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季刊)创刊于2009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北京中科工研工程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运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作为国内外“跨学科工程研究”领域的第一份综合性学术刊物,其办刊宗旨是,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致力于从多学科综合的角度,前瞻性地研究和传播关于工程科技以及工程建设的新思路、新理念和新进展,探讨工程与社会发展的复杂关系,探讨工程与创新的公共政策议题,努力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进而服务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本刊开设“工程前沿”、“工程战略”、“工程创新”、“工程评论”、“工程哲学”、“工程史与工程人物”等栏目,发表相关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笔谈、书评,并利用少量篇幅发布有关工程研究的学术信息,宣传我国重大工程科技和工程建设成就。本刊面向广大工程界、科技界、理论界、政策研究部门和其他有关各界人士,旨在打造一流学术名刊,使之成为促进跨界交流的理想平台。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杂志栏目设置
工程评论、程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工程哲学、工程史、工程社会学和工程教育、书评、书讯等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杂志荣誉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阅读推荐: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办刊宗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双百”方针;倡导学术研究之风,培育严谨治学精神;构建创新交流平台,促进教育科研发展;传播科技文化知识,提升办学水平。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最新期刊目录
西双版纳及泰北地区贝叶经传统工艺调查研究————作者:陈清乐;王珊;蒋洪恩;
摘要:贝叶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写本材料之一,记载了大量佛教经典,堪称文明瑰宝。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贝叶经正遭受多种病害侵蚀,其保存现状岌岌可危。对贝叶经理化性质的表征和老化机制的研究,是开展保护工作的基础,而传统制作工艺作为影响贝叶经基体性能的先决条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及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记录和对比了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和泰国北部地区的贝叶经传统制作工艺,初步厘清了两地在...
大巧之经与天下工学——论《墨经》的工学定位————作者:纪阳;
摘要:墨家学派“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奉献、担当、创新与坚持,堪称古代工程师精神的典范。墨家弟子“俱诵墨经”,确定《墨经》与工学的关系对于理解“墨家何以如此独特”至关重要。历史上,关于《墨经》定位有辩学说、科学说和百科全书说等不同学说。本文将原典近典原则、自洽验证原则和中西互鉴原则作为进行《墨经》定位研究的准则。以此为参照,以上各学说均存在一些问题。从墨家原典近典出发,可得到《墨经》定位的两个新观点:...
老旧小区改造对居民满意度的非对称影响研究————作者:杨文安;言雨欣;徐碧琴;
摘要:在城市更新的宏观背景下,国务院提出了老旧小区“四好”建设目标。如何在改造资金有限的前提下,切实提高居民满意度,成为了当下老旧小区亟待解决的课题。为平衡老旧小区居民满意度提升需求和改造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构建了一套科学的居民满意度影响评价体系,选取长沙市3个典型老旧小区改造案例为研究样本,利用非对称影响绩效分析(asymmetric impact performance analysis,AIPA)...
电网投资监管的演化博弈均衡与双赢机制研究——基于政企互动视角————作者:肖婷婷;王愿;李彦斌;刘畅;李赟;
摘要:电网投资是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支撑。电网投资监管既要防范企业盲目扩张,又要激励企业达到合理投资强度。企业在此监管环境中面临着追求经济利益和兼顾社会责任的双重压力。因此,如何通过优化企业投资动机与政府监管方式,构建政企协同发展格局,成为当前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命题。本文构建了企业-政府双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电网投资监管下企业和政府的策略选择,分析了各参数的变动对博弈主体演化均衡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
基于SNA的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性事件防范治理策略研究————作者:李浩;范浩田;史钰杰;
摘要:在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本文以云南省某集团Y项目为案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结合农民工的社会关系与群体性事件参与信息,探索微观社会网络结构对事件发生与传播的影响机制。本文使用1212名农民工的社交关系数据构建加权社会网络模型,通过Gephi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并计算网络直径、聚类系数、中心性等指标。结果显示:农民工社会网络呈现“小世界网络”特征,群体内部存在强凝聚力与高...
中国和希腊古代城市水利技术比较研究————作者:郑晓云;A.N. 安吉拉斯;
摘要:中国和希腊,这两个源远流长的东、西方古老文明,均对世界其他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它们漫长的历史中,水管理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多项证据表明,许多水管理的原则和技术都是在这两个文明的演进中孕育而生。因此,它们对古代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一些水管理的遗产至今仍在发挥作用。水管理涵盖了以下内容:方法、水文地质、引水渠和蓄水池、水和废水、径流管理、农业灌溉,以及娱乐用水。一般而言,城市水利技术的发展...
用替代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合成石油甲苯的突破为例————作者:孙烈;陈相君;
摘要:在20世纪50年代初严峻的国际封锁与国内石油资源短缺背景下,甲苯作为制造梯恩梯(TNT)炸药的关键原料,成为制约新中国国防与工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面对困境,中国科学院创新性地采用替代技术路径:以煤炭为基础,通过水煤气费托合成制取液体燃料,并利用其C7馏分经环化反应生产甲苯。在核心工艺与设备方面,科研团队自主研发了“连续精密分馏法”实现高纯度甲苯分离,并为简化工业放大设计,...
交通基础设施企业碳锁定效应的拖拽性测算————作者:黄浩;朱文喜;
摘要:基于“双碳”目标下交通基础设施行业低碳转型的迫切需求,本研究通过量化分析碳锁定效应对企业经济增长的制约机制,为制定差异化碳解锁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2—2023年期间34个上市交通基础设施企业的面板数据,本文精确分析碳锁定效应对企业经济增长的拖拽作用,通过改进索洛模型,建立拖拽性测算模型,估测并分析化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对交通基础设施企业经济增长的拖拽性。结果表明:(1)交通基础设施企业碳锁定...
基于改进蜉蝣算法的资源受限项目灵活调度研究————作者:彭军龙;邵玉;唐赛赛;刘骁;
摘要:针对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工期偏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工期不确定环境下的资源约束调度优化方案。通过衡量项目实际工期与基准进度计划的偏差,考量工期波动对活动资源需求量的影响,构建了多目标资源约束的灵活调度模型。针对模型的特点,选用蜉蝣算法进行求解,并对蜉蝣算法进行改进,引入了动态扰动策略和差分策略,以克服传统蜉蝣算法易于过早收敛并陷入局部最优的局限性。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蜉蝣...
工程伦理视角下化工事故的成因分析与治理路径——以宁夏“12·02”气体闪爆事故为例————作者:徐硕;于雪;赵劲松;
摘要:以2024年宁夏“12·02”气体闪爆事故为案例,基于工程伦理学的四个重要理论——后果论、义务论、美德论与权利论,系统分析了化工事故中个体、组织及行业层面的伦理失范现象及其对事故的催化作用。研究表明,事故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技术缺陷和管理漏洞,更在于多重主体对短期效益的过度追求、职业责任履行的层级缺失、职业美德的匮乏以及对工人安全权与知情权的漠视。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提出了包括后果评估系统化、规则刚性...
气候智慧型农业创新发展中的认知不公及其应对————作者:滕菲;
摘要:气候智慧型农业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策略,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减排、适应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的多维目标。然而,该技术范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对本土知识与传统农业社区认知不公的潜在问题。本文从社会批判与技术批判两个维度论证认知不公问题。弗里克认知不公理论虽突破了传统社会正义理论的局限,为智能时代伦理困境提供了新理论框架,却缺乏对技术本身的认识论批判。本文进一步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范式存在系统性局限...
基于DSM+SWN的公路工程变更管理研究————作者:袁剑波;王璇;
摘要:公路工程变更对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产生显著影响。以公路工程为研究背景,基于设计结构矩阵(DSM)和小世界网络模型(SWN),构建出新的综合评估模型,旨在为公路工程变更分析提供有力支持。该模型能够预测工程变更的传播扩散风险,帮助公路工程项目经理提前识别变更的潜在影响,从而主动制定有效的变更管理策略,优化变更实施过程,降低变更对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的负面影响。通过实际公路工程变更案例的应用,验证了该模...
流体力学演进的多重解释:范式转换、模型依赖现实观与复杂系统视角————作者:叶菲楠;李侠;
摘要:流体力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关键阶段,从经典流体理论的建立到现代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霍金的模型依赖现实观以及复杂科学的基本概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帮助解释流体力学的演进。库恩的范式理论指出,科学进步不仅依赖知识的积累,更是通过对既有理论框架的革命性转换而实现。在流体力学的发展中,从牛顿流体理论到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再到现代湍流模型的不断演化,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原有范式的修正与扩展,...
深化对科技-工程-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规律性认识————作者:李三虎;徐琳;
摘要:引入工程创新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之间的中间环节,旨在认识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之路。凡世界科学中心,必定是科技-工程-产业创新融合之国度。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表明,一个国家要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并引发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厚植创新文化土壤、培养吸引人才力量和推动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实现科技-工程-产业创新融合。借鉴这些历史经验,中国要着眼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征稿启事
摘要:<正>《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是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创办的跨学科、综合性的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发行。本刊开设“工程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工程评论”“工程哲学”“工程教育”“工程社会学”“工程史”“工程人物”“学术动态”等栏目,发表相关研究论文、笔谈、书评,并将利用少量篇幅发布有关工程研究的学术信息。欢迎学术界同仁不吝赐稿
论中国技术协会的技术教育与社会服务活动————作者:雷志松;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国技术协会在中国社会剧烈变革中的重要作用。研究采用跨学科方法,融合历史学、政治学及社会学理论,分析历史文献和资料,揭示了该协会在动员青年参与国家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展示了其从爱国运动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过程,并强调其对新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研究表明,中国技术协会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经验对当今科技团体建设及科技强国战略亦具有参考价值
自我调节学习视角下工科生学习机理的质性研究——基于“一生一芯”人才培养实验————作者:徐艳茹;刘继安;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升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非常重要。同时,深入理解高等工程教育情境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内在机理,对引导学生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自我调节学习的理论视角,围绕成就目标设定、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和自我效能感三个核心概念,通过对“一生一芯”人才培养实验项目为期8个月的质性田野调查,深描工科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体验及学习收获,并揭示其学习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
解决工程问题的通用方法和哲学思考——以四川页岩气开发套管变形问题为例————作者:陈朝伟;
摘要:大型工程施工作业中难题时有发生,为了快速高效地找到解决工程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对页岩气开发套管变形问题的攻关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去观察和提炼,分析总结了解决工程问题的一般流程和方法(PRIS)。(1)提出问题(P)指通过调查分析,从工程问题中提炼科学问题;(2)研究机理(R)指通过建立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矛盾分析,探索问题的本质原因;(3)研发手段(I)指根据问题...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进展、挑战与未来展望————作者:赵石凯;郭鹍鹏;
摘要: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且环境友好的能源,正逐渐成为能源转型的核心方向。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是当前太阳能资源开发的主要方式。在各类太阳能电池中,晶硅太阳能电池凭借优异的能量转换效率和稳定性,始终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 PSCs)因其快速提升的光电转换效率、简便的制造工艺以及较低的生产成本,成为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实验室...
作为“技术-价值实践”的自主创新——中国移动通信产业高水平自立自强之路探析————作者:龙占峰;于晨祥;牟焕森;
摘要:以部门创新体系的理论视野,提出了中国移动通信产业逐步加强技术自主创新、从“1G空白”到“5G引领”的“技术-价值实践”历史嬗变中,创新网络中的政、产、学、研等单位起到的历史作用是不同的,渐次经历了以政府-学研主推、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为典型特征的三个不同的部门创新体系历史发展阶段,各个发展阶段的技术-价值导向和价值实践不同;分析了政府、产、学、研等部门在不同的价值实践中的具体地位、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演...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国际防伪
- 省级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 北大核心铁道工程学报
- 省级湖南安全与防灾
- 省级制冷
- 国家级国外城市规划
- 国家级汽车纵横
- 国家级高速铁路技术
- 国家级五金科技
- 国家级有色金属加工
- 省级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外食品工业(下)
- 国家级海洋科学
- 北大核心中国航海
- 省级资源导刊
- 国家级人民公交
- 省级 新疆化工
- 北大核心石材
- 省级化学与黏合
- 国家级铁道货运
- 国家级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 国家级中外鞋业
- 北大核心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 省级中国远洋航务
- 北大核心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省级干旱环境监测
- 省级冶金丛刊
- 北大核心中国造纸学报
- 北大核心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