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光学与光电技术》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依托,是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光学学会,湖北省激光学会会刊。2007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本刊发表论文,一律免收版面费和审稿费。
主要刊登光学与光电子技术领域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学术论文和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光电技术、激光技术、红外技术、紫外技术、光电器件、光电材料、光纤技术、光通信技术、光学薄膜、显示技术、全息技术、光存储技术、光学测量、遥感技术以及其他光电方面的相关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2007年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光电技术、激光技术、通信技术、红外技术、紫外技术、光电器件、光电材料、光纤技术。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扩散光对大脑及乳腺的功能成像和监测 Arjun G.Yodh,Arjun G.Yodh
光谱及其空间调控下的纳米结构材料合成技术研究 陆永枫,LU Yong-feng
一种全光纤啁啾脉冲放大系统设计 陈炯,黄开仁,孙峰,张鑫,CHEN Jiong,HUANG Kai-ren,SUN Feng,ZHANG Xin
一种微型光纤陀螺环境适应能力的提升设计 付静,余鲲,FU Jing,YU Kun
一种特殊截止单模光纤的传输性能研究 任军江,顾劭忆,朱源,肖春,王莲萍,夏奕培,陈钱龙,REN Jun-jiang,GU Shao-yi,ZHU Yuan,XIAO Chun,WANG Lian-ping,XIA Yi-pei,CHEN Qian-long
基于DFB激光器的光纤光栅温度检测 高雪清,祁耀斌,童杏林,黄军林,赵明,GAO Xue-qing,QI Yao-bin,TONG Xing-lin,HUANG Jun-lin,ZHAO Ming
基于光线角度标定的坐标测量方法 代贞强,李大海,杨丽杰,鄂可伟,王琴,王雪敏,DAI Zhen-qiang,LI Da-hai,YANG Li-jie,E Ke-wei,WANG Qin,WANG Xue-min
基于全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压力和温度传感实验 曹丽丹,刘昕,乔飞帆,刘维,CAO Li-Dan,LIU Xin,QIAO Fei-fan,LIU Wei
基于延时自外差法的窄线宽激光谱宽测量 魏志鹏,WEI Zhi-peng
油水界面液位的光纤测量技术研究 骆城,余海湖,郭会勇,LUO Cheng,YU Hai-hu,GUO Hui-yong
水下气泡高速成像探测系统实验研究 罗涛,杨宗元,佘亚军,杜鹏,LUO Tao,YANG Zong-yuan,SHE Ya-jun,DU Peng
硫化锌基底硬质红外保护薄膜技术研究 张天行,李钱陶,何光宗,熊长新,ZHANG Tian-xing,LI Qian-tao,HE Guang-zong,XIONG Chang-xin
管理科学投稿:不锈钢金相检验过程中的电解制样的应用分析
摘 要:在实际的金相检验工作中,通常会采取电解法,将电流通入电解质中,通过发生反应对金属的内部结构有更好的认识,与机械制样方法相比,该方法首先可以避免抛光时产生的杂质,其次速度快,消耗时间少,而且能够节约材料,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能取得更好的制样效果,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其在金相检验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管理科学,不锈钢金相检验,电解制样,应用分析
引言
金相指的是金属内部结构的物理或化学状态,反映金相的具体形态叫做金相组织,主要包括马氏体、铁素体、奥氏体等。在制备金相试样时,主要采取的方法有手工法、机械法以及电解法等。人工法现在已很少用,机械法因为需要进行抛光,往往会在磨光面上出现一些杂质,而且需要多次抛光,浪费大量时间。电解法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制样方法,在有色金属及耐热不锈钢等制样中较为适用,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制样工作,减轻了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光学与光电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工业厂房屋面光伏支架轻量化设计研究————作者:陈云峰;张坤;李康;刘旸;郭亚杰;
摘要:为降低工业厂房屋面光伏项目的荷载以提高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材料升级的工业厂房屋面光伏支架轻量化设计方案。通过选用壁厚为1.5 mm的S550锌镁铝高强钢,替代传统支架檩条使用的2.0 mm厚Q235B钢材。采用YJK软件、PKPM工具箱和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三种方法对檩条的挠度进行对比验算。结果显示,采用薄壁S550钢材后,檩条挠度变形的最大值仅为檩条长度的1/285,优于规范要求的1/2...
一种恒流能量回收系统的补偿环节设计————作者:张钧亮;邹尔博;肖从斌;
摘要:电机制动时,转子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回馈至供电母线,回收这部分能量可以节能降耗,提升系统整体的效率。对于恒流控制的能量回收系统,无补偿环节会导致系统响应慢、误差大、振荡发散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配置零点、极点的补偿方法:建立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模型,绘制其频域伯德图并设计RC补偿网络以提升系统的低频、高频响应特性。最终实验结果表明:加入补偿电路后,充电电流的稳态误差消除且噪声峰峰值降低了33%,...
特高压工程直流电流互感器户外光纤光缆穿管结冰故障诊断及治理技术研究————作者:柴斌;耿祥瑞;陈昱卓;刘舒杨;黄俊昌;宋海龙;
摘要:针对灵州站南瑞光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出现光纤回路故障,通过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er,OTDR)技术分析光纤状态,并成功定位故障点。通过现场检查,发现该故障是由于穿管结冰导致光缆受到挤压后衰减增加。然后针对探究穿管结冰造成的故障和后果,对四种光纤进行低温结冰实验,发现长飞提供的4芯光缆(GYPFJS-4B1...
面向广域监视的全景成像系统架构与智能感知研究————作者:黄涛;方高;胡园园;徐迎刚;付俊;胡秀琪;曹晓平;
摘要:针对重大公共场所安保任务中广域信息感知能力不足、多目标跟踪鲁棒性差及危险行为识别精度低等问题,研究并集成广域高清多源图像拼接、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多目标自动跟踪及预警、危险目标姿态行为识别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多模态全景成像协同优化框架,研发了一套高集成化的广域监视系统。首先,通过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提出了广域监视任务的需求模型,并依据需求...
中/长波复合共孔径高分辨率无热化制冷红外光学系统————作者:贺磊;王仁浩;司红利;胡海力;
摘要:为提升中远程精确打击装备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作战效能,实现光电探测系统的中/长波复合、共孔径、高分辨率、无热化设计,设计了一款中/长波复合共孔径高分辨率无热化制冷红外光学系统。该系统选用成熟度高、稳定性强的捷联式总体结构设计形式,基于分辨率为640×512、像元尺寸24μm的中/长波复合制冷红外探测器,采用一次成像4片式光学结构,并引入二元衍射面。所设计的光学系统焦距19 mm,视场44°×35°,...
基于弱反射光纤光栅长短期记忆网络变换的GIL局部放电监测————作者:胡庆雄;罗金文;刘绍勇;汪金全;张昆;
摘要:针对传统电子传感器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s,GIL)局部放电监测上存在较大电磁干扰的问题,基于分布式弱反射光栅实现局部放电信号的光栅干涉测量,针对测量的光相位信号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s,LSTM)变换的低噪声光纤干涉相位监测方法,基于...
基于光电转换与多光谱成像的输电线路红外图像智能处理研究————作者:李文娟;杨生婧;于昊;马忠梅;
摘要:随着输电线路巡检技术的发展,红外成像技术在检测线路故障和隐患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图像分割方法在处理复杂背景和多光谱信息时往往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光谱融合的二维最大熵阈值图像分割算法,旨在提高输电线路红外图像的分割效果。该方法通过将红外成像传感器获取的多光谱信息进行融合,利用最大熵阈值算法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分割,以准确提取输电线路中的关键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算...
基于单目双模态图像的空中目标测距————作者:刘磊;赵文浩;朱浩;王全喜;易晓宇;郭普特;
摘要:在警戒探测领域,目标距离信息获取十分重要。传统的测距手段,如雷达测距和激光测距,因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主动向目标发射电磁或激光信号而存在可能暴露自身位置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双模态图像处理的智能测距算法。该算法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对目标进行图像采集和分析来实现非接触式被动测距。首先利用单目相机获取目标的图像序列,并通过预训练的深度神经网络(De...
单点位置校正技术对惯性导航系统误差影响分析————作者:杜红松;孙红宾;
摘要:在仅提供单点位置信息的情况下,普遍使用的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组合导航算法对惯性导航系统进行误差校正尚存在不足,难以全面反映惯性导航系统复杂的动态变化,无法有效抑制惯性导航系统的累积误差,且单点位置校正后导航误差规律研究不深入,导致惯性导航系统经单点位置校正后,仍存在较大的定位误差与姿态误差,严重影响导航系统的精度与可靠性。通过理论推导、仿真验证等方法剖析单点校正内在机理与规律。研究表明,单点位置校正效...
涂层几何结构对光纤涂层分离缺陷的影响及分析————作者:徐士杰;武洋耿;鹏程;韩志辉;
摘要:椭圆芯保偏光纤、抗辐照光纤及掺铒光纤等特种光纤由于其特殊的应用场景,其在实际应用中更易受到高温和低温等恶劣环境的考验,应用前需经过严格的环境试验,而涂层几何结构失配的光纤,在实际应用或经过环境试验后,极容易出现分离缺陷。通过理论分析光纤涂层分离所需的最大剪切力与涂层剪切强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了涂层分离缺陷产生的原因主要为光纤内涂层、外涂层之间比例失配及环境温度变化范围过大。通过涂层剥离试验与温度...
基于微镜空间耦合的低光学噪声谐振式空芯光纤陀螺研究————作者:张宏运;邹康;徐小虎;郑畅;王晨晟;
摘要:空芯光子晶体光纤作为一种新型特种光纤,应用在谐振式光纤陀螺中能够制备高性能小型化谐振腔,具有较强的环境抗干扰性以及能够减小非线性光噪声的优势。针对空芯光纤熔接损耗过大问题,提出了一种硅基光学平台上单分束镜反射式空间微镜耦合方案,实现了小尺寸低耦合损耗的空芯光子晶体光纤谐振腔,同时提供了入腔光功率稳定性补偿接口,结合光功率反馈模块能够有效抑制系统中光学克尔噪声;对空芯光子晶体光纤谐振腔的小型化和温度...
基于盖革雪崩光电二极管阵列的光子回波响应特性研究————作者:高鹏;刘灿;孟莉;
摘要:单光子探测技术由于其较高的探测灵敏度、较远的探测距离正成为激光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引起国内外科研团队诸多关注。利用kHz高重频的脉冲激光器作为激光脉冲发射源、64×64的盖革模式雪崩光电二极管(Avalanche Photon Diode,APD)阵列作为探测器,在白天环境条件下,进行近距离目标实验。通过对滤除噪声前后的光子回波响应直方图进行拟合,像素点[30 28]滤除噪声后泊松拟合参数的标准差...
高精度校准棱镜加工技术的研究————作者:张强;杨存斌;张玮;贺维;
摘要:屋脊棱镜在观瞄系统中具有调整光线路径、旋转图像、定向反射和缩短光路的作用。随着光学系统精度的提高,对屋脊棱镜的角度误差、面形误差和表面粗糙度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精度要求,也是光学加工行业的一道难题。对高精度校准棱镜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高精度屋脊棱镜进行工艺性分析并指出了棱镜加工的难点和关键点,然后阐述了高精度校准棱镜工艺方案设计、加工工艺方法及实施情况,并掌握空间90°夹角的检测和控制方法,使...
基于综合透射率校正的变电GIS设备红外测温————作者:张亮;包莹;朱菁;叶超凡;
摘要:红外测温技术是电力行业常用的设备故障检测手段,在高压变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高温度的测量精度,建立了一种基于热辐射理论的红外测温模型,并提出了综合透射率的校正方法。首先,根据热辐射理论构建红外测温模型,并针对实际应用环境简化模型。随后,为优化温度测量的准确性,考虑SF6气体的透射率对测温结果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校正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温度测量实验验证该红外测温...
应用于海洋环境的蓝宝石窗口多光谱超疏水薄膜制备工艺技术研究————作者:李茹;张天行;徐旭;杨金龙;
摘要:为解决海洋环境下蓝宝石窗口易挂水影响观察成像的难题,在蓝宝石基底已制备三波段增透膜的基础上,通过自组装技术制备亚微米中空微球框架结构,利用化学浸泡法复合纳米颗粒,构建出微纳复合结构,有效解决了亚微米尺寸带来的光反射和散射问题,实现了高透光率与超疏水性能的良好结合。制备完成后依据光学膜层环境筛选试验要求进行了高温、低温、湿热及盐雾等试验,试验后光学特性及憎水性能均未出现变化,保持憎水角150°的良好...
基于锁相技术的拉曼光谱数字降噪方法研究与应用————作者:孙华;吴家诚;薛晓康;
摘要:针对常用降噪方法在噪声和信号边界达到一定的平衡时,无法有效地分离噪声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锁相技术的拉曼光谱数字降噪技术方法,包括激光器的输出光强以正弦波调制,利用光路系统把拉曼信号读取、分离出来,然后采用锁相滤波技术达到降噪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拉曼光谱降噪技术相比,该技术采用先分离再检测的方式,在根源上避免了传统降噪算法无法在噪声和信号边界的界定上的平衡,能有效提升样品拉曼信号的信噪比...
基于多参数互校验的高功率激光参数精密测试方法研究————作者:李森;张波;宗兆玉;靳赛;梁樾;孙志红;赵军普;
摘要:高功率激光参数精密测试是惯性约束激光聚变、超精密加工等领域实现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是保障前沿科学研究与工业应用落地的核心环节。为实现高功率激光参数的精密测试,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能量、光束近场灰度值及光脉冲时域波形积分值的多参数互校验方法。通过同发次数据比对与多发次校验,验证能量、近场分布及时间波形测试结果的自洽性。实验表明:在未改变衰减条件下,三参数测试比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2%;当激光能量接近测试...
工业加工用全光纤百瓦纳秒绿光激光器的研制————作者:张红伟;刘松嘉;李明桧;邱子胜;叶进军;陈如谋;朱方顺;陈炯;崔索超;
摘要:目前高功率纳秒绿光激光器一般为全固体体制,但是固体体制稳定性较差,限制了纳秒绿光激光器的使用范围。采用全光纤基频结合空间倍频的技术体制,实现了脉冲宽度为2.475 ns、重复频率为100~5 000 kHz可调、平均功率为100.2 W@800 kHz,倍频转换效率为77.6%。绿光的光束质量为Mx2=1.197、My2<...
纳米ZnO的制备及应用研究————作者:张家彬;邵伟平;赵国阳;郝永平;王洪星;武韬;
摘要:通过磁控溅射和水热法成功制备了高性能ZnO纳米棒,并通过SEM等表征手段对比分析了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纳米棒形貌,研究了纳米ZnO的制备及其在纳米发电领域的应用。通过旋涂PMMA制备了纳米发电机,并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尺寸和外界激励对发电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法在95℃、30 mmoL/L浓度、4 h的条件下生长的纳米棒形貌最优。纳米发电机在更大的尺寸和更强的外界激励下表现出更高的输出性能。测试...
基于RF-PECVD的大口径红外元件DLC膜层制备工艺研究————作者:张天行;李忠;徐旭;薛俊;熊涛;
摘要:为解决大口径红外元件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DLC)膜层的镀膜工艺难题,满足长焦距、大视场光学系统的技术需求,采用射频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adio Frequency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RF-PECVD)制备工艺方法,基于容性耦合等离子体驻波效应及趋肤效应机理,在大口径红外元件基底制备了红外类金刚石膜...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煤炭科学技术
- 省级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 国家级电子设计技术
- 省级中国计算机用户
- 省级黑龙江电子技术
- 省级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 省级信息与电脑
- 省级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 省级电子元器件应用
- 国家级中国新通信
- 国家级中国索引
- 北大核心时间频率学报
- 国家级广播与电视技术
- 国家级包装与食品机械
- 北大核心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国家级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 北大核心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 国家级通信对抗
- 国家级程序员
- 省级电脑乐园学生电脑
- 国家级电子与电脑
- 省级数字化用户
- 国家级软件工程
- 北大核心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省级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 国家级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 国家级密码学报
- 国家级信息通信技术
- 省级四川广播电视技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