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与吸附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离子交换与吸附

《离子交换与吸附》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2-1147
国际标准刊号:1001-5493
主办单位:南开大学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塑料》工业科技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石油化工》化工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离子交换与吸附》是一本反应国内外离子交换剂、吸附剂、高分子催化剂、高分子试剂、医用高分子材料以及《离子交换与吸附》其他功能高分子材料在科研、生产、应用和应用基础研究诸方面的进展和动向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创办于1985年,现为双月刊,每期16开、96页,由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主办,主编何炳林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刊物主要栏目为: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经验交流、专论与综述等。专门发表吸附分离方面的科研论文和科研成果,探讨应用基础理论,介绍新的吸附分离材料的实验技术、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交流工作经验。发表高分子催化剂、高分子试剂、医用高分子材料以及其他功能高分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介绍其在科研、生产、应用和应用基础研究诸方面的进展和动向。经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认定,《离子交换与吸附》入选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同时为《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2000年第四次被评为中国科技期刊的核心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离子交换与吸附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经验交流、专论与综述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硅胶负载硫脲型吸附材料对Zn(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杨迎霞;宗伟;孔令利;牛余忠;陈厚;孙昌梅;曲荣君193-200

  基于聚丙烯无纺布表面亲疏水性的调控及其对内分泌干扰物的吸附研究 张环;张思宇;刘凯;魏俊富;张越;张迎东201-211

  常见有机酸对多胺树脂吸附镍离子的影响特性 韦蒙蒙;刘福强;凌晨;陈泰鹏;陈达;李爱民212-220

  基于溶解度参数模拟的耐溶剂型PI膜材料的筛选 汪锦;郭猛;徐荣;钟璟;张琪221-229

  拳参黄酮与VC协同抗氧化活性部位的筛选 李帅;刘军军;马兴元;申建锋;吴冬青230-241

  富羧类吸附树脂对BIT生产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研究 费正皓;方洁;杨珊珊;刘总堂;孙玉凤;吴秀红242-249

  硅胶表面3-甲基噻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特性研究 胡廷平;李成伟;郑立辉;郑洁;王敏250-259

  聚合硫酸氯化铝铁合成及稳定性机理研究 张智;张超;李淼;陈树新;栗方星260-271

  氢氧化钽对磷酸盐的吸附性能 于世华;王悦虹272-280

  综述

  扩张床吸附层析技术介质研发与应用进展 邓永平;辛嘉英;姜佳雯;刘金文;林凯281-288

  中文核心期刊投稿:人防通风设计中若干问题的讨论

  摘 要:结合人防通风设计,指出了人防通风设计规范的适用范围;阐明了战时不同防化级别工程通风方式之间的转换原则;针对医疗救护工程分类厅的换气次数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意见;就涉及到柴油电站设计的几个冷却概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人防通风,设计规范,转换原则,换气次数,柴油电站

  引言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1997年1月1日开始颁布实施以来,在积极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方针和“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原则的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国对人防工程的建设日益重视。笔者现将在多年人防通风设计中遇到的若干问题综述如下。

  离子交换与吸附最新期刊目录

木质素基多孔碳吸附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作者:何涛;李英茹;王大铮;王春红;

摘要:多孔碳吸附剂凭借其大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隙结构、可调控性强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废水处理、气体吸附和储存等环境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木质素是自然界储量丰富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含碳量高、成本低廉且可再生的优点,是优质的多孔碳材料生物质前驱体。木质素基多孔碳材料前驱体和制备方法的选择、形貌设计等,都是影响最终碳材料结构和性能的重要因素。文章主要综述了木质素基多孔碳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水处理与净化...

多功能止血水凝胶研究进展————作者:蔡铭伦;李晓晖;高辉;

摘要:严重创伤后的大量失血是可预防性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止血方法已变得更加先进和多样化。止血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聚合物止血材料,能有效控制出血。相较于传统按压止血方式以及医用纱布绷带等止血材料,止血水凝胶的核心特性在于其高黏附性能迅速吸收血液并紧密密封伤口,从而快速止血,为组织修复创造有利条件。止血水凝胶还展现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文章首先介绍了止...

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合成、制备及其在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作者:刘智明;孙平川;

摘要:吸附法是用于污染物处理最常见的方法,被广泛运用于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处理。作为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典型代表,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由具有共轭效应的芳香基团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CMPs不仅将优异的孔隙特性与共轭结构完美地结合起来,而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多样化的合成策略,已被广泛应用于污染处理和能源转化等领域。文章综述了CMPs的合成和制备方法,并介绍了CMPs在污染物处理中的应用,特别是CMPs对二氧...

肌腱修复中防治粘连的研究进展————作者:胡伟珍;于昕仪;姜锦珊;王淑芳;

摘要:肌腱损伤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肌腱修复过程中常会引发肌腱粘连这一并发症,且目前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的防治方法大多以口服药和手术为主。研究发现,炎症反应、细胞行为、生长因子等都会影响肌腱粘连的形成。近年来,随着对肌腱愈合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材料科学的发展,肌腱损伤修复及肌腱粘连防治取得重大进展。文章介绍了肌腱愈合的过程,讨论了目前肌腱修复过程中防治肌腱粘连的各种手段,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参...

基于木质素磺酸盐的咯菌腈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作者:王斌;马明国;

摘要:咯菌腈是典型的保护性杀菌农药,适用于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水稻、油菜等作物的腥黑穗病、立枯病、黑斑病、枯萎病防治,其通过抑制葡萄糖磷酰化转移抑制真菌菌丝体生长,最终导致病菌死亡,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木质素磺酸盐具有优异的分散性,是农药制剂的重要分散剂,有助于提高农药制剂使用效果,减少农药制剂的用量。文章以水解液木质素为原料制备了3种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咯菌腈杀菌剂,比较研究了3种木质素磺...

温敏响应水凝胶释放益生元重塑牙周菌群稳态————作者:薛云;王玉霞;张新歌;

摘要:细菌生物被膜可诱导牙周组织产生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等,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临床治疗牙周炎主要采用机械洁牙/根面平整术、外科手术以及全身或局部施用抗菌药物等策略,但治疗效果不理想,易复发。重塑牙周菌群微环境是治疗牙周炎的一项重要措施。针对牙周治疗药物在牙周袋内滞留时间短,难以达到有效治疗效果这一问题,文章依据牙周组织结构的特征和细菌感染的病理特征,以N-乙酰-D-甘露...

多孔钛系锂离子筛的制备和吸附过程研究————作者:马骏洲;王邹彪;姚浩然;陈亚;石西昌;

摘要:偏钛酸锂(Li2TiO3)型锂离子筛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锂离子吸附剂,但是人工合成的Li2TiO3为粉状材料,在工业应用过程中存在难过滤、溶损高等问题,而利用悬浮造粒技术对粉体成型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以苯乙烯和二乙烯苯为聚合单体,甲苯为致孔剂,将经过硅烷修饰的粉状Li2TiO3

P(MMA-co-EGDMA)纳米微球对电厂用水系统中污垢吸附分离模拟研究————作者:李炜;黄清;孙有坤;王旭磊;罗青;吴中杰;隽永龙;刘团伟;

摘要:电力工业制水用水过程中产生的垢样与污泥主要成分为Mg2+、Ca2+、Fe2+、Fe3+等。为控制垢样产生,文章设计合成了一类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共聚物P(MMA-co-EGDMA)纳米微球,并对比考察了P(MMA-co-EGDMA)纳米微球、线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商业化钙镁...

邻苯二酚-甲醛树脂的合成及其硼硅选择性吸附研究————作者:李英茹;王春红;

摘要:本研究基于缩合聚合的方式,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方法,制备了带有邻羟基基团的硼螯合树脂。通过控制投料方式和升温方式,并对分散介质、反应溶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参数进行了调整,从而优化了树脂的结构;考察了吸附溶液的pH、初始浓度对树脂硼酸吸附性能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树脂对硼酸表现出84.5 mg/g的高吸附量,优于商品化Amberlite IRA-743树脂;并且在硼-硅混合体系中,该树脂表现出优...

TiO2载体甲基橙印迹聚硅氧烷-海藻酸钙膜及性能研究————作者:张新新;王文爽;李琦;冯灵智;赵孔银;

摘要:为了解决染料废水的污染问题,本文以TiO2为载体,甲基橙(MO)为模板分子,硅烷为功能单体,制备了MO分子印迹聚硅氧烷(MIP),然后将其混合分散在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得到铸膜液,经过钙离子交联,得到MO分子印迹聚硅氧烷-海藻酸钙(MIP-CaAlg)复合水凝胶膜。同时不加模板制备了非印迹聚硅氧烷-海藻酸钙(NIP-CaAlg)复合水凝胶膜。采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红外和热重对其...

江苏省泗洪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经验模式及实现路径探索研究————作者:刘下国;邱大燕;周安益;

摘要:江苏省泗洪县地处江淮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源禀赋非常突出,作为全国首批、全省首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泗洪县主动融入宿迁市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大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稳步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中不断探索生态修复“治理+开发”模式。本文以泗洪县为例,开展了泗洪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经验模式研究,探索形成一批具有泗洪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

蛋白质生物标志物超灵敏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作者:王海涛 ;马晓媛 ;宋艳冰 ;王雨萱 ;王亚斐 ;赵琢 ;张拥军 ;

摘要:蛋白质生物标志物作为疾病分子诊断的重要依据,对早期诊断、疾病分期及治疗效果评估具有重要价值。文章综述了蛋白质生物标志物超灵敏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常见的蛋白质生物标志物的超灵敏检测技术,特别探讨了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和纳米技术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在蛋白质生物标志物超灵敏检测中的应用,这些传感器在检测蛋白质生物标志物方面展现出了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蛋白质生物标志物超灵敏检测面临的挑战...

高性能芴基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微纳结构调控新进展————作者:郑吉富;李胜海;张所波;

摘要:阴离子交换膜(AEMs)作为核心部件已被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电解槽以及液流电池等多种能源转化与存储器件中,其性能直接影响这些电化学器件的性能。虽可以通过控制聚合物骨架结构以及离子基团在聚合物结构中的相对位置和分布等因素对AEMs的微相分离结构和性能进行调控,但AEMs材料通常存在多种降解途径,其离子传导率与吸水率或尺寸稳定性也存在Trade-off关系,发展综合性能优异的AEMs材料极具挑战性。文...

废弃PET催化氢解材料————作者:邹雨翀;陈伟鹏;麦耀舜;王伟;夏勇;周欣;

摘要:作为全球消耗量最大的塑料之一,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食品包装、饮料瓶、纺织品、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PET不断增长的废弃物排放给环境可持续发展带来压力。与焚烧或降解为CO2的技术相比,将PET氢解为化工原料并实现高值利用的催化氢解技术近年来受到关注。该技术可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目前,催化氢解技术尚未投入工业应用,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关...

用于CO2吸附的壳聚糖-金属络合物基球形分级介孔N掺杂碳-金属材料的制备————作者:姜海涛;何涛;王春红;

摘要:球形碳材料具有表面均匀光滑、机械强度高、耐磨性好等特性,十分适用于柱式操作,近年来在CO2分离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多孔碳在高温条件下的吸附量出现明显下降,需要在碳骨架上引入金属位点以增强其对CO2的吸附结合力。为避免碳化过程中的金属粒子聚集,文章选用天然多糖壳聚糖,利用其能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配位聚合物的特性,在前体中补充交联结构,使其在碳化过程中形...

镍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C6烷烃异构体吸附分离性能研究————作者:吕道飞;李永涛;陈俞谷;李翠诗;欧梦如;张柔;林天麟;周坪骏;李炅峰;苏江尚;柳泽伟;许锋;彭俊洁;王勋;陈忻;

摘要:石油化工行业分离汽油中的C6烷烃异构体有利于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但在常温常压下高效分离C6烷烃异构体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文章以4-吡啶甲酸为有机配体,制备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Ni(IN)2,并探究该材料的稳定性及其对正己烷(nHEX)、3-甲基戊烷(3MP)和2,2-二甲基丁烷(22DMB)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Ni(IN)2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在650...

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中专创融合和课程思政的体现——“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设计探索与实践————作者:王淑芳;丁丹;周卫红;王坚;

摘要: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在引领学生成长成才中践行专创融合理念,是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就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组织及教学举措、成绩评定方式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分析课程组教师的教学体会。目的在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高校专业课教学应注重学生们在创新实践中的成长与发展,回归和突出育人本质

盐湖盐藻生物质材料对U(Ⅵ)的吸附性能研究————作者:周昌友;陈元涛;张炜;王海洋;韩珊珊;荆永康;

摘要:柴达木盆地盐湖卤水中铀资源储量巨大,探寻和开发盐湖铀资源已成为我国战略性选择之一。采用从柴达木盆地盐湖中分离纯化所得的杜氏盐藻与特氏杜盐藻藻株,将其培养、离心、烘干、活化后制成藻粉,考察了初始pH、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初始U(Ⅵ)浓度、不同盐种类及浓度等对2种盐藻吸附U(Ⅵ)的影响。杜氏盐藻与特氏杜盐藻对U(Ⅵ)的吸附过程均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通过Langmuir吸附模型拟合可知吸附量分别最高达2...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西草净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作者:黄慧星;杨昀菲;

摘要:文章依据国家标准《饮用水中45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T 23214—2008),以实例介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饮用水中西草净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计算平均浓度为5.14μg/L的西草净饮用水样品的合成不确定度及标准不确定度,通过各分量的不确定度计算结果,得出其不确定度贡献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配制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

宽层间距MoS2纳米片对水中重金属Cu(Ⅱ)的吸附性能研究————作者:张梦;聂广泽;仲兆祥;

摘要:通过水热法制备宽层间距的二硫化钼(W-MoS2)纳米片,并将其用于吸附水中的游离态和络合态Cu(Ⅱ)。实验结果表明,W-MoS2对水中铜离子(Cu2+)、柠檬酸铜(Citrate-Cu)和乙二胺四乙酸铜(EDTA-Cu)均有优良的吸附效果,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计算得到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5.71、23.45和9.72 mg/g。W-M...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