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61-1124/TM
国际标准刊号:1000-100X
主办单位: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主管单位: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查看电力电子技术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电机与控制应用》机电工程师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电子器件》电子科技论文

  【杂志简介】

  《电力电子技术》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电力电子刊物,也是电力电子学会的会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它创刊于1967年,经过四十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在社会各界同仁的关怀下,已成长为我国电力电子领域里,集理论与应用于一体,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权威性刊物,它对我国电力电子技术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传播、引导与推广作用。被国家定为“中文核心期刊”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

  本刊以电力电子技术为主体,探讨和报道电力电子行业中新器件、新技术、新应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提供国内外最新的电力电子技术和发展动态及产品市场信息;为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在行业内的推广架起一座金桥。1999年,电力电子技术改版为国际大16开本,刊期改为双月刊,2007年改为月刊,改版后的《电力电子技术》在坚持“重质量、有特色、守信誉”的办刊方针基础上,大力提高本刊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为振兴我国电力电子行业作出新的贡献。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中文核心期刊

  获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获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多电平变换器、电能质量、DC/DC变换器、装置及应用、PWM变换器、器件及测试、计算机与控制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适用于低电压穿越的新型锁相环 李泉峰,LI Quan-feng

  光伏逆变器漏电流消除及其LVRT控制研究 党克,郑玉浩,胡金,严干贵,DANG Ke,ZHENG Yu-hao,HU Jin,YAN Gan-gui

  LCL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有源阻尼离散域分析 张宁云,唐厚君,姚辰,ZHANG Ning-yun,TANG Hou-jun,YAO Chen

  双向DC/DC变换器阻抗特性及稳定性研究 支娜,张辉,郑航,冉宝春,ZHI Na,ZHANG Hui,ZHENG Hang,RAN Bao-chun

  基于DSP的数字式光伏模拟器研究 杨立永,杨烁,陈智刚,翟飞,YANG Li-yong,YANG Shuo,CHEN Zhi-gang,ZHAI Fei

  兆瓦级光伏阵列模拟器的设计和控制研究 杜燕,张军军,苏建徽,DU Yan,ZHANG Jun-jun,SU Jian-hui

  光伏并网虚拟磁链自然坐标定向与准PR控制 曾宪金,胡立坤,吕智林,李小为,ZENG Xian-jin,HU Li-kun,L(U) Zhi-lin,LI Xiao-wei

  容性载下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模块化分析 王晓明,WANG Xiao-ming

  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系统的链式SVG控制策略 王旭,吴小丹,祁万春,王翀,WANG Xu,WU Xiao-dan,QI Wan-chun,WANG Chong

  基于功率前馈的孤立直流微网母线稳压控制 吕智林,唐文强,曾宪金,L(U) Zhi-lin,TANG Wen-qiang,ZENG Xian-jin

  大功率光伏逆变器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周京华,祝天岳,李津,刘劲东,ZHOU Jing-hua,ZHU Tian-yue,LI Jin,LIU Jin-dong

  电子科技论文发表:基于北斗搜寻救助定位系统的定位终端设计

  摘 要:北斗搜寻救助定位终端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该文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弱势群体定位终端,重点讲述了该终端的定位模块、单片机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的电路设计,并通过硬件电路调试,将终端成功运行起来,北斗接收终端通过串口调试助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北斗接收机能够正常接收来自北斗卫星和GPS卫星的导航信息,并且能接收和发送短信。

  关键词:北斗卫星,定位终端,无线通信

  现今我们在不熟悉的场所唯一依赖的 GPS或卫星电话,这些对老人、儿童以及智障人士来说无疑是毫无用处的,而危险无处不在,如果无法及时掌握这些人的动态信息,可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设计一套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搜寻救助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搜寻救助系统中定位终端需要带在行人的身上,才可以对其进行实时的监控、跟踪,因此如何设计较小的定位终端在搜寻救助定位系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终端的设计中,文章采用了体积较小的BD/GPS双模定位模块UM220。TC35i模块作为无线通信模块。采用C8051F380单片机,一方面可以控制北斗模块的位置信息的接收,另一方面可以控制无线通信模块与远程服务器进行通信。

  电力电子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电网潮流优化控制研究————作者:李付强;徐鹏;赵伟;李泰;彭忠;

摘要:针对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系统存在的功率分配僵化与主变重载问题,本文提出动态功率优化控制策略以提升新能源外送通道的灵活性。通过分析±800kV高低阀组功率灵活调节原理,提出了串联VSC、并联VSC直流功率灵活控制策略,检测频率差值输出调制量。通过仿真测试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正确性,在交流频率阶跃49.9Hz及高阻接地故障0.1s场景下,高端阀组功率可迅速提升至5200MW,低端同步调控至2400MW。最后...

基于改进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智能换相优化方法————作者:张涛;刘红兵;高云广;

摘要:针对以单相负荷为主的三相380V配电网中各相负荷大小与用电时段不同所造成的三相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目标遗传算法的智能换相优化方法。该方案采用智能换相开关技术,为配电网的低压台区设计实时负荷调整策略,重点构建以三相电流不平衡度、换相次数、线路损耗及变压器损耗为目标函数的优化配置数学模型,采用了改进的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模式换相策略,增加了鲶鱼效应和合并效果,并完成换相模型求解,得到最优换相方...

改进超螺旋滑模线性自抗扰的PMSM控制策略研究————作者:张彦会;黄俊杰;李勇滔;张亚飞;

摘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调速系统中的抗干扰能力和动态性能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型超螺旋滑模算法的线性自抗扰控制策略。首先,对超螺旋滑模算法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种改进超螺旋滑模(ISTA)算法。该算法采用改进的Sigmoid函数来替代Sign函数,并结合比例控制和积分控制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鲁棒性。其次,利用该算法对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进行改进设计,以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最...

功率模块内并联芯片结温均衡调控方法————作者:罗茜;王一庆;宋雨佳;孙鹏;赵志斌;

摘要:为保证电流等级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使用碳化硅(SiC)芯片的功率模块需要并联的芯片数量较大,然而芯片数量增多会使得功率模块可靠性降低,因此需要关注功率模块中并联芯片的具体布局。本文首先建立起功率模块中关于并联芯片的互热阻函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求解得到并联芯片对应的优化模型布局,并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制作了优化模型布局模块与原布局模块。接着对不同布局的模块进行双脉冲测...

压接型IGBT模块子单元K系数测试技术的研究————作者:马凯;沈洋羿;颜小雪;廖宇;郭清;

摘要:压接型IGBT模块在高压直流输电等场合广泛应用,但其在大电流运行中的结温升高对器件可靠性有显著影响,因此准确监测结温是保障压接模块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针对传统方法在测试环境控制与测量结温方面存在的局限,本文以传统的基于电学法的K系数测试技术为基础,设计了一套集成压力监控与光纤测温的测试平台。通过以小电流下的集-射极电压降作为温敏电参数,对两种型号的压接型IGBT模块子单元开展实验研究,获得了结温与...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简化研究————作者:李耀华;种国臣;王钦政;刘亚辉;张茜;

摘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需对基本电压矢量逐一代入计算,计算负担大的问题,本文根据电机定子dq轴电流参考值与实际值误差的正负情况及备选电压矢量dq轴分量正负情况,分析施加约束后电压矢量利用率,舍弃利用率较低的电压矢量,提出三种精简控制集。实验结果表明:精简控制集一与传统控制集控制性能基本一致,d轴电流脉动下降1.21%,q轴电流脉动下降0.54%,最大运算时长减少5.21%。精简...

基于电流预测的开关磁阻电机功率变换器故障诊断策略————作者:彭莎莎;冷旭东;杨志勇;胡桂林;杨福成;

摘要:开关磁阻电机(SRM)功率变换器的开关管因频繁切换易发生故障,严重影响系统运行可靠性。针对现有方法依赖额外硬件或计算复杂难以在线应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电流预测的在线故障诊断策略[1]。该策略独创一种电流传感器重构方法,每相仅需一个电流传感器;并设计出一种基于量化因子的精准故障定位机制,通过比较传感器预测电流与实际电流的差值超越阈值判定故障发生,再利用量化因子精确定位故障...

基于时频域联合模型的DC-Link电容器在线监测方法————作者:刘曼;朱国荣;冯凯;余蜜;曹瀚;

摘要:电容器作为功率变换式有源电感的关键部件,同时也是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其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系统运行安全。针对电容器现有状态监测方法存在着监测参数单一、侵入性高、适宜工况有限等问题,本文基于有源电感在线运行工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域联合模型的电容器等效串联电阻(ESR)和电容监测方法。通过分析有源电感运行原理,构造电容电流的重构策略:在时域下基于功率损耗估算ESR,在频域下基于阻抗特性解耦容值。最后...

基于CNN-Transformer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寿命预测方法————作者:张威;毛娇娜;周青;徐志尧;张晓飞;

摘要: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的性能退化威胁电力系统保护稳定性,其剩余使用寿命预测对状态检修、优化运维资源至关重要。针对现有预测模型对复杂退化模式建模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CNN-Transformer模型,通过设计局部特征提取(CNN)与全局退化依赖建模(Transformer)的串联架构,旨在有效捕捉CVT核心电容器部件退化过程中的局部非线性特征和长期趋势性依赖关系,构建剩余使用寿命预测的模型。基于...

基于分数阶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峰值功率预测————作者:李东贺;荆志豪;周忠凯;

摘要:本文针对锂离子电池不同老化状态下的峰值功率预测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阶模型估计锂离子电池峰值功率的方法。本文首先提出分数阶等效电路模型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辨识模型参数,分数阶模型能够将整数阶模型不能表征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动态响应特性和稳态极化特性表示出来,使模型精度更高;其次,通过辨识出的参数结合衰减系数与分数阶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形成具备老化自适应能力的SOC估计方法;最后通过电流、...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弱磁控制优化研究————作者:赵正奎;韩民晓;韩永伟;

摘要:基于最大转矩电流比(MTPA)策略的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T-MPCC)方法在高速应用场景中受电机反电动势影响,无法达到预期转速;同时受到基本电压矢量的限制,电机在加速工况下控制性能较差。为突破上述限制并拓展电机应用场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的模型预测弱磁控制方法(FW-DSVM-MPCC)。首先引入补偿电流对给定电流值进行弱磁调节,然后采用离散空间矢量调制(DSVM)技术扩展电压矢量...

基于模块化感应熔炼电源设计与应用————作者:汪亮;刘佳;徐冬;谢佳颖;

摘要:大功率感应加热熔炼电源因具有高效、清洁、易控制及加热速度快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本文以某钢厂的实际大功率感应加热熔炼电源项目为背景,设计了一种应用驱动10吨容量熔炼炉线圈且实际电源功率为8MW电磁感应加热电源。本文首先对大功率感应加热熔炼电源的主电路方案进行分析,采用4个2MW感应熔炼加热电源模块化装置并联合成一个8MW功率的电源;然后,根据项目实际需求设计出了2MW感应熔炼加热电源模块主电路的拓扑...

跟网型变流器多机并联系统小信号建模与稳定性分析————作者:范宏;霍万麒;

摘要:跟网型变流器(GFL)具有电流源特性且其并网特性由控制主导,因此多机并联系统接入交流电网时的控制特性更加复杂,会引起新的稳定性问题。为探究GFL多机并联系统的稳定性,首先,构建了GFL多机并联系统接入电网的小信号模型。其次,通过特征值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控制参数和电网强度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PSCAD仿真验证了建模和稳定性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GFL直流电压环及锁相环控制参数减小,...

基于柔性多状态开关的主动配电网电压越限治理研究————作者:陈铁;魏子超;

摘要: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在电力系统中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运行方式。然而,分布式能源并网后,电压波动与越限问题成为配电网运行中的突出挑战,影响了电网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本文聚焦于主动配电网中的电压越限问题,提出采用三端口柔性多状态开关治理电压越限的方法。通过对柔性多状态开关的端口的控制,能够有效调节电压,平抑电压波动与越限现象...

基于等离子体放电抑制技术的固态高压超宽谱脉冲源研制————作者:李飞;杨光晖;刘京亮;范国莹;

摘要:固态脉冲产生技术是脉冲功率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该技术的快速发展,百皮秒级高压脉冲源的性能需求日益提升。然而,传统基于雪崩三极管与MARX电路的方案受限于等离子体放电效应,输出峰值电压存在明显瓶颈。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一种高致密有机绝缘胶超薄涂覆技术,通过实现低气泡率、高均匀性的微米级绝缘封装,有效抑制了高集成固态功率模块的等离子体放电与电弧击穿问题。该技术显著提升了脉冲源的电压输出极限,成功研制出...

考虑频率耦合效应的单相并网逆变器阻抗建模及稳定性增强————作者:李慧;屈克庆;

摘要:在弱电网条件下,不对称控制常在单相锁相环中引入频率耦合,降低并网系统稳定性。本文针对单相系统频率耦合无穷大的特点,建立基于谐波传递函数矩阵的导纳模型。然后,通过在逆变器电流环中设计解耦因子,得到一种简单、准确的单输入单输出(SISO)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有效的导纳整形方法,实现输出导纳的无源性,以保证单相并网逆变器在弱电网条件下的稳定运行。最后,通过RT-LAB实验平台搭建模型,验证所提控制...

电动汽车回路串联故障电弧特征提取与检测————作者:崔诗淼;王金龙;刘乙雁;

摘要:受道路颠簸、绝缘老化、接触不良等原因影响,电动汽车可能产生串联型电弧故障。基于干路电流的故障电弧检测方法会对电动汽车变速等工况产生误判。为准确地检测出电动汽车串联电弧故障,搭建了电动汽车串联型故障电弧实验平台,采集了不同速度、不同负载类型下的干路电流信号。通过变分模态分解(VMD)将干路电流信号分解为8个本征模态函数;其次,对电流信号进行了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结合VMD分解的结果选择故障特征...

基于激光测距的三相并联PWM变流器控制方法————作者:李俊午;樊沛林;高梁方;张丽;杨志萍;

摘要:为了合理控制三相并联PWM变流器环流及其输出信号同步,保障三相并联PWM变流器应用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本文研究基于激光测距的三相并联PWM变流器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三相并联PWM变流器环流产生原因,通过调节零矢量在各脉冲周期内的作用时间完成零序环流控制;其次,分析并联变流器环流产生机理,提出控制策略;最后,针对三相并联PWM变流器输出信号在远距离传输中不同步问题,测量并联变流器输出电压信号传输线路长...

基于参数观测器的并网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研究————作者:岳付昌;伏祥运;李光熹;顾阳;

摘要:在逆变器中采用模型预测控制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能够直观考虑系统约束、非线性和多变量特性,实现较为精确的控制效果。但模型预测控制对逆变器电路模型参数较为敏感,电感参数变化会导致模型预测控制性能显著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电感参数观测器的改进双步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基于状态空间方程建立预测模型,设计了双步预测控制策略;然后,构建电感参数状态观测器,用于实时更新并优化预测控制模型,以削弱...

基于QPR和RC协同控制的MMC整流器环流抑制策略研究————作者:邓亚平;亷官根;王小凤;刘彦男;贾颢;

摘要:针对于MMC整流器中存在的环流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QPR)和重复控制(RC)协同的环流抑制策略。建立了等效电路模型和系统数学模型,分析了MMC整流器二倍频谐波分量及其他偶次倍频谐波分量环流的产生原因,通过QPR控制抑制环流中的二倍频分量,并融合RC控制来抑制全部偶数倍频的分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QPR和RC协同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抑制MMC整流器中的环流,并在保障系统快速响...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