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国际人才交流》办刊宗旨:立足中国,博览全球,反映引进国外智力和国际人才交流的最新动态,推出中外科、教、商等各界人物纪实报道,介绍人才业绩与成功之路,展示引进国外智力成果,报道外国专家风采神韵,传递海内外人才信息,追踪国内外人才交流动向。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的优秀“双效”期刊、全国期刊全面出版规范检查首批A类合格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回国学人、华人世界、国际人物、域外采风、海外学子、出国指津、学者风采、社会广角。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俄罗斯专家在中国--习主席与援华专家及亲属代表座谈深度报道 本刊编辑部
传承深厚友谊广纳天下英才 张建国
习主席访俄专家故事 吴星铎
苏联专家在中国的故事 梁伯枢
这一爱,就是一生 谢尔盖•托罗普采夫
一位翻译的中国记忆 季奥米娜
冶金家庭中国情 谢尔盖•图卢波夫
杜申:医生本色 本刊编辑部
诺奖双星谈科研 左娜
“中国像块大磁铁” 谭炜赟
泰山酒香中德情 吴星铎,王润宇
资讯
大美新疆--“外教看中国”摄影作品选登
铭记外教感动,传承中外友谊--第四届“我与外教”颁奖活动纪实 邵浩
“绿道跑”活动吸引23国友人参加 谭佐俊,李艺雯
青岛:生活创业新乐土
核心论文代发正规论文:从音乐社会学角度看《中国好歌曲》
摘要:本文从音乐社会学角度浅析了《中国好歌曲》风靡的原因。首先原创音乐被如此重视是在中国音乐史上或者是电视节目中都首次,虽然以前的一些音乐节目中也有原创的分组,但并没有放在首要位置上。第二,音乐原创节目的产生,使得非常多的音乐创作者看到了新的希望,也使中国音乐版权保护的未来看到希望。第三,音乐节目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所以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第四是源自于社会环境的改变导致受众心理的改变。第五,优质的传播媒介也是节目火爆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中国好歌曲,原创音乐,版权,需要,媒介,原因
启示 2014年1月3日到3月21日,央视三套(综艺频道)与灿星制作团队联合推出了大型原创音乐电视真人秀节目《中国好歌曲》。此节目是由《中国好声音》的原班人马自主研发的新型真人秀节目。在我看来,不论是舞台设置,赛制设置,舞台表演形式都跟之前广受好评的《中国好声音》的相似,所谓的新可能主要在原创音乐上,但可能由于相似性的原因,《中国好歌曲》在一开始便被大家关注,人们怀着好奇的心态等着灿星制作团队的“亲生宝宝”降临,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其“面容”。
国际人才交流最新期刊目录
张永昌:刹车片背后的生命科学————作者:吴志菲;
摘要:<正>张永昌出生在安徽的乡下。那是一个被田野环绕、炊烟袅袅的小村庄,宁静而质朴。早年的求学之路,对张永昌来说是一场充满挑战的征程。他要去往20公里外的学校,那是一段漫长而艰难的路程。骑着自行车,他穿梭在乡间的小路上,车轮滚滚,带着他驶向知识的彼岸。然而,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中间要经历好几个陡坝,坡度大得仿佛要将人与车一同吞噬。有一次,他骑到一个陡坝时,车速过快,车身开始剧烈晃动,他双手...
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者:习近平;
摘要:<正>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成功。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不封闭、不僵化,打开大门搞建设、办事业。(2012年12月5日在同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过去10年,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商业环境更加开放和规范。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的大门将继续对各国投资者开放,希望外国的大门也对...
“老布”教授:听诊大地的跨洋“园丁”————作者:赵小宁;李玲雅;席本野;
摘要:<正>布伦特·尤安·克洛西尔(Brent Euan Clothier),新西兰生物经济科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新西兰皇家学会院士,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曾任新西兰皇家学会主席。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灌溉科学、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区域水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工作。2024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美国教育家兰本达:“探究—研讨”教学法在中国的应用————作者:刘国忠;
摘要:<正>兰本达(Brenda Lansdown)女士是美国教育家,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创立“探究—研讨”教学法(Investigation/Colloquium Method,I—CM),并在之后50年的课堂教学和实践中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地进行完善。20世纪80年代,兰本达应邀多次访问中国,热情支持中国同行在科学启蒙教育中探索应用“探究—研讨”教学法,不仅为教师进行培训,而且通过各种途...
智利留学生奥飞:北京是我的第二家乡————作者:姜广秀;
摘要:<正>不管绕地球向东沿着太平洋直线计算,还是向西沿着大西洋直线计算,北京与拉丁美洲任何国家的距离都超过了两万公里。例如,北京与智利之间就相距2万公里,有着11个小时的时差。然而正如我们对玛雅文明的痴迷一样,很多拉美国家的青年也对古老又现代的中国充满了好奇,他们不远万里来到北京留学,在学习与生活中砥砺前行,用奋斗诠释青春价值,并把北京当作第二个家
引智科技服务平台在京举办非洲在华留学生交流活动————作者:郑立伟;宋佳祎;
摘要:<正>7月6日下午,来自博茨瓦纳、利比里亚、莱索托、肯尼亚、纳米比亚、塞拉利昂、马拉维等国家的12名北京大学留学生齐聚一堂,围绕职业规划、中非合作、留学就业等多个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与交流。这是引智科技服务平台牵头组织开展的非洲在华留学生交流活动。畅谈职业规划,聚焦发展难题活动伊始,在职业发展规划环节,留学生们积极分享各自未来的职业规划
文献计量视角下的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分布大数据分析————作者:王伊;柳学智;
摘要:<正>基础研究国际合作是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各学科人才交流的情况,是促进国际科技交流、人才国际流动的重要入手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坚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扩大基础研究等国际交流合作,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在美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赴美国留学现状分析————作者:郑金连;
摘要:<正>在美国际学生总体状况在美国际学生数量恢复至新冠疫情前规模。根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IIE)发布的《2024年门户开放报告》(The Open Doors Report),2023—2024学年,美国高校的国际学生总数达1126690人,占美国全国高等教育总在校生(18939568人)的5.9%。与上一学年相比,国际学生数量增加了6.6%。新录取国际学生人数持续增长,与2022—2...
厦门: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的国际化城市”————作者:林雪娟;
摘要:<正>厦,大屋,安也。门,通径,阔也。厦门,被誉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改革开放40多年来,她的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实力连年增强,产业能级持续跃升,科创活力不断迸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抬望眼,厦门处处生机勃勃,呈现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巨大潜力和强大势能。在这里,人们常说:“爱拼才会赢!
融智汇才 聚力前行——厦门大学国际人才服务工作的创新实践————作者:蓝泽欣;刘婉玉;
摘要:<正>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建校之初即秉持“中西合璧、兼收并蓄”的办学理念。同年,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在开校仪式上发表《大学的旨趣》演讲,彰显了开放办学的风范。1923年,时任厦门大学动物学系教授的美籍动物学家莱德(S.F.Light)发现厦门海域文昌鱼种群,其论文是厦门大学建校...
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中国管理团队引领下的国际化教育人才管理范式————作者:潘冠文;
摘要:<正>在上海国际化教育版图中,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以下简称星河湾双语学校)以其独特的管理模式和显著的办学成果,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这所学校开创了由中国管理团队引领外籍教师团队的创新模式,从最初8名外教的小规模团队发展到如今100余名外教的国际化师资阵容,其跨越十年的扩张轨迹背后,蕴藏着一套行之有效的“成功密码”。这所学校以“中国核,世界流”为办学理念,将中国教育的根基与国际教育的视野有...
衞周安:初见中国·1973————作者:衞周安;
摘要:<正>自1973年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起,衛周安教授便与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结下了跨越半个世纪的深厚情谊。那一年,她以英中了解协会成员的身份来到中国,走访多地,用镜头记录下北京、沈阳、天津、青岛、上海等城市的日常风貌。这些影像不仅是珍贵的历史见证,更是她与中国故事的温柔开篇
厦门官任社区:让国际人才“此心安处是吾乡”————作者:徐年赐;黄种东;邱卫源;
摘要:<正>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开放、包容、共赢的国际环境不断优化,厦门正加快迈向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发展新阶段。作为厦门外籍人士较为集中的居住片区,思明区筼筜街道官任社区位于全市政治、金融核心区域,占地面积1.29平方公里,常住居民达7167户近2.58万人。社区内共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人士1536人,是全市境外人士居住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从东京舞台到梨园深处————作者:李依燃;
摘要:<正>2024年4月30日,我的毕业作品实验舞台剧《鹤羽》在中国戏曲学院大剧场顺利上演,这意味着我研究生学习生涯的结束。当我手持话筒站在舞台中央,激动得有些手足无措时,台下热烈的掌声、认可的目光让我坚信,我对东西方戏剧融合的探索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中意文化关系————作者:皮埃罗·卡拉曼德雷 ;袁梦晨;
摘要:本文选自南开大学杨琳教授和意大利语外教乐小悦(Letizia Vallini)主编的《中意友谊之〈桥〉:1955年意大利文化代表团成员笔下的〈今日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24年)。皮埃罗·卡拉曼德雷是访华团团长,1956年,他主编的杂志《桥》出版专刊《今日中国》。在专刊中,访华代表团成员和当时意大利等欧美国家的学者和记者对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社会、文学、文化等方面进行了700多页的...
广西外国专家书屋在广西师范大学揭牌
摘要:<正>7月8日上午,广西外国专家书屋在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正式揭牌启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韦杰,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先贤共同为书屋揭牌,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张旭凤出席仪式,并一同为外国专家和留学生代表赠送书籍。“外国专家书屋”是在中宣部对外推广局指导下,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的服务项目,旨在为在华外国专家、外籍友人和留学生提...
南京:外籍人才走进古生物博物馆,开启生命星球的探索之旅
摘要:<正>7月11日下午,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一楼大厅的“生命演化时钟”前,来自黎巴嫩的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外籍专家DanyAzar(丹尼·阿扎)研究员,正在用专业而又风趣的讲解,为来自德国、澳大利亚、法国、印尼等多个国家的35位外籍人才及其家属、子女,描绘着地球生命演化的壮丽历程。这也是南京市科技局首次将科普内容纳入年度国际人才供需对接系列活动的有益尝试,活动效果超出预期,得到了外籍...
创新驱动,全球视野,绽放国际化魅力——仁迈生物引进海外人才助力创业之路
摘要:<正>南京,这座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市,不仅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更以其开放包容的国际化氛围,成为吸引全球人才的热土。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南京凭借卓越的科技、教育和人才优势,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南京仁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迈生物)应运而生,以创新为驱动,以全球视野为引领,积极融入南京国际化发展的浪潮,为生物科技领域...
“空中成像”背后的青春与梦想——记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韩东成————作者:吴志菲;
摘要:<正>4月30日上午,中央团校内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激情,掌声如潮水般汹涌澎湃。当聚光灯缓缓落在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东成身上时,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这名90后创业者胸前佩戴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所有的目光都为他停留,所有的掌声都为他响起。韩东成动情地说:“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褒奖,更是对所有在科技创新道路上并肩奋斗的伙伴们的礼赞...
杭小树:梧桐树下的AI造梦者,开启金陵智造未来!
摘要:<正>在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集萃智造)的办公室里,有这样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澳大利亚籍专家杭小树。自2021年11月入职集萃智造以来,杭小树先后入选南京市紫金山英才先锋计划、荣获南京市B类人才等荣誉;2024年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他以卓越的专业能力和不懈的努力,在科研领域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南京外籍人才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新闻战线
- 省级东北史地
- 北大核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 北大核心黄钟
- 省级文史精华
- 国家级艺术市场
- 国家级情报资料工作
- 省级现代青年(细节版)
- 北大核心文学遗产
- 省级中原文化研究
- 北大核心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省级小艺术家
- 省级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 省级社团管理研究
- 省级甘肃高师学报
- 国家级中华诗词
- 北大核心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芒种
- 省级青年发展论坛杂志
- 省级内蒙古艺术
- 省级客家研究辑刊
- 省级江苏大学学报
- 国家级四川文学
- 省级理论界
- 北大核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 省级特立学刊
- 省级东方文化周刊
- 南大核心清史研究
- 省级艺术生活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