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

所属栏目:电子信息期刊 热度: 时间:

通信世界

《通信世界》

关注()
期刊周期:旬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4405/TN
国际标准刊号:1009-1564
主办单位:人民邮电出版社
主管单位:信息产业部
上一本期杂志:《宁波通讯》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国土资源信息化》信息科技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通信世界》周刊于1999年创刊,由信息产业部主管,信息产业部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在过去的8年里,始终坚持立足中国通信产业发展,全面反映中国通信产业发展变化,为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积极献言献策。

  随着融合通信产业的发展,《通信世界》周刊作为中国通信产业出版周期最短,影响力最广的周刊,始终以推动产业发展为己任,以观察、研究、评论、推介办刊宗旨,以把握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响应产业发展潮流为立足之本。

  从2005年开始,融合通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ICT为导向的综合信息服务理念深入人心。通信运营服务提供商、通信设备制造商、IT服务供应商、业务提供商等不约而同的掀起了新一轮产业革命。

  以IP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网络结构基本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传统通信业、互联网、有线电视、移动通信等多个领域都向各自领域渗透,最终将形成一个融合的通信环境。无论是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业务提供商还是监管机构,都必须为这一场革命而变革。

  为此,作为中国通信产业领先的媒体,《通信世界》周刊将积极投身于这一场轰轰烈烈的融合革命中去,在整个通信传媒领域率先定位于融合通信的推动者,将《通信世界》周刊打造为融合通信的综合服务平台。以创新性、权威性、专业性、建设性为内容主导思想,继续坚持以观察、研究、批评、推介的办刊宗旨,以始终领先和顺应产业变化,积极推动通信产业向融合道路前进为立足之本。

  【刊物形式】

  每期两册,每周一出刊;开本为异型八开,正文内容总计64个页码,分为两册装订印刷;全彩四色印刷。

  《通信世界》周刊 每周一出版

  邮发代号: 82-659 国内外公开发行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4G应具市场化决策、投入与考核机制 金峰

  TD与4G功过谁评说? 陈亮

  提升客户感知,一场触及灵魂的变革 舒文琼

  技术创新是行业引领者的源动力 张鹏

  三大市场齐头并进、稳健增长 邬雪艳

  烽火通信未来增长的三大看点 赵光磊

  烽火人的“烽火梦” 赵光磊

  张晖:2014年联想智能手机目标出货量6000万 于光媚

  上海贝尔:超宽带网络将面临“柔韧性”挑战 赵光磊

  逐鹿4G终端厂商道不同谋局变 孙永杰

  移动支付形成三足鼎立格局“零敲碎打、广种薄收”局面待打破 黄海峰

  易宝支付:移动游戏快速发展利好第三方支付 黄海峰

  百度:移动支付市场竞争转向生态系统之争 黄海峰

  4K沉默于智能电视,兴盛于数字标牌? 张鹏

  从跟随到引领,知识产权先行! 邬雪艳

  解密4G发展:创新专利双落地 大唐移动

  爱立信谈知识产权:开放共享反哺研发创新 舒文琼

  学术期刊论文发表:对无线网络通信安全的理性思考

  【摘 要】目前,无限网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此同时,随着无线网络规模的日益扩大,由其自身带来的网络安全和随用户量积累而带来的网络质量问题不断出现。文章先介绍了无线网络的特点,然后就其自身存在的安全缺陷和在运行中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说明,最后得出了如何让无线网络得以优化,以向广大用户提供更优质和更安全的网络服务的措施。

  【关键词】通信技术,无线网络,安全,优化服务

  无线网络的出现无疑是通信技术上的一次飞跃,移动通信、无限城域网、卫星通信和无限外设接口等相关无线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网络用户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极大地促进了网络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向大宽带多媒体数据业务领域的深入扩展,具有高度自由空间的私人通信系统正逐步得以完善,在当前,我们几乎可以享受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与任何对象进行交流这一成果。

  通信世界最新期刊目录

数字经济竞争下的全球海底光缆格局重构————作者:胡绯绯;

摘要:<正>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并持续推高国际带宽需求。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核心载体,海底光缆(以下简称“海缆”)承担着全球99%的洲际数据传输任务,其产业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在数字经济时代,海缆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围绕其控制权的争夺已演变为地缘政治博弈的前沿阵地,这种态势将对全球海缆布局的演进产生深远影响

人形机器人泡沫显现 亟待场景落地————作者:孙永杰;

摘要:<正>近日,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在一个对话里因“商业化路径不清晰,处于行业高共识的情况下,我们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投资”的言论,在业内引发了激烈的争论。那么,朱啸虎的言论或者说其对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判断是否有道理?所谓“事实胜于雄辩”。不知是巧合还是其他原因,几乎是与朱啸虎发表上述言论的同时,一则关于某机器人公司的多地分公司“人去楼空”的新闻引发了行业震动

向“十四五”交卷 16个科创成果奏响ICT产业最强音

摘要:<正>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的必然选择,是应对风险挑战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现实之需,更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支撑。自“十四五”开局以来,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的引导下,中国科技创新成果喷涌而出。其中,ICT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一马当先,科技创新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彰显引领全球技术变革的澎湃动能

纵论科技创新 “十四五”成就巨大,“十五五”再创辉煌————作者:高旭东;

摘要:<正>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信息通信产业需要认真总结发展和创新的经验,科学谋划未来,力争在“十五五”期间取得更大成就。“十四五”以来,信息通信产业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一是发展思路清晰、战略定位明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坚持自主技术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障产业链安全,已然成为业界共识

以“十四五”科创为基 我国信息通信业启程“十五五”————作者:王春晖;

摘要:<正>信息通信业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行业。“十四五”期间,我国信息通信业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和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十四五”期间,我国5G基站建设如火如荼,截至2024年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425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30.2个,超出“十四五”规划中每万人26个的目标;5G用户数突破10.14亿,普及率达56%,形成...

三大运营商2024年财报解读 承“稳”启“进”,聚“新”谋“远”————作者:姜玉泉;

摘要:<正>又是一年春来到,在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我国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陆续发布2024年财报,亮出稳健增长而又意味十足的成绩单。过去的一年,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科技强国等国家战略推动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为高质量完成信息通信业“十四五”规划目标...

筑基企业能力 实现客户导向下的业绩增长————作者:杨林杰;叶小松;

摘要:<正>“企业的终极目的,也是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即创造客户(价值)——彼得·德鲁克。”只有当企业创造了更高的客户价值,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发展,此时的业绩增长才是良性可持续的。在多年辅导基层通信运营商的实践中,笔者观察到一些值得记录的案例,这些案例无一不体现“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理念。同时,作为企业团队建设的教练,我也在思考,为什么对于“客户导向”的命题,有些企业能轻易实现,有些企业却难如登天

AI终端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着力点————作者:刘妍;李一冉;董霁;

摘要:<正>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2025ICT行业趋势年会”上表示,2025年将是AI终端的“元年”。终端硬件能力大幅提升,大模型轻量化技术快速发展,为AI技术在端侧的快速落地提供了支持。以手机为代表的终端设备,凭借覆盖范围广、交互紧密、使用频繁等优势,将成为AI技术落地应用的切入点。IDC预计,2025年我国AIPC、AI平板电脑和AI手机的总出货量将同比增长20%,包括可穿戴智能眼镜和AR/VR...

一体化、可视化模式下的数据中心管理革新————作者:刘嘉宁;张帆;赖远东;

摘要:<正>在数据中心的管理中,管理者常需借助多种工具平台来掌握各项运行细节。然而,传统管理平台之间缺少数据横向联动机制,导致运行数据割裂,形成众多“信息孤岛”。同时,在数据监控分析方面,传统的运维报表灵活性较差,特别是对复杂数据存在呈现不直观、表现力差等多种局限,使得管理者难以建立对数据中心运行的全局认知

联数网:构建高效数据流通基础设施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者:金赛辉;梁健;

摘要:<正>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逐渐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和数字经济核心引擎。我国高度重视数据相关工作,将数据列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并重的“第五大生产要素”,大力发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然而,单一的数据仅是“沉睡”的资源,只有流通起来才能产生“1+1>2”的效果。比如,气象数据的流通可以赋能农业生产、应急管理、保险产品创新、物流快递、即时零售等多个行业,充分展示了数据流通的巨大...

低价集采不可取通信业不需要“拼多多”!————作者:刘启诚;

摘要:<正>前不久,业内媒体公布了某企业的2024年光缆集采结果,中标结果出人意料:头部厂商集体出局,长飞光纤、亨通光电等传统五巨头中,三家未能入围,仅烽火通信、中天科技勉强挤入第14、15位。此次光缆集采中标厂家以二、三线厂商为主,这些企业基本上靠低价入围,其中第一名以较预算价低近40%的最低报价获得最大份额,与其他入围企业的中标价格差幅超过50%

ICT人才培养新范式 以竞赛推动产学研融合新生态————作者:蒋雅丽;

摘要:<正>当今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ICT产业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然而,与产业高速发展形成对比的是,全球范围内ICT人才日益短缺。据多项行业研究预测,到2030年,全球ICT领域的人才缺口将达到千万级,尤其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网络安全等高新技术领域,复合型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培养具备实战能力的技术人才,如何缩短学界与产业界的技术代际差距,成为全球ICT产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国铁塔 因科创而兴,因科创而成————作者:王鹤迦;

摘要:<正>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国铁塔锚定“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始终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构建“一体两翼”战略布局,推动通信基础设施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解码具身智能 产业进程及未来态势————作者:颜媚;王思雨;邬京耀;

摘要:<正>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延续和升级,近年来伴随大模型技术的重大突破,在感知与决策、运动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在工业制造、家庭服务、商超服务、自动驾驶等领域崭露头角。但其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成熟度有待提升、产业链协同不足等。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应用的拓展、产业的成熟,具身智能必将为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AI赋能运营商云业务 机遇、挑战与应对之策————作者:王勃;

摘要:<正>随着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运营商云业务迎来了发展机遇和全新挑战。AI技术可显著提升云业务效率、优化用户体验,并为商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然而,其应用也伴随着数据隐私问题,还带来了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双重挑战。本文将详细探讨AI为运营商云业务创造的机遇、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低精度计算能否实现智算中心“轻装上阵”?————作者:包建羽;

摘要:<正>今年初,低成本、高性能的DeepSeek掀起了大模型狂潮,其在预训练中采用FP8(8位浮点数)与FP32(32位浮点数)混合精度技术也成为一项重大技术创新,前者可以大幅减少算力消耗,提高计算速度;后者则针对数据精度关键环节保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两者相结合,在不影响模型性能的前提下,实现了算力资源的高效利用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探索与研究————作者:裴培;吴鹏;吕城锦;高允翔;冯毅;

摘要:<正>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算力已成为继电力、网络之后新的核心生产力,新业务对算力资源的高效供给、灵活调度及跨域协同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传统算力架构受限于资源孤岛化、调度粗放化、服务静态化等瓶颈,难以满足低时延、高可靠、泛在化的智能服务要求。在此背景下,构建以“全局互联、智能协同、场景驱动”为核心的算力智联网,成为破解算力供需失衡困局、释放数字经济潜能的关键路径

信息通信业“十四五”科创成就 成果丰硕,壮大新质生产力————作者:胡世良;

摘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推进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十四五”期间,我国信息通信业坚持自立自强,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在科技创新领域收获了丰硕成果,助力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壮大。值此“十四五”收官之际,工信智媒体中心《通信世界》编辑部特策划“信息通信业‘十四五’科创答卷”专题,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总结“十四五”期间信息通信业的科技创新成就,展望“十五...

科技创新锻造新质生产力 中国电信创“智”勇攀科技高峰————作者:王禹蓉;

摘要:<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中国电信以“云改数转”战略为引领,紧扣“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线,在5G、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中国电信确定了“网络、云及云网融合、人工智能、量子/安全”四大技术方向,完成了“云计算及算力、新一代信息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量子、数字平台”七大战略...

科创引领破风前行 中国移动迈向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作者:舒文琼;

摘要:<正>科技创新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推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自“十四五”开局以来,中国移动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的发展定位,主动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大局,不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全力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5G、算力网络、能力中台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助力我国在信息通信领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