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1-1430/TH
国际标准刊号:1671-0614
主办单位: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装备学院学报》省级期刊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重型机械》机械工程师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柴油机设计与制造》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柴油机设计与制造》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立足于开发、生产、应用第一线,结合企业的人才、信息等优势,既展示高校及研究院所等科研前沿的动态和最新成果,又推广将生产企业资源转化为产品过程中的各类实例,竭诚为广大读者服务。

  本刊刊登发动机行业及相关领域的管理、设计、开发、试验、工艺、制造、质量、采购、销售、服务方面的论文和行业信息等。

  读者对象为:内燃机主机企业、配件企业以及维修站等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工科院校的师生、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综述、设计与试验、工艺与材料、喷油技术、质量与管理、测量、发动机使用与维修。

  【投稿须知】

  1、文稿要求:内容新颖、论点明确、力求文字精炼、准确、通顺,文题简明扼要,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书写规范,文责自负。

  2、文章结构: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文章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作者详细通讯地址、电话、邮箱。

  3、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专项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注于文章正文下方。

  2014年01期目录参考:

  D19乘用车柴油机密封系统的设计 王乾,邢东仕,高明杰,朱益骉,李禕旻,Wang Qian,Xing Dongshi,Gao Mingjie,Zhu Yibiao,Li Yimin

  温度对高压共轨喷油器喷射性能的影响 刘学荣,张翼,李静,胡学宝,Liu Xuerong,Zhang Yi,Li Jing,Hu Xuebao

  基于Cruise的客车动力总成匹配及仿真分析 张辉,Zhang Hui

  基于GT-Power的增压柴油机进排气系统参数敏感性分析 王尚学,曹晶,陈晋兵,张志军,Wang Shangxue,Cao Jing,Chen Jinbing,Zhang Zhijun

  某型重油柴油发电机组相关问题的分析及改进 邱国才,陈小芳,Qiu Guocai,Chen Xiaofang

  6135AZLD电站柴油机设计开发及结构改进 魏来,褚超美,Wei Lai,Chu Chaomei

  影响城市客车经济性因素分析及改进措施 李林林,Li Linlin

  基于等速油耗测量的车用发动机匹配优化试验分析方法 黎程,张有,杜志良,王念申,周海宁,Li Cheng,Zhang You,Du Zhiliang,Wang Niansheng,Zhou Haining

  某汽油机低刚度气门弹簧的设计 高宏伟,李东辉,关莹,刘刚,张虎,佟欢,Gao Hongwei,Li Donghui,Guan Ying,Liu Gang,Zhang Hu,Tong Huan

  孔中心距专用测量工具设计与应用 郭建强,Guo Jianqian

  设备维修外包管理 陈荣章,李迪,Chen Rongzhang,Li Di

  标准件、通用件协同管理数据库系统开发与应用 顾咏梅,Gu Yongmei

  企业专利申请中的风险管理与防范 潘春英,Pan Chunying

  将情报概念引入档案管理系统的一点思考 李慧凤,Li Huifeng

  电力工程职称论文:采煤工作面机电设备的选型与配套

  【摘 要】伴随经济建设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采煤工作中的工作量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为现代化机械采煤带来了机会。从过去的人力开采逐步向现代化机械采煤技术发展,是现在的趋势。

  【关键词】电力工程职称论文,采煤工作面,机电设备,回采

  在国外发达国家,全机械化采煤已经实现,而世界第一采煤大国的中国,依旧处于,人工采煤,半机械化采煤共同进行的基本国情。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对煤炭的需求。首先,我国发电系统主要是火力发电,其能源直接利用就是燃煤蒸汽机发电机组,而美国普遍使用的是内燃机发电机组,这就导致了两国对煤炭需求的根本不同。针对这些,近年来,国家对十几家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重点进行了预抽瓦斯使用发电的技术革新改创,然而我国的基本国情仍旧无法改变,这将是长期困扰我国对煤炭需求的根本因素。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最新期刊目录

轻型柴油发动机排气歧管结构设计优化与分析————作者:涂涛;马超;高维进;

摘要:某轻型柴油发动机升功率达到60 kW,涡前排气温度限值达到810℃,这对排气歧管可靠性设计开发带来了极大挑战。某全球知名咨询公司经过多轮设计优化与计算辅助工程(CAE)分析,认为排气歧管使用高硅钼球墨铸铁材料无法满足可靠性设计要求,因此推荐使用更高耐温性能材料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D5S)以满足可靠性要求;同时,通过自主优化排气歧管结构设计,并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排气歧管热机械疲劳(TMF),获得...

国六柴油机废气再循环冷却器开裂问题分析————作者:张傲;葛锐;辛雪军;许春进;

摘要:废气再循环(EGR)冷却器作为车用柴油机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如果失效会造成车辆怠速不稳、怠速熄火、故障灯闪烁、烧机油、动力下降及排气管冒黑烟等现象,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结合某国六柴油机EGR冷却器失效案例,重点剖析EGR冷却器的失效机理,分析和排查冷却失效的根本原因

发动机气缸套设计要点及优化策略————作者:聂锋乐;赵华;张堪想;冯超;

摘要:缸套作为缸体的关键部件,是燃烧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不合理会造成缸孔变形大以及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烧机油、漏气量大等问题,严重时会造成缸孔磨损过快、发动机寿命降低等问题。为此,结合使用要求从缸套长度、缸套壁厚、缸套金相、缸孔间水孔设计4个方面给出优化设计建议

基于大数据的高强化发动机活塞设计验证评价流程————作者:贾艳;张俊青;刘建;王文坡;

摘要:为了建立高强化发动机活塞的设计的评价系统,以评估设计方案是否满足发动机高爆发压力、高可靠性的使用要求,依托某公司活塞生产累积的设计经验,对活塞设计数据库进行科学分类和整理,从而指导活塞设计,并对活塞进行可靠性评价。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活塞设计数据库可以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直接将新产品的参数与数据库信息进行比对,进而借鉴之前的设计经验与设计数据,可有效缩短新产品开发时间,提高新产品的一次开发成功率

基于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的尾气遥感监测设备测量准确度评估————作者:刘鑫;

摘要:我国常用的机动车尾气检测方法包括遥感法、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试验(RDE)法等。其中,遥感法检测效率高,但测试结果受环境因素影响大;RDE法测试准确度高,但检测过程繁琐,无法实现在用车辆的广泛检测。为评估遥感设备测量准确度,选取1台国五重型柴油车,安装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与13台遥感设备,进行排放相关性研究的比对试验。结果表明:在匀速工况下,遥感设备可以实现对各污染物的高精度确测量;但...

柴油机排气弯管与支架断裂故障分析与优化————作者:田玉泰;

摘要:针对某款矿区装载机柴油机排气弯管及其支撑支架出现的断裂故障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振动测试数据初步诊断为共振导致此处加速度载荷异常增大;通过有限元分析,消声器排气弯管组件1阶次模态频率为77.8 Hz,与共振频率(78.0 Hz)十分接近,因此确认诊断合理;根据诊断结果,考虑到温度场的影响,计算排气弯管与支架的高周疲劳安全系数。结果表明:排气弯管及其支架疲劳系数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部位与整车实际断裂位置相吻...

起重机爬坡抖动原因分析与改进————作者:赵建国;孟凡甫;

摘要:针对某款汽车起重机爬坡过程中产生的发动机“点头”抖动问题,通过试验和仿真对比,发现发动机悬置系统绕Y向的固有频率与传动轴系的扭振频率非常接近,其原因是该车的传动轴系当量夹角过大,导致该问题的发生。重新匹配悬置系统并优化传动轴夹角后,使2个系统的频率错开,由此避免了共振问题,改善了行驶舒适性

发动机活塞环压力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开发————作者:梁敏;许燕妮;谭洪波;康玉霞;邱永成;

摘要:随着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对发动机零部件的性能检测要求日益提高。针对无缸套发动机气缸体材质开发中需要检测活塞环压力以获取更准确试验数据的需求,开发了一种用于检测活塞环压力的装置。详细阐述了该装置的设计背景、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创新点,并对其在发动机试验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该装置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实现了对活塞环压力的有效检测,在发动机试验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柴油发动机飞轮齿圈断裂原因分析及改进————作者:辛雪军;郑凤翔;汪素香;葛锐;李健;

摘要:根据某款2.8 L柴油发动机的市场故障信息统计,其飞轮齿圈一直存在断齿故障。为降低该飞轮齿圈的故障率,采用故障树分析(FTA)法,对失效飞轮齿圈进行材料化学成分检测、硬度检测、金相组织检测、断口分析,最后对齿圈强度进行理论计算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分析。结果表明:飞轮齿圈断齿的主要原因是齿圈淬火深度不足,淬火未覆盖至齿根圆以下,导致齿根弯曲强度不足,进而引起飞轮齿圈的韧性断裂。通过改进感应淬火...

内燃机与零部件相关发明专利公告

摘要:<正>(注:以下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专利名称:内燃机的滑动结构公开(公告)号:CN 113906208B标题(中文):内燃机的滑动结构申请号:CN 202080040318.6申请日:2020-09-30公开(公告)日:2024-04-19IPC:F02F1/00;F02F1/18;F02F1/20申请人:日本活塞环株式会社发明人:田森博幸;安藤肇;诸井一巳摘要(中文):一种具有气缸和活...

一种山地机器人柴油机可变桨距风扇系统设计————作者:耿涛涛;

摘要:山地机器人在森林、荒野、道路边坡、河道堤坝等场景进行防火隔离带开设、开荒、林下作业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研发出具备高作业性能的山地机器人成为市场的迫切所需。发动机作为山地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之一,为设备提供行走和工作的动力;但是仅单独具有吸风或吹风功能的传统工程机械在林业、草地、荒野作业时,散热器风口容易被树叶、杂草、絮状物等堵塞,出现发动机、液压系统高温等问题。项目开发的可变桨距风扇系统成功用于S...

发动机飞轮轻量化设计分析————作者:孙艳伟;高建红;郭海波;辛承祖;陈元敬;刘伦伦;

摘要:利用AVL Excite Designer软件建立了某装载机的发动机曲轴系模型,确定了满足发动机转速不均匀度指标要求的飞轮系统最小转动惯量边界,基于获得的转动惯量边界对飞轮系统进行轻量化设计,并利用Abaqus软件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多轮迭代优化,飞轮系统降重40.3%,说明该轻量化方法对飞轮系统降重及降本设计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某轻型柴油机工艺缸盖的开发研究————作者:闫福永;胡琦山;王利雨;王有治;

摘要:由于缸孔变形量是影响发动机机油耗和漏气量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多生产线开始使用工艺缸盖进行缸孔的加工,以改善装配后缸孔变形的问题。工艺缸盖的设计开发关键是确保其刚度与产品缸盖刚度一致,为此,通过定义缸孔变形离散度评价指标,对工艺缸盖进行材料优化和结构优化,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工艺缸盖加工的机体能够有效改善装配后的缸孔变形,试验验证了工艺缸盖的开发满足设计要求

柴油机装配工艺BOM重构技术研究————作者:檀飞;张艳岗;曹美文;李玉;陈建军;郭巨寿;

摘要:装配工艺的数字化转型是柴油机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核心,而柴油机装配工艺物料清单(BOM)重构技术研究是其基础与重点。结合未来智能制造的实际需求,分析了装配工艺信息数据的关联关系,厘清了装配工艺BOM重构的关键要素,总结归纳了基于规则、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和数据驱动4种装配工艺BOM重构的方法及其应用现状,指出了装配工艺BOM重构方法的发展方向和亟须解决的关键问...

《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24年总目次

摘要:<正>~

汽车发动机活塞耐磨镶圈的结构改进————作者:段泽成;王波;楚翔宇;

摘要:分析了汽车发动机活塞耐磨镶圈的结构演变,结合现阶段对活塞性能的要求,通过模拟设计与现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耐磨镶圈的结构进行创新性设计改进。结果表明,创新结构在活塞轻量化、铸造质量、结构布局等方面具有优势,能降低活塞机械加工过程中镶圈与基体分离的概率,提高铝液浇注流动性,保证铸造产品质量

基于尾气分析的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作者:刘帅;

摘要:介绍了汽车尾气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尾气分析仪的检测原理、发动机技术状况对尾气成分的影响,探析了基于尾气分析的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对发动机排放尾气的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合传感器技术及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尾气成分异常的原因,实现基于尾气成分的发动机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及故障诊断。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发动机故障诊断准确性及效率、保证汽车安全、保护环境及提高用户体验提供参考

轻型国六商用柴油车尾气N2O排放特性试验研究————作者:王明伟;

摘要:为了研究轻型国六商用柴油车尾气的氧化亚氮(N2O)排放特性,选取5台国六轻型商用柴油车进行了冷启动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WLTC)排放测试。结果表明:5台样车N2O比排放量均高于15 mg/km,其中1台样车的比排放量为28.8 mg/km,接近法规限值(30 mg/km);在整个测试循环中,在加减速工况下N2O排放体积分数易出...

基于实际道路数据的重型车碳排放预测模型————作者:任烁今;方茂东;仝畅;刘志伟;李腾腾;王凤滨;

摘要:全球变暖与重型车的燃油消耗和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CO2))排放直接相关,对此中国主要通过底盘测功机法对重型车的燃油消耗量和CO2排放进行认证,同时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和排放远程监控采集大量的车辆实际道路数据进行监控。提出了一种分区重构的计算模型,即利用实际道路数据预测车辆的底盘测功机燃油消耗量和CO2排放;基于发动机...

柴油机配增程器的正面吊机械后处理温度管理研究————作者:刘少博;刘宁;唐述忠;李西贵;

摘要:针对柴油机配增程器在港口正面吊机械中的应用,进行后处理的温度管理研究,并对正面吊机械的运行工况进行标定优化。结果表明:怠速的高低对驻车再生和行车再生的温度管理都非常关键,1 200 r/min怠速下的碳氢化合物(HC)排放质量分数比750 r/min行车再生时下降2×10-3,在驻车再生过程中温度提升快5 K/s,且驻车再生的第一阶段时间缩短了30%;由于充电时间短,将原来的...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