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水与废水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工业用水与废水

工业用水与废水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4-1204/TQ
国际标准刊号:1009-2455
主办单位: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应用概率统计》电子科技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工业催化》工业类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工业用水与废水》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全国化工给水排水设计技术中心站主办,1970年创刊并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会刊。读者对象为化工、石油、石化、电力、机械、冶金、轻工、纺织、市政工程等行业的给排水和环保专业的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的师生和相关管理人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期刊二等奖

  安徽省优秀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论与综述、给水处理、废水处理、技术与经验、消防设计、工程实例、冷却塔、设备与材料。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钛酸盐纳米材料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陈丽茹,范功端,林茜,林茹晶,苏昭越,CHEN Li-ru,FAN Gong-duan,LIN Qian,LIN Ru-jing,SU Zhao-yue

  聚合物载体固定化TiO2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张国东,ZHANG Guo-dong

  港区污水收集、处理与回用探讨 李柳婵,肖敏艳,李彬,李长安,陈尚智,毛小方,熊旭华,LI Liu-chan,XIAO Min-yan,LI Bin,LI Chang-an,CHEN Shang-zhi,MAO Xiao-fang,XIONG Xu-hua

  废水PVA高效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研究 郭莉萍,刘永红,于兴峰,张博菲,陈西文,GUO Li-ping,LIU Yong-hong,YU Xing-feng,ZHANG Bo-fei,CHEN Xi-wen

  复合零价铁生物填料的优化试验研究 李杰,张艳梅,马宁,LI Jie,ZHANG Yan-mei,MA Ning

  不同铝源羟基氧化铝除氟性能及机理研究 张勤虎,陈年来,王洪杰,王雪姣,ZHANG Qin-hu,CHEN Nian-lai,WANG Hong-jie,WANG Xue-jiao

  深度除磷过程中铁盐混凝剂投加量的优化设计 张冬,韩晓刚,蒋晓春,陆永生,朱思凯,庄子康,ZHANG Dong,HAN Xiao-gang,JIANG Xiao-chun,LU Yong-sheng,ZHU Si-kai,ZHUANG Zi-kang

  无终端双循环(NDC)反应器脱氮技术及工程应用 武珍明,常明,赵阳丽,WU Zhen-ming,CHANG Ming,ZHAO Yang-li

  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 李广辉,冯礼奎,LI Guang-hui,FENG Li-kui

  Mg/Fe金属氧化物吸附水体中硫酸根机理研究 刘吉明,岳秀萍,于洋,LIU Ji-ming,YUE Xiu-ping,YU Yang

  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及其吸附铜离子研究 毕祺,胡勇有,谭平,方铮,BI Qi,HU Yong-you,TAN Ping,FANG Zheng

  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节水分析及设计探讨 李璐,LI Lu

  化工综合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唐玲,TANG Ling

  臭氧催化氧化-超滤-反渗透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工程实例 郭军,GUO Jun

  矿业论文发表:矿渣微粉远程集中发货系统改造

  摘 要:对矿渣微粉现有发货系统进行改造,将现有的三维散装机的控制系统接入现有PLC系统,实现远程计算机控制。改造的主要内容包括三维散装机控制柜改造,PLC柜改造,地中衡数据采集改造,PLC程序修改,地中衡数据采集改造,计量软件升级,上位机监控画面设计。新增车号识别系统,发货点车号识别,车辆监控,车辆信息记录、数据管理及数据查询,报警功能等,通过改造提高发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发货系统人员配备,改善操作人员工作环境,提高劳动效率,为工厂创造了一个安全、文明的劳动环境。

  关键词:矿渣微粉,发货系统自动化,计量软件升级

  用矿渣微粉作为混凝土掺入料不仅可等量取代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又综合利用了冶金固废高炉水渣,为国家节约了大量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因而是一种“环境协调型绿色建筑材料”。

  工业用水与废水最新期刊目录

厌氧氨氧化处理大豆蛋白废水改扩建工程实例————作者:梁军;滕丽君;

摘要:大豆蛋白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CODCr、总氮、总磷和悬浮物,某企业采用气浮-IC厌氧-曝气脱碳-厌氧氨氧化-AO-深度除磷组合工艺对原有处理系统进行改扩建,改造后废水处理量由1 000 m3/d提升至2 000m3/d。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的质量浓度为16 000~20 000 mg/L, BOD...

反硝化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反渗透浓水工程实例————作者:李士安;肖强;刘宝杰;张晓丽;

摘要:针对市政污水再生水系统的反渗透浓水总氮浓度高、碳氮比低的特点,采用反硝化滤池-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氨氮和总氮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8.9~66.4、 4.1~4.7和27.8~33.7 mg/L时,出水CODCr、氨氮和总氮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5.5~35.6、 0.5~0.9和8.8~11.4 mg/L,满足GB...

六氟磷酸锂电解液废水中总磷测定的研究————作者:姜国庆;谭青;刘伟;

摘要:采用GB/T 11893—19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中规定的过硫酸钾消解法检测六氟磷酸锂电解液废水中总磷时,会出现消解不彻底、测定结果偏低等现象。对传统消解技术进行了优化,在过硫酸钾消解体系中添加硫酸可以显著提升总磷的氧化效果,经过加标回收试验和精密度试验的验证,优化方法的检测值与参考值的相对误差低于0.13%,相对标准偏差介于0.40%~2.19%之间,加标回收率介于90.0%~...

基于电化学技术的油田采出水降污与联产氢气研究————作者:刘军;张洪宝;丁新;杨得青;张晨;齐宴宾;

摘要:针对油气田采出水处理中的污染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化学技术的降污与联产氢气的综合处理方法,利用阳极氧化反应去除有机污染物,阴极可同时产生氢气。以某油田采出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电极材料筛选、采出水电解性能、水质参数对电解降污以及产氢的影响研究,经综合评估电极的电解活性和COD去除率,优选阳极为钌铱钛电极。采出水氯离子含量的升高可进一步降低电解能耗并提高COD的去除效果,在氯离子质量浓度由初始的495...

尿素热解制备氮化碳材料及其光催化降解茜素红性能研究————作者:汶建彤;刘万毅;

摘要:以尿素为原料在不同热解温度(350~650℃)下制备了聚合度不同的氮化碳材料,通过光催化降解茜素红溶液研究了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尿素在400℃下热解得到的低聚物氮化碳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降解茜素红性能,是传统温度(550℃)制备材料降解速率常数的1.6倍。采用XRD、 FTIR、 SEM 、 BET等分析手段对材料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热重(TG)分析了尿素的热解途径,由光电性能测试表征了材...

制革主浸水资源化处理的中试研究————作者:张博;戚武强;戚可卓;周展;

摘要:为了实现制革主浸水的资源化利用,采用一级混凝沉淀-电解气浮-二级混凝沉淀-除油膜-物料分离膜-两级纳滤膜-超高压反渗透膜-双极膜组合工艺处理制革主浸水,首先利用一级混凝沉淀降低主浸水的硬度、硫酸根离子及COD浓度;进而依次利用电解气浮、二级混凝沉淀、除油膜、物料分离膜、两级纳滤膜,回收废油,分离浓缩COD与二价盐,返回前端处理;再利用超高压反渗透膜,产出TDS的质量浓度不超过700 mg/L的回用...

液位深度对高架循环水池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与实例验证————作者:苏苗印;吴振兴;张乃强;

摘要:高架循环水池凭借其空间利用效率高与水力性能好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但其液位深度控制不当易引发水池表面漩涡,威胁系统运行稳定性。为平衡结构成本与运行安全,通过气液两相CFD数值模拟,研究液位深度对表面漩涡的影响规律。综合分析体积分数、流线分布及速度矢量结果,确定气液界面稳定的临界淹没深度为700 mm,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例测量数据基本吻合,为后续优化设计与安全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膜分离改性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研究进展————作者:李成果;胡宇年;杨升;苏国荣;

摘要:膜分离技术因能耗相对较低,具有高效能、操作简便等优点,是处理含油废水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阐述含油废水环境风险及常规处理技术局限性的基础上,综述了陶瓷膜和聚合物膜表面改性与多元体系共混改性两类核心策略和研究现状,分析了膜分离改性技术处理含油废水的发展趋势,旨在为油水体系污染预防及环境保护提供指导

人工湿地-微生物电解池耦合系统的研究进展————作者:陈浩强;

摘要:人工湿地-微生物电解池耦合系统具有处理效果好、适应能力强、应用潜力大等优势,综述了其技术路径及研究进展,从构成因素(分隔膜、基质填料、电极、湿地植物、电活性菌)和运行参数(HRT、运行电流和电压、水质条件)两方面总结了该系统的研究应用问题,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活性炭负载锌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效果分析————作者:李成;郭勇;叶飞;张红旗;宋志深;

摘要:为分析活性炭负载锌催化剂在煤化工高含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利用浸渍法制备吸附性能较高的活性炭负载锌催化剂,将催化剂用于处理某煤化工废水,考察其对COD的去除效果,并测试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分析废水处理前、后金属离子浓度变化。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活性炭负载锌催化剂对煤化工高含盐废水中的COD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当氯化锌溶液浓度为0.4 mol/L时,COD去除率最高约为93%。在第3次循环使用时,C...

四环素胁迫下生物电化学传感器响应机制的研究————作者:马宇歌;初永宝;梁翘楚;

摘要:系统探讨了四环素负荷对生物电化学(BES)传感器性能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四环素显著抑制BES电流输出,碳布阳极双室BES反应器(CCPS)体系在四环素质量浓度为20 mg/L的条件下电流下降67%(由5.956 m A降至1.969 mA),单室BES反应器(CCS)下降51.4%(由7.049 mA降至3.424 mA)。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分析显示,CCS体系氧化峰电位负移至-0.3...

高排放标准下含氟工业污水处理厂工艺路线选择————作者:吴斯文;李树苑;黄志华;封威;

摘要:以西南地区某电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难降解含氟污水为研究对象,基于进水水质特性及水处理重难点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工艺对比等方式对污水处理工艺路线进行优选,选定以物化、水解酸化、强化生物脱氮除磷、活性焦吸附和氧化铝吸附过滤为核心的工艺路线,使出水水质主要指标(COD、 BOD5、氨氮、总磷)能够稳定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标准,总氮稳定达到DB...

高效浊水净化器在钢液真空循环脱气浊环水处理中的应用————作者:谭焕;赵治国;赵晨曦;樊丽娜;杨富刚;王彩艳;王磊;李婷;

摘要:针对鞍钢某精炼浊环水处理系统,探讨了精炼浊环水处理工艺,简述了各处理方法和原理,对比了高效浊水净化器、陶瓷膜过滤器及高速过滤器的优缺点,同时改进了高效浊水净化器,解决高效浊水净化器使用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证明了在精炼浊环水处理中,相比陶瓷膜过滤器和高速过滤器,高效浊水净化器运行更加稳定,更适用于钢液真空循环脱气浊环水处理

污水处理设施中超长钢筋混凝土水池之膨胀加强带应用研究————作者:刘良胤;廖新权;徐涛;

摘要:在现代工程建设中,超长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应用日益广泛,如污水处理厂的事故水池、工业用途的冷却水池、消防水池等。然而,超长钢筋混凝土水池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因素,易产生裂缝,影响水池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通过对膨胀加强带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结果表明,膨胀加强带作为一种新技术,能有效补偿混凝土收缩,显著减少裂缝的产生,延长水池的使用寿命。推广膨胀加强带在超长钢筋混凝土水...

炼油循环水系统冷却塔的节能改造及应用研究————作者:翟琦;唐曼;

摘要:通过对炼油循环水系统冷却塔的淋水填料、配水系统、收水器进行节能改造,冷却塔E6205处理水量提升500 m3/h,冷却能力由原来的87.4%提升至97.4%,能效提升至GB/T 7190.2—2018《机械通风冷却塔第2部分:大型开式冷却塔》中的4级能效标准,冷却水飘水率降低至0.001%以下,节水量约为720 m3/a,节电量约为40.87×10~4k...

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改高位收水冷却塔技术研究————作者:冯立国;杨玲玲;张雄;李贵雷;黄文慧;

摘要:随着节能环保越来越受到重视,电厂常规冷却塔高耗能和噪声污染问题亟待解决。与常规逆流式冷却塔相比,高位收水冷却塔具有噪声小、运行费用低、热力性能高的优点。以某电厂冷却塔为例,将已建常规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改造为高位收水冷却塔,并在每座冷却塔外增设2套水轮发电机组实现冷却塔的能量回收。通过热力性能和经济效益评估,改造后的冷却塔在设计工况下出塔水温可降低0.43℃左右,发电煤耗可降低0.1~0.2g/(...

膜生物反应器膜材料微塑料释放研究————作者:张宇;卢帅良;常伟;周智勇;刘宗明;谢康;

摘要:为了探究膜生物反应器(MBR)系统膜材料在运行及化学清洗过程中释放微塑料(MPs)的情况,探究了尼罗红染料对微塑料的最佳染色条件,将染色方法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相结合对膜材料化学清洗出水微塑料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尼罗红染液在质量浓度为10 mg/L,染色温度为50℃,染色时间为30 min下可以达到理想的染色效果。膜材料的微塑料释放量会随着MBR运行周期的延长而增加;同时...

高盐焦化废水难降解有机物FT-ICR-MS非靶标分析与UV/O3-BAC深度净化研究————作者:吕新春;吕青檐;张勇;张承锋;沈古体;韩京龙;郝智能;王爱杰;

摘要:针对高盐焦化废水降解困难,难以达标排放或影响零排放结晶盐纯度,而传统以吸附为主的技术存在成本高等问题,基于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对高盐焦化废水难降解有机物进行了识别分析,对比了不同高级氧化工艺对高盐焦化废水的预处理效果,并进一步耦合生物活性炭(BAC)工艺进行深度处理。FT-ICR-MS分析表明,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多为氮杂环化合物,极为稳定。UV/O3

芬顿氧化-吸附联合工艺处理PCB废水试验研究————作者:李松博;黎开明;盛广宏;韦一;梁伟健;刘乐平;李春英;

摘要:针对某园区印制电路板(PCB)废水的生物抑制性的水质特点,采用两级芬顿氧化-活性炭吸附联合工艺对PCB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表明,在废水初始pH值为3.5,H2O2与CODCr质量比为3.5,H2O2与Fe2+质量比为3的条件下,经过两级芬顿氧化(每级反应2 h)反应后...

隔油沉淀-气浮-水解酸化-AO组合工艺处理卤制食品废水工程实例————作者:刘小虎;王干波;

摘要:针对卤制食品废水动植物油和有机物浓度高,固体残渣较多,可生化性较好的特点,设计采用隔油沉淀-气浮-水解酸化-AO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BOD5、氨氮、总磷、动植物油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 290~2 430、738~767、51~63、7.8~9.2、72~85 mg/L时,经处理后相应出水指标分别为73~87、18.1~22.6、7.9~9.6、2....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