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51-1335/Q
国际标准刊号:1001-6880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上一本期杂志:《火力与指挥控制》核心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下一本期杂志:《自动化与仪表》工业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为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国内外正式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双月刊,是我国最早报道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的刊物,由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成都地奥制药公司、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中心及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合办。办刊宗旨是:报道天然产物研究的最新成果,开发天然产物研究的广泛用途,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加强科研、开发、生产的进程,传播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科技成果,以促进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主要刊载具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及药用动、植物的研究与开发的创新性成果,尤其是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作用机理、提取分离新方法,天然产物结构改造、生物合成及生物转化,天然产物合成新方法,天然产物构效关系,复杂混合物快速分离分析,天然产物活性评价新手段,天然产物综合利用等,内容涵盖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化学、药学及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从1989年创刊以来,已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期刊数据库EBSCO、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数据库、中国农林数据库、英国CABI数据库、NPU(天然产物快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收录。

  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提供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8)”,《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的影响因子为0.914,在43种中医药学期刊影响因子排名中位居第2名。

  【栏目设置】

  设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开发研究”和“综述”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白黄小脆柄菇发酵液中的一个新的血苋烷型倍半萜(英文) 李学梅;尹霞;李正辉;冯涛;刘吉开1131-1133

  西南远志中一个新的三萜皂苷 耿圆圆;黄艳杰;王军民;周俊;华燕1134-1139

  谷胱甘肽的合成与其活性初步评价 代涛;李松涛;赵红玲;王小青;王良友1140-1145

  樟属植物叶水浸提液对油樟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 李群;谭韵雅;魏琴;汪超;游玲1146-1150+1198

  桔梗方提取液喷雾干燥工艺优选 李喜凤;安硕;张伟晓;王优湑;贾永艳1151-1155+1161

  吴茱萸五加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及其抗炎活性和细胞毒活性研究(英文) 李小军;黄玮超;李芝;张晓丹;刘向前;权玉京;李炯圭1156-1161

  乌贼墨黑色素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及排铅效果的研究 吕玲;刘漫;李和生1162-1165+1204

  芒果苷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 卫智权;阎莉;邓家刚;邓静1166-1170

  研究简报

  珍珠菜中黄酮及Megastigmane类化学成分研究 梁东;刘彦飞;郝志友;陈若芸;于德泉1171-1175+1139

  类芽孢杆菌BD3526抑菌活性物质的初步分离及性质测定 刘玉娟;韩瑨;吴江;刘振民;郭本恒;吴正钧1176-1180+1209

  牛粪中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研究 汪学军;闵长莉;韩彭磊;张丽君1181-1186+1258

  皇菊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胡文杰;邱修明;曾建军;李晨;邱道贇;丁志伟1187-1193

  不同品种芹菜叶中精油的提取及其功效测定 张玲希;郦帅;董荧荧;何霞;卓如雄;宣贵达1194-1198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枳实含量测定 雷敬卫;樊明月;白雁;谢彩侠;张迪文1199-1204

  二维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塞隆骨强极性多肽 江磊;赵换;陶燕铎;王硕;邵赟;王启兰;张耀洲;梅丽娟1205-1209

  核心论文代发:试述如何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质量

  摘 要:我国在零件加工行业大多还是沿用传统的加工方式,虽然也引进了世界先进的加工方法,但在薄壁零件领域技术仍旧落后。所以,我们应当积极的探讨世界零件加工行业先进的成型工艺以及加工技术,这对于我国薄壁零件的加工水平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大大缩短我国的加工行业同国际水平之间的差距,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核心论文代发,提高,薄壁零件,加工质量

  前言

  为了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质量,文章将从薄壁零件的装夹、切削用量的选择、刀具的几个角度及冷却液的应用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代谢组学的天山花楸水提物抗哮喘机制研究————作者:王文凯;李改茹;马晓丽;常军民;

摘要:研究天山花楸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 Sorbus tianshanica Rupr.,STE)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卵清蛋白诱导构建哮喘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地塞米松组(2 mg/kg)、STE低剂量组(1 g/kg)、STE中剂量组(2 g/kg)及STE高剂量组(4 g/kg)。各组小鼠接受相应处理,连续灌胃治疗两周后通...

恰玛古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作者:帕孜莱提·艾尼瓦尔;安静;娄艳;朱靖蓉;

摘要:恰玛古(Brassica rapa L.)是一种广泛种植和食用的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其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多样的药理活性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综述对恰玛古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了全面总结。研究表明,恰玛古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包括硫代葡萄糖苷、异硫氰酸酯类、酚类、多糖和有机酸类化合物。这些成分赋予恰玛古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抗菌、抗肿瘤、抗炎、抗氧化、降糖和肾脏保护。本文综述了迄今为止关于恰玛古化学...

地椒草精油体外抗炎和抗氧化活性研究————作者:侯宝龙;李茂浩;

摘要:探讨地椒草精油(Thymus quinquecostatus Celak essential oil,TQEO)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及其作用机制。通过DPPH、羟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考察了TQEO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TQEO对氧化损伤细胞的凋亡和周期的影响;ELISA检测TQEO对炎症细胞中关键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

基于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分析及分子对接探究构树茎抗特应性皮炎活性及作用机制————作者:高丛西;朱建勇;田丁;王扣;

摘要:基于细胞实验,采用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分析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构树茎(twigs of Broussonetia papyrifera,TBP)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活性成分和潜在机制。通过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诱导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

昆明山海棠根的化学成分及其神经保护作用————作者:乔温皓;林芷淇;董俊芳;胡炜彦;张荣平;陈兴龙;

摘要:研究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根的化学成分及其神经保护作用。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昆明山海棠根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技术和计算电子圆二色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利用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细胞)评价化合物的神经保护作用。从昆明山海棠根中分离鉴定13个化...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讨青柠提取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作者:黄逯;李善良;谢鹏;宁玲;莫玉焕;田婧;赵悦;黄宪;

摘要: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讨青柠提取物(Citrus aurantiifolia extract,CAE)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作用机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对CAE中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并对橙皮苷、柚皮素、川陈皮素、橘红素等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进行定量检测。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CAE治疗T2DM作用信号通路。构建高脂饲料喂养及链脲佐菌素诱发T2D...

延胡索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分离、分析检测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作者:靳峰;唐志书;宋忠兴;焦红红;

摘要: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为罂粟科紫堇属植物,以干燥块茎入药,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延胡索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生物碱类化合物,目前已准确鉴定出110余个生物碱成分。利用超临界萃取等绿色高效的提取方法,超滤法与分子印迹技术联用等分离纯化方法,结合色谱-核磁共振等先进分析技术,可有效提升该类活性成分(尤其是微量及结构相似组分)的提取效率与检测灵敏度。现代药理研究...

细柱五加中4个羽扇豆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研究————作者:卢茂芳;吴剑;蒋诗琴;鲁曼霞;陆昌洙;李建昊;戴玲;刘向前;

摘要:研究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AGS)中4个羽扇豆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这些化合物包括impressic acid(1)、3α, 11α-dihydroxy-23-oxo-lup-20(29)-en-28-oic acid(2)、3α, 11α, 23-trihydroxy-lup-20(29)-en-28-oic ...

川贝母提取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影响————作者:刘思美;周婷;王曙;陈怡;叶本贵;

摘要:探讨川贝母提取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联合香烟烟雾(cigarette smoking,CS)暴露建立COPD大鼠模型,给药组给予川贝母提取物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究丹参-黄芪药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作者:母伟林;邵欣欣;刘青芝;张匣;宋田禹;高鹏飞;陈聪;胡亚洁;

摘要: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究中药药对丹参-黄芪(Salviae Miltiorrhizae Radix et Rhizoma-Astragali Radix,SMR-AR)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首先通过TCMSP、HERB、PubChem、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SMR-AR的活性成分,预测该药对的作用靶点,筛选...

姜黄素通过调控ERK1/2-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与凋亡抑制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作者:占海兵;吴婷;梁宁娟;周馨蓓;袁辉;郑思雨;杨同金;丁刚;

摘要:通过观察姜黄素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通路介导的自噬与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UC的保护机制。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

基于UPLC-Q/Orbitrap HRMS和网络药理学的恰玛古抗高尿酸血症研究————作者:袁淼龙;李鹏飞;袁蜜;木尼热·艾合买提;成欢;帕尔哈提·柔孜;杨晓君;

摘要: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orbitrap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Q/Orbitrap HRMS)结合网络药理学和斑马鱼实验分析恰玛古治疗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潜在作用机制和成分。首先通...

玫瑰花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作者:刘桂丽;韩红兵;

摘要:为探究玫瑰花多糖(Rosa rugosa flowers polysaccharide,RRP)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及其机制,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RRP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饮食建立高脂血症模型,连续给药4周后测定大鼠体重、肝脏指数和腹部脂肪;比色法测定血清和肝脏组织脂质含量;比色法和ELISA法检测肝脏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HE染...

姜黄素对高脂喂养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作者:侯洪涛;张建;王鼎鑫;崔子瑾;王存凯;白云;

摘要:探讨姜黄素对高脂喂养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响及机制。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高脂喂养(high-fat diet,HF)组、姜黄素低剂量(low-dose curcumin,Cur-L)组和姜黄素高剂量(high-dose curcumin,Cur-H)组。测定大鼠Lee's指数和肝指数;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的情况;观察大鼠血甘油三酯(tr...

七叶亭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作者:冯自力;陈映茹;赵鹏;陈美君;周良弘;杨珏;郝小江;

摘要:探讨七叶亭(esculetin,Esc)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TNBC细胞系MDA-MB-231和MDA-MB-468为实验模型,通过MTT法、细胞形态学观察、平板克隆形成法评估Esc对TNBC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Esc对TNB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Hoech...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的川芎抗SH-SY5Y细胞氧化损伤研究————作者:张敏;李学;袁志臻;任传忠;李玮;

摘要:研究川芎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关键活性成分及相关机制。首先,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川芎治疗PD和AD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构建“药物-疾病-成分-靶点”多维互作网络。进一步构建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及β...

STAT3信号通路调控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作者:李欢;宋旭华;范聪玲;张相安;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致病机制复杂,易反复发作,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其涉及氧化应激、免疫失衡等多方面因素。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是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存活的重要因子,可被相关细胞因子激活,从而...

沙棘黄酮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作者:阮凤梅;付伟阳;黄小红;华莹玥;黄莉梅;李玉锋;

摘要:探究沙棘黄酮提取物(total flavones from Hippophae rhamnoides L.,TFH)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acute liver injury,ALI)的保护作用。以腹腔注射0.2% CCl4-橄榄油溶液诱发小鼠ALI。观察各组小鼠肝功能,肝脏组织形态,检测小鼠抗氧化、脂代谢以及炎症因子等各项指标。采用RT-qP...

知母皂苷元减轻氧糖剥夺/复糖复氧小鼠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和铁死亡的机制研究————作者:丁林;王彦阁;王英;王世广;

摘要:探讨知母皂苷元(sarsasapogenin,Sar)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的保护作用和潜在分子机制。利用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作为CI/R离体细胞模型。将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

查耳酮类天然产物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作者:马昕;张钶新;王云云;黄新悦;李思齐;付炎;王娜;吴秀稳;温然;

摘要:研究查耳酮类天然产物的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采用MTT法对21个查耳酮类天然产物(1~21)的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选择最佳的天然产物及浓度干预人原位胰腺腺癌BXPC3细胞、人结直肠腺癌SW620细胞、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人甲状腺癌TPC-1细胞和人肝癌HUH-7细胞。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进行差异分析和富集分析。利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