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学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建筑结构学报

建筑结构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931/TU
国际标准刊号:1000-6869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查看建筑结构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铁道机车与动车铁道科技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家居主张家装类杂志

   《建筑结构学报》建筑学报征稿,创刊于1980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

  《建筑结构学报》本刊宗旨在报道和交流建筑结构领域中代表我国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本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和趋势,推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主要刊登建筑结构、抗震防振、地基基础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科学实验技术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及最新进展动态,为我国建筑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服务。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科研设计院所的科研设计人员。获奖情况:1992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199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学术期刊。

  建筑结构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综述评论、学术论文、工程实录、信息报道、工程实践、海外进展、学术讨论、规范动态

  建筑结构学报杂志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EI 工程索引(美)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剑桥科学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文摘与引文数据库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阅读推荐:建筑技术开发

  《建筑技术开发》重点报道混凝土制品、防水与装饰材料、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机械、工程监理、测试技术、试验仪器等。设有技术开发报道、专题开发综述、国外技术开发、技术讲座、技术开发专栏、短文荟萃、开发信息集锦等栏目。

  建筑结构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泸定6.8级地震磨西镇建筑群震害模拟与成因分析————作者:潘毅;刘方琳;陈子峰;林旭川;

摘要:中国西南地区地震多发,且该区域的城镇多位于地形复杂的山区。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山区城镇建筑群的震害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给震害评估带来了巨大挑战。2022年9月5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了6.8级地震,震中附近的磨西镇建筑群遭受了严重破坏。为了探究磨西镇建筑群震害分布及其成因,对磨西镇的873栋建筑进行了实地震害调查与破坏等级评估。震害调查结果显示,磨西镇建筑群的震害分布呈现边缘重、中部轻的特点...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与声发射的ECC-煤矸石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试验研究————作者:赵卫平;李广杰;韩飚;李昕鑫;徐旸;

摘要:为研究水泥基复合材料(ECC)与煤矸石混凝土结合面的受剪性能及破坏机理,设计10个包含不同键槽尺寸(键槽深度、键槽角度、键槽数量)、阴阳键齿材料(ECC、煤矸石)及受剪钢筋配筋率(0、0.34%、1.34%)的ECC-煤矸石混凝土Z形试件的直剪试验。借助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声发射仪器,分析界面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声发射特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设置键槽试件的破坏类型分为键齿被剪坏、键槽...

钢管柱-H形钢梁双向受弯中柱铸钢节点抗震性能研究————作者:吕文斌;刘铭劼;芦燕;朱海涛;单辰武;

摘要:为研究钢管柱-H形钢梁双向受弯中柱铸钢节点的抗震性能,本文对方钢管柱中柱节点和圆钢管柱中柱节点7个试件进行了双向梁端加载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在双向受弯作用下,随着一个方向加载比例逐渐增大,该方向承载力逐渐增大,两个方向刚度和刚度退化速度逐渐减小。参数化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方钢管柱节点双向受弯耦合效应比圆钢管柱节点强,当加载比例为1:1时,耦合效应最为明显;圆钢管柱中柱节点与方钢管柱中柱节点承...

碳纤维复合材料拉索的锚固体系研究进展————作者:朵永玉;岳清瑞;刘晓刚;

摘要:在索结构中采用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及抗疲劳等卓越性能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拉索代替钢拉索,可实现索结构的跨度和服役寿命提升。然而,CFRP拉索各向异性的特性使其难于锚固,从而制约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应用。为全面梳理CFRP拉索锚固体系的研究进展与现存问题,根据索体形式的不同介绍了四种类型CFRP拉索,并总结其在国内外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系统阐述了适用于不同类型拉索锚固体系的锚固...

UHPC连接装配式混合配筋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作者:王坦;杨帆;周志杰;尹俊博;王凯琦;黄阔薪;白羽;

摘要:为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耐久性和连接效率,提出一种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和受力性能的UHPC连接装配式混合配筋柱。为研究该构件的抗震性能,开展了3个后浇UHPC搭接节点装配混合配筋柱和1个现浇混合配筋柱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UHPC连接装配式混合配筋柱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强度与刚度退化规律、耗能能力等。结果表明:采用UHPC连接施工便捷,大幅缩短了钢筋搭接长度,能够保证构件良好的抗震性能;UHPC...

模块化钢结构顶板连接楼盖平面内受力性能试验研究————作者:史奉伟;丁阳;宗亮;

摘要:为研究模块化钢结构顶板连接楼盖平面内受力性能,设计并制作了三种不同顶板连接方式的楼盖试件。通过平面内低周循环加载试验,系统研究了顶板连接楼盖的滞回特性、承载能力、位移延性、变形特征和刚度退化等力学性能及破坏模式,分析了不同连接节点的力学传递机制,揭示了顶板连接楼盖平面内受力机理。结果表明:螺栓-盖板连接节点可有效约束模块间的相对变形,减轻角柱节点处水平连接板的破坏程度,提升模块化钢结构的协同工作性...

钢-UHPC组合梁环槽铆钉剪力件单钉受剪性能研究————作者:朱劲松;刘周强;

摘要:为满足钢-UHPC组合梁可靠连接、快速施工和安拆便捷的需求,开发了一种含预埋段的新型环槽铆钉剪力连接件。设置了3组共6个环槽铆钉单钉剪力件,通过自主设计的单面剪切试验装置进行了剪切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铆钉直径和装配孔径差的破坏模式、荷载-相对滑移曲线和应变发展规律;采用精细化数值模型分析了环槽铆钉剪力件的抗剪受力机理;基于等效刚度原理,建立了环槽铆钉剪力件承载力计算公式,结合试验与模拟结果验证了所...

地铁沿线建筑结构变刚度振震双控研究————作者:石运东;董文青;王琦;王宇辰;李忠献;丁阳;

摘要:提出了一种由水平橡胶支座与变刚度竖向振震双控装置(Vertical dual control device with variable stiffness,VCV)构成的变刚度三维振震双控装置(Three-dimensional dual control device with variable stiffness,3DCV)。通过改变不同阶段参与工作的弹簧种类与工作方式可实现VCV装置的竖向变刚...

植筋锚固件群锚受剪性能试验研究————作者:刘羽纶;徐福泉;谢剑;熊朝晖;

摘要:在建筑结构加固改造中,往往需要采用植筋形成类似预埋件的锚固方式。为了研究植筋锚固件的受剪性能及机理,进行了单向剪力作用下的预埋件、化学锚栓及植筋在群锚情形下的受剪性能对比试验研究,试验考虑了不同锚筋直径及不同连接方式的影响;试验中未考虑边间距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破坏状态均为钢材破坏;荷载-位移曲线可近似划分为两个阶段,弹性阶段及塑性增长段;锚筋在平行构件表面的水平剪力作用下处于弯拉剪复合受力...

超低温环境下湿筛砂浆动态抗劈裂性能试验研究————作者:西荣;谢剑;严加宝;

摘要:为研究湿筛砂浆(Wet-sieved Mortar,WSM)在20 ~ -165℃温度范围内的准静态和动态劈裂抗拉性能,采用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系统对126个WSM试件开展了准静态和动态劈裂受拉试验,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分析了不同低温和应力率下WSM...

加筋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现场拟静力试验与数值分析————作者:郑刚;闫城东;刘畅;赵博;刘永超;

摘要: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因其高承载力和经济效益被广泛应用,但是存在脆性破坏问题。加筋型(PHCR)管桩的提出有助于改善以上问题。为了研究不同桩型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性状和抗震性能,本文通过2根PHC管桩和2根PHCR管桩的足尺现场试验,对比了各试件的试验现象和破坏模式,分析了骨架曲线,各阶段水平承载力、位移延性系数、刚度退化曲线以及钢筋应变发展。结果表明,增加预应力钢筋配筋率提高了桩身...

抗震韧性评价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崔明哲;王翠坤;陈才华;潘玉华;熊羽豪;任重翠;

摘要:以建筑抗震韧性评价工具为基础,通过两个高层建筑算例不同设计方案的抗震韧性评价对比研究,研究了现有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的若干设计方法、技术和设计控制指标对抗震韧性的影响,初步探讨了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面实现抗震韧性的途径,以期对高层建筑基于抗震韧性的结构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发展提供参考。算例包括1个规则的高层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和1个扭转不规则的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分别对比了抗震性能化设计、消能...

风险驱动的地震预警决策阈值确定方法研究————作者:张辉;李钢;余丁浩;董志骞;

摘要:现有地震预警系统一般依据区域风险评估和专家经验确定预警阈值,虽然参考了工程结构风险评估的结果,但是确定阈值的过程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能够综合考虑不同风险指标的预警决策矩阵,确定预警的阈值。该预警决策矩阵能够从不同的风险指标出发,结合性态地震工程理论中结构和非结构构件的易损性模型,分别评估发出和不发出警报所对应的风险预期,降低确定决策阈值的不确定性。同时,引入不同的权重系...

自复位摩擦耗能铰支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设计与性能研究————作者:王维;李爱群;王星星;

摘要:为了提升既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RC墙)的自复位和耗能性能,采用自复位摩擦耗能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形成自复位摩擦耗能铰支钢筋混凝土剪力墙(SCF-RC墙)。在介绍SCF-RC墙的构造细节、工作机理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SCF-RC墙的有限元模型,研究SCF-RC墙在低周往复加载下的力学行为,验证SCF-RC墙构造方案的可行性和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对SCF-RC墙进行参数...

装配式钢管箍芯增强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作者:江毅;梁韬;周靖;

摘要:为验证薄壁钢管螺旋箍筋笼约束高强混凝土芯柱(TSSHC)增强装配连接的可靠性,研究高轴压比装配式TSSHC增强组合剪力墙(PCCS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和传力路径,考虑TSSHC数量、螺旋箍筋笼的纵筋数量和螺旋箍筋间距、接缝座浆层混凝土强度等的影响,设计6片试验轴压比约为0.33的PCCS剪力墙和1片现浇剪力墙作为对比,对其进行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TSSHC抑制PCCS剪力墙水平连接性能快速退化,接...

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作者:于云龙;谭斌;薛亦聪;刘亚平;杨勇;

摘要:为改善传统装配式剪力墙接缝连接复杂、现场施工工序繁多等问题,提出由预制空腔墙体、型钢与缩口钢管连接件等组成的部分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剪力墙。为研究该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设计了6个试验轴压比为0.35的一字形剪力墙并进行拟静力试验,以施工方式(现浇与装配)、剪跨比与边缘约束构件配钢率为试验参数,研究各剪力墙在往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滞回性能、刚度退化、耗能能力以及变形能力。同时,采用ABAQU...

带角钢消能器的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作者:卜凡夫;姜淳;吕西林;蒋欢军;

摘要:针对现有带角钢消能器的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构造的不足,提出一种梁柱节点构造方式,梁端接缝采用掺钢纤维补偿收缩水泥基灌浆料,梁端纵筋可靠锚固。进行了8个足尺自复位梁柱边节点和1个现浇梁柱边节点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了角钢规格、框架梁梁端纵筋锚固方式和修复措施等参数对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比了相同尺寸和纵筋配筋率的自复位梁柱节点与传统现浇节点的抗震性能差异。试验结果表明:...

基于侧向刚度的RC柱集中塑性铰模型研究————作者:董成友;杜轲;马加路;骆欢;

摘要:现有集中型性铰模型需通过乘子n对弹性梁柱子单元与转动弹簧子单元的刚度进行额外修正,其模拟精度受乘子n的影响。为解决此问题,以钢筋混凝土(RC)悬臂柱为例,提出一种仅依赖柱侧向刚度而无需定义乘子n的集中塑性铰模型。采用该模型,推导出弹性梁柱子单元一端与转动弹簧子单元串联形成的总单元刚度矩阵,建立了弹簧的非线性转动刚度与由柱试验力-位移滞回关系得到的柱侧向刚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给出了利用力-位移滞回关系...

基于有限质点法的结构隔震滑移铅芯橡胶支座计算模型研究————作者:姚俊杰;郑延丰;唐敬哲;杨超;罗尧治;

摘要:滑移铅芯橡胶支座具有协调结构温致变形和自复位耗能的优点,其简化模型常忽略橡胶支座的分层结构,导致通用性和拓展性受限,而精细化模型则因其过多的节点与单元而增加计算成本。为此,基于有限质点法基本原理提出了滑移铅芯橡胶支座的分层弹簧模型,该模型对支座中叠层橡胶、铅芯和滑移面三种部件分别采用分层弹簧单元、滞回弹簧单元和摩擦限位器单元进行建模。分层弹簧单元采用三维Zigzag形函数描述叠层橡胶中的层间锯齿变...

扣压型不锈钢支座-直立锁边彩钢屋面抗风揭性能试验与理论分析————作者:王静峰;高建发;刘用;李慎尧;陈经纬;

摘要:近年来T形码支座抗风揭承载力不足导致直立锁边金属屋面风揭破坏事故时有发生。为有效提高直立锁边彩钢屋面的抗风揭承载力,设计了一种扣压型不锈钢支座。为了得到扣压型不锈钢支座-直立锁边彩钢屋面的破坏模式、受力机理及抗风揭承载力,验证该支座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了4个屋面的抗风揭试验。同时,建立了抗风揭分析模型,通过试验数据验证分析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屋面板厚度、屋面板宽度和支座纵向间距等参数对该屋面系统...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