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历史文物》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学术研究刊物,双月刊,单月30日出版。主要刊发有关中国古代文物、考古、历史及博物馆专业的学术研究文章。刊发稿件要求具有一定研究性,提倡以物证史,同时也注重刊发有关新发现的文物、文献或考古新进展及博物馆重要新展览内容的稿件。
本刊宗旨:坚持百家争鸣的科学精神,提倡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气;注重反映国内外中国古代史、考古、文物、博物馆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国内外文博、考古、史学界的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及友好往来;努力办成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刊物。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有:文物研究、考古研究、古史新证、出土文献研究、博物馆研究、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试论四川渠县石阙的年代和风格 孙华; 6-15
2 黔中地区魏晋南朝考古遗存探究 叶成勇; 16-30
3 征稿启事 30
4 徐州北洞山汉墓陶俑佩绶考——兼论秦汉印绶之制 王方; 32-43
5 简化型神人神兽镜时代再探讨 步雁;呼啸; 44-50
6 高兔村战国墓出土神兽金铸像造型蠡测 王红梅; 64-72
7 《石渠宝笈》与书画鉴藏 薛永年; 73-82
8 任弼时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贡献 王海蛟; 92-100
9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西汉上林苑铜器述论 于璐;张默涵; 101-130
10 “抗战与文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开幕 董清; 157
11 “魅力台州——上海美术家作品展”开幕 董清; 158
12 “华夏春秋——张英豪水墨人物画展”开幕 董清; 158
13 梁又铭先生绘画作品捐赠我馆 董清; 159
14 《中国梦——人民幸福》特种邮票在我馆首发 董清; 159
15 我馆举办《中华传统文化——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成果推广会 董清; 160
16 中国博物馆协会出版专业委员会一届二次会议暨2015年年会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160
当代教育与文化投稿:马士英的话语权从何而来
摘 要:崇祯十五年,马士英由废员起复,总督庐州凤阳军务,击败张献忠军,迫使其改变进军方向,保卫了南京的安全。南都议立,史可法向他咨询商议,他的话语权是“捍御数有功”而获得。
关键词:贵阳,马士英
明末清初,贵阳马士英家族因马文卿、马明卿兄弟科第蝉联而光耀里闾,亦因南明弘光朝东阁大学士马士英背负对于各种晚明史籍关于马士英的记载,如果套用今天大数据时代的观测方法,跳出一言一行的具体记录,作宏观的审视,会感觉到两个现象比较突出:一是在对马士英的各种叙写记载中,空泛攻击的多,具体说实事的少。即使说了的,有些是语焉不详,似有如无;有些则同其他人(如阮大铖)扯在一起说,其实到底是谁做的,还需辨析。真正能落到马士英头上的不多。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最新期刊目录
清代兵丁护票研究——以甘肃省西和县新见档案为中心的考察————作者:屈嘉文;王建华;
摘要:文章依据新发现的《西和县绿营伤病兵丁护票卷》,以镇压白莲教期间从甘肃征调前往陕南的兵丁为中心,结合地方州县及基层社会生态,对清代绿营伤病兵丁在返营途经州县的待遇进行了考察。为保证兵丁顺利返营,清廷对其发给护票作为沿途州县支给盐粮与夫役的凭证,然而亦会被逃营兵丁滥用随意支取,偏离了原本的制度设计。根据嘉庆时期西和县的兵丁护票及同光时期发给平民与商人的护票可以发现,除了在空间上有控制军民流动的作用外,...
全面抗战时期教育部实验戏剧教育队活动探析——以教育部实验剧队档案为中心————作者:张睦楚;
摘要:1941年5月至1945年1月,以阎哲吾为队长的教育部实验戏剧教育队,先后在重庆城区和附近的“中央迁建区”一带,以及四川省的壁山、长寿、涪陵、丰都、忠县、合川、江津等县及一些村镇,开展了话剧公演、傀儡戏改革与演出、歌咏与杂技表演、壁报张贴、戏剧教育辅导与人才训练、戏剧教育实验区等活动。这些活动,为战时重庆及四川省的抗战戏剧运动、传统戏剧改革、抗战宣传与民众动员等,均做出了重要贡献
湖北襄阳贾巷墓地西晋墓M73发掘简报————作者:王先福 ;徐舸 ;谢晓庆 ;孙秋雨 ;王若玮 ;刘俊楠 ;赵进 ;潘蜜 ;杨力 ;王伟 ;高顺利 ;刘江生 ;周婷;
摘要:2020年9-12月,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贾巷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东周至南北朝时期的墓葬300余座,其中M73保存较为完整,由墓道、甬道、方形前室、过道、长方形后室组成。M73出土了鸡首罐、盘口壶、金钗、铜弩机、铜镜、铜钱等各类随葬品共34件(套)。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特征分析,M73年代应为西晋。该墓葬及随葬品的发现,为研究襄阳地区西晋时期的葬俗、葬制提供了重要...
河南洛阳龙门东山西晋墓发掘简报————作者:王咸秋 ;裴佳丽 ;夏秀玲 ;李晓霞 ;张亚光 ;谷宏耀 ;潘继业;
摘要:2023年,龙门石窟研究院、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在河南省洛阳市龙门东山发掘了一座西晋时期的墓葬。该墓为长斜坡墓道土洞墓,由墓道、封门、甬道、墓室组成,出土陶俑、铜熏炉及铜钱等随葬品。该墓的发现,为研究洛阳西晋时期的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山西太原开化墓群北齐墓M26发掘简报————作者:郎保利 ;常一鸣 ;马昇 ;张光辉 ;裴静蓉 ;刘辉 ;龙真 ;刘宝 ;石力 ;檀志慧;
摘要:2012年9-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现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相关部门对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开化墓群进行发掘,发现北齐墓葬22座,均为土洞墓。M26是其中保存较完整的一座长斜坡墓道洞室墓,随葬陶俑等器物40余件。M26与“和公”墓(M58)墓向一致且位置紧邻,不同于以赵信墓(M20)为代表的墓地,推知墓群中应有两组不同家族的墓葬。M26的发掘,为研究太原地区北齐时期的葬俗、葬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河南洛阳唐代魏徵曾孙女魏氏墓发掘简报————作者:史家珍 ;王炬 ;马红利 ;邓新波 ;方盾 ;胡瑞 ;高虎 ;江化国;
摘要:2019年10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现为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龙门高铁站附近发掘了一座编号为C7M6713的唐代墓葬。墓葬形制较为简单,为平面呈“刀”形的单室土洞墓。该墓葬虽经过盗扰,但仍出土了陶俑、铜器、银器、墓志等精美文物,特别是侍女铜灯、三足银盒等,为研究唐代物质文化史、社会生活史增添了实物资料。从出土墓志得知,墓主人为唐代名臣魏徵的曾孙女。魏氏墓志信息可与史书记载互为印...
新见唐郑州刺史元思齐墓志考释————作者:权敏;
摘要:元思齐为北魏拓跋氏子孙,主要活动于唐前期。其墓志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河南元氏家族提供了重要的新史料,对高祖、太宗与高宗朝相关史事也有相关补证。从北魏后期到唐前期,其家族成员一直就仕于朝。元思齐跟随唐高祖举事,在太宗贞观年间赴辽谈判,后安边和戎,高宗时期多转于地方出任刺史。姻亲关系上,元思齐家族与河东柳氏联姻。元思齐在唐前期的宦迹与婚姻,亦可反映出河南元氏家族在唐代的发展状况
湖南衡阳何家皂北宋墓出土服装原形推见————作者:王帅;吉嘉敏;董鲜艳;
摘要:本文以湖南衡阳何家皂北宋墓出土的连钱纹罗织物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物残件的研究、测量和比较,借助该墓葬出土其余服饰残件的数据信息和国内同时期考古实物资料和图像资料等多重证据进行互证,对连钱纹罗服装原形进行分析考证。分析结果表明,衡阳何家皂北宋墓出土连钱纹罗服装可能为一件圆领右衽、后摆重叠开衩的窄袖长袍。对衡阳何家皂北宋墓出土服装原形的考证,为宋代服饰形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陶器有机残留物提取与分析的研究进展————作者:丁莉;王力之;
摘要:20世纪70年代,现代分析化学方法开始应用于考古陶器有机残留物研究。随着色谱质谱技术的飞跃,90年代后进入方法研究阶段,形成了陶器有机残留物提取和分析的研究范式。如今,考古出土陶器残留有机物的现象已得到广泛认可,提取和分析陶器中保留的脂质等有机小分子标志物已成为确定陶器使用功能的重要手段,为揭示先民的生存方式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就过去30年国内外陶器有机残留物提取与分析研究工作进行了梳理,总结了陶器...
鎏金银花鸟纹香囊
摘要:<正>~
唐张佋墓志考————作者:孟奂;
摘要:洛阳龙门博物馆藏张佋墓志未见著录,记载唐代中下层文官张佋的籍贯、世系、仕宦及卒葬地,是初唐政治局势变化对一般士族个体命运影响的缩影。志主张佋出身清河张氏家族,其仕途命运与家族密不可分的际遇,折射了唐代前期统治者逐步从勋贵本位转向科举取士,以及奖励文艺、从严治吏和优遇士族的人才政策变化。该墓志的记载不仅纠正和补充了正史中有关清河张氏世系的失实与空白,也为唐代皇权与士族在人才政策及仕进制度实践中的互动...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征订启事
摘要:<正>《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学术性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考古研究、青铜器研究、佛造像研究、钱币研究、陶瓷器研究、玉石器研究、舆服研究、书画研究、舆图研究、墓志碑帖研究、文献典藏研究、近现代文物研究、近现代人物研究、馆藏文物研究、文物保护研究等
古代中国陈列
摘要:<正>~
中国国家博物館事业发展基金会
摘要:<正>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于2011年3月22日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简称国博基金会)。国博基金会是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独家发起、北京市文化局作为上级主管单位的地方性非公募基金会,其主要业务范围为:(一)资助国家博物馆建设。(二)资助文物考古及遗址保护、文物保护及库房维修、文物修复及技术发展、文物及艺术品征集、文物及艺术品陈列、文物及艺术品研究、文物及艺术品数据库、文物及...
乾隆帝与祭器变革————作者:聂卓慧;
摘要:祭器作为统治者奉行“藏器于礼”思想的媒介,备受重视。乾隆帝一方面尊崇古礼,复古成造金属祭器,一方面创新变革瓷祭器,实现名、实相副。此番变革是清帝崇儒尚礼,昭明统绪的重要体现,并且在《皇朝礼器图式》等官修礼书中有所反映。通过对祭器变革内容、制作流程、经费出入三方面考察,可知此次变革以内务府为主力、皇帝为主导、儒家文化为主线。清朝统治者凭借对礼制的诠释,打造以儒为尊、多元并蓄的中华文化
江苏徐州铁刹山汉墓M46的发掘及相关问题研究————作者:刘超;李祥;许鹏飞;
摘要:铁刹山汉墓群位于徐州市云龙区铜山路北侧的铁刹山山体区域。M46为竖穴石坑墓,墓葬时代为西汉早期。除陶器外,另有玉璧、龙形玉佩、蝉形口琀、璜形玉握、龙形玉踏等一套殓葬玉器出土,其中玉踏很可能与《仪礼·士丧礼》中记载的“綦结于跗,连絇”的殓葬仪礼有关。M46的发掘为研究徐州地区汉代葬制葬俗、用玉制度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江苏扬州西湖蜀秀湖西汉汪氏家族墓发掘简报————作者:秦宗林 ;周赟 ;张富泉 ;李铁蛋 ;向其华 ;沈刚 ;王佩 ;韩成龙 ;汪华龙;于淼;
摘要:2023年,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扬州市蜀秀湖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清理墓葬90余座,基本为汉代土坑竖穴木椁墓葬。其中地块西南的M77、M80、M85、M91排布规律,出土多件带“汪”字器物,判断为一处西汉武帝前段的家族墓地。在M77、M91木椁隔板上发现扬州地区最早的木刻窗户图案,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汪氏家族墓的发掘为扬州地区西汉早期偏晚墓葬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山西襄汾赵康村西汉空心砖墓发掘简报————作者:杨及耘 ;杨永信 ;张跃红 ;马教河 ;刘泽鹏 ;张王俊 ;曹俊 ;郝丽君 ;韩涛;梁宁宁;赵惠杰;
摘要:赵康村墓葬位于山西省襄汾县赵康镇赵康村,共发掘清理空心砖墓4座,自北向南分别编号M3、M4、M 5、M6,其形制均为带竖井式墓道的单木棺空心砖椁平顶洞室墓,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保存完整。共出土各类文物76件。初步判断,墓葬的时代为西汉早期晚段至西汉中期前段,墓主应为当地中下层贵族,与赵康故城关系密切
山东青岛六曲山墓群2号墩式封土墓发掘报告————作者:林玉海 ;彭峪 ;綦高华 ;石玉兵 ;杜义新 ;于超 ;曲涛 ;何信青 ;于文豪 ;李琦 ;韩尊成 ;韩祥利 ;石大玮 ;王艳;王小羽;
摘要:六曲山墓群2号墩式封土墓位于平度市,封土下墓葬数量较多,且有明确的分期,墓葬中出土有“金”姓玉印及可能属于“温明”构件的玉片组合,墓主可能是西汉中晚期胶东国内与金姓有关的中下层贵族或官员。此墓葬的发掘为研究汉代墩式封土墓的分布范围、“温明”葬具的流通区域等课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西亚出土(水)元代瓷器相关问题分析——关于遗址分布、瓷器组合及输出方式的考察————作者:项坤鹏;秦大树;
摘要:在西亚出土(水)了大量的元代瓷器,在远印度洋的遗址呈现出以浙江龙泉青瓷和江西景德镇的青白瓷、卵白釉瓷和青花瓷为主的组合面貌,而在近印度洋的港口、沉船遗址中,除了以上诸瓷,还有一定比例的福建、广东窑场产品和磁州窑风格产品,两类区域的瓷器组合是当时在利润驱动下市场不同选择的结果。通过瓷器面貌和遗址分布范围,并结合文献记载,可知当时的运输路径有海路、陆路及海陆接驳三种方式。在贸易过程中,除了直接贸易外,...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陕西档案
- 国家级国际人才交流
- 省级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 省级壹图壹材
- 南大核心东南文化
- 省级电影文学
- 北大核心民族文学研究
- 省级情报杂志
- 北大核心长城
- 省级摄影之友
- 省级青海湖文学月刊
- 北大核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 省级南国红豆
- 国家级中国美术馆
- 北大核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 省级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 省级国学吉林
- 省级西北师大学报
- 省级大家
- 省级少年文艺(上半月)
- 国家级中国黄金珠宝
- 南大核心清史研究
- 省级钢琴艺术
- 南大核心音乐研究
- 北大核心中国戏剧
- 省级贵图学刊
- 省级艺术研究
- 国家级军营文化天地
- 省级国学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