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技术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鞍钢技术

《鞍钢技术》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21-1105/TF
国际标准刊号:1006-4613
主办单位:鞍钢技术中心
主管单位: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生物安全学报》生物科技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钢管》工程师职称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鞍钢技术》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鞍钢技术》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鞍钢技术》是由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主管,鞍钢集团技术中心主办的全国公开发行的冶金技术刊物,主要报道鞍钢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及其相关的最新工艺,技术改造成果和生产实践,并适时反映国内外炼铁、炼钢、轧钢专业的最新动态。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综述、生产实践、国外冶金动态、研究与开发、技术改造、国外钢铁工艺。

  《鞍钢技术》杂志优秀范例参考:

  1. 带钢表面氧化缺陷的产生与预防 孙蓟泉,张帆,Sun Jiquan,Zhang Fan

  2. 鞍钢Siemens-VAI板坯连铸机的技术特点及应用 田勇,张相春,赖志明,姚伟智,魏元,李镇,Tian Yong,Zhang Xiangchun,Lai Zhiming,Yao Weizhi,Wei Yuan,Li Zhen

  3. 鞍钢高炉渣脱硫能力研究 郭天永,车玉满,姚硕,孙鹏,李连成,张立国,陈国一,Guo Tianyong,Che Yuman,Yao Shuo,Sun Peng,Li Liancheng,Zhang Liguo,Chen Guoyi

  4. 预熔铝酸钙钢水脱硫实验研究 康磊,尚德礼,吕春风,常桂华,Kang Lei,Shang Deli,Lv Chunfeng,Chang Guihua

  5. 高强度船板抗应变时效敏感性研究 严玲,叶其斌,周成,Yan Ling,Ye Qibin,Zhou Cheng

  6. 煤矿冻结施工用钢试验研究 赵波,王长顺,陈克东,解德刚,郑云龙,Zhao Bo,Wang Changshun,Chen Kedong,Xie Degang,Zheng Yunlong

  7. 基于Autoform软件的汽车行李箱板冲压成形模拟 徐鑫,刘仁东,林利,王旭,王科强,郭金宇,Xu Xin,Liu Rendong,Lin Li,Wang Xu,Wang Keqiang,Guo Jinyu

  8.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高锰钢中锰的方法 邓军华,王一凌,Deng Junhua,Wang Yiling

  9. 提高烧结机有效烧结面积的生产实践 夏铁玉,谢永清,张铭洲,韩树范,阴轶宇,彭斌,Xia Tieyu,Xie Yongqing,Zhang Mingzhou,Han Shufan,Yin Yiyu,Peng Bin

  10. 转炉连铸生产热作模具钢H13的工艺实践 原丽君,罗建华,宁东,王宁,臧绍双,Yuan Lijun,Luo Jianhua,Ning Dong,Wang Ning,Zhang Shaoshuang

  11. 转炉煤气回收量低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徐国义,牛兴明,魏春新,李超,潘秀菊,Xu Guoyi,Niu Xingming,Wei Chunxin,Li Chao,Pan Xiuju

  《鞍钢技术》杂志投稿要求: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数学通报论文发表:数控车床可编程台尾的结构与控制

  摘要:文章针对数控车床的可编程台尾结构进行专门研究,提出多种模型,并对控制模型进行逐一分析,研究了相关控制逻辑,分析了各种可编程台尾结构的优点与不足。

  关键词:数学通报论文发表,数控车床,可编程台尾,台尾结构,控制模型,金属加工设备

  1 可编程台尾的特点

  数控车床是现代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金属加工设备,数控车床主要用于加工回转件,比较常见的是加工盘类零件和轴类零件。盘类零件的加工一般仅采用卡盘卡紧方式就能满足要求,而对于轴类零件特别是对于长轴类零件的加工,需要使用卡盘和台尾结构,采取一卡一顶的装卡方式,所以对于数控车床的加工而言,良好、可靠、高效的台尾结构非常重要。可靠高效的台尾结构,不仅能保证数控车床所加工零件的加工质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对于提升数控车床的自动化程度也非常重要。

  鞍钢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二步形核理论及应用————作者:王国承;曹磊;肖远悠;袁兴虎;

摘要:在现有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形成的一般性理论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二步形核理论,同时借助第一性原理获得了钢中夹杂物团簇的结构和性质。非金属夹杂物形核可描述为溶质原子→团簇(原子簇)→临界核两个步骤,列举了该理论在轴承钢生产过程中夹杂物控制的应用,通过优化VD工序精炼渣组成实现夹杂物的塑性化控制;在高铝钢精炼过程中,较为准确地预测了钢、渣、夹杂物的组成变化,实现高铝钢精炼过程中组元变化预...

微磁模拟在NdFeB磁体中的应用进展————作者:苑子凯;滕艾均;黄召阔;郭函;王佳乐;王鹏;王雨薇;

摘要:材料计算在材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磁模拟是材料计算中的重要工具,能够揭示NdFeB磁体的磁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为NdFeB磁体的优化提供良好建议。简要介绍了磁性材料的应用、发展及应用领域,分析目前永磁材料行业面临的问题。重点介绍微磁学模拟理论基础,回顾近些年微磁模拟在NdFeB磁体领域的应用,包括微磁模拟在微观组织优化、双主相磁体设计、纳米复合磁体方面的应用等。讨论了微磁模拟在未来NdFeB永磁...

SPA-H集装箱用钢脱氧工艺优化实践————作者:李广帮;王富亮;李超;赵亮;孙深;陆志豪;常桂华;

摘要:针对260 t顶底复吹转炉冶炼SPA-H集装箱用钢,转炉出钢过程中采用铝脱氧工艺增加铝烧损的问题,研究采用硅锰合金对钢水进行弱脱氧工艺,在LF精炼时进行深脱氧和脱硫。该工艺应用后,连铸坯经轧制后的钢板中夹杂物级别均不超过1.0级,钢质比较洁净,产品质量良好。与转炉出钢铝脱氧工艺相比,弱脱氧工艺可以降低合金消耗5.94元/t钢

20CrMnTiH小方坯角裂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作者:王志通;张威;康思琪;张建元;刘福军;

摘要:为了解决连铸机拉速提高后,20CrMnTiH小方坯频繁出现角裂的问题,运用数值计算分析角裂产生的原因是足辊区铸坯表面冷却过强,导致铸坯表面降温及回温较大。调整二冷比水量,将足辊区至二冷3区的水量分别降低19、21、15和8 L/min后,20CrMnTiH小方坯角裂0级比例由47.8%提高到100%,铸坯质量得到较大改善,保证了铸机生产的顺行

550 MPa级热轧高强集装箱板形翘曲的控制实践————作者:李江委;王刚;王杰;任俊威;王存;宋运涛;

摘要:针对550 MPa级高强集装箱板分切后出现的翘曲问题,对造成翘曲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高强集装箱板在生产过程中的内应力是导致钢板翘曲的主要原因。通过增加立辊切水板、优化板形目标值、调整层流冷却水上下集管投入量、合理匹配平整力参数等措施,高强集装箱板的翘曲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满足了用户需求

本钢1700热轧加热炉加热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改进————作者:刘鸿智;都松松;

摘要:分析本钢1700生产线板坯加热质量影响因素后认为,热轧加热工艺控制不合理造成氧化烧损率高、板坯长度方向温度控制不均、板坯表面氧化铁皮过厚去除不净残留在热轧钢卷表面是影响加热质量的主要原因。采取优化加热炉温度制度、板坯在炉时间以及炉内气氛等措施后,板坯沿长度方向温差降到20℃,板坯的氧化烧损率由1.45%降至1.26%,提高了板坯质量,每月可节省成本130万元。上述措施可以应用到大部分同类热轧生产线...

轴承钢生产关键技术及发展浅析————作者:秦哲;安文瑞;周天鹏;

摘要:轴承钢是一类重要的钢铁材料品种,其冶金质量要求极为严格。总结了轴承钢产品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我国轴承钢行业在产品质量控制和高端产品研发方面与国外存在的差距。围绕轴承钢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梳理分析了国内轴承钢行业在氧含量控制、夹杂物控制、连铸坯组织控制、碳化物控制、热处理工艺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氧含量控制要协调转炉高拉碳、脱氧工艺、钢渣精炼、钢包吹氩以及真空脱气精炼等方法。同时,冶炼过程中的钢渣精炼、...

机器学习在高强汽车钢板工艺中的优化研究————作者:王俊雄;徐鑫;刘仁东;时晓光;陈家浩;倪常皓;何燕霖;李麟;

摘要:为了满足高强汽车钢板定制化研发的需求,采用随机森林、极限梯度提升树、支持向量机、自适应提升树和高斯过程回归五种机器学习方法,对不同产线的590 MPa级汽车钢板的化学成分、工艺参数、力学性能指标等数据进行了研究,以构建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特征参数的数量以及质量对模型预测精度的提高至关重要,对数据量为514条,特征参数为27个的M钢而言,采用自适应提升树方法训练后的模型预测精度R2...

基于数据驱动的带钢热连轧生产过程智能监测与评价————作者:陈百红;金鹏;吴胜田;郑英杰;刘恒文;王泽霖;

摘要:针对带钢热连轧生产过程监控与评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海量数据挖掘和建模的解决方法。通过构建车间数据应用平台、生产状态集中监测、智能评价以及生产状态周期管理等模块,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状态的全面监控与评估。这一系统不仅使得数据能够自我表达,同时也实现了设备健康度的自我评估,使设备具备了思考、预警和决策的能力。通过系统建设,为热轧带钢生产的运行管控决策提供了关键的支撑,为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风险提供了...

基于图像分割技术的海洋用钢表征评价方法研究————作者:任姿颖;赵坦;王笑辰;

摘要:基于对传统表征评价方法的分析,开展了基于图像分割技术的海洋用钢表征评价方法研究,提出了一种与图像分割技术相结合的海洋用钢表征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线性迭代超像素分割算法进行预处理,并基于预处理的效果进行相的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最终形成海洋用钢表征评价方法,对海洋用钢组织进行表征评价。通过对模型的构建、训练与验证,为实现对材料性能的高效预测奠定了基础,为材料科学领域表征评价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推...

基于CAHA-CatBoost的热轧硅钢凸度边降协同预测————作者:崔航;王笑辰;宋君;王奎越;

摘要:由于热轧生产具有非线性、遗传性和强耦合性的特征,因此热轧硅钢断面轮廓控制过程中凸度和边降存在耦合关系。然而,现有研究均采用经验公式来计算热轧硅钢的凸度和边降,精度受限。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人工蜂鸟算法和类别梯度提升算法结合的热轧硅钢凸度边降协同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的R2达到0.793 2,模型的测试时间仅需0.015 s,大幅优于其他模型,具有更好的精度和更高的效率

桥梁钢Q460qE钢板探伤不合格原因分析与控制————作者:许孟春;陈东;刘志明;魏崇一;杨骥;

摘要:针对桥梁钢Q460qE钢板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问题,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钢板探伤不合格部位取样检测并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钢板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钢板心部存在细长的微裂纹,且在裂纹内存在细长硫化锰和块状铌、钛复合夹杂物。采取LF终点硫控制在0.002%以下、喂钙线量提高到400~500 m、RH处理后吹氩搅拌时间提高到10 min等措施后,桥梁钢Q460qE钢板的探伤合格率...

鞍钢转向架用钢用于我国首列氢能源智能城际动车组

摘要:<正>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列氢能源智能城际动车组CINOVA H2向全球发布后,引发各方关注和好评。鞍钢集团自主研发的转向架用钢用于该动车组。据悉,该动车组拥有全球最长的续航里程,注满一次氢气只需要15 min,行驶全程实现“零碳”排放,标志着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在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富氧燃烧工况下抑制NOX生成的技术研究————作者:赵俣;张天赋;马光宇;王庆洪;

摘要:为了解决富氧燃烧时NOX生成浓度比常规空气助燃时显著增高的问题,通过对冲扩散火焰模拟仿真,得出降低局部O2浓度和提高空气过剩系数可以降低NOX生成浓度。依据模拟分析结果制定富氧燃烧工况下抑制燃烧产物中NOX生成的技术方案:一是采用氧气喷枪富氧燃烧技术,通过射入高速氧气造成大量烟气卷吸,形成局部贫氧浓度空间从而降...

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在煤气管道管壁腐蚀检测中的研究和应用————作者:吕国钢;孙世超;杨广源;赵童曦;郭瑞冬;

摘要:介绍了超声导波检测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检测方法。通过实验与现场应用结合的方法,对煤气管道中存在的管壁腐蚀进行了检测与分析。实验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超声导波检测能够对管壁腐蚀进行定位,具备识别缺陷的能力。应用超声导波检测管道母材中的不同缺陷,可以在提高检测效率与准确性的同时,降低检测成本,打破了传统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鞍钢朝阳钢铁2600 m3高炉锌害及控制措施探讨————作者:刘继朝;苗龙;齐曼;郑强;杨硕;葛文明;

摘要:简要介绍了鞍钢朝阳钢铁高炉锌负荷概况。分析得出高炉锌主要来源于烧结矿和球团矿,锌负荷升高会改变高炉操作炉型,影响料柱透气性,造成风口频繁损坏,影响高炉长寿。探讨了目前炉料结构下,控制锌负荷的措施,提出采取高锌含铁杂料脱锌处置和减少球团矿中锌含量的控锌措施,以及做好原燃料筛分、减少粉末入炉,开放中心气流,及时出净渣铁和执行合适的热制度和造渣制度的排锌措施。实施后,高炉锌负荷显著降低,风口损坏数量明显...

30MnSi钢连铸工艺优化及实践————作者:姚永强;

摘要:为了满足批量生产30MnSi钢的生产需求,在连铸机现有工艺条件下,采取了优化设备参数、强化连铸保护浇注、规范连铸操作、优化二冷配水等措施,达到了30MnSi钢的连铸生产条件,实现了30MnS钢的批量化生产

微增氮技术在钢筋HRB400E生产中的应用实践————作者:何武;张东;

摘要:由于螺纹钢冶炼过程需通过钒氮合金进行微合金化提升钢筋强度,针对钒氮合金价格暴涨,钢筋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本溪北营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应用钢水增氮技术,采取铌铁微合金化+增氮+控轧控冷工艺进行钢筋HRB400E生产,钢筋实物质量达到国家认证及用户使用要求,合金成本降低104~126元/t钢

冶金石灰回转窑低氮排放实践————作者:刘刚;谢文峰;徐丽娟;

摘要:针对600 t冶金石灰回转窑尾气氮氧化物浓度高、排放量大的问题,分析了尾气中氮氧化物浓度高的原因,采取优化降氮烧嘴,调整助燃风结构,适度减小石灰石粒度,加强原料管控等措施后,回转窑尾气中氮氧化物平均浓度约由400 mg/m3降至150 mg/m3,满足国标要求。节约设备投资1 150万元,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316.8 t/a,降低成本约218.31万元/...

提高SDB28-14型湿式电除尘器除尘效果的措施————作者:郭凌;杨兴杰;赵冬;孙洪刚;孙光裕;谷博;齐云双;

摘要:针对SDB28-14型湿式电除尘器除尘效果差的问题,分析认为是喷嘴口易堵塞且结构配置不合理、喷水压力未达到最佳值造成的。采取更换喷射角为60°的实心喷嘴、将水压提升至0.350 MPa等措施后,湿式电除尘器除尘率由87.0%提高到98.6%,检修周期由6个月/次提高到12个月/次,每年节省23.23万元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