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学刊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热度: 时间:

郭沫若学刊

郭沫若学刊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51-1049/C
国际标准刊号:1003-7225
主办单位:四川郭沫若研究会
主管单位:中共乐山市委宣传部
上一本期杂志:《武汉文史资料》省级文学研究生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钟山风雨》省级社科类期刊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郭沫若学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郭沫若学刊》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郭沫若学刊》是全国唯一的以郭沫若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性期刊。自1987年5月创刊以来,立足四川,面向全国,始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双百”方针和“两为”方向,以赞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以促进先进文化建设和发展为动力,积极寻求同社会经济、文 化契合点不断拓展研究新领域,不断推出新成果,备受国内外“郭研”学者的高度重视,成为广大社科工作者关注的刊物。读者对象:社科工作者、高校教师、郭研爱好者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郭沫若与百年中国、郭沫若与先进文化、中外文化、作品研究、美学研究、文艺思想研究、地方文化、学术争鸣。

  2014年02期目录参考:

  1 满江红·卢沟闻警 郭沫若; 1

  2 反战战友出征之际的欢送辞 郭沫若; 2

  3 《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序 郭沫若; 3-4

  4 我们有战胜日本的把握 郭沫若; 5-6

  5 奸雄的歌唱完了 郭沫若; 7

  6 访郭老日本十年之遗存(访问日志) 孟世凯; 8-12

  7 郭沫若对制定和实施中国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的贡献 乐山市社科联课题组; 13-15

  8 全集就要全——《郭沫若全集》重新出版之我见 廖久明; 16-18

  9 《李劼人全集》补遗 见证人; 19-22

  10 李劼人与嘉乐纸厂的文化补助金 付金艳; 23-28

  11 《静晤室日记》中的郭沫若 李 斌; 29-35

  12 《瓶》的研究述略与文学史形象 叶大翠;颜同林; 36-41

  13 论郭沫若小说创作中的陌生化手法 韩 静; 42-44

  14 试析郭沫若对《周礼》态度的转变 付瑞珣; 45-48

  15 威廉·舒尔茨的《郭沫若与浪漫主义美学》译介 杨玉英;廖进; 49-53

  16 多元系统论视野下的郭沫若诗歌翻译 张 慧; 54-57

  17 《一桩学术公案的真相》发表前前后后 翟清福; 58-60

  18 沈从文为何咒骂梁实秋 郭沫若; 61-64

  社科类论文发表:关于提升法院纪检监察工作效率的几点思考

  摘 要:纪检监察部门是人民法院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纪检监察部门有效开展工作,可以促进我国司法的公正性,因而需要加强对法院纪检监察工作的引导,严格规范其工作行为,确保监察部门权力为公正所用。然而,现阶段我国的法院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以提升法院纪检监察工作的效率。本文论述了提升法院纪检监察工作效率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社科类论文发表,法院纪检监察工作,工作效率,思考

  前言:提升法院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有效规范我国执法人员的行为,而且可以促进我国法律实施的公平、公正性,使我国法律更具权威性,得到更多国民的拥护,从而有利于实现我国建立法治社会的目标。目前,我国法院的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得部门工作效率不能快速提升,但经过我国法院纪检监察部门实践活动的不断开展,可以提升我国法院纪检监察工作的效率。

  郭沫若学刊最新期刊目录

由新出格姬簋再论韩伯丰鼎铭——兼论西周王朝的行政运作————作者:程一纬;

摘要:韩伯丰鼎铭文记述了一起中央王朝依据先王之命向韩伯交付土地之事,其主体是御史的发言内容,包括转述内史与卿事审议裁决的辞令和向韩伯颁布命书两部分。结合格姬簋铭文,行政程序主要分为史官系统初步裁判、卿事寮最终论决、内史(尹氏)颁布命书三个阶段,体现出史官系统与卿事寮协同运作的处理机制,彰显西周中期王朝行政体系的日益成熟。铭文中王朝官员对事件的裁断依据是先王之命,联系格姬簋铭,其本质是对周王朝以先王为典范...

效尊效卣铭文的新发现————作者:王一凡;

摘要:效尊、效卣是西周早中期的重要铜器。通过分析铭文中“王”“公东宫”“效”的关系;“不敢不万年夙夜奔走扬公休”的特殊情感;器形纹饰的分期断代;器主“效”的重要身份后,可将二器定为昭王末年,身为王孙的“效”所作之器。“效”与“扈”,前者为名,后者为字。而效尊、效卣的出土地点,将为寻找恭王之陵,乃至西周王陵区提供线索

史墙盘“狄髟”补说————作者:王朝鑫;

摘要:学者对史墙盘铭文“狄虘■”的理解历来存在分歧。通过对古文字中相关形近字的辨析,根据楚简中的字形新证据,甲骨文中旧释为“■(微)”的“■”字,及旧释为“髟”的“■”字实系一字,均当释为“髟”,盘铭“■”字亦然。“狄(逖)虘、髟”当理解为翦伐虘、髟二邦,通过对卜辞地名的系联,可知二邦位于今山西中南部地区

爯簋铭文与西周中期氏的分衍————作者:彭佳豪;

摘要:爯器是探讨西周中期?氏分衍的重要材料,其中“朕文考其经?伯、?姬之德音,其竞余一子”是釐清人物关系、宗法内涵的核心句。从铭文结构判断,此句属于嘏辞。“经”字应为顾念、思念之义,“德教”含义应侧重于“德”,爯簋诸器的“余一子”应是爯对宗子?伯的称呼,意即“我的宗子”,此句当译为“希望我的父亲顾念?伯、?姬之德,使我的宗子强盛”。爯当为?伯之弟,其父为上一代?氏宗主,父亲去世后,?伯为爯制作大量宗彝,...

专栏主持人语————作者:吴毅强;

摘要:<正>殷周时代是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铸就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化,是上古文化制度发展的第一座高峰,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根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这一时期,文字发展成熟,除甲骨文外,现存约两万篇金文,主要记录当时贵族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商中期以来,青铜器开始铸铭,但内容简略,仅有先祖名号、族徽。至商代晚期才出现稍长的金文,内容趋于丰富,主要反映殷人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祭祀、战争等...

专栏主持人语————作者:蔡震;

摘要:<正>流亡日本的近十年期间,郭沫若的社会活动、人际关系,乃至其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完全置身于日本社会之中,许多人、事与他此前的生平活动并不相干。于是,关于郭沫若在此期间生平活动史料的发掘、整理,就出现了两个难点:一是文献史料比较匮乏,在一些时间段,一些方面,我们对于可能存在过的史迹甚至一无所知。一是文献史料涉及内容比较繁复,而我们可能仅仅了解其中的点滴,但不知全貌。《郭沫若与竹内好的交...

郭沫若外祖父杜琢章贵州宦迹新考——兼谈郭母生于贵州开州避难广顺州————作者:何先龙;

摘要:关于杜琢章贵州宦迹,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仅见两篇,但因史料不足不够深入。关于郭母出生地,郭开文说生于贵州开州,郭沫若说生在黄平,据目前史料生于开州说比较符合历史实际。本文通过梳理所见清末民国与杜琢章及郭母有关史料,拟对杜琢章贵州宦迹及郭母生于贵州开州和避难广顺州作新的探讨

甲骨金文所见“同姓不婚”与商周变革————作者:徐熠;

摘要:文献与考古反映,周人早在先周时期已经开始与不同族群联姻。周人特意开创了称姓制度与同姓不婚制度,奠定了联姻的制度要求和保障。这种内生的开放性异姓联姻制度与商人的内婚制截然不同,此即所谓“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周人依据此异姓联姻制度,将天下诸侯纳入同一宗法政治亲属网络,深深影响了周代政治文化格局

记学会的学术活动————作者:蔡震;

摘要:<正>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已经走过不惑之年,可以也应该回顾一下四十余年工作的方方面面,从而面向未来的发展。最重要的当然是从学术活动的角度回溯既往。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的成立缘于一次学术活动,即1983年5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西苑大旅社(今西苑饭店)举行的一次学术会议“郭沫若研究学术座谈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文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和全国文联联合举办,...

黄烈郭沫若研究的学术阐释与启示————作者:张勇;

摘要:黄烈长期担任中国郭沫若研究会负责人,是郭沫若研究史上重要的代表,他的郭沫若研究并不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简单的关系,而是参与到了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的创立与发展的诸多重大事件之中,黄烈的郭沫若研究具有强烈的历史自觉性和鲜明的时代文化特征,他强化了郭沫若学术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特性,并着手梳理了郭沫若历史学成就与主要贡献。黄烈的郭沫若研究的学术方法、路径值得后人研习,他的学术贡献也应进行科学合理的阐释

学术会议视野里的郭沫若研究的进路————作者:咸立强;

摘要:<正>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作为致力于郭沫若研究的重要学术团体,多年来通过主办或参与主办一系列学术会议和研讨活动,有力地推动了郭沫若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与深化。这些会议不仅是学界交流的重要平台,更是展现郭沫若研究动态、挖掘新成果的前沿阵地,其中,会议召开地点的国际化,与会专家专业多元化,会议类型的多样化,会议主题的演变以及会议中涌现的重要论文,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四十年来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引领下...

郭沫若与竹内好的交往考论(1934-1937)————作者:赖宝军;霍耀林;

摘要:1934年竹内好行将毕业之际,因创作毕业论文《郁达夫研究》所需材料,曾多次拜访郭沫若,两人因此结识。此后自1934年中国文学研究会成立至郭沫若1937年7月25日秘密回国的三年多时间里,两人围绕中国文学研究会产生众多交集:郭沫若为竹内好毕业论文提供帮助、为其刊物《中国文学》题字、发表“说‘易’”演讲,以及出席中国文学研究会举办的郁达夫欢迎会等活动。两者的交往不仅助力竹内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也帮助中...

译研结合 薪火相传——访日本郭沫若研究学会会长、日本国士馆大学藤田梨那教授————作者:金春岚;

摘要:<正>2025年2月12日,在一个明媚的春日里,我有幸在日本国士馆大学采访了日本郭沫若研究学会会长、日本国士馆大学藤田梨那教授,随行的还有早稻田大学郭伟博士,就藤田教授多年对郭沫若的研究及日本郭沫若研究学会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愉快且有意义的访谈。1.采访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的郭沫若研究,尤其是最近几年的研究情况。藤田梨那:我真正全面研究郭沫若是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的,一晃也有二十多年了。...

主编期语

摘要:<正>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经与本刊协商,这一期推出一组回顾学会成立四十多年来所举办的学术会议和《郭沫若研究》编发部分研究成果的文章。根据蔡震先生在文章中的列表统计,一共举办了五十多次全国性学术会议,议题涉及郭沫若研究的诸多领域,平均每年举办一次学术会议以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在推动郭沫若研究方面所做的大量组织、策划、协调工作,另一方面,则体现出郭沫若研究事业的蓬勃兴旺,后继...

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成员名单

摘要:<正>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于2024年10月20日经第八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审议、表决,通过第八届理事会成员,现公布名单如下:负责人 会长:卜宪群 副会长:魏建 李怡 王本朝 廖久明 李斌 秘书长:张勇 常务理事:卜宪群 王本朝 冯时 刘曦光 李怡 李斌 杨胜宽 何刚 张武军 张勇 张越 周海波 赵现海 咸立强 贾振勇 廖久明 魏

《乌程汉简》所见汉代关税、物产与物价问题探析————作者:陈越;

摘要:《乌程汉简》是2009年3月发现于浙江湖州的一批汉代简牍。《乌程汉简》的出土与整理为研究两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新的材料。本文对其中涉及的关税、物产、物价问题进行讨论。简文记载了汉廷对运盐收取关税,且关税份额低于文献记载的通常关税。乌程物产丰富,其中“鲜曲”“鱼子”“干鱼”等丰富了我们对汉代饮食的认识。此外,还记载了乌程粮价、布价及特殊商品“鳣”的价格,其中粮价较河西地区偏低,布价则处于中...

档案视域下抗战时期的郭沫若研究三题————作者:曾祥金;

摘要:档案文献的发掘与整理或许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下一个生长点,作为一种方法的现代文学档案文献理应得到更多的呼应和重视。而具体的方法和视角需要落实在个案研究当中,具有作家、学者、政治家、书法家等多重身份且在现代文学文化史上留下重要痕迹的郭沫若是很合适的选择。本文利用新见档案对国民党取消郭沫若通缉令、郭沫若与陈诚会面及谈话内容和军委会政治部内部贺衷寒与郭沫若之间矛盾等事件进行重新梳理,新材料带来了新问题

档案所见田汉审查手稿考释————作者:祝贺;

摘要:田汉1940年在政治部工作期间的两件手稿,未被《田汉全集》《田汉年谱》及其他论著收录或提及,当属田汉集外文。手稿内容是田汉对董每戡编选的独幕剧选集开展的戏剧批评,不仅是田汉在政治部参与文学审查工作的有力证明,也体现了董每戡在推动抗战戏剧运动方面所做的努力,同时对于研究政治部出版审查工作机制也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张资平的反日革命文学家像研究——以中日档案馆藏张资平佚文为中心————作者:曾小兰;

摘要:学界普遍认为张资平是假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之名敛财的文学家,并最终沦为汉奸。本文在挖掘和分析张的杂文《从早上到下午》和《佐野学氏右倾》、日本档案馆所藏有关张的公告及其杂文的译文、张发表于《中日文化》上的杂文(1941)后发现,张在20世纪30年代认为日本无产阶级者尚未萌生无产阶级意识,无法实现中日无产阶级者的联合,由此与中国左翼文坛对立,并被日本当局认定为反日革命文学家。至40年代,沦为汉奸的张资平...

抗战时期的郭沫若档案选登————作者:曾祥金;

摘要:<正>~

  相关文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