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关注()
期刊周期:旬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 11-3117/G4
国际标准刊号:1004-9290
主办单位: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查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成人教育》教育北大核心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学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期刊简介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Chinese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主办: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周期:旬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国际刊号:ISSN1004-9290国内刊号:CN11-3117/G4,邮发代号:82-866,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创刊时间:1993,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10期目录
  
  2012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视频工作会议召开推进现代职教体.............车明朝
  聚焦职教发展关键发挥学会应有作用——2012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车明朝
  挖掘雷锋精神时代内涵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辽宁省抚顺市职业教育....黄辉;李术蕊
  校企合作:宁波立法路......................................................席东梅
  如火如荼的浙江创新创业教育.................................................刘红
  继承传统对接现代文化育人和合共生——访浙江湖洲市教育局副.................车明朝
  文化引领下的学校新发展...................................................黄桂众
  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在.....席东梅
  宁波经贸学校:三导向合作实现校企双赢...............................席东梅;余苏宁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译者序.................................................姜大源
  德国企业教师资质条例(2009年1月21日)...............................王婀娜;姜大源
  创建专业公司深化高职办学——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申屠;江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最新期刊目录

从“科教兴国”到“教育强国”:我国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政策变迁研究————作者:王凌超;陆宇正;

摘要: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政策是选拔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基石,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体现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自1980年以来,我国共出台182份职教招考相关政策。在“科教兴国”向“教育强国”战略转型的背景下,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职教招考政策变迁历经初步探索、积极转型、稳步发展和进阶升级四个阶段,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逐步符合职业教育人才选拔和培养规律。经济体制改革、政...

深化高等学校分类综合改革 系统提升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分类培养能力————作者:高书国;李捷;

摘要:高等教育分类综合改革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工程和战略行动。全球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持续变革,行业细分、产业细分、人才细分趋势日益明显,迫切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培养标准、培养模式更加多样化。厘清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高等学校模式与功能的基本定位,科学界定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精确把握应用型与技能型高校分类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特征,实现分类发展、分类管理、分类培养和分类评估...

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匹配分析————作者:周保平;易树柏;曹一辛;陈琳;郭志富;

摘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对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相关企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采用GM(1,1)模型预测了2024—2026年行业人才需求规模;在调研相关职业院校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匹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从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多个主体视角提出政策建议

纺织服装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匹配分析————作者:白静;孙爱华;夏冬;

摘要:纺织服装产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产业升级对纺织服装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纺织服装类专业设置基本能够满足行业岗位需求,但专业人才供给与行业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专业布局与产业布局存在结构性失衡;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岗位需求基本匹配,但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毕业生职业素质有待提高。建议政府部门应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加快“中高本”衔接、优化专业布局;职业院校应对接产业...

我国职业教育学生就业政策变迁与未来走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作者:童小晨;刘传斌;刘晓;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学生就业政策经历了“统包统分”、逐步转向自主择业、规范市场就业、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四个阶段。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中,经济体制转型、集权政治体制以及社会“重文轻术”观念均深刻影响了职业教育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政策呈现的路径依赖主要基于政府的成本收益计算;其变迁动力主要为优化人力资本配置、顺应突发社会变动、原有政策失灵。在今后的政策变革中,应主动将政策顶层设计内嵌于宏...

基于“主题——工具”架构分析的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动态演进与优化路径————作者:王苏曦;卢洪艳;鲍丽萍;钟志贤;

摘要: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在转型起步阶段总结和借鉴职业教育信息化各阶段的发展经验将有助于转型高效落地。聚焦国家信息化战略下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发展,以2001—2020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发布的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内容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搭建政策工具与政策主题二维分析框架展开探究。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在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主题和政策工具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主题—工具”二维和“主...

泰勒原理视域下高校继续教育非学历课程建设研究————作者:李昕荣;

摘要:通过梳理我国高校非学历课程现状发现,非学历教育在课程设计上顶层目标与现实距离难以衔接,课程内容导向市场关注多且疏于关注学习者学习经验,教学组织形式离散、内容难以达到专业建设水平,教学评估程序不健全、评价机制不完善难以促进成效。依据泰勒原理提出的四原则确定非学历教育课程范式,以大教学观构建课程整体框架,确定以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办学导向,满足社会需求发展和分层分类组织课程内容,实施同步同态同构推进非学历...

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视角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作者:汪安冉;丁翠娟;

摘要:教师是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发展高素质“双师型”教师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然而,当前关于“双师型”教师的话语多集中于规范性层面,存在论层面的追问略显不足。鉴于此,以“双师型”教师身份认同为切入点,考虑到身份的政治派生性、社会规范性、自我建构性等多维属性,开展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的网络民族志研究。研究发现,“双师型”教师身份认同受规制性要素、规范性要素、文化认知要素的综合交织影响,并外化...

高校教师参与银龄行动计划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作者:张伟远;陈东英;王海洋;许玲;

摘要:为探讨《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政策落实现状,通过问卷与访谈发现:约三成被访者对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很少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但参与意愿强烈;影响参与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因素(教育情怀、身心素质、专业对口等)、家庭因素(家庭支持态度等)和环境因素(人文环境和政策支持等);高校教师期待在教育欠发达地区发挥个人在教学、指导和科研等方面的专长。然而,受访者反映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政策宣传不足、参与渠道有限,特别是无法...

生物医药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匹配分析————作者:张红蕊;王冰冰;

摘要:生物医药产业正经历技术革新浪潮,基因编辑、细胞治疗、酶催化等前沿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促使产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特征发生显著转变。调研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人才培养规模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专业建设与产业升级步伐存在脱节现象,区域人才供给与产业集聚区分布匹配度不高等。为此,建议优化专业体系结构、扩大教育培养规模、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从而为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

技能型高校的内涵与使命————作者:和震;

摘要:<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将高校分类为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首次在国家政策层面明确将技能型高校作为独立类型纳入我国高校分类的顶层设计,为职业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高校分类建设的目的,是推动实现高校层次类型结构与人才需求层次类型结构相契合、相匹配。客观上,可以避免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把“职教本科等同于应用型本科、或归...

生成式人工智能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学习的价值逻辑与实践探赜————作者:周杰;刘珍;童卫丰;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数字化革命的颠覆性技术,正在重构教育领域的认知范式与实践生态。职业教育作为技术具身化与产业适配性最强的教育类型,其适应性学习机制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下面临系统性重塑。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多模态交互与认知增强技术消弭传统职业教育中“道器分离”的二元困境,催生“数据驱动—算法适配—动态演化”的适应性学习框架,使职业教育转向跨领域知识网络的自主建构,并以“具身认知+分布式智能”推动学习者从...

新时代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重大挑战、基本理念与主要策略————作者:赵文平;王晓军;

摘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对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新时代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着多维挑战,可从课程与人的关系、课程与社会的关系、课程与职业的关系、课程与技术的关系、课程内部关系五个维度分析。面对挑战,从服务人、服务社会、突出职业性、体现技术逻辑和要素整体化五个方面确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进而提出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主要策略:发展“全人”,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涯规划;服务“社会...

边境县域中职学校的角色冲突与重塑——以云南边境D州为对象的分析————作者:徐超;白文玲;

摘要:边境县域中职学校凭借其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在构建边疆职业教育发展新范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边境中职面临多重角色冲突,在固边兴边、服务产业发展和推动职教出海等方面的功能发挥受限,体现为行业共性与学校个性的角色失衡,外向型领悟与内向型理想的角色矛盾,以及被动守成办学与辐射境外拓展的角色对立。建议通过重塑边境职业中学的角色定位,协调学校与周边环境的协同关系,推动边境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三个定位”...

企业生态位理论视角下的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作者:柳炽伟;张丹清;欧阳河;

摘要:为提高产教融合企业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分析了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开展基于企业生态位理论视角的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依据态势理论构建评价指标,表征企业产教融合投入产出全过程的工作状态及企业竞争力增量。基于考核企业产教融合绩效达成情况的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特点,构建了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模型。分别对5个企业的产教融合工作进行评价,获得准确的评价结果。提出了产...

组织边界理论视阈下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机制研究————作者:李梦卿;王胜楠;

摘要: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激发现代职业教育新动能,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是一种跨越教育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多主体合作形式。多主体合作存在固有的组织边界,边界的识别、管理与整合维护了联合体的运作秩序,确立了各主体的专业分工。然而,物理边界固化性、社会边界模糊性以及心理边界冲突性削弱了市域产教联合体合作的深度、广度与力度。组织边界理论为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提供了新的发展视角,通过审视联合体的运作模式与现状,深入...

从“碎片化”迈向“整体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治理困境与路径突破————作者:谭容杰;姚中进;

摘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整体性思维和治理方法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的综合应用和实践探索。由于治理主体分散、参与不足,治理过程零碎,体系缺失,治理理念差异、行为有别,治理信息散落、孤岛失联等表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初步运行陷入了碎片化困境,影响了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产教协同、人才培养、平台孵化等作用的发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实体化运行需运用整体性治理机制,从变革治理协调机制、重构整合运作机制、重塑互惠信...

技术·教育·产业三维协同驱动:欧盟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生态化路径探析与启示————作者:姜光铭;张继河;

摘要: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全球趋势,欧盟通过“技术链、教育链、产业链”协同,形成了生态化演进路径,但也面临“高投入—低效能”悖论。研究发现,欧盟转型经历了“技术奠基→能力建构→生态融合”三个阶段,技术链的“渗透效应”、教育链的“自适应响应”和产业链的“反馈闭环”相互作用,形成动态平衡。基于欧盟经验,中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应分阶段推进,建议构建“三链协同”生态系统,破解“数字基建孤岛化”“能力供给碎片化”...

高职院校学生数字素养现实样态与提升路径——基于3276名高职学生的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作者:尉新悦;马欣悦;马建富;

摘要: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高职学生的必备技能。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提高学生数字素养是应然要求。对4省8所3 276名高职院校学生数字素养现状的调查问卷显示: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数字素养各维度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具有不同人口学特征及父母受教育程度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差异显著;个人特质对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影响显著,其中元认知影响程度最大。要提升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职业院校必须做好数字人...

职业教育中高本贯通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困境表征及其突围策略————作者:徐勇雁;王福建;

摘要:构建职业教育中高本贯通培养课程体系,既是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促进职业教育朝着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现阶段,我国初步构建了职业教育中高本贯通衔接机制以支撑人才的贯通培养。但在课程建设方面,仍存在课程目标不清晰、课程结构不完备、课程衔接不通畅等问题。为此,亟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以职业能力进阶为导向优化课程结构;健全课程标准体系,强化职业素养...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