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经纬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时间:

经济经纬

经济经纬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1-1223/F
国际标准刊号:1006-1096
主办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主管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查看经济经纬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铁道运输与经济》经济学论文范文
下一本期杂志:《广东商学院学报》经济类核心期刊

  【杂志简介】

  《经济经纬》是河南财经学院主办的财经类学术理论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84年创刊以来,精编细审,求是创新,及时反映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探讨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以较高的学术质量、精美的版面设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肯定,是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欢迎来稿。《经济经纬》设有编委会,并聘请于光远、厉以宁、刘国光、樊纲等为顾问。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经济理论大学、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企业改革、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金融、财务管理与会计、经济法学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一带一路”沿线中小型旅游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以敦煌市为例 郭晓东;张启媛;李莺飞1-6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县域产业结构转变与竞争力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樊新生;魏凌;豆明尚7-12

  东北三省能源消费、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长面板和面板因果检验模型 朱天星;宋永辉;宋力13-18

  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袁丹;雷宏振19-24

  三农经济

  就业机会不平等、教育回报差异与城乡工资差距 叶光25-30

  农户议价能力及其对农产品出售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朱宁;马骥31-36

  基于因子分析-BP神经网络的河南省生态农业效益评价 王肖芳37-42

  国际经济

  人民币升值与我国贸易顺差扩大为何长期并存?——基于引入贸易方式的沉淀成本模型分析叶芳;杜朝运43-48

  基于CMS模型的我国粮食进口贸易波动分析 王溶花;曾福生49-53

  互联网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何勇;陈新光54-60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决定因素——基于投资规模的实证研究 余官胜;杨文61-66

  产业经济

  环境规制、产业变动的双重效应与就业 张先锋;王瑞;张庆彩67-72

  互惠机制对不完全契约效率的影响 袁卓群;秦海英;杨汇潮73-78

  中国产业结构水平的分布动态及其空间依赖 周迪;程慧平79-84

  代发核心论文:当前企业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企业保卫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社会治理中逐渐占有重要的部分。由于企业发展过程中,治安状况存在聚集性、突发性等特点,往往是影响力大,牵涉面广。对于企业来说,它之间关系着安全生产以及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那么,当前我国企业保安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又该怎样去解决,这是将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代发核心论文,企业,保卫工作,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也再不断扩大,呈现扩大规模大、物资周转快、信息范围广等特点,同时,也向企业内部呈现出了高度的集聚,逐渐打破了单一条件下,比较封闭的和稳定的工作环境。并且还使得影响企业保卫工作的因素逐渐变得多样化,比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政策因素等等,甚至是综合性因素。当前,企业保卫工作面临的形式和任务更加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经纬最新期刊目录

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国双重价值链地位攀升作用机制研究————作者:陀才进;孙慧;聂蕊;杨巨星;

摘要:基于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结合内嵌中国省份的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各省份双重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打破“低端锁定”和“高端封锁”的双重困境,实现中国各省份双重价值链地位攀升;机制检验表明,中间品创新效应、要素配置优化效应、超大规模市场效应是推动中国双重价值链地位攀升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双重价值链...

国家级城市群建设能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经验证据————作者:殷志高;李恒;

摘要:选取2006—2022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根据国家级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构造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考察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级城市群建设能够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其中推动公共服务共享、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业市场潜能是国家级城市群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发达型、多中心、长江流域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具有更强的协调发展效应,且城乡发...

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与企业价格加成————作者:赵春明;刘珊珊;王哲;

摘要:通过拓展MO理论框架构建包含数字服务要素在内的企业生产决策模型,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价格加成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服务贸易开放有助于企业价格加成的提高,这一促进效应在经过内生性处理、更换变量、排除干扰因素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开放通过创新激励和信息治理两条路径提升企业价格加成。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价格加成的促进作用在高数字化转...

节能目标约束如何促进农业碳减排?————作者:卢奕亨;高红贵;何美璇;阿如娜;

摘要:基于2006—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剖析节能目标约束影响农业碳减排的内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节能目标约束显著促进了农业碳减排,但这种效应仅在中西部地区成立,在非粮食主产区更为显著,且这一碳减排效应主要依靠减少农用物资投入碳排放、作物种植碳排放和农业能源碳排放实现;作用渠道检验表明,节能目标约束通过提高农业能源效率、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等途...

行政边界弱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际循环视角————作者:黄浩溢;陈雯;

摘要:结合因果推断框架与增加值分解框架,基于中国城市尺度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分析了省际边界效应对省际循环下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行政边界弱化显著促进了省际循环下区域经济增长,尤其在东部地区、生产率差异较小和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的省份中,这一效应尤为显著。就影响渠道而言,省际边界效应弱化能够通过深化国内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省际循环下的经济增长,具体表现为区域间合作加深、分工细化、比较优势强化与产业同构...

省际行政边界地区减污与增长协同路径探索——来自国家级城市群的证据————作者:岳利萍;余焕;

摘要:以国家级城市群规划批复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2年794个省际行政边界区县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策略检验城市群一体化对边界地区减污与增长协同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级城市群规划实施明显促进和改善了边界地区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而且对位于优化提升类城市群和平原地区的边界地区作用效果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国家级城市群规划主要通过发挥交通互通效应、金融融通...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否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者:宋洋;张玥;

摘要:以2006—2022年247个城市面板数据为样本,考察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证实,该政策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激励效应显著提升了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和生态化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效果受城市创新水平、碳排放量及碳生产力的影响;在高创新水平和高碳排放量的城市中,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可以有效促进...

城市群建设与企业异地投资——来自中国19大城市群的经验证据————作者:许超亚;张卫国;

摘要:基于200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母子公司数据,以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城市群政策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城市群建设对企业异地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群建设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在城市群内进行异地投资,且其更多地促进企业赴非核心城市设立异地子公司。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于培育型城市群,城市群建设更能促进位于成熟型城市群和发展型城市群的企业进行异地投资;相比于技术密集型行...

新《环保法》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作者:韩君;赵甜甜;尉昊;

摘要:基于2010—2023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利用因果森林方法考察新《环保法》对企业响应性绿色转型与真实性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与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新《环保法》对企业两类绿色转型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基于分样本检验发现新《环保法》对企业两类绿色转型的影响在非正式制度和产权性质层面存在差异;基于因果森林算法检验发现新《环保法》对两类绿色转型存在异质性个体处理效应,根据特征重要性排序得到相...

美国实体清单制裁对中国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作者:马从文;湛泳;

摘要:以美国实体清单制裁为外生冲击,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美国实体清单制裁对中国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国实体清单制裁加快了中国企业协同创新的步伐,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美国实体清单制裁通过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抑制管理者短视行为和推动建立战略联盟促进中国企业协同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美国实体清单制裁对中国企业协同创新的正向影响...

数字乡村建设能否提升县域农业创业活力?——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作者:王雅婧;黄惠春;

摘要:借鉴创业生态系统理论,通过构建“机会—资源—制度”分析框架,基于CCAD涉农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据库,以国家与省级数字乡村试点为准自然实验,采用交叠DID模型系统考察数字乡村建设影响县域农业创业活力的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县域农业创业活跃度,并通过扩大农业市场需求、提高政务信息化水平和促进资源集聚三种机制发挥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与正式制度具有协同效应,并对非正式...

亲清政商关系与企业风险——来自中国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作者:彭彬;祝树金;李丹;

摘要:基于2017—2022年城市政商关系指数和上市企业数据,分析了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亲清政商关系能够显著降低企业风险,其中企业不确定性感知降低、企业家精神激励和企业寻租约束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亲清政商关系对距离商帮文化起源地较远、不存在政企关联和频繁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等类型企业的风险降低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城市亲清政商关系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自贸区设立是否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及技能工资视角————作者:何小钢;毛莘娅;操岩;

摘要:基于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自贸区设立—就业结构与技能工资配置—劳动收入份额”的理论框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自贸区设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自贸区设立显著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该结论在考虑异质性处理效应及通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自贸区的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及高科技行业中更...

公共数据开放能促进企业开放式创新吗?——基于政府公共数据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作者:杨壮;吴福象;龚恩泽;

摘要:基于200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城市层面政府公共数据平台上线为外生政策冲击,通过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通过上线公共数据平台推动公共数据开放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开放式创新,研究结论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公共数据开放主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拓展供应链伙伴以及提升创新能力三个渠道对企业开...

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作者:郭颖;綦建红;

摘要:采用熵权-Topsis方法定量测度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并利用2010—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1)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规模,成为吸引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新区位优势。(2)机制分析表明,东道国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扩展信息获取和稳定供应关系发挥提升作用。(3)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并购动机方面,“自驱型”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自...

土地流转、农村认同感与农民工迁移意愿——基于河南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作者:张建秋;刘涛;耿明斋;

摘要:利用河南省“百县千村”农村入户调查数据,建立Probit模型,检验了土地流转对农民工迁移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土地流转会显著提升农民工的迁移意愿,在经过各种稳健性检验及处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村庄层面的土地流转率对外出农民工及家庭有土地转出农民工的迁移意愿的正向影响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土地流转通过降低农民工对农村教育和居住环境的认同感间接提升其迁移意愿,且...

长江经济带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协同发展的碳减排效应研究————作者:柳剑平;蔡锐;

摘要:基于2006—2022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协同发展对碳减排的空间影响及机制。结果显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协同发展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本地的碳排放强度,但会提升邻地的碳排放强度;城市规模越大、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地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协同发展的碳减排效应越强,资源型城市协同发展的碳减排效应更突出,是否为低碳试点城市对协同发展的碳减排效应未产生显著影响;绿色生产...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城市规模空间分布:扁平化还是中心化————作者:毛丰付;高雨晨;侯玉巧;

摘要:基于2003—2021年中国高精度夜间灯光和动态人口栅格数据,通过识别城市真实市域范围、测算区域城市的规模空间分布,探究了数字经济驱动下城市规模空间分布演变的趋势和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驱动了城市规模空间分布的扁平化。基于成本变化的理论分析表明,低运输成本效应的支撑和低信息成本效应的加速是其中两个重要原因。异质性分析则显示,数字经济发展越成熟的阶段和数字化响应越高的区域,以及经济...

企业ESG评级能否降低公司特质风险?——兼论多维信息透明度的调节效应————作者:刘维奇;王光耀;

摘要:基于2009—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ESG评级对公司特质风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考察了多维信息透明度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ESG评级具有降低公司特质风险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ESG评级能够通过缓解投资者非理性情绪、缩小分析师预测分歧以及提高企业声誉水平来降低公司特质风险。调节效应检验表明,ESG评级降低公司特质风险的效果在较低的多维信息透明度下更为显著,而较高的多维信息透明度会抑制这...

多主体共治视角下财政生态转移支付的民生与环境协同激励效应——以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为例————作者:鹿洪源;马婕;陈旭东;

摘要:以我国财政生态转移支付体系中的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为例,利用2007—2021年七大流域中13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多主体共治视角下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对受偿地区民生质量与环境质量协同水平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可以通过政府层面的环保支出力度、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居民层面的公众环境关注度,促进受偿地区民生质量与环境质量协同提升;激励...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