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是由常熟理工学院主办的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地方高校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其前身是创办于1988年的《苏州师专学报》(社科版),1990年更名为《吴中学刊》(社科版)。1992年我校创办《常熟高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6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吴中学刊》(社会科学版)和《常熟高专学报》(自然科学版)合并办刊,更名为《常熟高专学报》(综合版),双月刊;2005年1月,随着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常熟高专学报》更名为《常熟理工学校学报》(综合版),双月刊,2007年1月,经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常熟理工学校学报》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兼顾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教育科学。该刊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注重富于创造性以及理论性或应用性较强的稿件,读者对象主要为高校师生和广大科技工作者。
《吴中学刊;常熟高专学报》现用刊名《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
获奖情况:江苏省一级期刊、质量进步社科学报、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现代中国各体文学理论与批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吴文化、数学、理论物理。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校地互动视域下地方高校与地方文化协同发展研究--基于常熟理工学院和常熟市的调查 顾永安,GU Yong-an
2. 试论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发展 潘启勇,徐惠钢,费振新,PAN Qi-yong,XU Hui-gang,FEI Zhen-xin
3. 地方高校援助职业农民培育思路与对策--以苏州为例 陈蓓蕾,童举希,CHEN Bei-lei,TONG Ju-xi
4. 新建本科院校二级学院校地合作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徐正兴,XU Zheng-xing
5. 教育管理的内涵、特点及发展趋向新论 徐金海,张新平,XU Jin-hai,ZHANG Xin-ping
6. 基于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学科教学论课程评价方法研究 汪学英,王立新,卢祥云,张燕萍,陈忠良,WANG Xue-ying,WANG Li-xin,LU xiang-yun,ZHANG Yan-ping,CHEN Zhong-liang
7. 新建本科院校多媒体课堂教学调查研究--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陈亚天,CHEN Ya-tian
8. 吴地近代教育的区域特色及其成因探析 杨琳,YANG Lin
9. 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工作探讨 李龙飞,LI Long-fei
10. 基于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培养“全实践”模式探索 张俊燕,ZHANG Jun-yan
11. 对学前教育实践突破“线性时间观”的几点思考 张斌,ZHANG Bin
12.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通识教育改革--基于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视角 何东亮,HE Dong-liang
13. 实践育人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常熟理工学院的经验 冀宏,孙金娟,周步昆,吕志娟,JI Hong,SUN Jin-juan,ZHOU Bu-kun,LV Zhi-juan
14. 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宋东兴,殷旭东,刘永俊,SONG Dong-xing,YING Xu-dong,LIU Yong-jun
15. 地方本科高校建立“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机构”的若干思考--以常熟理工学院“吴地音乐文化研究所”为例 葛绝,王小龙,GE Jue,WANG Xiao-long
甘肃教育杂志投稿: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对电子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培养企业技术人才的摇篮,中职院校担任着培养电子专业人才的重任,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在电子电工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实践能力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中职,电工电子,应用
所谓的理实一体化即为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其通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的科学设定,再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主导作用,使得师生共同完成学习教学实践操作,进而有效推动了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能够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1]。在实际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交替出现的,二者之间并未存在先后顺序。其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其专业素养。理论一体化教学的终极教学目标即为能够有效提升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进而促进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其本质即为实现“教、做、学一体化”以及“实践与理论的一体化”。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步云阁刊《雷炮传》综考(中)——针对文本细节的考察————作者:陈雪冰;
摘要:步云阁刊《雷炮传》中同时存在多个书名,当以“雷炮传”为正名。现文本主体的形成时间不会早于明万历前期,且应在《西游记》《封神演义》《英武传》《英烈传》《平妖传》等书行世之后。书中某些语词及提法更多见于清代文献,难以用韵推定作者所用方音。该文本很难认定为“鼓词”,它更像是一种散韵结合的、具有唱本的某些特点的小说文本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常熟理工学院升本20年的校本实践————作者:王继元;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鼓励部分高校向应用型转型,也提出了产教融合的战略要求。常熟理工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从升格伊始就响应国家号召、回应社会需求、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从理念、战略、制度、举措上进行了精心设计,开展了持续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校本特色的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国乡村小学科学教师的弱专业化困境及其纾解————作者:袁强;
摘要: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化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战略需要。目前,我国乡村小学科学教师的队伍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就,但仍面临弱专业化的发展困境与矛盾,现实表征为优质师资供给不足、教师专业素养整体不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后劲不足等方面。这是由小学科学学科地位边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以及外部支持体系不完善等因素所致。因此,优化乡村小学科学教师的供给体系、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动力、完善外部的专业支持体系等...
论小学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作者:徐祖胜;李金霞;
摘要:小学教师职业被替代的现象在实践中普遍存在,其影响是降低了小学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小学教师职业被替代的原因有二,一是源自学科本位的教育观,二是源自教师发展的低专业化。坚持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是小学教师不可替代的逻辑起点。小学教师的专业特质是成人之师。为了提升小学教师的不可替代性,需要从深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修订教师资格制度文件、营造儿童本位的教育生态三方面努力
基层党组织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多元共治的现实困境、行动框架与实现路径————作者:朱卫卿;宋君;
摘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多元共治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发挥着核心领导作用,成为联系、组织与动员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主导力量。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面临权责结构失衡下的多元主体协同阻滞、利益分配机制失衡下的参与动力耗散、“经济—生态”耦合不足下的长效治理机制缺失等多重困境。面对新形势,基层党组织亟须强化引领整合、组织动员与跨域协调功...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路径探索及成就————作者:李清扬;梁纯雪;
摘要:延安时期,面对当时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及多元文化的交融激荡,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路径进行了积极探索。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举办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活动、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宣传和文艺创作等多重文化路径,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这些探索路径不仅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康德哲学对儒家伦理的价值到底何在?——兼与邓晓芒先生商榷————作者:胡金旺;高书彦;
摘要:在邓晓芒先生论康德与儒家关系的文章中,《论康德哲学对儒家伦理的救赎》一文对儒家的误读比较典型。邓先生对他素有研究的康德哲学也出人意料地产生了误读,其中最大的误读是将根本恶与伪善等同,进而得出善者都是伪善的结论。这个误读不仅造成了他对康德哲学的其他几个误读,而且也是他对儒家伦理误读的原因。儒家伦理面临的问题以及康德哲学对儒家伦理所能提供的借鉴价值在于:儒家伦理由于没有将认知理性及其相关的逻辑演绎方法...
三重对话视域下的纳博科夫文学自译研究————作者:曹晓娇;
摘要:文学自译是双语或多语作家将自己以某一种语言创作的作品转译成另一种语言的翻译形式。相较于其他译者,自译者对自己作品的创作意图与细节表现有更深的理解与把握,因而更能把握作品在情感、修辞和结构等方面的特质。作为二十世纪颇具争议的双语流亡作家,纳博科夫的自译实践体现了独特的跨文化价值与艺术创新,形成了包含外向调节、内向反思与符号转换的“我—他/她”“我—我”“我—符号系统”三重对话模式。其自译既守护了作品...
七个比喻:特斯尼埃结构—功能句法的基本观点————作者:李葆嘉;
摘要:无论是认知世界还是在人类交流中,语言的表达和理解都围绕着语义展开,语义结构是句法结构的核心。与美国的分布描写主义相比,特斯尼埃的结构—功能句法理论更适合汉语分析。本文从《结构句法原理》(1959)中钩稽出阐明其基本观点的七个比喻。第一个:句法关联如同化合作用;第二个:词语功能如同军阶职能;第三个:语义关联核如同圆形球体;第四个:动词结如同一出小戏;第五个:动词支配力如同带钩原子;第六个:结合标记如...
盐城大丰吴语海门话方言岛的语音特点————作者:王健;
摘要:盐城大丰有吴语海门话方言岛。本文描写大丰吴语海门话的音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海门话方言岛的语音特点
再谈汉语并列句的定义和判断方法————作者:傅晓莉;杨鸿禄;
摘要:关于汉语并列句的定义,前辈学者的观点不尽一致,而且汉语学界似乎一直没有明确提出并列句的判定标准。本文在概述汉语并列句定义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句并联在一起,每个小句在认知上都能得到平等独立的凸显,每个小句都能够被断言,并且小句之间具有一致的语义关系,那么,这样的结构就是并列句。本文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并列句既可以借鉴断言测试来判断,也可以通过观察这两个并联小句的结构...
“突然”与“忽然”语体分布考察——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作者:张星云;邱雪玫;
摘要:本文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系统考察了大型语料库中“突然”和“忽然”的语体分布,指出以往研究对二者差异的解释存在不足。研究发现,二者的用法差异与语体有关:“突然”在新闻广播语体中的出现频次是“忽然”的27倍,其作为形容词的用法源于近代白话文,后成为报刊语体中的高频词汇;在娱乐类报刊中,“忽然”也展现出具有形容词特征的句法分布。此外,文学语体虽是二者频次差异最小的应用域,却是“忽然”的主要使用场景,这...
论语言空符号的张力————作者:王军;
摘要:本文探讨了语言空符号的张力问题,分析了空符号的形成机制及其在意义表达中的作用。张力原本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但也常常出现在文学文本、情感符号、异质符号等研究中。符号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异质符号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是促成张力的关键要素。本研究聚焦符号学领域关注度相对较低的语言空符号问题,从能指为空和所指为空两种类型出发,使用张力强度和张力广度这两个新构的概念来分析语言空符号的张力产生机制。研究指出,空符号...
翻译笔记及翻译过程的符号认知分析——以口译笔记符号为例————作者:张良林;胡志红;
摘要:在口译过程中,翻译笔记发挥着连接译员读码、理解、编码、产出等关键环节的桥梁作用。用符号学理论来分析翻译笔记符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看清译者的解码与编码认知过程。从皮尔士的三元符号理论出发,我们可以把翻译笔记符号分为三类,即类像符号、引得符号和规约符号,它们分别表明源语符号和目的语符号之间的不同转码关系。译员的翻译认知过程可以看成其对动态符号对象的持续提炼,且借助于翻译笔记符号进行再编码的过程。翻译活动...
符号、文化记忆与社会批判:刀郎《罗刹海市》的多维度解析————作者:王新朋;
摘要:本研究构建“符号识别—语境还原—意义诠释”三阶分析框架,以刀郎的歌曲《罗刹海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符号叙述学、文化记忆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方法,揭示《罗刹海市》如何通过非理性表达实现社会批判功能。研究发现,文本在词汇语义上,凭借核心词汇、情感化词汇和隐喻性词汇展现独特叙事;在叙事策略方面,则通过揭露叙事与反抗叙事结合,有力批判社会弊端;在符号与文化记忆层面,符号化角色、象征性事物...
“动态”与“静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社会分析方法的两个维度————作者:卢迪;凌煜棠;唐金武;
摘要:为进一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组成结构,揭批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与发展规律,马克思于1858年写作完成《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并在其出版时为之写作《序言》。从“动态”与“静态”两个维度探究《序言》中的社会分析方法,可帮助我们科学把握社会的组成结构、发展动力、变革规律,同时正确认识社会分析的历史主体、重要切入点、客观规律。条分缕析社会分析方法的内容以及由此获得的现实启示,对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
步云阁刊《雷炮传》综考(上)——兼论郑振铎所谓“明刊鼓词”《孙武子雷炮兴兵救孔圣》————作者:陈雪冰;
摘要:长期以来,学界都将《孙武子雷炮兴兵救孔圣》指为“明代鼓词”,相关文献的梳理结果表明,这并非郑振铎的观点,而是由后学虚构出的结论,郑氏实际并不确知该书的刊行时间。步云阁《雷炮传》刊本的细节也显示,该刊本似乎为清代中后期刊本,其承载的文本曾遭刊版者增删,与郑振铎所谓《孙武子雷炮兴兵救孔圣》《说唱孙武子雷炮兴兵传》应是文本可能略有不同但同出一源的书目
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异化及其矫治——对哲学自由精神的再理解————作者:孙巍;
摘要:当下资本主义发展最显著的问题之一,就是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展现的技术异化及其异化体系的形成。我们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对此进行剖析,揭示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异化的基本底色。可以说,技术的异化,通过使用-操作对人进行着催逼和强制,在改变生活世界运行规则的同时,成为褫夺人主体地位的强制力量。同时,技术异化又通过全面侵入私人领域改变着人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演绎着对个体的规训与惩罚;而技术...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赜————作者:白乔风;张宏伟;王凤双;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技术与学科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技术优势实现精准育人的逻辑理路,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共在需求、互契关系、颠覆效能。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内蕴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资源、新模式,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构建了崭新的发展蓝图。然而,受生成式人工智能负面效应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价值凝聚弱化、话语魅力削减、主体权威窄化、教育效力淡化等现实挑战...
基于语言模因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质量研究————作者:王纯磊;范开芳;
摘要:语言模因,作为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其复制与传播机制为机器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本研究分析英汉双语语料库,提取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模因,构建相应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发现,在语言模因的传播过程中,特定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往往具有较高的传播力和适应性。这些模因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传递时,能保持其核心意义和形式,可以为机器翻译提供可借鉴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引入语言模因的神经网络模型在汉语俚语英译质量上显著优于传...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 省级星星
- 省级西藏大学学报
- 省级中国回族学
- 省级文物春秋
- 国家级广播歌选
- 省级青海湖文学月刊
- 省级周末文汇
- 省级图书馆学刊
- 省级西藏人文地理
- 省级深圳大学学报
- 国家级军营文化天地
- 省级汉语史学报
- 省级三月风
- 省级包装学报
- 省级祝你幸福(知心)
- 省级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 省级幸福家庭
- 省级可乐
- 省级杂文选刊
- 国家级国际音乐交流杂志
- 省级文学港
- 国家级新闻采编
- 省级文史博览(理论)
- 省级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 省级摄影世界
- 省级东北之窗
- 省级文化艺术研究
- 省级壹图壹材
- 北大核心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 省级汉语言文学研究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