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当代作家评论》创刊于1984年1月25日,是由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办、主管的文学评论类双月期刊,对当代作家、作品进行学术点评,开展思想争论。
办刊宗旨
遵循“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艺术信念,恪守学术立场,倡扬人文精神,是《当代作家评论》始终如一的办刊宗旨。
读者对象
读者对象为作家、评论家、大专院校中文专业师生及文学爱好者。
主要栏目
设有:小说探讨、评论小辑、创作批评论、创作手记、作家论作家、双月书评、作家作品研究、文学批评信息等栏目,有英文目次。
收录情况
200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2005年《当代作家评论》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近8000种期刊中,入选“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500强。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4)一篇读罢头飞雪——新世纪以来抗战题材长篇小说综述 朱向前;傅逸尘
(14)温情•思辨•伦理•技巧——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解析 李掖平;郭帅
(28)“重返八十年代”的“新左翼”立场及其问题 张慎
(35)由顾彬想及汪曾祺——兼谈对中国当代小说语言问题的思考 仕永波
(42)回归《水经注》的大游记传统——漫谈近年来文化生态主题的游记 季红真
作家作品评论
(47)拒绝遗忘:“贱民”的抗战书写——评何顿新作《来生再见》陈晓明;彭超
(55)作为方法的“战争”——薛忆沩“战争”小说论 陈庆妃[1,2]
(62)独白中的挽歌——《放生羊》中的独白式单声话语 卓玛
批评视界
(69)论夏志清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遗产 邓文华
(80)思想•心态•立场——华北革大时期沈从文述论 朱洪涛
(86)“我性”的省察——论《春》的精神位置兼“微言大义”释读模式 杨金彪
(98)《秧歌》的非政治化解读——中英两版中的月香之死与人性救赎 杨蓥莹
《蟠虺》评论小辑
(105)悬疑•学术•人性——评刘醒龙长篇小说《蟠虺》王春林
(115)《蟠虺》里的技术、精神与情怀 马兵
(121)诗性正义:《蟠虺》的关键词解读 汤天勇
东方教育杂志投稿: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翻译与传播:问题与挑战
摘 要:中国文学和文化向西方传播,翻译很重要。但翻译牵涉的不光是语言,更多的是对文化的理解。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中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困难重重,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在于:中西方文化确实存在很多差异;中西方研究者多强调各自文化的独特性,不大承认彼此之间有交往沟通的可能。因此,具体深入地去探究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才能促进彼此的了解沟通,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文学与文化,中西方文化,翻译与传播,问题与挑战
感谢吴铁先生和贵阳知行讲坛的邀请,我得以来贵州演讲。这是我第一次来贵州,非常高兴跟大家见面交流。今天我的讲题是“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翻译与传播:问题与挑战。”
当代作家评论最新期刊目录
“十七年”小说的跨媒介传播与社会主义文艺的价值重估————作者:王杰;
摘要:<正>媒介更迭对文学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日趋壮大的影视、网络在当下文学传播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面对AI时代的“文学数据的共享”(1)、各类文学新样态,缓解对文学发展忧虑的有效方式,离不开对历史的回望、反思与经验总结。“十七年”文艺在“人民文艺”传播结构中,通过完善电影、话剧、曲艺等艺术门类生产机制,实现了各传播媒介相互配合、各艺术形式互渗改编的跨媒介实践,极...
新媒介时代文艺大众化的传统、新变与重构————作者:黎杨全;
摘要:<正>2024年,《延河》杂志提出“新大众文艺”的话题,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这一话题注意到了新媒介时代文艺的转型及大众在文艺活动中的主体性,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一些参与讨论的学者表现出的技术乐观主义相关问题,还需深入探讨。文艺大众化并非新问题,而是“五四”以来文化精英的追求,他们试图让文艺走向民间与大众,追求文艺的普遍性。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政治语境下,文艺大众化又...
“十七年”文艺生产传播的地方性与全国性——以电影歌曲为例————作者:武新军;
摘要:<正>“十七年”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电影,都面临着如何处理地方性与全国性关系的问题。电影歌曲通过赞美祖国各地的自然景观、特有的物产、生产方式,以及各地的人,激发接受者对地方的认同感,形塑中国人的国家地理观,在培养爱国情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时代十字路口的中国科幻写作——对话陈楸帆————作者:陈韬;陈楸帆;
摘要:<正>一、在AI时代思考科幻写作陈韬:我认真读了您和李开复博士合著的《AI未来进行式》①,这是您近年来影响力比较大的一部书。我感觉不仅是书里的科幻故事很吸引人,整本书的写作形式也别出心裁,每一章的构成都是一个科幻故事加上相应的技术解读。为什么会采用这样一种写作形式?具体的写作过程是怎样的?陈楸帆:这本书在形式上确实有创新之处,至少在当代科幻写作中很少能看到类似的形...
“新世纪文学的经典化”:路径与可能————作者:张清华;
摘要:<正>假如历史化是一个神话,那么经典的作家与作品便是这神话中的主人公,也即诸神了,没有诸神的叙事当然不能算是神话。如果文学史是一片天空或一段彩绘,那么经典作品便是天空中的群星,彩绘中的人物肖像。如果“新世纪文学史”可以编织为一件漂亮的艺术品,甚或一顶皇冠,那么经典作品便是这皇冠上镶嵌的宝石或明珠。所以,一个没有经典作品的文学史终究是毫无价值的空架子,不会有研究的意义。当然,你也可以谈文...
地方写作与当代文学史的重写路径————作者:郭冰茹;
摘要:<正>在当下多元共生的文化生产语境中,关于地方文学和地方写作的讨论让文学中的地方性问题一枝独秀,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以广东为例,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于2016年提出“粤派批评”的概念,随后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正式启动“粤派批评丛书”的编辑和出版工作;2018年的《花城》笔会上,杨庆祥、陈培浩等青年批评家酝酿了“新南方写作”概念,这一概念在《当代作家评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南方文坛...
作为考察新世纪城市文学的伦理叙事视角————作者:张艳梅;
摘要:<正>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正在重塑社会结构。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城市扩张,不仅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引发了深刻的伦理文化嬗变。新世纪以来,作家的写作逐渐聚焦规模庞大、节奏紧张的都市生活空间,探讨当代人如何面对竞争加剧、技术迭代、消费主义的生存情态,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碰撞、道德焦虑和伦理困境。阶层分化、家庭解体、代际冲突、技术依赖、环境危机等主题,都关涉伦理层面的批判反思。对都市生活中...
“活法”与“写法”:新世纪城市书写的代际嬗变与文化记忆————作者:李姝;
摘要:<正>“如何在城市展开生活”是城镇化过程中当代人持续面对的现实命题,也是城市文学持续书写的鲜活素材。如果说城市“活法”是城市主体的日常生活实践,那么书写“正在经历的生活”与“向往的生活”的城市“写法”,则是当代人在农村变成城市、城乡不断融合、城市不断更新的时代巨流中,用以关照世界、铭写记忆、重构社会主义想象的文本路径。“活法”与“写法”承载着流动变化的城市经验,也凝结着一代代人在社会剧...
浅谈小说创作中的“不可靠”叙事————作者:范小青;
摘要:<正>我最近完成的长篇小说《江山故宅》(原名《不易堂》),围绕古城中的一座老宅“不易堂”展开。史书记载“不易堂”是200多年前言氏家族建造的,历经沧桑,对于“不易堂”的存毁和真面目众说纷纭。小说以寻找老宅为线索,展示出几代人的精神追求,以及对于历史和往事所承担的责任。小说通过具象的老宅,呈现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着重写了人类生存的双重世界,物质也许终究会荒芜和消失,但是精神的重建和永存,...
小说观念的“古”“今”问题————作者:杨辉;
摘要:<正>诸事因缘,近日重读刘一明《西游原旨》、张新之《妙复轩评石头记》,颇有些感悟,前所未见未得之处,此番豁然开朗不只一二。《西游原旨》将《西游记》视作证道书,内含修真之法,可与道家修养义理相参,其作者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虽不能一一实证,但其间包含以古典思想高层义理阐发《西游》奥义的路径和方法,是显而易见的。如其“读法”首条所言:“《西游》之书,乃历圣口口相传、心心相印之大道。古人...
自然,天然,天意————作者:陈仓;
摘要:<正>马尔克斯曾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表示,是拉丁美洲异乎寻常的现实,而不仅仅是其文学的表现形式,引起了瑞典文学院的极大关注。这句话给了我极大的宽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一个没有技术、理论水平比较低的人。我的作品之所以受到关注,并非我在文学本身有多高的功底,而是依靠了文学背后的那一部分。那一部分就是透过被日益扭曲的社会现实,来还原万事万物的本质。我一直在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我的文学创...
中国现当代作家年谱编撰的问题及反思————作者:付祥喜;
摘要:<正>年谱编撰始于宋代,盛于清代,至民国时期仍受学者重视。其中,作家年谱虽为大宗,但少见新文学作家年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家年谱编撰一度兴盛,然仍以古代文人为主,现代作家一般只有年表。20世纪80年代,作家年谱编撰再度兴盛,现代作家年谱大量问世,有些作家甚至有多种年谱。近年来,现代作家年谱出现大规模重编迹象,以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洪治纲教授领衔编撰的“浙江现代文学名家年谱”为例,...
“寻根”视域遮蔽下的视角位移——重估“杭州会议”的作用及意义————作者:聂麟枭;
摘要:<正>20世纪80年代是文学昌盛的年代。似乎每个青年都是文学青年。像《人民文学》《十月》《当代》《北京文学》《上海文学》这样的文学期刊家喻户晓。编辑、作家、评论家东奔西走,忙于参加各种文学会议,“杭州会议”便是其中之一。如今看来,无论是会议的规模还是级别,“杭州会议”都极其普通。然而,这样一个普通的讨论会后来竟被看作当代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会议,恐怕与“寻根文学”的兴起存在关联。洪子诚曾...
“寻根文学”的考古学渊源——再探新时期文学的思想史读法————作者:王逸凡;
摘要:<正>40年弹指一挥,作为一桩被赋予诸多传说的文学往事,19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虽已成历史,但其向今日投射的影子却在不断拉长,对当下的文学写作产生着持久的影响。虽不能确定如今是否已经到了能够客观、平静地分析这一文学往事的时刻,至少“寻根文学”的轮廓已大致清晰。所谓水落而石出,石头的出现在绝大多数状况下有赖于时间的流逝或潮水的退却,不过思想观念的调整和锚定,也即识别石头的眼光的生成...
重塑“中国”想象:1980年代考古新声、南方书写、乡土经验与文学“寻根”————作者:黄英豪;魏巍;
摘要:<正>以往学界在探讨1980年代“寻根文学”思潮的成因与特质时,往往聚焦于其对外部魔幻现实主义的呼应,或是强调“寻根文学”在民族文化主体性焦虑下对本土传统的回望与征用。这种研究的局限在于:缺乏对具体互动机制的深入探讨,未能充分阐释“寻根文学”与时代文化政治的内在关联。这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寻根文学”生成期的复杂性。而彼时考古学界的新声、作为一种文化立场与批判姿态的南方书写、知青一代的乡...
在分众化时代建构共同体——论新媒介与文学大众化————作者:李强;
摘要:当代文学在新媒介语境下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革,这是学界热烈讨论的问题。但这些讨论往往变成了“媒介决定论”“文学存亡论”等宏大议题,且探讨这些问题的方式以否定性论断为主。有学者已经指出,否定性论断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伦理问题(1)。从宏大视野出发去认识文学之变是必要的,但宏论所预设的理论可能性应该结合现实中的机制来思考,宏论若脱离现实语境,则会变成过度阐释
场景、行动域与意义表征——刘醒龙《听漏》空间叙事论略————作者:汪政;
摘要:<正>继《蟠虺》之后,刘醒龙“青铜重器系列”的第二部《听漏》(1)面世了。青铜重器、考古对一般读者而言,显然是冷门题材。文学作品的题材可以有许多分类,其中一个标准可分为一般题材与特殊题材。所谓一般题材指的是作品的表现内容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阅读这类作品时在认知上没有什么困难,无须在知识上进行特别的准备;而特殊题材则不然,它们涉及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之外的陌生...
“文侠小说”的开拓与侠义传统的深化——由刘醒龙《听漏》说起————作者:朱寿桐;
摘要:<正>刘醒龙小说的取材特点曾被人们概括为“小地方的大历史,小人物的大命运,小故事的大道理”(1)。这种艺术的辩证法观察启发我们,他能够从文化题材中构建文侠形象,能够在文学思想的深掘中体现侠义小说的通俗意趣。刘醒龙显然具有通俗小说创作的兴味:他的《返祖》在科幻意义上值得一读,那里的研究生准备创造一种“人文地质学”的学问,既属于自然科幻也属于人文科幻;小说《异香》有侦...
文化传承视域中的《听漏》及其叙事探索————作者:刘艳;
摘要:<正>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听漏》(1),有着46.3万字巨大体量篇幅,却不是那种被作家故意制造出“间隔和停顿效果”、炫技般讲究小说不好读,以至于令读者常常要停下来以“好好地理解这部小说”类型的作品(2)。作为刘醒龙“青铜重器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听漏》广受读者喜爱并得到评论界极为广泛的关注。2014年出版的第一部《蟠虺》即已备受关注,时隔10...
那心中的草原是神性的草原——评艾平散文集《天生草原》————作者:孟繁华;
摘要:<正>这是呼伦贝尔大草原,也是艾平的草原。艾平常年生活在呼伦贝尔,她是草原的女儿。她的大部分散文,如《呼伦贝尔之殇》《雪夜如期》《草原生灵笔记》《隐于辽阔的时光》《聆听草原》等,都与草原有关。她是如此地热爱这片草原,就像牧民一生在草原上放牧他的羊群,艾平一直在草原上放牧着她的文字。她文字的羊群覆盖了呼伦贝尔草原,不同的是,她极目草原纵深处,让我们也看到了如此不同的呼伦贝尔草原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国家级中国文房四宝
- 省级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国家级艺术教育
- 省级传播与版权
- 国家级中国机关后勤
- 北大核心辽宁师专学报
- 省级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和平与发展
- 省级体育时空
- 省级风流一代
- 省级德国哲学
- 国家级文史知识
- 省级中国广播
- 省级老同志之友
- 北大核心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省级娱乐无限
- 省级老年博览
- 省级新世纪文学选刊
- 省级皖西学院学报
- 国家级情报资料工作
- 国家级艺术市场
- 国家级文化产业
- 北大核心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杂志
- 北大核心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 省级剑南文学
- 省级人生十六七
- 北大核心山花
- 省级校园歌声
- 省级中国韵文学刊
- 省级诗潮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