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杂志创刊于1987年,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8615, 国内标准刊号:CN11-4828/N,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级综合性科技月刊。该刊前身是《中国高校技术市场》,2002年经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它是教育部唯一在科技与产业化方面与国际接轨的中央级刊物。
【办刊宗旨】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立足高校、面向社会,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科技发展政策,服务全国高校科技和产业化工作计划,指导全国高校科技和产业化工作,推介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团队和高校最新科技成果,辅导高校科技人员申报国家科技及产业化计划、基金,传播科技创业知识,总结、交流科技管理和校企管理工作经验,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架起科技、资本、产业联姻的桥梁。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封面故事、科技、产业、人物、特别关注、资本、管理。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协同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访谈 马海泉,任焕霞
2.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李志民
3.信息动态
4.学风建设要在“建”字上下工夫 申纪云
5.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其转让收益和股权奖励模式探讨 陈秉群
6.大学技术转移的探索与思考 张武平,张桂新
7.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运行的思考与建议 高国武,段存广,鲍悦华
8.美国专利政策修改与大学技术转移 胡冬云
9.产学研协同创新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李祖超,聂飒
10.低碳服装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初探 潘璠
11.农业院校提升科技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严丽纯
12.高校融入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 翁沈军,史红兵,金钢
13.美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李晓琳
14.公共突发事件网络管理机制建设 陈涛,郭加书,潘伟国
15.文化育人的彷徨与生机 董云川,周宏
16.高校全面能效管理的困境与对策 陈伟,屈利娟,章以建
17.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探究 卢瑞杰
18.编程实验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陈高云,李蕊,陈晓红
农业科技论文范文:物探方法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地质勘查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在现代地质勘察过程中,物探方法属于一种实用性较高、应用较为普遍的方法,它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工程地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于提升我国工程地质勘察水平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我国工程地质勘察理论为基础,重点分析工程地质勘察中常用的各种物探方法,从而提升工程地质勘察的效率以及质量。
关键词:物探方法,工程地质,勘察
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影响下,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受到了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人员的较大重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让很多勘察方法都能够准确运用在现代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物探技术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运用具有快速、准确、损伤探测可能性较小的特点。因此,做好物探方法的研究,对于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促进工程地质勘察有着显著的作用。
中国高校科技最新期刊目录
《中国高校科技》投稿指南
摘要:<正>《中国高校科技》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主办,创刊于1987年,是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2008版、2017版、2020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23版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杂志立足我国高校教育、科技、产业协同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服务于促进高校产教融合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围绕高校科技发展和教学科研等领域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学术交流研讨。...
VR创造力支持工具的框架模型研究————作者:杜苏颖;单美贤;
摘要:创造力是新颖性和有用性或适当性之间的平衡,而创造力支持工具则是一种旨在通过提供寻找、操纵和表达信息和思想的创新方式来增强人类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技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作为创造力支持工具的核心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兼容并包流程引领的方式为创造力活动提供自由的可以调整的环境,激励用户产生新的想法;二是通过创造性场景的构建以及发散性任务的设计为创造力过程提供支持。以此为基...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地方高校有组织科研实施困境与推进策略————作者:邹永星;常思亮;
摘要:在科技自立自强的新时代背景下,有组织科研成效已成为影响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由于政府、企业与地方高校三个创新活动主体各自角色的分离,导致地方高校的有组织科研面临诸多困境。研究将三螺旋理论分析框架嵌入地方高校有组织科研实践,认为发挥政府、企业与地方高校三者在不同阶段、不同场域中各自不同角色的作用,通过螺旋上升的方式,强化相互间的互动,形成合力,可以有效提升地方高校有组织科研实施的效...
高校内部数字治理驱动科技创新的机制探析与优化路径————作者:张彦彬;
摘要:在数字化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承担着基础研究突破与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职责。然而,传统治理模式在应对信息孤岛、资源分散以及跨学科协作等复杂问题时,存在显著的效率瓶颈。内部数字治理作为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协同治理和数据驱动等机制,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文章系统阐释了内部数字治理的内涵及关键维度,探究了数字治理如何...
“政策工具-创新价值链-政策主体”框架下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量化分析及演进图景研究————作者:王雪;张磊;王文华;罗怡;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整体性系统工程,其最终效果受到政策工具选择、政策主体协作和作用于创新价值链具体措施的影响。以1999—2023年296项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为研究对象,构建“政策工具-创新价值链-政策主体”三维分析框架,经过对4595条政策条目编码和量化分析,发现以下结果: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工具以供给型为主,政策主体以政府和高校科研院所为主,而对企业关注不足,在创新价值链中更关注应用研究。从政策演...
产教科协同支持融合多模态情绪分析的金融风险预警平台建设————作者:李靖宇;王子维;苑晓艳;郑晓龙;谢启伟;
摘要:产教科协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举措。在金融领域,有效对接行业实践需求与前沿技术研究,构建适应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尤为重要。研究基于金融情绪分析的理论框架,创新性地融合多模态数据处理技术,研发集数据实时更新、情绪精准识别、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通过分析多模态金融数据,实现多层次情绪指标测算、金融市场情绪异动侦测和实时市场风险预警等功能。为促进学科交叉...
校企“双主体异质合作”下的数智化财务人才培养实践——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学院为例————作者:何忠谱;林晓梅;林婷;
摘要:业财一体化和流程智能化的财务工作新趋势,对高职财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导向,积极响应数字经济时代财务数字化转型趋势,精准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对数智财务人才的迫切需求,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学院与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东大正保公司)合作培养数智化财务人才,具体从以下路径开展实践探索:一是顶层设计,建立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二是中观实施,...
科技矿场赋能“双碳”背景专业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改革————作者:韩鹏;孙志明;刘波;
摘要:“双碳”背景下,为满足能源改革产业调整和新工科专业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列为“双碳”目标下的核心任务。文章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深入剖析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成效。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力推动“科技矿场”创新实践育人新范式,创建“思政-创新-实习-就业”协同的四位一体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理论与实践结合并重,通过科技牵引与创新推动,助力专...
基于双螺旋课程结构与弹幕交互的航空安全通识课探索与实践————作者:陈逸伦;吴燕鹏;黎伟标;张奡祺;
摘要:针对航空安全通识课“知识碎片化”、“参与浅表化”的痛点,通过构建“双螺旋课程结构+弹幕交互体系”协同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范式创新。以真实空难案例为驱动,建立知识螺旋和能力螺旋三阶递进路径,重构跨学科知识体系并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依托弹幕三级交互机制(术语互助、教师精讲、课题转化),实现轻量化即时互动——术语类问题22秒响应、原理类问题3分钟解析。教学实施两学年覆盖199人,学生在课堂前测的数据分析正...
行业院校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效性研究————作者:段益;
摘要:<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是落实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之一。新形势下,应从强化政治引领秉持内容为王、结合校地实际突出行业特色、注重价值引领落实根本任务原则入手,进一步研究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实施路径。一、“纲要”课程特殊价值及教研展望“纲要”课程兼具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叙事双重功能,古今贯通、史论交融、思想丰富,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之一,肩负着为党...
智慧校园:信息技术与教育治理融合路径评估——基于TOE框架的组态分析————作者:毛雅妮;周向红;杨卫东;
摘要:中国近年来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治理结合,旨在提升教学质量与管理效率。智慧校园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以此为背景,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治理双重视角下对智慧校园建设进行全面剖析。以TOE模型为分析框架,选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研究团队所设计的《高校信息化发展监测指标体系》中提出的六大指标作为条件变量,选取2020—2024年《中国教育网络》期刊中对智慧校园...
基于UGC型虚拟学习社区的财政学专业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以“财税管理一体化”课程为例————作者:蒋励佳;邓文勇;马念谊;
摘要:针对财政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课程知识的静态供给与学生需求的动态发展之间的结构性失衡的痛点,以“财税管理一体化”课程为实践载体,构建基于UGC型虚拟学习社区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线上知识共创+线下情境深化”的双轨教学流程,构建动态知识图谱,建设学习探究场域,推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释放线上社区组织动能,形成“政策即课程、用户即生产者”的新型教学范式,提高课程体验与学习满意度,积极探...
机器学习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张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学习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高校科研管理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学科发展、提升学校竞争力、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高校科研管理中引入机器学习技术将有助于提高科研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对机器学习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机器学习在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绩效管理、科研成果评价与管理、科研档案...
高校学生线上线下社交差异化现象、成因和分化————作者:李沛雨;黄成;赵晋乙;刘充;
摘要:高校学生在线上社交表现上的新特征与新趋势引起学界关注。文章分析了高校学生线上社交在时长、对象、需求等方面与线下社交的区别、成因及分化。通过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存在“线上社牛、线下社恐”的社交差异化现象,这一现象在增长性社交上较基础性社交更显著,熟悉感、安全感和满足感是造成青年倾向于线上社交而非线下社交的主要心理机制。文章还刻画了这一现象的群体异质性,指出应该对县城乡村与低收入家庭...
依托高校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作者:陈健;王宏武;贾异;
摘要: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的重要载体。国家对重组后的全国重点实验室赋予了更多的使命任务,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这使全国重点实验室迫切需要获得更多的资源,以提升其原始创新能力。分析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面临的资源瓶颈和挑战,剖析若干全国重点实验室探索多元化投入的现状,并提出融入区域和地方科技发展、强化校企一体化联动、构建国际科技合作网络、多渠道承担科研任务...
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对高校科研生产力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研究————作者:刘爽;安后义;丘丽婷;
摘要: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旨在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理分配,以提升区域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基于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政策,利用2012—2021年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与高校科研生产力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显著提升了高校科研生产力,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在经济基础好和交通便利的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对高校科研生产力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为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
人工智能顶尖科学家的国际分布格局与人才引育策略——基于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数据的研究————作者:余荔;陈卓睿;贺洋;罗志毅;刘益菲;
摘要:在技术变革和新兴产业崛起背景下,人工智能顶尖科学家是国际科技竞争的关键要素。文章基于1960—2022年全球最具科学影响力的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数据,分析了人工智能领域全球顶尖科学家的分布格局及科研表现,揭示了美国在该领域的显著优势,同时指出我国在数量和质量上与美国的差距。鉴于顶尖科学家对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性,提出利用技术手段识人,提升人才引育的精准化、科学化水平;通过制度创新引才,积极探索对标国...
适应广东省通信服务转型升级的产教融合校企全过程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作者:蔡治;逄小斐;张静;
摘要:校企协同育人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路径。针对广东省通信服务转型升级过程中全媒体客户服务人员短缺的问题,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电信、广东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等通信行业代表企业研究并实践了校企全过程协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协同机制构建,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为基石,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开展教学评价、共同培育师资团队、共同...
董事会独立性是民办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评《民办高校董事会独立性研究》————作者:王一涛;施文妹;
摘要:<正>民办高等教育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当前,围绕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以高等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推进民办高校内部治理,已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董事会作为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的中枢机构,履行着学校最终决策与监督的权责,其运行状态决定着学校的治理效能。...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青年学者职业发展:现状特征与问题探析————作者:邓勇新;
摘要:青年学者是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科研攻关、提升科研效能的关键力量。通过访谈19位来自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青年学者及机构领导,调研发现,高校新型研发机构青年学者职业发展具有以下特征:开展应用驱动的研究、搭建工程化的科研队伍、具有“科研+产业化”的职业路径、开展面向真实场景的学科交叉研究、具有多重身份的边界跨越。然而,当前高校新型研发机构青年学者的职业发展面临如下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缺少研究生招生名额...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应用概率统计
- 省级科学生活
- 省级科技风
- 国家级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光机情报
- 国家级中国设备管理
- 南大核心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
- 省级汽车测试报告
- 省级知识管理论坛
- 北大核心食品工业
- 省级福建建设科技
- 北大核心电气自动化
- 国家级电池工业
- 省级网球天地
- 省级中国核科技报告
- 国家级石油化工环境保护杂志
- 省级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省级工业设计
- 北大核心液压与气动
- 北大核心美食研究
- 省级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国家级中国远洋海运杂志
- 省级储能科学与技术
- 省级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 省级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华遗产
- 北大核心功能材料
- 国家级标准科学
- 省级山西水利杂志
- 国家级水运科学研究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