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电子技术

所属栏目:电子信息期刊 热度: 时间:

真空电子技术

真空电子技术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2485/TN
国际标准刊号:1002-8935
主办单位: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
主管单位:信息产业部
上一本期杂志:《中兴通讯技术》通讯工程师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光学与光电技术》核心科技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真空电子技术》1959年创刊,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真空电子专业协会会刊,电真空情报网网刊,中国真空电子技术领域唯一的综合技术类刊物。主要刊登的是真空微波器件、离子器件真空开关器件等真空电子器件;CPT、CDT、PDP等显示器件和光电器件;照明光源;真空获得、测量、控制;气体分析;表面技术;电子材料及特殊工艺等方面的文章。同时报导本行业的最新信息和成果。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编辑质量奖

  【栏目设置】

  设有专家论坛、研究报告、研究与设计、新技术、技术交流、工艺与应用、综述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四注集成行波管电子光学系统设计和优化 张强,胡银富,李天一,冯进军,廖复疆,ZHANG Qiang,HU Yin-fu,LI Tian-yi,FENG Jin-jun,LIAO Fu-jiang

  磁控管六次谐波抑制研究 胡孔一,曾葆青,王贤友,钟立松,刘志勇,HU Kong-yi,ZENG Bao-qing,WANG Xian-you,ZHONG Li-song,LIU Zhi-yong

  用于MMPM集成的Ka波段螺旋线行波管研究 陈波,崔延军,冯静,李沙沙,冯进军,CHEN Bo,CUI Yan-jun,FENG Jing,LI Sha-sha,FENG Jin-jun

  高斯模式输出窗的热分析 何晟,邓艳波,李儒礼,HE Sheng,DENG Yan-bo,LI Ru-li

  高效率S波段135W和C波段80W空间行波管的研制 王贺飞,张宏志,孟晓君,于文杰,WANG He-fei,ZHANG Hong-zhi,MENG Xiao-jun,YU Wen-jie

  返流电子噪声抑制的实验研究 王经强,吴刚,龚海华,WANG Jing-qiang,WU gang,GONG Hai-hua

  弹载行波管电子枪的热及动力学仿真设计 查文锦,孟晓君,邱立,ZHA Wen-jin,MENG Xiao-jun,QIU li

  脉冲空间行波管的高效率设计 张新娜,周保东,于文杰,ZHANG Xin-na,ZHOU Bao-dong,YU Wen-jie

  一种机载100W6~18GHz连续波微波功率模块 崔建玲,邵淑伟,孟晓君,CUI Jian-ling,SHAO Shu-wei,MENG Xiao-jun

  25kW Ku波段小多注速调管的研制 王坤,周军,杨继涛,欧阳佳佳,WANG Kun,ZHOU Jun,YANG Ji-tao,OU YANG Jia-jia

  微波管用氧化铝陶瓷真空耐压性能及测试方法研究 尚阿曼,田志英,张巨先,SHANG A-man,TIAN Zhi-ying,ZHANG Ju-xian

  智能科技论文发表:反馈线性化滑模控制方法

  摘 要:为提高导弹在打击大机动, 高速目标时的稳定性、准确性, 提高燃油利用率, 在此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制导控制一体化的小波神经网络反演方法(WNNBM)。首先, 将包含目标运动学特性的视线角速度与包含导弹自身动力学的系统模型相结合, 建立并简化了俯仰通道制导控制一体化模型, 综合设计制导律与控制器;其次,利用线性化反馈的方法对一体化控制器进行设计, 并针对一体化模型简化程度高, 不确定性明显, 未建模动态难以确定的特点, 在线性化反馈控制中加入了滑模项,保证系统整体的鲁棒性;最后,进行弹道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打击目标, 反馈线性化的滑膜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性能。

  关键词: 智能科技论文发表,制导控制一体化,反馈线性化,滑模控制,弹道仿真

  真空电子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征稿启事

摘要:<正>《真空电子技术》是我国真空电子领域内创刊较早的全国性综合类科技期刊,由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59年,在真空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本刊为中国真空电子行业协会会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用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投稿。一、征稿范围:1.真空电子器件:...

Ka波段宽带大功率充气微波开关管研究————作者:张海嫚;刘彬;王旭;冯宝权;陈冬伟;陈思;

摘要:随着高功率微波武器化进程的加快,电子设备对微波防护的需求显著提升。针对弹载雷达的防护需求,研制了一款Ka波段宽带大功率充气微波开关管(TR管)。通过仿真优化和制管验证,该管工作带宽达到8GHz相对带宽>22%,插入损耗<1.2dB,当输入功率≥400W时,平坦漏过功率<30mW,恢复时间<400ns。研究结果表明,该管既可用于雷达发射期间接收机的防护,也可防御外来高功率电磁...

双注平面磁控注入电子枪的模拟————作者:刘观林;赵鼎;徐海滔;成奎;

摘要:基于绝热压缩理论和动量守恒关系,设计了G波段平面结构的双注磁控注入电子枪。利用CST软件模拟分析了调制阳极电压、电流、调制阳极-阴极间距、阴极磁场大小和阴极倾斜角等因素对电子注性能参数的影响,设计出工作频率为220GHz,工作电压为60kV,工作电流为40A,横纵速度比1.21,横向速度零散6.73%,纵向速度零散9.76%的带状回旋注的平面磁控注入电子枪,该电子枪能够为平面回旋管的互作用提供性能...

行波管放大器保护电路的设计验证————作者:陈志强;瞿波;杨圣龙;顾泽龙;吕明明;

摘要:针对行波管持续大电流放电、微小放电故障,提出了过流保护、打火保护及协同保护电路架构。通过建立行波管各极高压放电至全桥电流端的电路仿真分析模型,结合工程经验选取阈值,实现了过流、打火的双重动态防护;通过实时采集变压器初级电流、打火电流等关键参数,设计了基于CD4041的闭环反馈控制策略和触发分级保护机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可将打火能量控制在0.5 J以内,实现微秒级快速保护响应,能够有效保护...

新型宽带大功率D波段行波管慢波结构设计————作者:苗士瑞;曹林林;樊宇;王刚;

摘要:110~170 GHz D波段是未来6G通信系统的主频段,针对未来太赫兹通信用宽带大功率D波段行波管,设计了一种新型折叠波导慢波结构,其耦合阻抗相比传统折叠波导慢波结构提高了约33%。基于该结构开展了注波互作用仿真设计,结果表明,当电子注电压和电流分别为19.83 kV和80 mA时,中心频点140 GHz处,输出功率达到130.8 W,电子效率为8.24%,相移小于53°,3 dB带宽为13.2...

由欧姆漏电形成的光电倍增管暗电流控制技术研究————作者:孔祥壮;王浩东;张杰;曹磊;

摘要:光电倍增管是将微弱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真空电子器件,开发高性能光电倍增管对于构建高精度光学测量和分析平台非常重要。文章对光电倍增管光电阴极和次级电子发射层工艺制备过程中碱金属引起的电极间欧姆漏电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碱金属蒸气冷凝效应,创新性地采用温度梯度法,结合绝缘件表面光滑处理,缺口设计,碱金属释放量加热温度控制以及真空管道气体流阻优化设计等方法,使电极间欧姆漏电产生的暗电流从10nA降低到...

TSOP封装类型NAND Flash引脚镀层分析与改进研究————作者:戴博;李岩;毛飘;何欣谕;李瑞麟;

摘要:针对NAND Flash器件焊点质量不稳定及产品无法通过可靠性测试的问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该器件的引脚材质及镀层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引脚表面镀层附着一层氧化膜是导致引脚焊点可靠性问题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分别从助焊剂、预处理溶剂及处理温度等关键工艺展开对比试验。最终确定了器件引脚预处理方法的最佳参数,有效提升了NAND Flash器件引脚焊点的长期可靠性

氧化钡对95氧化铝陶瓷显微结构和击穿强度的影响————作者:曾雄;李明晓;方豪杰;贺亦文;张晓云;方美玲;贺心瑜;郭伟明;林华泰;

摘要:为提高氧化铝陶瓷的击穿强度以有效隔离电流并防止短路。通过添加BaO制备了氧化铝陶瓷,研究了BaO对95氧化铝陶瓷显微结构、物相、晶粒尺寸、击穿强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aO的加入会生成钡长石第二相,可促进氧化铝陶瓷的致密化并细化晶粒尺寸,同时提高了氧化铝陶瓷的击穿强度。未掺杂和掺杂质量分数为1%BaO的95氧化铝陶瓷的相对密度分别为95.4%和98.3%。掺杂质量分数为1%BaO后,95氧...

一种稳定的立方晶体结构钙钛矿材料在电子陶瓷元件中的应用研究————作者:陈皆成;刘京临;梁波;

摘要:近年来,掺锶的镧钴钙钛矿氧化物(La1-xSrxCoO3-z,LSC)在陶瓷气体分离膜和燃料电池中得到广泛研究。钙钛矿(La.05Sr.95CoO3-z,LSC95)材料在约900°C时具有很高的氧通量,但在850°C以下氧通量消失,原因是LSC95在850°C以下从...

结构设计对陶瓷覆铜板可靠性的影响————作者:张振文;朱家旭;张浩;王波;耿春磊;许海仙;

摘要:陶瓷覆铜板的可靠性是影响功率模块服役寿命的关键因素,改进结构设计是提升陶瓷覆铜板可靠性的一种高效方案,且具备成本优势。文章重点对比不同铜层厚度、侧蚀量及铜层顶部边缘结构对陶瓷覆铜板热冲击的影响,经过热冲击试验后,采用超声扫描显微镜对比铜与陶瓷界面的失效面积,判定其可靠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覆铜板抗热冲击性能显著提高。其中,增加侧蚀量的方式效果最为明显,侧蚀量为0.1 mm的覆铜板经12次抗热冲击且...

C波段6 MeV小焦点加速管的研制————作者:牛焕焕;韩金刚;万知之;左向华;

摘要:为满足工业CT对X射线源小焦点和高穿透能力的需求,设计了一款C波段6 MeV小焦点驻波加速管。采用C波段3 MW多注速调管为功率源,通过优化加速管腔体结构和腔链中的电场分布,实现加速管整管长度<170 mm,焦点尺寸为0.757 mm,剂量率达到800 cGy/min@1m。相比常规加速管,其焦点尺寸大幅减小,但靶电流和剂量率基本相当。首支样管完成焦点和能量测试,结果符合预期,有待进一步优化...

窄谱高功率微波辐射系统的设计及验证————作者:鄢振麟;

摘要:基于相对论磁控管微波源研制了一套窄谱高功率微波辐射系统。采用Marx发生器技术路线设计了高压脉冲驱动源并在水电阻匹配负载上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驱动源最高输出电压达到517 kV,脉冲宽度为110 ns。对该辐射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验证,其可在重复频率20 Hz条件下稳定工作。利用该辐射系统对某型便携式计算机开展了扰乱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辐射系统的效能符合预期,具备开展后续效应研究试验条件

Ka波段大功率折叠波导行波管研制————作者:宋晓霖;包明明;王加松;

摘要:折叠波导以其高功率容量、宽频带和加工简单的特性,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大功率行波管慢波结构。然而,在带宽固定的条件下,传统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相速不足,无法通过提高电压的方式增加输出功率,限制了行波管输出功率的提升。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折叠波导慢波结构,通过缩短直波导长度,可以有效提高相速,随着相速的增加,工作电压也可相应提高。将折叠波导应用于大功率行波管中,并成功研制出一种Ka波段大功率折叠波导行波管,同...

碳纳米管场发射过程中的阴极电子发散角调控研究————作者:孙晓东;李涌波;夏志强;王爱伟;陈科;周圣涵;李驰;赵立业;李振军;戴庆;

摘要: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 CNTs)是一种重要的冷阴极电子发射材料,然而在场发射过程中由于碳纳米管表面起伏的影响使得电子发射方向具有一定发散,而发散角的大小影响电子在真空中的运动方向和电子束的聚焦尺寸。因此,通过粒子仿真与电子束的荧光成像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设计出一种具有凹槽结构的CNTs,探究了电子发散角在不同凹槽深度下的变化规律,有效地减小了电子束的发散角。特别是当阴极低...

基于矩形介质包裹的柱状物料微波加热特性研究————作者:陈相歧;张辉;钟雨岑;冯平;田广;廖胤鸿;

摘要:在微波加热柱状物料时,通常会在物料中心形成热点,导致加热不均匀,甚至可能损坏物料。因此,提出了一种用低损耗矩形介质包裹柱状物料的策略,以缓解微波加热的聚焦效应。首先,利用模式分析理论对比了常规柱状物料与包裹介质的柱状物料在微波照射下的行为,揭示了聚焦效应产生的机制。其次,建立了圆柱物料的多物理仿真模型,分析了矩形介质块对物料温度分布的影响。最后,分别对有无介质块包裹的柱状物料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

应用于材料干燥的多频加热腔体设计————作者:张伟鑫;廖崇蔚;何忠奇;刘长军;王传龙;吴波;高灵强;

摘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是全球产量最大的聚酯之一。目前PET的干燥方式为热风干燥,缺点为能耗高、效率低、碳排放量高。微波因其可以直接作用于材料内部,适用于材料干燥,具有能耗低、效率高、易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利用微波干燥PET材料具有良好的优势。为了克服微波加热不均匀的难题,防止PET切片材料出现“热失控”现象,需要腔体内的场分布均匀,...

2450 MHz频率下不同温度下的低浓度NaCl溶液的介电特性————作者:王依婷;廖胤鸿;

摘要:NaCl溶液广泛应用于微波消融、微波消解等过程中。在微波消解过程中,加入少量NaCl可以有效改善消解液对微波的吸收特性。然而,现有的NaCl溶液的介电特性测量的浓度范围一般在0.1 mol/L及以上,温度范围低于80°C,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因此,采用网络分析仪(Agilent E8363c)和开放式同轴探头(Agilent N1501A)测量了2 450MHz微波频率下,浓度为0~0.08 mo...

高功率微波扰乱旋翼无人机试验研究————作者:鄢振麟;

摘要:采用基于相对论磁控管技术的窄谱高功率微波系统(High-Power Microwave, HPM)对某型旋翼无人机开展了动态飞行效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旋翼无人机在受到强电磁脉冲扰乱后,其海拔高度发生非正常急速下降,飞行航向在短时间内剧烈变化。基于飞行状态数据初步推断,无人机的电机转速失常导致升力严重不平衡,进而引发失控翻滚并最终坠毁

基于级联神经网络的电子光学系统设计————作者:庄永志;高宏利;洪玮;沈长圣;张长青;潘攀;冯进军;柏宁丰;

摘要:电子光学系统设计参数较多且直接影响真空器件的性能,其设计优化依赖设计人员丰富的经验且耗时较长。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神经网络实现快速电子光学系统设计的方法,完成了从电子枪结构参数到电子注轨迹的正向预测,以及通过反向设计实现了由关键目标电子注轨迹参数给出电子枪结构参数。在正向预测阶段,输入电子枪结构参数可以快速得到对应的电子注轨迹曲线;反向设计得到的结构参数经仿真能够满足目标电子注轨迹要求。针对电...

X/Ku波段大功率行波管小型化设计研究————作者:史雪春;崔瑶;邱立;魏义学;于伟华;孟晓君;张依雨;刘洋;

摘要:行波管较大的横向尺寸限制了其在相控阵系统中的应用。针对此问题,对X/Ku波段大功率行波管的电子枪、收集极耐压及周期永磁聚焦(Periodic Permanent Magnet, PPM)系统两个关键部分进行小型化设计。通过采用复合管壳技术,解决了小型化PPM系统导致的电子注聚焦难题,将行波管高度缩减至20 mm以内,并实现了基于该行波管的微波功率模块集成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