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能源建设》Southern Energy Construction(季刊)2014年创刊,办刊宗旨立足于为能源行业尤其是电力行业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推广新理论、新技术的工程应用,提高我国能源建设质量的技术水平。主要面向全国能源行业尤其是电力行业设计、建设、制造等企业、以及相关的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专家学者等。
《南方能源建设》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内首本独立自主运营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期刊整体采用冷蓝色风格,即体现学术期刊的严谨冷静,又体现能源的清洁理念,封面设计以蓝色地球为背景,散布于地球上的白色圆点代表万家灯火,地球上冉冉升起的带白色能源亮点的Delaunay三角形代表全球能源互联网。封面主题展示出保障万家灯火、一网情深的技术情怀,同时蕴含的能源互联网+理念又点明了能源来自自然又造福人类的幸福能源理念。
南方能源建设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1、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2、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南方能源建设栏目设置
能源资讯、专家论坛、规划咨询、勘测设计、施工建设、装备制造、工程管理、投资运营、运行维护、案例分析、简讯。
阅读推荐:能源基地建设
《能源基地建设》创于198年,由中国能源基地研究主办,能源建设刊物。旨在宣传国家关于能源基地开发建设的方针、政策,对能源基地建设中的综合性、长远性、全局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南方能源建设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化学吸收法碳捕集系统能效分析————作者:彭岗;刘舒巍;吴其荣;王文;李芳;
摘要:[目的]文章旨在研究燃煤烟气化学吸收法碳捕集系统的实际能效,为该技术的优化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典型化学吸收法碳捕集系统的能耗现状,明确了现有技术的能耗水平。随后,基于实际工程案例,对化学吸收法碳捕集系统进行了热平衡分析,并测试计算了系统的热耗与电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等效总能耗的计算方法,以更全面地评估系统的综合能耗,并引入“热力学第二定律效率”的热经济学评价方法,对系统...
漂浮式海上风电锚固基础现状及成本分析————作者:文锋;韩锋林;
摘要:[目的]降本是漂浮式海上风电当前的主要任务和目标,锚固基础作为漂浮式海上风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降本需求。[方法]锚固基础降本措施包括锚固基础选型优化、共享锚固基础和新型锚固基础等,通过总结已建漂浮式风电项目锚固基础应用现状,统计了国内外漂浮式风电样机及示范项目锚固基础型式;在相同场址和系泊张力条件下,进一步分析了拖曳锚、吸力锚和桩锚3种锚固基础型式在不同水深(50 m和100 m)条件下对锚固基...
光储直柔技术对城市建筑领域碳排放的影响————作者:马倩;查晓雄;梁凯;袁媛;齐贺;
摘要:[目的]作为主要的碳排放领域之一,建筑领域摸清碳排放家底、分析减碳技术应用潜力、规划减碳路径,是实现该领域乃至全国“3060”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建筑领域先进的减碳技术——“光储直柔”技术有助于尽快实现碳达峰的目标。但目前,建筑领域的碳排放研究大多针对单体建筑,暂缺乏对城市建筑领域碳排放的综合性测算和规划研究,更缺少针对先进技术减碳潜力的定量化分析。文章旨在解决该领域各子类别碳排放量不明以及减碳技...
中国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的研究综述————作者:孙丽平;宋子恒;马骏;张久明;池明波;
摘要:[目的]随着全球日益加剧的能源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需求,太阳能资源作为一种清洁、低碳、可再生的能源,逐渐成为各国能源转型的重要选择。尤其是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以其高效的热能转化能力和相对稳定的发电特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分析了在“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的推动下,中国光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案。[方法]首先,文章概述了中国主要的光热发展技术,回顾了中国太阳能光热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在技...
核电厂严重事故缓解策略设计及经济性特点————作者:夏雨齐;朱光昱;王昆鹏;
摘要:[目的]我国核电业发展过程中引进了多种国外开发的反应堆,导致我国严重事故缓解策略存在多样化的特征。文章对各策略的工程实践情况及经济性特点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后续核电厂严重事故缓解策略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目前国内外严重事故缓解策略发展情况,以及我国的工程实践情况进行研究,从严重事故缓解系统的主要设备造价、配套空间建设成本以及核应急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影响几个方面对不同策略的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
燃煤机组耦合非补燃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深度调峰系统应用与经济性研究————作者:许婷;侯景峥;祝玉章;刘成伟;朱治德;刘禹初;
摘要:[目的]为提高燃煤机组深度调峰能力,文章提出一种燃煤机组耦合非补燃型压缩空气储能的深度调峰系统。[方法]该系统在电网负荷低谷期,通过压缩空气储存电能以降低对外供电量;电网负荷高峰期,通过释放压缩空气储能的电能从而增加对外供电量。[结果]以某2×350 MW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燃煤机组为例,测算出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7.45%,具有一定的经济性。[结论]现阶段燃煤机组耦合非补燃型压缩空气储能虽然在初...
极端天气对风电开发全过程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作者:孟丹;陈正洪;许杨;曾鹏;王明;崔杨;许沛华;
摘要:[目的]碳中和、碳达峰系列政策的实施,推动了风电这一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随着风电大规模投产并网,极端天气导致的风电场气象灾害问题愈加凸显。极端天气不仅给风电开发带来了严峻挑战,还可能对电网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深入了解极端天气对风电开发的影响机理,采取有效预防和应对措施,确保风电行业健康安全发展。[方法]通过梳理近期发表的风电气象灾害相关文献,文章将影...
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对局地气候的影响研究进展————作者:邓鸣阳;裴浩;徐丽娜;刘诗梦;
摘要:[目的]风光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同时,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建设运行对局地气候产生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重点总结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对局地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为指导其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以及风能太阳能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依据。[方法]对该领域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了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局地气候效应的研究方法、影响机理、研究过程及成果。[结果]结果显示:风电机组作为动量汇和湍流源,一方面使下风向风速减小,另...
极端寒潮天气过程风机凝冰受限容量分析————作者:蓝浩宸;卢炳夫;李仲怡;黄丹;李勇;赵金彪;
摘要:[目的]针对寒潮天气下风机凝冰容量受限预测困难,造成风功率预测不准、风电调度决策依据不足等问题。[方法]通过风机凝冰受限容量预测模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风机停机实况数据及数值模式等资料对广西一次极端寒潮天气过程下风机凝冰受限容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结果表明:通过融合数值预报产品与凝冰受限容量的实况数据,并应用回归分析进行实时订正,有效提升了凝冰预测的参考价值和准确性。此外,凝冰预测模型能够对...
强风作用下110 kV换向分支杆风振响应和薄弱位置分析————作者:杨子烨;王梦薇;匡春霖;施伟国;何畅;
摘要:[目的]换向分支杆横担相互垂直布置,截面尺寸随高度线性变化,结构建模难度大,相应的结构分析还未开展。[方法]为了分析强风作用下换向分支杆的风振响应和薄弱位置,建立壳单元有限元模型得到其真实模态,并对非结构构件进行简化,提出简化的梁单元有限元模型,对比模态和频率验证其有效性。通过不同风向角下的动力响应分析,研究90°、60°、45°、0°风向角下换向分支杆的应力响应和位移响应,得到不同风向角下的薄弱...
风机叶片主梁损伤分析及其维修方案可靠性检验————作者:李秀海;毛建晖;骆传龙;史博文;
摘要:[目的]褶皱是风电叶片在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缺陷,它可能导致叶片的强度下降,严重时会产生裂纹并导致叶片断裂。如何对褶皱缺陷进行维修以及验证维修后的叶片结构安全性问题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方法]选取风电场某兆瓦级机组主梁褶皱损伤的叶片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了叶片三维结构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叶片屈曲稳定性和计算了主梁许用次数;然后,通过玻璃钢(FRP)的强度折损比预测了褶皱高度并制定...
尾流干扰抑制策略对双风力发电机气动性能影响————作者:石柳提;陈云辉;涂佳黄;
摘要:[目的]以NREL-5MW风力发电机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对上游风力发电机偏航角(θ)与下游风力发电机塔架高差(ΔH)以及横向间距(Δy)的单一及组合的控制策略,研究两风机之间的复杂尾流干扰效应。[方法]通过数值模拟两风机的部分尾流相互干扰现象分析两风机的气动功率、尾流平均速度以及尾流干扰效应提高整个风电场发电效率。[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实施组合策略时,尤其是在θ=20°的基础上,调整横向间距Δy=...
海上风电场智能维检平台方案设计————作者:杨源;
摘要:[目的]针对海上风电场维检困难,提出了海上风电场智能维检平台。[方法]通过应用智能巡视(升压站巡检机器人、无人机巡视)、自动化智能检修(风电机组螺栓紧固机器人、风电机组防腐喷涂机器人、检修决策)、作业监管(智能门禁、可视化头盔)、智能化维检排程以及全面培训服务等技术,打造无死角的海上风电场智能维检平台。[结果]本系统解决了海上风电场维检资源紧缺、海上风电维检技术落后、海上风电场的可进入性差、海上风...
考虑V2G的重卡换电站电池热模型————作者:彭夏泠;韩松;刘勋川;贺国刚;
摘要:[目的]重卡换电站能解决换电重卡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等痛点,但其动力电池存在容量大、使用频率高、热失控风险高等问题。[方法]为解决以上问题,文章建立了耦合双向充电机的电池热-电耦合模型,对电动重卡动力电池热特性进行研究,应用COMSOL-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耦合模型,可以有效控制电池车辆到电网(Vehicle to Grid,V2G)工况下的电压电流。在V2...
小型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建模仿真与动态分析————作者:王宇轩;张羽丰;李连生;
摘要:[目的]小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摆脱了对特定地理环境的依赖,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较低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适合分布式能源系统和微电网应用,能为偏远地区、岛屿或临时设施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保障。为了提高小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文章分析了系统在不同工况下运行对其性能的影响。[方法]建立了小型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以10 kW级储能系统为例,基于Matlab仿真软件模拟了压缩机进气温度、压...
光伏LCOE的技术经济性突破对绿氢成本的影响————作者:张洪禹;徐宏宁;李丹;李军良;王杰;王德明;赵海超;甄崇礼;赵宏;
摘要:[目的]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至2050年氢能将占全球终端能源总需求的18%。在绿氢制备技术路径中,光伏发电的电力成本是影响电解水制氢经济性的关键因素。[方法]文章基于中国典型地区的光照资源数据,构建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测算模型,分析当前及极限组件成本下的光伏发电成本,并量化光电转换效率提升对LCOE的边际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年有效发电时数1 200小时条件下,晶硅电池系统的LCOE...
掺混CeO2纳米粒子对生物柴油液滴蒸发特性的影响————作者:朱源;姜根柱;危昊翔;薛文华;
摘要:[目的]为了探索发动机的清洁能源,需要对燃料的蒸发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在棕榈酸甲酯(MP)和油酸甲酯(MO)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eO2纳米粒子制备了纳米流体燃油,通过单液滴蒸发实验研究了773 K和973 K下掺混CeO2(质量分数为0~500×10-6)对MP和MO混合液滴蒸发特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773 K下,MP20...
电-氢互补协同系统多维商业运营模式与发展策略————作者:王佳;杨萌;颜玉林;谢应彪;张籍;侯慧;谢长君;
摘要:[目的]电-氢协同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为促进中国氢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市场化推广,提出了电-氢互补协同系统的多维商业运营模式与发展策略。[方法]首先,综述了国内外电-氢领域发展态势,并归纳典型电-氢项目建设现状;其次,分析电-氢互补协同系统的盈利机制,包括多元售氢模式研究、电力市场收益探索以及减碳经济价值评估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中国国情的电-氢互补协同...
中国中车“启航号”20 MW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吊装
摘要:<正>2025年1月11日,全球最大功率等级漂浮式风电机组——“启航号”在山东东营风电装备测试认证创新基地成功吊装,中国中车在海上超大型风机的探索迈出了重要一步。“启航号”是中国中车自主研发的20 MW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功率突破到20 MW量级,风轮直径达260 m,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叶尖速度与高铁速度“同行”,轮毂高度达151m,年满发小时数约为3 500 h,设计使用寿命25 a
深远海复杂海况下钢管桩清淤工艺的应用研究————作者:陈建均;
摘要:[目的]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推进,海上风电迎来快速增长。2023年,全国各省、市超87个海上风电项目厂址已确定投资主体或正在开展项目竞配,装机容量超过58.9 GW。未来深远海基础型式将以四桩导管架基础为主,其中钢管桩沉桩阶段中会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作用,从而产生淤泥。清淤效果不理想,一方面会影响基础结构强度,另一方面会影响风机吊装安全。[方法]文章以粤东深远海示范项目为例,针对该风场水深大、能...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北大核心《可再生能源》
- 省级精细化工
- 国家级《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 省级汽车科技
- 国家级中国物资再生
- 省级《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 北大核心《同位素》
- 南大核心装饰
- 北大核心《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 南大核心科学学研究
- 国家级舰船防化
- 北大核心《环境卫生工程》
- 北大核心《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国家级《信息记录材料》
- 国家级《国防》
- 省级《宁夏电力》
- 北大核心《矿物学报》
- 省级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 北大核心《海相油气地质》
- 北大核心《催化学报》
- 国家级《今日印刷》
- 省级 澳中学术
- 省级数字世界
- 国家级《电工材料》
- 北大核心电化学
- 省级《石河子科技》
- 省级青海交通科技杂志
- 省级纺织科技进展杂志
- 北大核心《社会科学家》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