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建筑电气

建筑电气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51-1297/TU
国际标准刊号:1003-8493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主管单位:建设部
上一本期杂志:室内设计国家级杂志
下一本期杂志:安徽建筑大学学报学报

   《建筑电气》建筑论文发表杂志,杂志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批准创办的全国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国建筑行业唯一推荐的综合性建筑电气科技期刊。《建筑电气》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主要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全国建筑电气设计技术协作及情报交流网为联合主办单位。

  《建筑电气》杂志拥有由国家级设计研究单位、学术团体和信息交流媒体的专家组成的强大编委会,杂志力求充分反映我国建筑电气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具有行业权威性、指导性、知识性及实用性。

  《建筑电气》杂志是全国建筑设计院、行业设计院的电气工程师,以及设备制造、科研、施工、监理、房地产经营、项目管理等建筑相关环节部门,从事电气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电气专业师生的首选读物。《建筑电气》杂志被评为国家建设部优秀期刊,首批被评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办刊宗旨:活跃学术思想,开展技术交流,报道科技动态,探讨专业发展方向,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推动我国建筑电气行业进步。获奖情况:建设部优秀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建筑电气杂志栏目设置

  供电与配电、电气自动化、建筑智能化、防雷与接地、消防与联动、照明设计、现代住宅、CAD应用

  建筑电气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建筑电气杂志社征稿要求

  1.《建筑电气》内容:立意新颖,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为欢迎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的稿件和专家稿件。

  2.《建筑电气》格式必备与顺序: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篇幅以2200-8800字为宜。2200字左右为1个版面。

  3.《建筑电气》请在来稿末尾附上作者详细通讯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区、街道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务必准确。论文有图表的,请保证图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对应。

  4.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或QQ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必复,来稿不退,10日未见通知可自行处理。

  5.本刊来稿直接由编辑人员审阅,疑难重点稿件送交相关专家审阅,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

  6.来稿一经采用,杂志社将发出《用稿通知单》,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确认刊载后,赠送当期杂志1册。

  阅读推荐:工程建设与设计

  《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创刊于1953年10月,是工程设计行业创刊时间最早的科技期刊。期刊由国家机械工业局工程建设中心、中国机械勘察设计协会、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联合主办。工程建设与设计》编辑部现编有《工程建设与设计》(月刊)、《北京勘察设计》(季刊)、《地源热泵导刊》(双月刊)三本期刊,下属北京麦迪赞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期刊除出版工作之外还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组织举办多种行业活动,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份重要的媒体。

  建筑电气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PSO-BI-LSTM模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作者:鲁娟;李明海;张柄涛;王锦煜;

摘要:针对工业负荷预测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集成学习模型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增加时间序列对LSTM模型的双向检测构建BI-LSTM模型,然后再通过PSO算法对BI-LSTM模型的隐藏层大小和迭代次数等参数进行优化,用以提高模型的精准性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PSO-BI-LSTM模型相比其他神经网络模型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具有更好的准确度

数据中心冷板式液冷系统测试实践————作者:陈学锋;徐伟;

摘要:结合数据中心测试的项目经历,针对冷板式液冷数据中心,借鉴风冷测试经验,通过配置液冷负载模拟不同工况,按末端负载率由低到高逐级加载,开展插框式与集中式CDU功能及可靠性、冷源主备切换、机房满载及温升等测试,可有效验证冷板式液冷系统性能

断电开启的出入口控制点备用电源设计探讨————作者:程威;林恒强;

摘要:为了准确把握GB 55029-2022《安全防范工程通用规范》第3.5. 3条第3款关于断电开启的出入口控制点应配置备用电源,并应确保执行装置正常工作时间不少于48h的规定,在介绍出入口控制系统概念、出入口控制点布置原则、电子门锁的类型及其应用场景,系统备用电源供电模式基础上,从系统备用电源的供电时间、系统功率、电池容量等方面对断电开启的出入口控制点备用电源设计选型提出建议

能耗监测系统在分布式光伏和储能项目中的应用————作者:黄麒;金超;

摘要:结合建筑电气设计、推进过程中对于准确能耗数据需求的不断增加,阐述、分析能耗监测系统在工商业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和储能中的具体应用及其系统搭建,为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优化设计、提高能效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数据支撑

陕西省“两会一网”换届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胜利召开————作者:本刊;

摘要:<正>2025年5月30日,陕西省电气与智能化“两会一网”换届大会暨电气与智能化学术交流会在西安锦祺花园酒店胜利召开。本次会议由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下文简称“电气学会”)、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专业委员会(下文简称“智能学会”)及陕西省建筑电气技术情报网(简称“两会一网”)主办,大会汇聚了来自陕西省内的众多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共同见证了这一承前启后的重要...

光储直柔系统技术实践与思考————作者:何晓亮;李亚丽;崔国游;晁岳鹏;

摘要:以五方零碳楼为例,探讨光储直柔系统的技术实践,包括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直流供电系统及柔性负载技术的应用,并对系统性能的监测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五方零碳楼PEDF系统架构的分析、运行数据的统计、应用效果的评价,旨在为PEDF的应用提供更多的数据和案例支撑,有利于此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10kV变电所短路电流计算应用分析————作者:贺琳;

摘要:以10kV变电所短路电流计算为例,介绍高、低压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分析低压电缆阻抗的温度折算对低压配出线路的保护电器灵敏性校验的影响。结合规范要求应用计算结果选择变电所高、低压系统保护电器的分断能力,校验低压系统保护电器的灵敏性和低压电缆的热稳定

桥架尺寸与电缆阻燃类别和抗震支吊架设置的关系探讨————作者:李国会;张晶;王静;李伟;

摘要:探讨桥架尺寸与电缆阻燃类别及抗震支吊架设置与否之间的关系。选取常见的桥架类型、尺寸,电缆类型、外径等参数搭建分析模型,根据桥架内电缆非金属含量总和及桥架总质量,得出可选择ZB类电缆和免于设置抗震支吊架的桥架尺寸。同时,给出不建议通过控制桥架尺寸来降低阻燃等级至ZB类及免于设置抗震支吊架的设想的结论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相关问题探讨————作者:徐华;

摘要:结合相关规范,从消防应急照明的供电与双电源切换、地下车库疏散照明做法、地面疏散指示标志灯等方面,探讨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设计中易出现歧义的相关问题

电网友好型低碳建筑光储直柔互动系统实施研究————作者:姚文军;孔凡坊;杨桥桥;

摘要: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电力与建筑的深度融合,遵循被动式设计、主动式节能优化、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原则,建成国家电网首个近零能耗供电所,将光储直柔系统和低碳建筑融合,设计一种基于建筑能耗多种源设施采集、控制与分析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建筑能源系统控制和优化运行,深入挖掘建筑节能减排和参与需求响应潜力,提高建筑品质和能效水平,构建电网友好型低碳建筑

供电回路过负荷作用于报警设计探讨————作者:汪启丁;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对GB 55024-2022《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第4.3.7条执行时关键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分析,在供电回路过负荷作用于报警的设置范围、设置部位及设置方案方面提出见解,提供各级供电回路设计方案,并对设计常见错、漏问题进行完善,提供优化设计方案

既有建筑改造项目电源利旧实例探讨————作者:洪丹;

摘要:具体结合工程案例,探讨、分析既有建筑改造中供电电源改造实施方案,从负荷计算、电源情况、设备利旧、接线改造、设备安装布置方案等方面对既有建筑改造时需考虑的重点、难点、细节问题进行分析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重点及难点问题研究————作者:滕昭阳;

摘要:以某大型医疗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为例,探讨医疗建筑高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针对医疗建筑电气设计中电力需求繁杂、用电负荷点分散、供电连续性要求高等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分区域集中竖向供电、采用智能配电系统、重要用电负荷专线独立供电等技术措施和解决方案

花市火神庙两次雷击灾害勘察及分析————作者:王浩;张涛;邱涛;崔东凯;汪悦;李京校;俞勇佩;霍沛东;

摘要:结合区域内的闪电定位资料深入分析2024年4月22日和6月11日北京市东城区花市火神庙地区发生的两次雷击事故,利用剩磁仪等专业设备测量引下线、接闪带、配电系统屏蔽系统外壳等的剩磁情况,并从闪电定位概率分布判断雷电导致灾害的规律性,从而采取更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或避免文物建筑中雷电灾害事故的发生

标准护航安全,青春点亮未来——住宅装修电气安全国家标准进校园活动成功举办

摘要:<正>2025年6月17日,全国建筑物电气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5)携手北京建筑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功开展主题为“标准护航安全,青春点亮未来”的住宅装修电气安全国家标准进校园活动。本次活动的学术交流会在北京建筑大学综合楼报告厅举行,由TC205委员、北京建筑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马鸿雁主持。全国建筑物电气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陈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

高铁站房能源管理智慧控制技术研究应用————作者:高延峰;

摘要:以郑州航空港站绿色温馨、智能经济的建设理念为背景,着重阐述站房能源管理智慧控制系统的构架设置和控制策略。通过对大型车站空调节能、智能照明、能耗管理、BAS监控等系统进行一体化集成融合,对各系统的内容形式、相互控制逻辑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物联网、自动控制、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从设计、施工、调试、运维等多角度探讨工程节能管理的先进方法和技术管理措施。解决大型站房能耗管理的自动分析和集中智能控制问...

图书介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设计技术措施》(2024年版)

摘要:<正>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写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设计技术措施》(2024年版,以下简称《技术措施》)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技术措施》分通用、电气、智能化和设计说明共4篇,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制图规定、供配电系统、应急、备用电源、变(配)电所、建筑光伏系统与直流配电、低压配电、照明、常用电气设备配电、电线电缆选择及敷设、防雷、接地、等电位联结、电气消防、信息设施系统...

无线网络覆盖系统设计探讨——以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项目为例————作者:王博筠;

摘要:根据建筑功能、应用场景及使用需求,对无线网络覆盖系统设计思路及合理的产品选型进行分析研究,并以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项目为案例,分析、探究无线AP点位设计原则。根据应用场景、带宽速率、接入人数等不同因素综合分析、计算,确保产品选型经济、合理,并对无线网络覆盖系统架构和布线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地面气象观测场直击雷防护研究————作者:霍沛东;李京校;俞勇佩;王浩;

摘要:针对地面气象观测场雷击事故频发,而现有观测场风塔接闪杆不能完全保护场内仪器的问题,设计了4套不同的观测场直击雷防护方案。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方案3、方案4既可保护观测场内仪器不受直击雷破坏,又可减小闪电感应电流及地网反击对仪器造成的损坏;方案4接闪杆不会对仪器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均可使用;方案3在北纬32.80°以南时接闪杆不会对观测仪器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可在国内部分地区使用

阻燃PVC电缆电老化行为研究————作者:张秉浩;江译淞;

摘要:以阻燃型聚氯乙烯(PVC)电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过电流加速电老化试验处理,结合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燃烧热值测试、断裂伸长率测试、绝缘电阻测试和TG热重测试,研究其实际通电运行状态下的老化行为。结果表明:经加速通电老化处理后的阻燃PVC电缆虽然阻燃性能有所提高,但其力学性能、绝缘性能和热稳定性均显著下降;与未老化的阻燃PVC电缆相比,电老化14天后的阻燃PVC电缆的断裂伸长率从170%...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