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通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硅酸盐通报

《硅酸盐通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5440/TQ
国际标准刊号:1001-1625
主办单位:中才人工晶体研究院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查看硅酸盐通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高分子通报》化学化工类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化工学报》化工类期刊

  搜论文知识网为客户提供省级以上期刊发表的相关信息以及相关渠道的中介服务。本站并非硅酸盐通报杂志的 官方网站,与《硅酸盐通报》等同类优秀期刊杂志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负责合作期刊的推荐、征稿、信息整理收录等工作。网站本着用心为客户服务的原则, 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及稿 件特点,可以在数千家期刊中,推荐最适合您的论文发表的正规期刊,帮助客户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论文发表的成功率。

  期刊简介:《硅酸盐通报》(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硅酸盐学会主办。《硅酸盐通报》(双月刊)是中国硅酸盐学会的会刊,主要报道无机非金属材料 (陶瓷、玻璃、水泥、耐火材料、人工晶体及非金属矿物等各专业) 及其制品在科研、教学、生产、设计方面的成就、进展和动态。

  内容简介:《硅酸盐通报》(双月刊)内容包括:具有创造性的研究论文和阶段性研究简报,并以快讯的形式简短、迅速地报道有关方面的重要成果;国内外有关无 机非金属材料的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现状与进展的总结和评述;传播基础知识,探讨和介绍交叉学科和边沿学科,交流生产技术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以促进科研 成果的开发、利用,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文章;报道学术动态及学会的活动情况和科技信息。

  搜论文知识网是一个专业致力于期刊征稿、论文发表、写作指导、文献参考等服务项目的综合服务网站,为客户提供了权威、专业的服务。用心服务是我们的 运行宗 旨,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工作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本站与国内上几百种权威期刊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已拥有大批的固定客户群,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




  硅酸盐通报最新期刊目录

生石灰激发矿渣-粉煤灰地质聚合物固化土力学特性研究————作者:胡建林;李智林;周永祥;冷发光;杜修力;

摘要:本文通过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究高炉矿渣-粉煤灰-生石灰三元胶凝体系配合比、固化剂掺量、养护龄期对生石灰激发矿渣-粉煤灰地质聚合物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变形模量的影响,并结合SEM-EDS微观测试揭示固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生石灰比例的增加,地质聚合物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增加高炉矿渣掺比可以有效提高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地质聚合物固化土早期无侧限抗压强度提升速率大于水泥固...

地聚物轻质防火涂料制备及其防火性能研究————作者:朱义洋;耿海宁;李宗刚;马浩森;罗阳;陈伟;李秋;

摘要:钢结构在现代建筑中应用广泛,但在高温火灾环境下,钢结构力学性能会迅速损失,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对钢结构进行防火保护至关重要。本文以偏高岭土、矿粉为原料,1.5模钾水玻璃为激发剂,过氧化氢溶液为发泡剂,MnO2作为催化剂,油酸钠为稳泡剂,制备了偏高岭土基地聚物轻质防火涂料,研究过氧化氢溶液的掺量对防火涂料干密度、导热系数、孔隙率、抗压强度、黏结强度的影响,并进...

水泥固化高填方黄土抗压强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作者:邱明明;杨萌;李晓敏;李盛斌;

摘要:明确水泥固化黄土抗压强度特性是评判黄土地基加固效果的基础依据。以延安新区高填方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试验条件下水泥固化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直剪试验,分析水泥掺量、养护龄期、压实程度、湿度状态和浸水环境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探明水泥固化黄土抗压强度与抗剪强度、变形模量之间的关联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固化黄土受压破坏后表观产生30°~40°的贯通斜裂缝,呈脆性破坏特征;水泥固化黄土应力...

酸改性坡缕石对Cu2+的吸附性能研究————作者:吴丽梅;栾奕;王晓龙;唐宁;李甘宁;雷馨宇;

摘要:坡缕石是一种含水富镁铝硅酸盐黏土矿物,具有独特的链层状晶体结构,在胶体、催化、吸附等众多领域表现出了优异的应用性能。本研究采用不同种类酸改性坡缕石,溶出八面体中阳离子的方式调控坡缕石结构,以Cu2+作为目标污染物,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不同改性条件对坡缕石吸附Cu2+的影响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

矿粉和粉煤灰掺量对可控性低强度材料(CLSM)性能的影响————作者:王宁宁;胡康飞;包益鋆;张文文;卜静武;陈徐东;

摘要:利用砂质土与装修垃圾掺配不同比例的矿粉(GGBS)和粉煤灰(FA)制备可控性低强度材料(CLSM),研究了GGBS和FA掺量对CLSM流动值、泌水率、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XRD和SEM探究了不同GGBS和FA掺量对CLSM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GGBS和FA的掺量增加,利用装修垃圾、砂质土制成的CLSM泌水率减少,凝结时间缩短,FA掺量不变,GGBS从150 g增加到270...

柴油微乳液捕收剂浮选细鳞片石墨试验研究————作者:黄莎莎;常耀辉;于飞;安雅欣;管俊芳;邱杨率;

摘要:为研究柴油微乳液对萝北地区某细鳞片石墨矿浮选效果的影响,采用高速搅拌法,以Span 80、Tween 80为乳化剂,正丁醇为助乳化剂且乳化剂、助乳化剂与柴油质量比为2∶1∶1,制备柴油微乳液并分析其浮选效果。结果表明:(1)以阶段磨浮的传统石墨选矿工艺,分别以柴油与柴油微乳液为捕收剂,在粗精浮选对比试验中,获得相同精矿回收率时,柴油微乳液节油率分别为25.11%、50.43%,开路试验中柴油微乳液...

高温后花岗岩-混凝土组合体动态压缩破坏特征与能量耗散研究————作者:章欣宇;蒲传金;周航;韩森;冉正熙;李小双;肖定军;

摘要:为探究高温后花岗岩-混凝土组合体的动态破坏特征及能量耗散特征,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以温度(20、200、400、600℃)和冲击速度(8、10、12 m/s)为变量,开展组合体动态压缩试验。结果表明:高温显著降低了组合体的动态抗压强度,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组合体冲击破碎程度增大;特别是在600℃加热后,组合体动态抗压强度较20℃下降39.64%及以上;冲击速度的增加导致组合体动态抗压...

全工业固废基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制备与微观机理————作者:颜婉滢;王东星;聂利文;

摘要:本文利用磷石膏、赤泥、铝灰、电石渣和煤矸石为原料制备全固废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HBSAC)。通过热重分析、XRD、SEM、抗压强度等测试手段研究了HBSAC熟料的煅烧工艺,分析了熟料矿物反应过程和形成机理,并探究了HBSAC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BSAC的最佳煅烧制度是以10 ℃/min升温至1 300 ℃,保温煅烧45 min。在该煅烧工艺下,HBSAC强度性能优越,1、3、7、28 d抗压...

Ba3Y1-x(BO33∶xTb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作者:周海静;孙景卫;曹玉霞;郭东洁;

摘要:为了进一步改善发光二极管的性能,三基色荧光粉的研制非常关键。本文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a3Y1-x(BO33∶xTb3+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样品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Tb3+的掺杂并未对Ba3Y(BO3

多源固废协同制备磷酸镁水泥研究进展————作者:张增起;李思义;刘晓明;马善亮;邵阳;陈杰;杜伟杰;

摘要:我国基建放缓,建筑老化,特种修复材料需求渐长。磷酸镁水泥(MPC)用于修补加固,成本与性能优化是关键。虽已知掺入工业固废可调控MPC成本与性能,且不乏MPC发展综述,但现有综述多聚焦其基础机理与应用,对固废在MPC体系中的作用机理、反应活性、物理堆积效应及化学键合原理等鲜有报道。本综述创新地从性能和机理两个维度,基于化学键合原理,系统调研固废改性MPC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等表现...

循环流化床灰渣的研究现状综述————作者:国爱丽;张守昆;刘学;吕茂荣;卢爽;

摘要: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FB)灰渣因产生量大、组分复杂及处理需求迫切,成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CFB灰渣的组成与特性,聚焦其膨胀特性和疏松结构,总结了CFB灰渣在水泥基材料、地质聚合物、道路基层材料、气凝胶制备及沸石制备等领域的低碳化应用现状和高附加值利用研究。研究表明,CFB灰渣在提升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优化...

混凝土用生物炭火山灰活性研究综述————作者:余沁昕;刘问;

摘要:生物炭是一种生态的负碳材料,将其适量添入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但生物炭能否作为混凝土用火山灰质材料及生物炭是否具有火山灰活性尚存在争议。对此,本文对生物炭火山灰活性、生物炭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及生物炭火山灰活性提高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文献调研和综述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炭具有火山灰活性,且其火山灰活性不受烧失量影响,而活性SiO2含量是生物炭火山灰活性的决定因素...

废弃口罩再利用于水泥基建筑材料的研究综述————作者:孙新坡;王春英;田子剑;胥坳;

摘要:废弃口罩的回收利用是应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关键之一。作为口罩的主要成分,聚丙烯纤维的可再生性使其在水泥基建筑材料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废弃口罩在水泥基建筑材料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废弃口罩的回收技术,包括裁剪、热挤压、碎纸机和破壁机粉碎等。研究表明,掺入废弃口罩纤维对混凝土、砂浆和道路基层等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动性和耐久性产生了显著影响。此外,废弃口罩纤维的尺寸和处理方式对水泥基建筑材料的...

矿渣改性碱激发硅锰渣胶凝材料的宏观性能与微观特性研究————作者:苏壮飞;程尧;刘泽;

摘要:作为新进大宗工业固废,硅锰渣的无害化处置与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问题亟需解决。本文采用硅锰渣为前驱体,以水玻璃作为碱激发剂来制备碱激发硅锰渣胶凝材料,研究了水玻璃掺量、水玻璃模数及矿渣改性对碱激发硅锰渣胶凝材料宏观性能与微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 d龄期内,碱激发硅锰渣反应持续进行,凝胶产物聚合度逐渐增高且产量增加,硬化浆体孔隙率降低、力学性能增强。随着水玻璃模数降低,碱激发早期反应增强,反应放...

溶脱处理对矿渣基胶凝材料性能的提升机理————作者:谢辰;陈伟;王辉;王栋民;刘一辉;李博;

摘要:具有火山灰特性的高炉矿渣,磨细后可被用于生产矿渣基胶凝材料。与传统水泥相比,矿渣基胶凝材料水化活性较低,为提升矿渣基胶凝材料中磨细高炉矿渣(GGBS)的水化活性,本文创新地提出使用聚合硫酸铝溶液溶脱处理GGBS的方法,加速GGBS玻璃网络结构解聚,以提升矿渣基胶凝材料性能。试验对比了溶脱处理GGBS与溶液搅拌GGBS的离子溶出行为、表面元素组成及微观结构形貌,并通过抗压强度、水化放热、物相变化及微...

高活性碳化钢渣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水化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作者:赵英良;郑勇;崔凯;申培亮;陶勇;潘智生;

摘要:钢渣(SS)的低水化活性限制了其作为辅助胶凝材料(SCMs)的应用潜力,本文通过碳化将钢渣转化为具有高活性的碳化钢渣(CS),并系统研究了CS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水化过程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S显著促进了水泥的水化反应,增大了凝结速率,并显著提高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当CS掺量为20%(质量分数)时,水泥基复合材料的1和28 d抗压强度相比对照组分别提升约0.9%和14.4%。CS对...

污泥焚烧灰渣在水泥中资源化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作者:邓恺;李华兵;袁淑婷;郭晓潞;

摘要:本文通过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结合试验配合比、水泥厂实测消耗排放数据及中国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数据,对污泥焚烧灰渣(ISSA)替代部分生料用于熟料生产、作为混合材用于水泥生产进行了综合环境负荷值评估及环境影响与抗压强度耦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ISSA替代生料量的增加,熟料的温室效应(GWP)逐渐下降,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逐渐增加;ISSA掺量为3.6%(质量分数,下同)时,熟料的综合环境负荷值相比于水泥厂熟...

电解锰渣基绿色混凝土性能及环境效应分析————作者:王凡;龙广成;白敏;石莹莹;

摘要:为提高电解锰渣(EMR)的资源化利用效率,采用EMR基胶凝材料协同EMR尾矿砂及EMR基陶粒制备EMR基绿色轻骨料混凝土(EGLAC)和透水混凝土(EGPC),重点探究了强度、孔隙特征及环境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EMR多级协同资源化利用可成功制备出性能良好和碳排放低的EMR基绿色混凝土。EGPC和EGLAC的抗压强度和动态弹性模量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而显著增加,两者的28 d抗压强度分别为22.5...

基于机器学习的碱激发矿渣-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影响因素分析————作者:刘琳;邵鑫;庞昆;郑蕻陈;

摘要:本研究针对碱激发矿渣-粉煤灰(AASF)浆体和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复杂影响因素,采用试验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影响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关键参数。通过随机森林回归(RFR)和梯度提升回归(GBR)模型对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机器学习预测的材料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与真实值差距可以控制在±15%以内,并提供了定量计算公式,显著提升了对材料力学性能优化的效率和效果。基于双目...

冻融循环对橡胶混凝土抗疲劳性能的影响————作者:薛刚;姚文龙;邵建文;朱浩君;许胜;董伟;

摘要:为研究冻融循环对橡胶混凝土抗疲劳性能的影响,选取粒径为30目(0.5 mm)的橡胶颗粒等体积替代砂制备橡胶混凝土,将普通混凝土试件和橡胶混凝土试件冻融不同次数后,进行等幅单轴压缩疲劳试验,分析试件的疲劳变形特征,建立考虑失效概率的疲劳寿命方程和疲劳损伤模型。结果表明:未冻融状态下,橡胶混凝土最大应变相较于普通混凝土提高约500με,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延性特征减弱,加入橡胶颗粒可以改善混凝土疲劳...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