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油气藏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复杂油气藏

复杂油气藏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1-2019/TQ
国际标准刊号:1674-4667
主办单位: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主管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染整技术江苏省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通信管理与技术黑龙江省通信期刊

   《复杂油气藏》Complex Hydrocarbon Reservoirs(季刊)2008年创刊,重点研究复杂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成藏规律及高效勘探开发油气田的配套工艺技术,评价油气田的经济储量和经济产量及其边际效益。

  《复杂油气藏》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复杂油气藏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1、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2、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3、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394;总被引频次:107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388;综合影响因子:0.324

  复杂油气藏栏目设置

  油气勘探、油气开发、油气工程、科技信息。

  阅读推荐:特种油气藏

  《特种油气藏》是国内唯一一份专门报道特种油气藏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动向的国家级科技期刊。“特种油气藏”即“非常规油气藏”,系指稠油、高凝油、低渗秀和岩浆岩、变质岩、裂缝、古潜山及其它一切特殊油气藏。凡是反映与特种油气藏的生成、产状、分布规律、勘探与开发方法、储运加工、生态环境、科技信息、综合论述等有关的科技论文均可向本刊投稿。同时征集学术活动、会议简讯等信息,并竭诚为各单位刊登广告和各种技术转让、咨询服务等。获奖情况:辽宁省优秀期刊一等奖;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国《CAJ-CD规范》优秀奖。

  复杂油气藏最新期刊目录

涠西南二号带东部低渗储层下限与有效性评价————作者:代龙;吴仕玖;夏磊;陈杨;梁刚;

摘要:涠西南凹陷二号断裂带东部是原油富集区,已发现多个油田,其中古近系流沙港组一段是重要的含油和产油层系,但由于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前人对该区储层物性下限难以界定,进而难以预测储层埋深下限。利用实测物性、测井、地层测试及压汞等资料,采用分布函数法、地层测试法、排驱压力法和孔喉半径法等多种手段,明确二号断裂带东部流沙港组一段储层物性下限,另外通过建立流沙港组一段孔隙预测模型,确定极细、细、中砂岩埋深下限。结...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张夏组储层特征及评价————作者:高洋;代宗仰;李阳;王露露;郭子家;任铌;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张夏组发育多套碳酸盐岩,同时具备生烃潜力巨大的烃源岩层,具较好勘探前景,但目前该区储层相关研究较少。通过钻测录井基础资料,结合薄片镜下鉴定、X射线衍射等数据,基于K-means(K均值)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无监督学习算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张夏组的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并预测有利区带。结果显示,储层岩性以白云岩为主,其中颗粒云岩储集物性最好,孔隙度、渗透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12%、1....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构造裂缝充填物特征及地质意义——以库车坳陷克深气田巴什基奇克组为例————作者:罗威;

摘要:构造裂缝是控制致密砂岩储层质量及产能的重要因素。基于薄片、成像测井、碳氧同位素以及流体包裹体等资料,分析库车坳陷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构造裂缝充填特征与裂缝开启闭合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构造体制下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对储层的影响,为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三期构造裂缝,形成时代越晚,裂缝充填度相对越低;裂缝中主要充填方解石、石英和硬石膏等胶结物,裂缝中多期次方...

基于主控因素分析的致密砂岩产气与产水能力评价方法————作者:王冬冬;刘世伟;侯振学;肖凌毅;石磊;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致密气储量丰富,但致密砂岩储层地质和测井响应特征复杂,储层产气能力不明。为了明确致密砂岩储层的产气能力,以常规测井和阵列声波、核磁共振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岩心实验资料和压裂测试资料进行分析,明确了导致致密气测井响应出现低孔、高孔与低阻、高阻交互组合等多样性特征的原因在于复杂的孔隙结构与黏土矿物等地质特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物性、孔隙结构、含气丰度、脆性对储层产气性的影响,并...

存在直线断层线性页岩油压裂井试井模型————作者:马晴伟;

摘要:针对线性页岩油藏在长期的地质构造运动过程中产生部分连通断层,为了能准确评价该模型压力传播规律,建立能准确描述该物理模型的数学模型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次研究建立了考虑断层流通的线性复合无限导流压裂井数学模型,求解模型并耦合裂缝导流能力函数得到该模型的有限导流压裂井模型解。基于曲线形态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得到以下结论:该特征曲线大体上分为裂缝双线性流、线性流、径向流、断层窜流和晚期线性流5个特征阶段...

页岩油储层储集空间分类方法研究——以高邮凹陷阜二段为例————作者:钱诗友;

摘要:为了提高页岩油储层“甜点”区预测精度,有必要对页岩油储层空间进行分类。以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二段(简称阜二段)储层为例介绍一种页岩油储层储集空间分类方法。通过压汞实验分析孔-喉分形特征,将孔-喉划分为3类,分别为孔径<100 nm、100~1 000 nm和>1 000 nm。利用3类孔-喉连通孔隙体积百分比随孔隙度、渗透率变化趋势线的拐点和交点作为划分页岩油储层储集空间界线,将阜二段储层划分为页...

致密油藏压裂裂缝延伸展布影响因素研究——以X13断块为例————作者:廖伟;

摘要:水力压裂裂缝延伸展布的影响因素包括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地质因素主要有天然裂缝、岩石力学特性及水平应力差等;工程因素主要有压裂施工液量、砂量及排量等。近年来陆续有学者开展了天然裂缝、施工参数对压裂改造效果的影响研究,但对天然裂缝欠发育或弱发育的致密储层压裂得到的裂缝延伸展布的主控因素仍需开展深入研究。本文以高邮凹陷X13断块的X13-1井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该井19.9 m压裂段(3 136.1...

中高渗油藏变驱替压差水驱特征规律研究————作者:洪亚飞;唐湘明;孙东升;马宏;

摘要:近年来,江苏油田针对高含水期中高渗油藏开展了多个单元的增压提液调整,但实施效果迥异,部分井组见到一定的增油效果,但大多数井组呈现“只增水不增油”的情况,对于该类油藏增压提液的水驱特征规律仍然认识不清。通过开展一维短岩心变驱替压差水驱特征实验,研究了不同渗透率级差下变驱替压差岩心的含水和产液变化规律,认为提高驱替速度(驱替压差)可有效提高岩心(油藏)采出程度,但随着渗透率级差增大,增大驱替速度反而会...

海上低渗油田压驱工艺发展现状及应用趋势————作者:彭建峰;范远洪;吴绍伟;段宝江;劳文韬;

摘要: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推进,海上低渗油田开始普遍采用“注-压-焖-采”一体化压驱工艺技术,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成为海上目前有效的工艺技术之一。压驱是增产增注工艺、常规水驱或化学剂驱、焖井渗吸相结合而形成的一整套连续油藏开发的施工工艺。为了提高中国海上低渗油田的开发效益,有必要归纳和总结压驱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实施经验。通过总结陆上及海上压驱地质特征、工艺参数、作业方式,结合国内外压驱技术动态研究进展,分...

偏心双层套管开窗技术在江苏油田的研究与应用————作者:杨雪山;窦正道;张鑫;魏秀乾;蔡多卓;

摘要:双层套管开窗相比常规单层套管开窗难度更大。Cmin14井是一口部署在闵桥构造闵35断块的?244.5 mm和?139.7 mm双层套管开窗侧钻井,该井双层套管开窗位置井斜30.02°,具有特殊的“内软外硬”双层套管开窗特点,开窗难度大。为了提高双层套管开窗的效率和成功率,本井针对套管偏心的情况,建立了双层套管开窗计算模型,优选开窗位置、开窗方位、开窗工具,优化钻井参数,开窗一次成功,理论计算结果与...

常温液态CO2压注工艺的研究及矿场试验————作者:戈宝富;

摘要:针对低温CO2压注过程中存在易汽化、易冻堵及对井筒管材的应力伤害等问题,优化常温CO2压注工艺和流程,研制了CO2换热器、CO2喂液泵和CO2注入泵等关键设备,实现了CO2常温压注(0~25℃),即将CO2压注温度由低温(-20~-25℃)提高至...

《复杂油气藏》征稿细则

摘要:<正>1征稿范围《复杂油气藏》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和海洋油气分公司主办。《复杂油气藏》系统研究复杂油气藏的成藏机理,经典总结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经验,积极探讨勘探开发复杂油气藏的新理论、新方法,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为科学研究、油气田生产和决策服务。《复杂油气藏》设有油气勘探、油气开发、油气工程等栏目。《复杂油气藏》的读者和作者群体为国内外从事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的...

东营凹陷滨三区滨348块火成岩岩相分布研究————作者:王跃刚;吕维刚;陈志湘;

摘要:以东营凹陷滨三区滨348区块沙三下(沙河街组沙三段下部)火成岩为研究对象,根据测井、钻录井、岩心以及开发地震资料等综合分析,识别火成岩不同岩性、划分岩相,得出岩相分布规律,并建立了火山模式。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火成岩岩性以玄武岩为主,岩相以溢流相为主,并发育火山口相、火山通道相、侵入相等其他岩相。基于裂隙式喷发模式建立了串珠状裂隙式喷发和点状裂隙式喷发两种喷发模式

基于井控误差校正的深度域解释技术在泌阳凹陷中南部地区的应用————作者:应森群;

摘要:泌阳凹陷中南部地区发育多种油气藏类型,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由于区内发育白云岩,并且东部及南部邻近边界大断裂等原因,速度横向变化比较大,导致构造难以落实。常规时间域地震资料对断层成像不够准确,且存在构造反转的情况,严重制约本地区的高效滚动勘探和油藏评价工作,而深度偏移技术考虑横向速度变化,对断层的归位更加准确,利用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的地震资料开展深度域解释技术研究,在井控深度误差校正的基础上开展构...

高邮凹陷阜三段地震数据弱信号增强技术研究————作者:廖文婷;郭廷超;鲍伟;许冲;付飞琪;

摘要:在地震勘探中,中深层信号受到高速层屏蔽、吸收衰减以及干扰波等因素的影响,有效反射能量弱。针对该问题,以高邮凹陷阜宁组三段(简称阜三段)为例,在分析了地震资料特征的基础上,研发了基于稀疏脉冲反褶积的透射补偿方法,并基于该方法进行了透射补偿,结合非均匀相干面波噪音压制处理技术对地震资料进行了针对性的处理。应用结果表明,针对性方法可以有效增强中深层的弱信号能量,从而为后续的波阻抗反演和储层预测提供高质量...

近源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研究——以文昌A油田珠海组为例————作者:孔令辉;

摘要: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受近源扇三角洲前缘多期砂体叠置影响,剩余油分布规律愈趋复杂,限制了油田的进一步挖潜。通过结合测井、地震等资料,分析了扇三角洲前缘内部构型单元,探讨了近源扇三角洲前缘内部构型级次划分,开展了砂体空间配置样式以及对剩余油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近源扇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3种成因砂体构型单元,建立扇三角洲前缘7级构型划分模型,识别出叠置型、对接型和孤...

油田污水腐蚀特性与微生物变化情况研究————作者:孟章进;杨帆;姜桂英;马明;

摘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油田系统中的硫化物是造成油田系统管网腐蚀的主要因素,空气氧化除硫技术在除硫的同时又带来新的氧腐蚀问题。为了研究硫化物、SRB和溶解氧含量对油田污水腐蚀速率的影响规律,选取N80挂片进行三组实验对照,测定挂片腐蚀速率及质量损失情况,并用高通量测序来分析实验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差异。通过实验发现溶解氧造成的电化学腐蚀最严重,微生物腐蚀是一种复杂且持久的腐蚀类型,并且在有微生物参...

“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在BS盆地的应用————作者:李书瑜;许冲;郭廷超;潘成磊;鲍伟;谢天义;

摘要:BS盆地位于华南褶皱带,石油资源潜力大。该区具有近地表和地下构造“双复杂”的特点,以往的地震偏移成像存在井震产状矛盾的问题,地震资料成像精度难以满足BS盆地石油勘探开发的需求。针对这一难题,研究了一种适合BS盆地的“真”地表各向异性深度偏移方法:首先,应用层控克里金插值方法获得全区各向异性参数场;其次,选择小尺度平滑的高程面作为偏移成像和速度建模的起始面,应用回转波层析反演技术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

元坝复杂礁滩相气藏数值模拟同步拟合————作者:杨丽娟;

摘要:数值模拟常规拟合是单一指标、单向拟合的过程,超深复杂生物礁底水气藏由于认识程度低、不确定参数多,模型调整多解性强,常规拟合方法拟合效率低、难以保证拟合结果的可靠性。针对超深生物礁底水气藏的复杂性,提出了同步拟合法,将模型储量、含水饱和度和生产指标作为拟合目标,将气水界面深度和毛管压力曲线与其他不确定参数一起进行调整,考虑不同拟合目标的特殊性、参数优化的针对性及整体一致性,考虑单个参数对多个指标的共...

多元热流体驱井网组合对油藏生产特征的影响————作者:王大为;廖辉;葛涛涛;吴婷婷;郑文乾;

摘要:渤海A油田为典型中高渗边水稠油油藏,采用多元热流体吞吐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但总体采出程度仍相对较低,有必要通过转驱进一步提高最终采收率。应用数值模拟对多元热流体转驱井网形式进行了优化研究,考虑了4种井网组合形式:直井注-直井采、直井注-水平井采、水平井注-直井采、水平井注-水平井采。结果表明:多元热流体驱替方式能够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注入温度超过200℃以上采出程度增加幅度明显。通过分析不同注入温...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