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所属栏目:经济期刊 热度: 时间: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21-1414/F
国际标准刊号:1008-4096
主办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工商管理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上海商学院学报》经济学期刊论文

  【杂志简介】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于1999年创刊,由国家财政部主管(2001年后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东北财经大学主办,属经济理论类学术期刊。《东北财经大学学报》为双月刊,单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办刊宗旨】

  繁荣财经科学研究,努力探讨社会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注重反映以经济科学为主的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新成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为财经教学工作服务;为我校广大师生以及全国广大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提供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为国家经济部门、决策机构、企事业单位、高中等财经院校的广大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理论工作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自创刊以来,作为教学和科研的窗口以及学术交流的平台,《东北财经大学学报》依托我校教学和科研优势,发表了一大批在学术界颇有见地的学术论文,扩大了学术交流的范围和容量,刊发稿件覆盖面不断扩大,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日益增长。其“经济理论”等主打栏目多次发表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的重点文章;“聚焦东北”等特色栏目就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问题,为学术界与实务界搭建研讨平台,充分发挥了学报提供政策参考和理论依据的参考功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好评。

  作为施展才智的载体,《东北财经大学学报》积极扶持并培养了学术新人团队,推出了一大批有见地、有深度、观点新、品位高的新人新作,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创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优秀人才。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以其朴实、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风格赢得广大读者的厚爱,在财经类高校学报中享有良好声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2002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并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4年其“理论探讨”栏目获“辽宁省期刊优秀栏目”奖;2006年4月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在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中,《东北财经大学学报》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0被评为“辽宁省一级期刊”和“第四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理论探讨、财政与税务、金融与保险、证券与投资、会计与统计、区域经济、企业经济农业经济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清代广州通商及其十三行制度 王询,许晓冬

  2. 从货币国际国内职能关系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苏平贵

  3. 应用动态竞争对台湾五大民营银行之研究 谭百玲,李震寰,陈胜兴

  4. 企业竞合关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产业集群视角 鲍丽娜,李萌萌

  5. 环渤海地区FDI分布演变特征、成因与结构变化分析 段志民

  6.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变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研究——基于辽宁省数据的协整分析 王萍

  7. 辽宁省城乡基尼系数演进特征的R/S分析 郑永冰,艾丽娟

  8. 辽中南城市群发展阶段、特征与转型 王晓玲

  9. 证券市场定价模型及风险分解实证研究 李敏

  10. 资源税改革的国际经验借鉴及未来政策构想 寇铁军,高巍

  11. 我国城市早餐服务业及其价值链的构建途径——以北京市早餐服务业为例 郭立

  12. 蒂布特模型视角下的新城镇化发展战略 吕洪良

  13. 金砖五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李勤昌,高琪

  14. 日本云服务的发展及其战略 方爱乡

  15. 利益争端与能源贯通——俄罗斯与欧洲天然气合作研究 刁秀华,DIAO Xiu-hua

  16.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迟旭升,李贺明

  17. 公共体育设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付革,毕红星

  18.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李梦苏,贺强

  中文论文发表: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主题和趋势探讨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商务领域主要的6本期刊从2000年到2014年的1171篇论文,探讨电子商务领域的研究主题和趋势。使用文献共引分析和战略坐标图技术来展示电子商务领域研究趋势演化的动态视图,揭示了对电子商务领域相关研究的纵向演变。

  【关键词】 电子商务,研究主题,可视化,趋势

  1.引言

  早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主观分类,而不是对这些领域的研究主题和趋势进行客观综合的分析。因此,鉴定电子商务内容的广泛性、多样性研究它的进展和演化显得至关重要。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非预期通货膨胀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来自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作者:吴晗;吕晓达;

摘要: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经济环境下,非预期通货膨胀是否会对企业经营产生重大冲击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2014—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非预期通货膨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非预期通货膨胀能够倒逼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面对非预期通货膨胀时,内部控制水平较低的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动机更强烈;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非预...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学理探析——基于协作生产力的视域————作者:孙悦;李晶;

摘要: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是保障国家安全与战略利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分工协作就是生产力,是对生产力丰富性本质的揭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是适应科技创新大联合、大协作、大攻关的科技创新体制。协作生产力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具有深层次的理论联系。基于协作生产力的视域,本文从四个方面阐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即具备党的领导“最大优...

人工智能与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图景及未来展望————作者:周文;钟锦宸;

摘要:现代化是尚未完成的世界历史命题。从历史规律来看,通用技术变革是推动生产力跃迁和文明转换的关键驱动力。人类正加速迈入以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通用技术的人工智能时代,其发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提供了重塑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机遇。中国式现代化在人工智能时代展现出独特的适应性与引领性。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契合人工智能发展的结构特质,形成“政治引领—制度赋能—市场驱动”的三维体系,坚持党的领导锚定技...

人工智能与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作用及风险挑战————作者:李晓华;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人类经济形态正加速从工业经济向数智经济演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数智时代的并联式现代化,在技术条件、发展路径、风险挑战等方面都与先发国家的现代化存在巨大不同,需要走出一条在数智化条件下推进现代化的新路。人工智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支撑,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供给、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际经济合作与和平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人工智能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作者:韩文龙;唐湘;

摘要: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着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人工智能与现代化产业体系之间呈现相互作用、协同共进的关系。一方面,人工智能日益成熟,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技术供给逐渐向应用化方向转变,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系统分析了人...

共同富裕下数字普惠金融如何促进健康代际流动————作者:张颖熙;谭诗异;

摘要:促进健康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采用2014—2020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相对流动和绝对流动两个视角,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健康代际流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不仅显著降低了子代与父代之间的健康相关性,还推动了子代健康在代际间的向上流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提高中...

智能制造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作者:张航燕;汪玲康;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我国的“双碳”目标,即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智能制造以其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不仅代表着生产方式的革新,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正成为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本文基于2009—2022年沪深A股3 22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共计24 313个观测值,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智能制造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智能制造能够显著推动企业绿色转型,...

数字金融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理论逻辑、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作者:吴邦正;杨伟国;

摘要: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推动数字金融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提高数字金融对就业的带动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势在必行。金融发展影响就业的路径复杂且多样,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数字金融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理论逻辑、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进行分析。在理论逻辑方面,数字金融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升级产业结构和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在作用机理方面,数字金融通过...

民生性财政支出的环境治理效应研究————作者:李宏;孙钰婷;

摘要:为考察民生性财政支出的环境治理效应,本文基于200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民生性财政支出对环境治理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人均民生性财政支出提高了环境治理水平,特别是在减少突发环境事件次数和人均废水排放量方面有积极效应,且通过了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回归结果显示,人均民生性财政支出对低增长水平地区的环境治理效应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

服务业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促进机制与优化策略————作者:丰晓旭;夏杰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及其吸纳就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并承担着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责任。对服务业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理解与把握,首先要厘清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充分就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服务业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促进机制,需要从自身增长带动机制、产业融合拓展机制、创新驱动影响机制、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和人力资源服务机制等方面展开分析。面对技术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对服务业及其就业的影响,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充分就业...

“网红种草”广告标识披露监管的社会福利效应研究综述————作者:端利涛;李思瑞;张晴晴;

摘要:在我国“网红”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网红”通过发布“种草”内容来推广商品已经成为了一种颇具规模的新型经济模式。关于“网红种草”的监管问题,特别是,是否应当强制披露受赞助“种草”内容的广告标识,已经是近期政策讨论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从社会福利的角度出发,回顾学界关于“网红种草”广告标识披露监管的研究进展,并总结现有监管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优化我国“网红种草”新业态的监管机制、促进“网...

二手电商平台推动绿色发展————作者:刘诚;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手商品交易持续旺盛,二手电商平台成为闲置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绿色发展的新渠道。研究发现,二手电商平台通过推动闲置资源流通和再利用,推动经济循环发展,大幅减少资源浪费和碳排放,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手电商平台通过推进以旧换新,加速消费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为二手商品的绿色循环提供了新路径;信任问题是困扰二手电商平台长期健康发...

国有企业如何承担重大创新使命:增强型创新网络视角————作者:张海丰;李国兴;

摘要:中国国有企业经过多轮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在承担原始创新等国家重大创新使命方面还需要发挥更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型举国体制”为国有企业有效承担重大创新使命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中国国有企业为解决创新主体之间的协调失灵奠定了制度基础,可以承担创新先锋的角色。通过强化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指导国有企业承担国家重大创新使命上的职能...

双循环、要素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者:戴翔;刘长鹏;张铨稳;

摘要:在当前亟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形势下,本文探讨了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OECD最新的国际投入产出数据,本文科学衡量了2006—2020年中国各行业的国内大循环水平和国际循环水平,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国内大循环...

失业率影响了职业中断持续时间吗?——来自2014—2022年CFPS的证据————作者:陆旸;孟繁成;

摘要:近年来,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有所放缓,新冠疫情和外需冲击又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的波动。在此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中的微观个体也会受到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本文基于2014—2022年CFPS调查数据中的个人工作转换历史,构建了2012—2022年职业中断持续时间数据库,同时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月度调查失业率匹配进CFPS微观调查数据库,对重复职业中断的样本采用差分方法进行估计。研究发现,中国月...

中国共产党接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及经验————作者:刘志明;张颖娜;

摘要:中国共产党人对符合中国具体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了不懈探索。中国共产党在接力探索和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有力筑牢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深入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道路,凝结升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形态。回顾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的百余年探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两个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伟大斗争、坚持守正创新等主要经验形成了推动...

流动性风险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净稳定资金比例的视角————作者:巴晴萱;郭凯;孟胜勃;

摘要:加强流动性风险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会产生何种影响及如何产生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净稳定资金比例的视角出发,选取2015—2022年59家中国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连续型DID模型和机制检验模型,实证分析流动性风险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影响的净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出台后,流动性风险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有正向影响。机制检...

金融科技能否提升实体企业信贷韧性?————作者:张骏;陈东晖;郭娜;

摘要: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以金融科技为引领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5—2022年114家中国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实体企业信贷韧性视角研究了金融科技的实体经济赋能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有助于提升实体企业信贷韧性,且该结论在经过双重差分估计、双重机器学习检验,以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实体企业信贷韧性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银行、非...

开源的创新驱动作用及其治理机制————作者:李晓华;宋孟起;

摘要:开源作为一种基于自由信息交换、快速原型设计和民主协作开发原则的生产模式,为全社会带来了广泛的数字创新与价值创造,成为驱动创新的新动力、新引擎。开源是一种产品底层源代码对任何人开放、以自由信息交换为核心原则、鼓励开放协作的产品研发与生产模式,其组织模式被称为“集市”,没有严格和正式的组织边界,且控制强度极低。开源具有广泛的创新效应,在微观企业与技术研发层面体现为提升技术创新速度、有效利用信息、促进市...

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ESG的新视角————作者:阳镇;王越;

摘要:企业高质量发展是资源配置效率迈向最优的过程,ESG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企业层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企业ESG表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显著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低市...

  相关经济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