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品牌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科技创新与品牌

科技创新与品牌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11-5588/G3
国际标准刊号:1673-940X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上一本期杂志: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社科学报
下一本期杂志:搏击武术科学体育科技期刊

   《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级综合期刊,是为科技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媒体。《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是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技创新、品牌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的背景下,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7年创刊。《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办刊宗旨:推进品牌战略、展示品牌企业形象、推出科技创新成果、介绍科技人才成就。

  科技创新与品牌栏目设置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科技创新与品牌收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

  阅读推荐:自然与科技

  《自然与科技》Nature & SciTech(双月刊)曾用刊名:自然与人;博物,1979年创刊,以反映、凸显和宣传“自然、人、科技”的主题,推动三者的和谐发展,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办刊宗旨。

  科技创新与品牌最新期刊目录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之科技

摘要:<正>【报告原文】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加快组织实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关键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之创新

摘要:<正>【报告原文】加快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关键词]梯度培育创新型企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之消费

摘要:<正>【报告原文】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专项措施,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关键词]提振消

2025全国两会 院士建言————作者:本刊全国两会采编组;

摘要:<正>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自立自强依旧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在众多代表、委员中,两院院士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带来的议案、提案、建议,紧扣科技发展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科技动力

袁亚湘 破除“第一学历”就业歧视 亟需立法保障————作者:王怡;

摘要:<正>国之命脉,重在人才。当今世界,人才资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就业中过于强调“第一学历”是当前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不合理现象之一,也是他今年两会提案的重点内容。2021年,教育部在官方网站对“学历”做出明确规定: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

张福锁 细数两会的三个热词————作者:魏晓文;

摘要:<正>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科技小院创始人张福锁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自己对今年两会感受最深的是引发广泛讨论的三个热词——“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以及“绿色低碳”,并深入剖析了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对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颠覆性影响。“新质生产力”在2023年成为政策焦点,但其内涵直到今年两会才被全社会更深刻地理解。张福锁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就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创新要素优化...

李校堃 以系统观念持续打造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生态————作者:池文淑;

摘要:<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带来了《关于坚持系统观念持续打造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生态的建议》。生物制药产业链条长、壁垒高、迭代快,从基础研发到市场推广涉及多个主体。现阶段,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存在源头创新研发能力相对薄弱、医药创新同质化较重、高端药械进口占比较高、医药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率较低、医药人才培养理念相对滞后等现状。李校堃强调,推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

陈晓红 加快人工智能体标准体系建设————作者:邱惠颖;

摘要:<正>近年来,人工智能体(AI Agent)凭借其独特优势,深刻变革创新生态,引发广泛关注。人工智能体是AI大模型与工具集的结合体,是一种能够自主行动、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与环境交互的智能应用或实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3亿人,占整体人口的16.4%。当前,人工智能(AI)已成为全球各国...

海尔:聚焦三大领域,积极拓展新赛道

摘要:<正>随着消费升级、绿色经济崛起以及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家电市场正朝着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全面迈进。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也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与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和生态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宁德时代:拥抱储能产业,向新而行

摘要:<正>作为能源变革和电力转型的引领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一直致力于为储能产业发展提供“宁德智慧”。2024年,宁德时代发布的天恒储能系统、TENER Flex储能电柜两款全新储能产品,皆在业界赢得不俗反响。天恒储能系统能够实现首5年容量零衰减、首5年功率零衰减,在标准20尺集装箱内,实现6.25兆瓦时级的高能量,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提升30%,整站占地面积减少20%...

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找准支点——以陕西省汉中市非遗名录为例————作者:郭嘉;

摘要:通过“电商平台”使藤编扇编重焕新生、“公司+”使羌绣大放光彩等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实践,本文以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需要找准一个启动“支点”。激活“致用”也是生产性保护的启动杠杆支点之一

谈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改革创新————作者:季晓宝;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内容涉及广泛,旨在满足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需求,并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确保课程的有效性,教学设计应紧密贴合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够显著提升教学质量,该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际项目中,从而深化理论理解并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将深入探讨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并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以期达到优化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效果的...

新时代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创新思考————作者:黄新业;王海燕;

摘要: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要求,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部署。大学科技园作为连接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桥梁,其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备受关注。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是大学科技园进行深化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从发展定位、管理体制机制、科技成果特点、园区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相关...

编读

摘要:<正>这些关于科技发展的议案、提案、建议覆盖了网络通信、产业发展、能源转型、全面科学素养等多个领域,每一项都旨在解决人民群众、企业发展、社会组织最为关切、直接且现实的难题。从强化网络通信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到打造特色产业链,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能源转型,使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从提升产业工人智能到推进高水平科普,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

创新微议

摘要:<正>人民日报【#人民日报评Deep Seek成全球顶流#】#中国正成为原创性创新的策源地#春节前后,全球科技创新的顶流当属Deep Seek。横空出世的国产大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和理解中国创新模式、路径的生动样本。过硬的创新成果表明,今天的中国,正在成为顶尖人才成长的沃土、原创性创新的策源地

第三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办

摘要:<正>2月28日,第三届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举行。大会以“好用、易用、愿用——以突破性创新加速AI赋能千行百业”为主题,设置“1+9”总体结构,即1个开幕式(主论坛)、9个分论坛,聚焦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产业发展,吸引了5000余名业界精英、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出席

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在上海举行

摘要:<正>2月21日至23日,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以“模塑全球无限可能”为主题,以“1+1+N+X”形式展开,即“1场开幕式+1场顶尖青年开发者交流会+N场企业讲坛+X场开发者活动”。大会旨在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培育,推动基础大模型与算力、语料、垂类应用场景等人工智能企业深度融合

科创中国·人物

摘要:<正>1在美国洛杉矶开幕的2025年国际卒中大会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被授予“威廉·M·费恩伯格卒中卓越贡献奖”,以表彰其在卒中领域的科研和临床方面作出的全球性贡献。该奖项被认为是国际卒中领域临床医学的最高奖。这是该奖项设立34年以来,亚洲科学家第一次获奖

科创中国·成果

摘要:<正>中科院揭示中国湿地40年景观时空变化特征湿地是对全球变化敏感的重要生态系统类型。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王宗明团队联合北京大学教授袁文平等,运用集成面向对象和分层决策树湿地遥感精准分类方法,分析了5.3万余景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构建了30米空间分辨率的中国国家尺度湿地空间分布数据集。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科学通报》上

202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解读————作者:本刊全国两会采编组;

摘要:<正>今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新的五年规划浮出水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正朝着纵深方向稳步推进。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界别的代表、委员齐聚北京,以协商民主凝聚发展共识,用履职尽责书写时代答卷。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科技创新领域依然是关注焦点。工业机器人密度大幅提升,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这一科技创新的生动缩影,在两会期间被代表委员们频频提及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