈现形式单一等问题;在内容层面,普遍存在可读性不佳、合规性薄弱与透明度较低等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优化政策结构、健全合规执行机制、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强化用户权利保障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期为平台隐私...

数字人文方法的演进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重塑————作者:刘圣婴;刘倩倩;赵宇翔;刘炜;

摘要: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DH)作为一个跨学科领域,其核心活力在于方法论的持续演进,演进的动力既来自学科研究的问题探索,也来自技术的进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文章梳理了数字人文发展历程中涌现出来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七种典型方法:从增强传统诠释的“细读”与“文本批判”,到开启宏观视野的“远读”与“N-Gram词频分析”,再到融合计算与阐释的“文学模式识别”与“文化分析学”,以及革新...

智慧索引学:人工智能时代索引学理论重建与实践路径————作者:刘炜;张永娟;刘圣婴;

摘要:文章提出智慧索引学是索引学在大语言模型时代的创新和延伸,通过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索引理论,构建更智能、更高效的知识组织与检索体系。智慧索引学本质上实现了传统索引的“引得性”与人工智能的“理解性”的结合,将索引从单纯的信息定位工具转变为连接人类认知与数字知识的桥梁。文章阐述了智慧索引的三个核心特征:利用语义单元性突破传统索引的局限,以动态有序性根据用户需求自适应地组织内容,借助增强引得性实现全方位...

导语|拥抱AIGC,助力图书馆业务创新————作者:周建芳;

摘要:<正>以ChatGPT和DeepSeek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为包括图书馆在内的社会各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AIGC与图书馆业务的深度融合在推动图书馆资源管理创新的同时也加快了知识服务智能化转型的速度。本期的三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AIGC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电子资源管理以及科研诚信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旨在为图书馆适应AI时代发展提供理论支...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