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岩性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62-1195/TE
国际标准刊号:1673-8926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集团西北地质研究所;甘肃省石油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查看岩性油气藏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资源开发与市场科技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结构化学省级化学杂志

   《岩性油气藏省级地质期刊,创刊于1989年,由中国石油集团西北地质研究所、甘肃省石油学会主办.

  《岩性油气藏》创办的目的是为联合广大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科技工作者及其管理工作者,共同攻克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复杂技术难关,解决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中的前沿技术问题,从而更进一步地加快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进程。其办刊宗旨是探讨油气藏勘探开发规律,发展油气勘探开发理论,创新油气勘探开发方法,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促进油气勘探开发综合学科的建设。努力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力求坚持创新。获奖情况:1989年获甘肃省科技信息三等奖;中国石油集团优秀科技信息二等奖。

  岩性油气藏杂志栏目设置

  油气地质、地球物理、油藏开发、论坛与综述

  岩性油气藏杂志荣誉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岩性油气藏杂志社征稿要求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阅读推荐: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石油杂志发表,坚持面向油田科研与生产,促进我国油田开发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快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办刊方针,主要报道国内有关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工程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并有重点和针对性地介绍国外先进技术、发展水平和方向。本刊创刊于1978年,主管单位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办单位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

  岩性油气藏最新期刊目录

辽中凹陷南部渐新世东营期古地貌特征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作者:刘秀美;辛仁臣;刘豪;

摘要:古地貌是盆地沉积充填过程与动力学背景研究的基础。在岩心、测井、录井以及三维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基础上,运用构造沉积学、地震沉积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辽中凹陷南部渐新统东营组进行了古地貌重建和沉积相分析,并阐明了古地貌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辽中凹陷南部东营组发育隆起带、斜坡带、浅洼带和深洼带4种构造地貌单元,地貌之间发育断裂坡折带,整体呈现“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特征。(2)研究区东营组主要...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作者:邓高山;董雪梅;余海涛;张洁;岳喜伟;任军民;姜涛;

摘要:通过有机碳含量测定、岩石热解、铸体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多种实验手段和方法,对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烃源岩、储层和成藏条件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为缓坡浅水退积式扇三角洲沉积,发育扇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相沿岸砂坝2类有利砂体,具有横向连片、纵向叠置的分布特征,岩性呈“下粗上细”的正旋回特征,储层物性整体上为特低孔—低孔、特低渗—低渗,平均孔隙度和平均渗透率分...

准噶尔盆地莫南斜坡侏罗系西山窑组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主控因素————作者:尹照普;朱峰;周志尧;王丽丽;刘晓晔;娜孜伊曼;汪钰婷;黄大瑞;

摘要:以钻井、测井及二维、三维地震资料等为基础,通过岩心分析、连井对比、地震反演,开展了准噶尔盆地莫南斜坡永进油田侏罗系西山窑组油气藏的解剖工作,从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圈闭条件和输导体系等多角度分析了莫南斜坡的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主控因素,并预测了有利区带。研究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莫南斜坡侏罗系西山窑组整体为一个三级层序,经历了先进积-后退积的过程,顶界穿时发育的红色泥岩在全区广泛分布,为区域盖层。...

第聂伯——顿涅茨盆地坳拉槽发育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作者:李庚桐;何登发;

摘要:坳拉槽的地质结构、形成演化及其对油气聚集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是研究裂谷盆地的关键内容,对于克拉通盆地的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第聂伯—顿涅茨盆地(DDB)典型坳拉槽开展地质结构与油气地质条件研究,利用地震与钻井资料,结合盆内油气田统计数据,探讨其油气成藏条件。研究结果表明:(1)第聂伯—顿涅茨盆地坳拉槽同生裂谷期控制了源-储组合的发育;后裂谷期发育的褶皱及断层是圈闭形成的关键,盐构造(...

川西新场地区三叠系须二段构造裂缝特征及定量预测————作者:杨旭;白鸣生;龚汉渤;李皋;陶祖文;

摘要:川西坳陷新场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储层致密,其构造裂缝发育与分布特征对气藏高效开发至关重要。基于成像测井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储层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并在非均质岩石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岩石破裂准则与弹性应变能,开展了目的层在喜马拉雅时期的构造应力场、构造裂缝的数值模拟和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川西新场地区三叠系须二段裂缝以构造剪切缝为主,裂缝走向按发育程度依次为NWW向、NEE向、...

渤海海域太古界潜山型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作者:王丽娟;韩登林;马良帅;胡蓉蓉;王晨晨;马斌玉;闫康;朱朝彬;

摘要:依据岩心薄片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测井等资料,对渤海海域M油田中位潜山与渤中19-6低位潜山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纵向上,渤海海域M油田中位潜山风化带储层较发育,以孔隙-裂缝型为主;渤中19-6低位潜山储层裂缝尤其发育,风化带和内幕带均以裂缝型储层为主。不同类型潜山在埋藏深度、源储接触及垂向分带等多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导致了储层在孔喉空间等微观结构方面也存在差异...

强水敏致密砾岩储层压裂液侵入伤害实验————作者:刘赛;娄清香;刘雯雯;魏云;周浩;时凤;

摘要:通过长岩心、常规岩心驱替实验与核磁共振相结合的联测方式对强水敏致密砂砾岩储层液阻伤害距离、影响因素及压裂液侵入地层后储层伤害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可对液阻伤害程度进行定量预测的多元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储层物性对液阻伤害距离起决定性作用,渗透率越小液阻伤害距离越小,越容易导致储层伤害,渗透率相当时,含砾粗砂岩岩心比含砾细砂岩岩心更容易产生液阻伤害,但差距较小,压裂液侵入地层后具...

窄河道砂体中钙质夹层特征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以川西北梓潼地区侏罗系沙一段为例————作者:何小龙;张兵;徐川;肖斌;田云英;李琢;何一帆;

摘要:川西北梓潼地区侏罗系沙一段的钙质夹层对有利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指示意义。通过岩心观察、测井数据分析、X射线衍射(XRD)和高压压汞实验等,对研究区窄河道砂体中钙质夹层特征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梓潼地区侏罗系沙一段储层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与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岩石学与物性特征均表现为强非均质性,平均孔隙度为7.21%,平均渗透率为0.380 mD。(2)...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长81亚段岩石相测井识别及勘探意义————作者:张兆辉;张皎生;刘俊刚;邹建东;张建伍;廖建波;李智勇;赵雯雯;

摘要:利用岩心和露头资料,结合测井解释成果,划分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长81亚段致密砂岩的岩石相类型,并指出其测井响应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优选出岩石相敏感测井参数,结合随机森林分类器的小方差特性和XGBoost算法的小偏差优势,构建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可智能识别岩石相。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长81亚段共发育均质分流河道砂岩相、非均质分流河道砂岩相、均质河口坝砂岩相...

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古近系沙四段走滑盐拱带特征及控藏作用————作者:陈怀毅;李龙;白冰;岳军培;康荣;张兴强;

摘要:基于莱州湾凹陷垦利17-1构造区新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对走滑盐拱带分布形态、形成机制、演化模式及成藏意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莱州湾凹陷古近系沙四段盐类来源主要分为深层热液和陆源输入2类,采用有监督的KNN模式多属性识别方法对盐拱形态边界进行刻画,识别出盐构造近乎南北向展布,通过截取南部、中部、北部地震剖面将盐构造形态分为整合接触非刺穿型、隐刺穿型、非整合接触刺穿型3类;(2)研究区走...

川北地区开江—梁平海槽二叠系海相页岩特征及优质储层形成机制————作者:杨雪;杨雨然;张景缘;田鹤;王青;宋芳;张赛柯;陈瑶;

摘要:基于钻井岩心的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和岩石宏观、微观证据,从构造演化、沉积环境和事件影响等诸多方面分析了川北地区开江—梁平海槽二叠系吴家坪组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川北地区开江—梁平海槽构造演化控制了页岩的沉积环境,海槽的形成为页岩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槽内沉积的多套页岩,厚度大于槽外,岩性组合复杂,纵横向非均质性强,深水陆棚相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富有机质页岩。(2)研究区二叠系吴三段页...

欢迎订阅《岩性油气藏》

摘要:<正>《岩性油气藏》(双月刊)是由中国石油集团西北地质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和甘肃省石油学会联合主办的非盈利性学术刊物,其主管单位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岩性油气藏》现为“四核心”期刊,即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石油文摘、重庆维普、超星数据、美国石油文摘(PA...

极缓坡湖盆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类型及成因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郝滩地区三叠系长81亚段为例————作者:刘迎宝;李元昊;翟文彬;赵文暄;李哲;杨龙华;郭雅倩;

摘要: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郝滩地区三叠系长81亚段极缓坡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类型及成因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郝滩地区长8沉积期具有构造稳定、坡度极缓(仅0.03°)、水体较浅、湖岸线迁移摆动幅度大的特征。长81亚段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3种砂体类型和叠置水下分流河道、叠置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叠置河口坝等主要复合...

川中蓬莱—高磨地区震旦系灯二段泡沫绵层白云岩成因及地质意义————作者:李凌;邓禹;张新宇;罗文军;赵东方;曾建军;刘耘;谭秀成;

摘要:为明确四川盆地蓬莱—高磨地区震旦系灯二段泡沫绵层白云岩成因机理及地质意义,通过岩心、薄片资料,结合地球化学测试手段,分析了其岩石学特征、碳氧同位素特征、微量元素特征与稀土配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川中蓬莱—高磨地区震旦系灯二段泡沫绵层白云岩具有颗粒状泡沫体,其外壁为环边状胶结,揭示其原岩为颗粒白云岩。(2)研究区灯二段泡沫绵层白云岩按宏观分布形态可以分为蜂窝状与格架状,均发育在高频旋回上部或顶...

东海西湖凹陷孔雀亭地区始新统平湖组中段沉积特征————作者:陈生华;王健伟;刘舒;严曙梅;韩建辉;傅恒;谢才铸;孙莉;

摘要:根据钻井岩心、测井、高精度三维地震等资料,利用古地貌恢复、地震相识别、数学逐步回归模型融合属性等方法,对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始新统平湖组中段沉积体系及砂体展布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西湖凹陷孔雀亭地区平湖组可识别出1个二级层序,5个三级层序,古地貌呈北西—南东向阶梯式加深格局,沉积物源来自西北部的海礁凸起;(2)研究区平湖组中段位于三级层序的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有障壁滨...

渤海湾盆地垦利6-1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作者:廖新武;杨庆红;李超;郭诚;赵大林;

摘要:近年来,渤海湾盆地新近系发现了亿吨级储量规模的大油气田。综合利用地质、测井及地震资料,开展了渤海湾盆地垦利6-1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古环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渤海湾盆地垦利6-1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沉积时期为温带湿润气候,地形平缓,古地形坡度小于1°,平均水深小于6.5 m,物源来自北东方向且供给充足。(2)研究区储层岩性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长石砂岩域与长石岩屑...

渤中凹陷西次洼古近系东营组异常高孔带特征及成因机制————作者:朱文奇;昝春景;张莹;王涛;史朝文;巴李霞;陈亮;季汉成;

摘要:通过钻井和测井资料分析,结合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岩心分析测试资料,对渤中凹陷西次洼古近系东营组储层特征、异常高孔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渤中凹陷西次洼古近系东营组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储层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为主,原生粒间孔次之。(2)研究区异常高孔带主要发育在2 400~3 400 m的深度区,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蚀孔、...

四川盆地德阳—绵阳凹陷南缘二叠系栖霞组沉积演化及有利储层分布————作者:李亚;王尉;赵立可;刘冉;张玺华;陈延贵;黄天海;肖笛;

摘要:综合利用岩心、岩屑、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四川盆地德阳—绵阳凹陷南缘二叠系栖霞组沉积微相特征及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有利储集区带。研究结果表明:(1)德阳—绵阳凹陷南缘中二叠世栖霞期主要为缓坡相沉积,可进一步细分为浅水缓坡和深水缓坡—盆地等沉积亚相及多种微相,岩性以晶粒白云岩、亮晶生屑灰岩、泥晶生屑灰岩、生屑泥晶灰岩、泥晶灰岩及泥质灰岩为主。(2)栖一段沉积期,海水相对较深,滩相整体...

泸州—渝西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沉积期古地貌特征及控储作用————作者:刘勇;刘永旸;赵圣贤;尹美璇;李博;陈雷;吴帅材;谢圣阳;

摘要:泸州—渝西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为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的重点区块之一。通过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岩矿鉴定、地震资料解释及钻井资料研究,运用印模法重建了研究区的沉积古地貌,并探讨其对优质页岩储层分布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泸州—渝西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沉积时期,泸州—渝西地区为“一隆起、一洼陷、两缓坡”的古地貌格局,沉积区可划分为水下隆起区、水下斜坡带和水下低洼区。(2)页岩的矿物组成以硅...

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侏罗系齐古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作者:胡鑫;朱筱敏;金绪铃;黄成;周越;程长领;修金磊;任新成;

摘要:基于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运用90°相移、属性聚类、RGB属性融合、地层切片和波形指示模拟等技术,恢复了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侏罗系齐古组沉积演化历史,并定量表征了齐古组薄层砂体的时空分布规律,构建了不同层序格架下的沉积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侏罗系齐古组沉积时期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在低位体系域沉积时期,前缘水下分流主河道发育,河道砂体宽且...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