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电磁兼容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安全与电磁兼容

安全与电磁兼容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3452/TM
国际标准刊号:1005-9776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主管单位:信息产业部
上一本期杂志:《电气技术》杂志信息
下一本期杂志:《电工文摘》工程师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安全与电磁兼容》是中国唯一介绍电子产品安全与电磁兼容性相关内容的专业期刊,是集权威性、学术性、实用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综合指导性刊物。及时刊登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政策、法规,着重介绍国内外认证机构、认证程序、新材料、新标准、新规范,研究推广电磁兼容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及系统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本刊对改进电子产品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设计,提高电子产品的安全、电磁兼容性能,对电子信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美国CA收录。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屏蔽技术与屏蔽材料、电磁干扰抑制技术、专题研究、EMC论坛、测试与测量、EMC教室、移动通信与电磁辐射、标准与应用。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ISO 11452-4:2011中TWC法与BCI法的比对研究 马欣,马骕,刘思嘉

  NFC论坛的认证流程及测试项目 康玲玲,徐凯

  人体与手机不同距离下比吸收率的研究 才辉,钟华彧

  医用电气检测实验室电源系统的评估 曹蕾,石跃丰

  军用便携式终端的EMC测试整改 李海

  开关电源辐射发射抑制对策与实例 丁凯,李海洋,谢小平

  固相法制备锰锌铁氧体及其吸波性能研究 黄啸谷,刘益伟,朱洪立,王丽熙,张其土

  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胥文军,管登高,徐冠立,孙遥,陈婷,赵梦娜,孙传敏

  辐射连续骚扰接收天线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曹珺飞,张博钧,张运转,朱志强

  信息技术设备接触电流测试解析 何鹏林,郭建宇

  静电耗散性材料电阻在防静电标准中的测量方法 梁栋栋

  接地平面电流对信号电缆的干扰分析 倪宇,宋文武,秦萌涛

  EFT测试空间辐射特性的仿真及实验验证 陈道升,蔡省洋

  2013 IEEE EMC国际学术研讨会——数值建模的实际应用

  工业期刊论文:浮法玻璃生产自动化控制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玻璃工业不断发展,玻璃产业已开始走向国际化,在生产过程中对电气自动化产品和技术也相应的提出了国际化的要求,致使我国浮法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准的不断得到提高,而且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对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精度、可靠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围绕浮法玻璃生产自动化控制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并针对浮法玻璃生产自动化控制的应用提高了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玻璃,浮法玻璃,自动化,技术应用

  1当前我国浮法玻璃的特点

  (1)建设快。玻璃原材料经过严格的科学制备、电子称量、材料混合、熔窑熔化、锡槽浮法成型、退火窑退火等程序后,然后通过输送到冷端切割并进行包装,从而完成玻璃生产过程。(2)投资省。生产成本只需相同规模的双面连续磨光玻璃线的一半。要是与机械磨光玻璃相比则会低得更多,在成本制造上可以说基本与普通窗玻璃接近。(3)质量好。由于生产技术过关,所生产的浮法玻璃凭借着平整度、平行度、透光度等优质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完全可与机械磨光玻璃相媲美,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质量,其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等相对机械磨光玻璃要更为优秀。(4)产量高。在生产过程中,决定玻璃产量的产量因素,基本上都是取决于熔窑的熔化量和玻璃带成型的拉引速度。国外浮法玻璃生产线的熔窑熔化量为400~900t/d,而我国的一般为200~700t/d。(5)品种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用浮法可以生产0.55~25mm的优质平板玻璃;这与其他生产产品相比较,可以说那绝对是过关的优质玻璃。

  安全与电磁兼容最新期刊目录

能量选择强电磁防护技术综述————作者:张璐婕;刘培国;盖龙杰;周涛;

摘要:强电磁攻击技术作为电磁空间对抗体系中的关键手段,给电磁空间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开展强电磁防护研究是维护电磁空间安全的迫切需要。能量选择强电磁防护技术突破了高功率、带内、自适应、快响应等关键技术瓶颈,展现出极具潜力的应用前景。首先围绕“场致阻抗变换”阐述了能量选择强电磁防护的核心机理,并介绍了三种典型防护方法;随后基于发展脉络,详细梳理了能量选择强电磁防护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立足于技术发展...

0~150 kHz磁场敏感度测试与亥姆霍兹线圈应用————作者:徐小虎;

摘要:文章详细分析了0~150 kHz磁场敏感度测试的相关标准、测试方法及应用场景。通过对比GB/T 33014.8-2020、GJB 151B-2013和HJB 34A-2007,探讨了不同标准在测试目的、频率范围、测试等级、测试方法和设备状态要求上的异同。重点讨论了亥姆霍兹线圈在交流磁场敏感度测试中的优势,包括磁场均匀性、测试范围和适用场景。此外,还探讨了大尺寸亥姆霍兹线圈在直流磁场敏感度测试中的应...

2025年IEC/TC101全会和工作组会议召开————作者:蔡利花;

摘要:<正>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IEC/TC101(国际电工委员会 静电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及工作组会议在德国慕尼黑以线下+线上的方式召开。来自中国、英国、美国等15个成员国的专家,以及IEC技术官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代表团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天华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的专家组成...

GB 34660-202X的主要变化————作者:张旭;

摘要:<正>2025年7月23-24日,GB 34660-202X《道路车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意见处理会在大连召开。依据最新UN R10第七版法规修订的GB 34660-202X《道路车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主要变化如下:(1)修订窄带辐射发射限值(10 m法):30 MHz≤f≤230 MHz频段内发射限值为28 d BμV/m,230 MHz <f≤1 000 MH...

城市轨道交通电磁环境仿真工具研究及实现————作者:周青;邹劲柏;陈凌霄;何庆军;陈光宇;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电磁环境仿真工具基于电磁插值算法,通过对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若干电磁场强度数据点进行处理,并开发软硬件协同的仿真工具,精确预测平面内的电磁场强度分布。利用GNU Radio框架与USRP B210软件无线电平台,复现目标电磁环境,有效降低铁路沿线高昂的测试成本,实现了零现场的电磁环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电磁环境仿真工具能够科学、合理地仿真城市轨道交通的电磁环境,确保系统的安全与...

高阻抗EFT脉冲衰减器的S参数校准方法————作者:林贞杰;高申翔;

摘要:EFT脉冲衰减器广泛应用于校准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模拟器,其本身应得到校准。此类衰减器校准时存在的特殊问题在于:当衰减器的输入阻抗为1 000 Ω时,测量结果比衰减的定义值小5.6 dB。多数实验室的处理方法是直接将测量结果加上5.6 dB,这既不准确,也缺乏理论依据。文章用集总参数和S参数两种方法分析了产生偏差的原因,并给出一种S参数校准方法,且评定了该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

《安全与电磁兼容》来稿须知

摘要:<正>1选题新颖(新论点、新思路、新发现、新发明、新方法或提出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新问题),结构严谨,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语句简明,语义确切,标点规范。2若文稿为综述性文章,其内容应包含本学科前沿课题的最新动态或超前信息,从而为教学、科研或生产建设的正确开展和顺利进行起到预见性和导向性的作用

梳状源辐射测试中预放非线性失真机制与验证————作者:毛海南;赵思洋;周璐莎;王若浩;丁一夫;

摘要:在电磁兼容测试领域,辐射发射测试是评估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关键环节。其中,前置放大器在提升测试系统信号信噪比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预放的非线性特性可能引入各种失真,进而干扰测试结果的真实性。文章以梳状源辐射测试为研究对象,揭示了预放的两种非线性失真:互调失真和不对称失真。研究表明,被测信号的峰均比过高会导致预放瞬间饱和,产生显著的互调干扰现象,造成高达20 dB的测试误差;同时,预放的不对称性...

轨道电路电源线缆自电感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作者:肖建军;于晨曦;徐志博;袁景明;

摘要:围绕轨道电路设备电源线缆盘绕形成的自电感对其电源滤波器的性能影响问题展开研究。理论分析了电源线缆盘绕形成自电感的机理,建立了该自电感对电源滤波器的影响分析模型,分析了自电感位于电源滤波器不同点位时的影响,并以某型轨道电路电源线缆为例对研究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可为轨道电路设备电磁兼容性能的设计、实验验证、工程安装、问题整改提供理论依据

非互易储能集成强电磁脉冲防护系统设计————作者:苏瑞琪;吴帆;张聪;马金豪;唐碧华;范文浩;刘元安;

摘要:强电磁脉冲对现代通信、能源等关键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传统反射式防护技术难以兼顾系统稳定性与能量二次利用。研究设计的应用于射频前端的非互易储能集成强电磁脉冲防护系统,通过多级环形器构建单向传输通道限制反向功率,结合可动态切换带通/带阻特性的自适应反射单元,将入侵能量定向引导至整流电路实现电能存储。原型系统实测结果表明:在2.45 GHz工作频点下,正常通信时插入损耗仅为0.71 dB,高功率注入时...

汽车雨刮电机电磁辐射骚扰分析与测试————作者:韩超超;肖功婷;张俊玉;

摘要:雨刮电机是汽车上重要的骚扰源之一,主要分为辐射骚扰和传导骚扰。首先分析了雨刮电机的辐射骚扰形成机理和传播路径;然后总结了抑制骚扰源、阻断传播路径的方法;最后针对某款雨刮电机辐射发射在1.47~1.5 GHz频段峰值测试超标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优化滤波器参数的方法对骚扰进行抑制,整改后测试结果降低了5 dB,测试通过

TVS布局对静电放电防护效果的影响分析————作者:李维翰;郑绪强;魏伟;王永辉;王强;翟连俊;

摘要:在产品开发设计的过程中发现,即使静电防护器件的选型足够严谨,器件设计参数的裕度足够充分,有时也不能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在静电放电(ESD)测试过程中,常会出现功能丢失、死机等软失效现象。文章阐述了产品设计中遇到的防护电路理论防护能力与测试效果存在的差异,结合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自身的特性以及静电放电测试的特点,并以三种静电防护电路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及优化思路为例,通过实际测试与仿真,详细分析了在印制...

线缆屏蔽连续性对EMC传导发射的影响研究————作者:史佳兆;袁鹏飞;李享;

摘要:针对机器人产品开发中的电磁兼容(EMC)传导发射测量值过高的问题,通过实测对比发现不同线缆屏蔽层连接方式会对产品的EMC传导发射测试项有影响,并通过实际定量测试特定屏蔽层压接工艺场景下的特性数据,证实改善线缆屏蔽层的压接连续性可以显著降低产品的传导发射,特别是在高频段具有更好的改善效果。此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屏蔽层连续性可能影响的EMC测试项--传导发射,并提供了定量的参考数据,为相关问题提供了解决方...

应答器传输系统车载设备带内干扰检测研究————作者:张一弛;刘浩;肖建军;柳杨;祝昱光;耿康华;陈思芊;

摘要:针对应答器传输系统车载设备(BTM及天线单元),在复杂电磁环境中频发的带内干扰导致报文丢失问题,结合现场采集典型干扰波形,建立干扰数学模型,并仿真验证其频谱特性对系统的影响。现行产品标准仅有参数指标,缺乏有效的检测方法,提出空间耦合干扰注入方案,设计环形天线系统模拟实际干扰路径,结合BTM传输测试流程量化评估设备抗扰能力。结果表明,干扰模型仿真与实测数据一致,所提检测方案可有效评估设备在-60 d...

汽车芯片在不同工况下的辐射发射测量————作者:雷黎丽;李齐;刘英;

摘要:汽车芯片在安装前必须通过电磁兼容测试,包括电磁辐射发射、电磁传导发射、辐射抗扰度、传导抗扰度、脉冲抗扰度和静电放电抗扰度六个方面的测试。其中电磁辐射发射是重点考核的指标,以确保不对车上其它电气电子部件造成电磁干扰。文章描述了汽车芯片的辐射发射测量方法,阐述了不同车载工况对辐射发射值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辐射发射值的因素,为汽车芯片设计和制造商提供电磁干扰设计参考,为汽车芯片用户提供了在不同车载工况下...

IEC/TC108 2025年春季工作组会议综述————作者:王莹;安艳宾;

摘要:介绍了IEC/TC108 HBSDT工作组2025年春季会议情况,包括了关于IEC 62368-1:2023的解释组文件讨论、特别小组讨论、新技术提案讨论、以及其它相关标准的动态等

轨道交通直流及低频电磁环境分析————作者:李明祥;霍斌;李萌;

摘要:根据新时代轨道交通的发展特点,分析了不同制式轨道交通电磁骚扰源的特性。通过对不同制式轨道交通系统的直流磁场和低频磁场实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比较磁浮系统、高铁系统、轨道交通系统电磁环境的差异性,得出了不同制式系统电磁环境的幅值、频率和空间分布差异。得出的结论可以为轨道交通相关电磁环境标准制定和电磁防护设计提供数据支撑;有助于解决多网融合条件下,不同制式轨道交通系统并线共同作用时的电磁环境影响问题分析...

电磁兼容国家标准目录(2025)

摘要:<正>~

A分会七届四次会议在南京召开

摘要:<正>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和统计方法分技术委员会(SAC/TC79/SC1)(简称“A分会”)第七届四次会议暨标准审查会于2025年5月8-9日在南京召开,A分会顾问、A分会委员及委员代表、标准工作组成员共108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审查通过了GB/T 6113.104-XXXX《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4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辐...

电磁兼容与合规国际大会圆满落幕

摘要:<正>5月19-21日,电磁兼容(EMC)与合规国际大会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圣安妮学院举办,为期三天的盛会,汇聚了150名全球电磁兼容领域的工程师、学术专家和行业领袖,共同探讨电磁兼容与合规的多个议题。会议同期举办了展览会,共有20家参展商,《安全与电磁兼容》作为会议的特邀媒体,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议题包括“EMC标准”、“EMC测试”、“PCB设计中的EMC问题”、“系统级EMC...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