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关注()
期刊周期:旬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42-1422/D
国际标准刊号:1007-5968
主办单位:湖北省委高校工委
主管单位:湖北教育报刊社
查看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教育职称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杂志社期刊论文发表

   期刊简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受到中宣部、中组部、教育部和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学者的关心和重视。

  办刊宗旨

  以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理念、新思路,服务学校党政领导、党务干部、宣传干部、学工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为宗旨,宣传典型、传播经验、探讨问题,突出理论性、前瞻性、实用性。高校党建的先进经验在此交流,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此展示。

  主要栏目

  设有:书记校长论坛、高校党建、理论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学工视窗、理论课教学、德育新思维、辅导员新论等。

  期刊信息

  刊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主办:湖北教育报刊社

  周期:旬刊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1007-5968

  CN:42-1422/D

  邮发代号:38-328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曾用刊名:学校思想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学校党建工作

  创刊时间:1983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最新期刊目录

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场景的出场样态、现实挑战与优化路径————作者:苏杭;郑玮;

摘要:场景作为价值文本与意义符号的有效承载,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基础性的关系载体与空间介质。随着数智技术深度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叙事形态不断革新,呈现出沉浸式、分众式、互动式等出场样态。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场景建构中,其话语系统性、思想性和传播效度面临碎片化呈现、泛娱乐化倾向以及偏向性推送机制带来的新挑战。基于此,需坚持守正创新,提升主体素养,完善保障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场景育人功能得以充分彰显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绘好学生社区思政“育人图” 打造学生社区育人新生态

摘要:<正>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深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通过建设和协同联动“十中心”,精心绘制社区思政“育人图”,持续优化全方位、立体式、浸润式的学生社区育人新生态,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质增效

豫章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摘要:<正>2018年,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学校党委决定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由学校主要领导直接联系。学院先后被评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先进单位”“南昌市社会科学工作先进单位”“南昌市三八红旗集体”。现有1个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1个南昌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中心

“两个结合”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超越————作者:周玉婷;刘宏达;

摘要:“两个结合”既提供了理论研究新范式,又突破了文明实践的新路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指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深化“两个结合”实践的有力推手;二者共同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当前,“两个结合”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存在教师讲深讲透“两个结合”的意识和能力有待突破、学生真学真信“两个结合”的课程资源有待体系化,以及教师教好与学生学好“两个结合”的现代...

基于要素构成的思政课话语内涵及其特质————作者:杨波;

摘要:思政课话语虽然直观地表现为教学的语言形式,但它并非单纯的教学话语表达,而是由教学话语、教材话语、学科话语、理论话语等诸要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各要素间的关联互动影响并制约了思政课话语的本质规定性。在诸要素的静态耦合中,思政课话语不仅表现为教学话语的通识性,更通过教学话语的引导,彰显了教材话语的规范性、学术话语的学理性以及理论话语的真理性;在诸要素的动态转换中,思政课话语不仅表现为教师主导的“自上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话教育的系统构建————作者:李函章;刘智丽;

摘要:对话教育理论以其对教育中权力关系的解构和对主体间性的张扬,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转型提供了破局之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用对话教育,不仅有着深厚的哲学教育学根基,更扎根于中国教育实践的沃土,回应着时代青年思想成长的迫切需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对话教育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思想性、意识形态性等根本属性也有着自身特性,集中体现在价值导向、核心内容、师生互动与矛盾处理等维度。具体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应沿...

高校“浸润式”美育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究————作者:李宪玲;许亨洪;

摘要:随着高校“浸润式”美育的不断发展与“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日益完善,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相互浸润、互为促进,高校“浸润式”美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当前,在高校“浸润式”美育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中,尚且存在思想认识不深、协同创新不强、力量聚合不够等问题,亟须通过凝聚共识、完善机制、创建体系、夯实保障、开展督导等途径,推动新时代高校“浸润式”美育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

主题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运用逻辑与创新策略————作者:王莉;

摘要:主题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价值意蕴体现在强化育人效果、丰富育人形式、促进成果转化三方面,其运用逻辑需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中明晰工作主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出关键环节、在大学生需求中抓住主要矛盾、在形势政策发展变化中把握重大节点等。基于此,应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团教育全覆盖、强化实践协同、赋能信息技术等创新策略,优化主题教育实...

善始善终抓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者:党评文;

摘要:<正>202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要抓紧抓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后续工作,查摆问题要真,整改措施要实,确保取得实效。学习教育重在“过硬”,而不是“过关”,越往后越要保持力度,善始善终、抓紧抓细后续工作,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目的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的生成逻辑、内容结构和功能作用————作者:李斌雄;张小秋;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是在世界历史发展和普遍交往的历史前提下,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与中华传统文明观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批判吸收世界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而形成的创新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母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内核,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普遍价值追求,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功能、精神激励功能和标准权衡功能

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基础条件、关键推力与实践路径————作者:徐艳;罗媛元;

摘要:推动中华文明现代转型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主体性与历史自觉性。从转型基础看,其可能性、必然性与可为性根植于三方面条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统一的政治局面、深厚的文明积淀与绵长的文化基因、强烈的爱国主义与强大的文化韧性。从转型动因看,其推进动力源自建设文化强国的使命必然、“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必然、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必然。新时代推动中华文明现代转型,需以习近平文...

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现实思考————作者:赵亚东;

摘要: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在夯实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基础、涵养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动能、塑造先进纯洁和开放包容的大党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党正面临着理想信念淡化与价值认同危机、监督机制效能不足与权力约束软化、形式主义新型变异等现实挑战。因此,在奋进新征程的“赶考”路上,要通过构建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织密全面贯通的监督网络、培厚崇廉尚实的发展沃土等举措切实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努力营造更加风...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再认识————作者:王则鉴;李楠;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理论基础十分雄厚。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毛泽东,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探讨从未停止过。不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从自身所处的时代出发,结合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对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作出历史性的回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认知的不懈探究,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式发展路径探赜————作者:谢丽丽;

摘要:实践教学是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其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了其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向的困境。立足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根本遵循,需从强化理论引领,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框架;精准教学对接,贯通理论教学与实践转化;整合育人资源,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网络资源;创新评价方式,构建动态反馈与长效保障机制四个维度,探索思政课实...

新时代战略思维的哲学内涵探析————作者:王延诏;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构建了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有机统一的哲学方法论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战略思维置于首位,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成为支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法论。首先,战略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方法论中的统摄性思维,为其他思维方式提供方向性、目标性引领,也通过...

略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文化底蕴————作者:王煜;

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探索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深层逻辑互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本源性构成要素之一,奠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推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是不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思维形式和价值品格的过程。同时,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了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吸收和转化,二者之间共同发展和创新

湖南工程学院商学院简介

摘要:<正>湖南工程学院商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学校在1980年开设的企业管理培训班。历经多年的发展,学校在2000年成立经济管理系,2008年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2011年底,经济管理学院分拆成立了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2024年底,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管理学院与经济学院合并组建商学院

共产党人“心学”的价值意蕴、核心内涵与实践进路————作者:何飞澜;闫维蓉;

摘要: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持久深层的精神动力。共产党人“心学”作为党推进自我革命、淬炼党性的深层思想根基,是“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载体,也是凝聚共识、激发动能、激活新时代中华文明的精神引擎。其核心内涵包括坚守初心使命的“守心”、强化理论武装的“正心”、深化自我革命的“炼心”。在实践层面,推动共产党人“心学”走深走实,需构建系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作者:黄长义;崔锦文;

摘要: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面临的学时有限、吸引力不足、实效性待提升等问题,探索构建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成为破解之道。构建这一模式,需坚持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坚持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相结合。该模式以“问题—思考—探索—解答”为教学过程,以“启疑—冲突—辨析—共识”为逻辑进路,以“知惑—解惑—赋能—释能”为目标要求,通过重构知识模块、组织专题教学、设计探究课...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呈现的新态势及其应对————作者:郭孟;

摘要:防范化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和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风险主要表现为国际敌对势力的网络意识形态渗透风险,社会局部矛盾经网络异化传播的扩散风险,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分析的滞后风险,网络环境下师生价值观念塑造的偏差风险。这种风险的生成源于世界格局演变所催生的意识形态斗争新态势,以及师生网络行为特征呈现出的新趋势。对此,应加强算法推荐治理,保障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强...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