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信息化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水利信息化

《水利信息化》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2-1819/TV
国际标准刊号:1674-9405
主办单位: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主管单位: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上一本期杂志:《水利水电快报》工程师职称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师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水利信息化》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水利信息化》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水利信息化》广泛向读者介绍该领域新概念和新理论,推广新技术、新产品,追踪水利自动化,信息化的最新发展技术,及时反映行业发展动态,为广大读者提供技术交流的平台,为科技与应用销售与市场,厂商与用户之间搭建了坚实的桥梁。

  经主管单位水利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自2010年4月起《水利水文自动化》更名为《水利信息化》,指导单位为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单位为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更名后的《水利信息化》杂志以服务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为宗旨,紧紧围绕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权威发布水利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和标准,及时介绍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介绍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敏锐追踪信息化建设热点、难点和焦点,推动信息化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促进水利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加强水利信息化的宣传工作,传达水利信息化政策,普及信息化知识,促进水利信息化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已列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等。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综述、系统建设、仪器与设备、信息处理、软件园地。

  水利信息化最新期刊目录

数字孪生万家寨水库冰凌发展过程预演功能开发与应用————作者:吴博;孙超;李宇良;

摘要:为实现数字孪生万家寨水库冰凌发展过程模拟预演功能,将BIM、倾斜摄影等模型与GIS场景进行多源地理空间数据融合,构建万家寨库区全要素数字化场景。基于水库回水区水-冰动力耦合模型预报预警计算结果,将地理空间、气象水文、凌情预报等数据与水库回水区冰水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行耦合计算,模拟水库水位、流量、表面冰、地形等不同组合条件对冰凌堆积的作用。通过冰水动力学理论和虚幻引擎+GIS引擎融合的方式,将冰凌发展...

基于知识图谱与区块链的水利数据安全共享系统设计————作者:李永峰;覃炀扬;吴海燕;于婉宁;刘彩霞;毕胜;

摘要:为提升水利数据的可共享性、真实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结合知识图谱和区块链技术,提出一种新的水利要素知识生产和共享方法,设计整合多源异构数据的知识图谱框架,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确权、交换和流转,实现数据信息的可信管理和安全共享。通过举例分析,阐释知识图谱结合区块链技术在数据监测、采集、传输、交换等过程中提高效率和可靠性的方法,围绕数据可信和安全共享与易溯源需求,基于Hyperledger Fabr...

基于Lambda架构的长江水文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设计————作者:徐晔;邹冰玉;高明;

摘要:针对长江水文应用系统中用户数据资源分散和认证方式多样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为提升数据管理的安全性和一致性,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Lambda架构的全局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制定规范的应用系统接入标准,优化用户和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整合跨行业异构系统,集成多源用户数据,满足应用系统对细粒度管理的需求;基于Lambda大数据架构,实现流处理数据与批处理数据的分离处理,大幅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并支持系统的高...

水利水电低代码智能监测一体化平台设计————作者:宋智豪;鞠军;

摘要:传统水利水电平台在设计及开发过程中敏捷性不佳,且开发周期长,耗费人力物力较高,亟须设计开发一款针对水利水电一体化平台、涵盖大量预定义组件库的可视化编程平台。使用最新的前后端技术及符合特定需求的代码生成器开发低代码平台,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水利水电智能监测一体化平台整体架构与主要功能的快速开发。相较传统的系统开发方式,低代码平台不仅拥有开发周期短、门槛低等特点,还能优化水电、水情、大坝等一体化平...

无资料地区设计径流快速计算系统开发————作者:李腾飞;邱琳琳;赵永波;

摘要:针对无资料地区设计径流计算过程中存在的资料查找繁琐、参数选取不准确、计算结果易受人为因素影响、计算效率低下等问题,探讨构建快速计算系统的方法和路径。以无资料地区设计径流快速计算为目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基于C#编程语言,通过程序流程制定、计算逻辑设计、结构框架搭建、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设计等一系列建设工作,开发设计径流快速计算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设计径流快速计算系统系统具有方便快捷、计算...

地下水“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研究————作者:钱峰;许明家;刘杰;昝友让;

摘要:地下水监测由于存在站网分布不均、密度不足、指标单一等问题,尚不能全方位支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要求。为实现地下水全要素、全周期监测,基于数字孪生水利框架研究提出构建地下水“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尺度对感知体系进行定义,从时间、空间、数据、业务、管理5个维度强调不同尺度数据融合使用的方法和要求,并提出着力构建地下水数据底板、充分整合创新、数据共建共享是构建感知体系的关键技...

基于机器学习的黄河上游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径流预估————作者:刘军;赵坤;

摘要:随着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加剧,径流序列稳定性遭到破坏,为解决径流准确预估难的问题,收集黄河上游10个气象站的月气象、唐乃亥水文站月径流量、7个CMIP6的GCM输出等数据,利用统计降尺度方法对GCM数据进行降尺度处理,采用支持向量机、多元线性回归和随机森林3种机器学习模型模拟历史径流,经对比分析后选择随机森林模型预估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的黄河上游径流变化。结果表明:3种机器学习算法都能够较好地模拟月...

多源水质监测数据融合评价及可视化系统————作者:索荣遥;王玄;张波;刘双丽;

摘要:水质监测评价是水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涉及自动、手动等不同监测方法,产生大量不同来源、尺度的监测数据,亟须充分融合运用多源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更加智能的自动化评价分析计算,进一步满足水环境精细化管理需求。设计多源水质监测数据融合规则,构建断面、河流多粒度水质评价模型,建立基于WebGIS的水质监测评价可视化系统,实现自动、手动监测等多源水质监测数据的自动化有序融合、水质自动化评价计算、水质监测一张图展示...

宁波水网水资源优化调度研究与实践————作者:陈洁;郑雨翔;刘嘉禾;钟伟;

摘要:为提升宁波水网精细化、精准化调度水平,针对宁波降水分配不均及弃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问题,基于甬江流域数字孪生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和智慧水利已有基础,在“两纵四横”水资源配置主骨架下,以宁波“库群互联”的城区供水网为切入点,搭建“南水北调、东西互济”的现代化水网。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模型决策算法等技术手段,构建安全运行监视、联合调度决策、日常业务管理、应急事件处置的智能应用体系,并开展用水预算管理探...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渭河源区径流量影响的定量分析————作者:赵永刚;贾杰;姜丽红;

摘要: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渭河源区径流量产生较大影响,为研究主要影响因素,采用距离倒数法、有序聚类法、累积斜率变化率等方法,对降水径流关系、径流量变异、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水与径流在年内分配上相关性较好,年际变化相关性较差,1980—2022年间降水量整体呈微弱增加趋势,径流量整体呈不显著的减小趋势;径流量在1993年出现显著变异,径流量减少2.01亿m3;气候变化对径流...

中小河流淹没分析及防洪情景库构建————作者:章可颖;江爱秋;刘桢义;

摘要:为提升中小河流防洪减灾能力,提出中小河流淹没计算及影响分析方法,采用一维河道水动力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形成流域淹没及社会经济影响的快速分析方法和防洪情景库构建框架。以浙江省北苕溪流域为研究对象,计算各设计频率下河流沿程水位及流量等特征值,基于GIS分析洪水淹没面积,结合承灾体社会经济和人口分布调查,识别高风险区域,制定疏散路线,优化防洪调度策略,最终形成北苕溪流域防洪情景库。研究成果可为中小...

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技术和装备应用研究————作者:张建刚;穆禹含;张欣;刘晨阳;

摘要:针对近年来多地洪水频发的现状,梳理北京市水文总站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情况,以及“三道防线”建设推进工作内容,重点介绍测雨雷达、山洪预警哨兵、水文监测侧扫雷达、北斗巡检设备等的技术原理和特点及应用前景。这些技术和设备既起到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示范引领作用,又能提升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可为洪水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等业务的决策管理提供基础支持

堆石坝内部二维变形一体化分布式监测技术试验研究————作者:吴哲辉;何宁;姜彦彬;孔洋;槐伟;

摘要:随着中国筑坝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测量手段难以满足高堆石坝内部变形监测的技术要求,亟须改进坝体内部变形监测技术。采用二维变形一体化分布式监测技术,将相邻测点间的水平位移和沉降变形转化为监测单元内部的光纤应变,在不同条件下开展多种二维变形调节状态的室内测试,对比V型和X型2种光纤布设工艺的监测效果,2种布纤方式下47组试验测得的监测单元水平位移和沉降值绝对误差均为毫米级,且X型布纤测试结果水平位移和沉...

基于多目标协同的地区级智慧水利建设研究与实践————作者:陈智洋;李昶;庄义琳;

摘要:为解决温州地区级智慧水利建设过程中软件系统多、数据孤岛多、数据不共享、业务不协同等问题,以浙江省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梳理核心业务,采用以数据治理为核心的统一构架、迭代升级已有系统、制定规范标准等措施,构建完成温州市水利“1+6+X+Y”智慧水利体系,横向协同气象、生态环境、应急等部门的数据及业务,纵向协同打通省水利厅“九龙联动治水”和各县市区水利局的数据和业务,多目标建成包含水灾害防御、水资源保障、...

H-ADCP在线流量监测信息集成系统开发————作者:梁显俊;杨玉元;梁姣;

摘要:针对百色水文中心原有H-ADCP在线流量监测站由2个公司承建,入库后的水位、流量等信息存在互不兼容的问题,为便于开展水文情报预报工作,开发H-ADCP在线流量监测信息集成系统。信息集成系统自定义H-ADCP水情数据表ST_ADCP_R,独立设立信息接收处理服务器,通过对一类在线流量监测站的空闲通信通道进行调整,将监测信息发送到信息接收服务器进行接收处理后存入ST_ADCP_R,对另一类在线流量监测...

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业水系统异常检测算法研究————作者:刘永利;郭明媛;晁浩;

摘要:随着工业水系统智能化的发展,对运行安全与稳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异常检测成为关键的研究方向,深度学习凭借在动态环境中的建模优势,逐渐成为异常检测的重要技术。综述深度学习在工业水系统异常检测中的应用,分别从有监督、半监督、无监督和自监督4个角度分析深度学习在工业水系统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AnomalyTrans、DCdetector和THOC等模型的特点及适用场景,并通过实验对比9种异常检测算法或...

基于专利数据的水利信息化领域主题识别与热点分析————作者:徐绪堪;章志捷;李彦颖;

摘要:水利信息化专利是信息技术在水利领域应用的重要体现和产出,在水利工程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水利信息化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出一套基于专利数据的分析流程,对专利申请趋势、申请地域、技术领域等要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利用LDA主题模型识别水利信息化专利的主题与热点,揭示中国水利信息化领域的技术架构组成和发展趋势,为推进中国水利信息化学科规范化建设,促进水利信息化领域健康有序发展提供重要...

水库大坝安全研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董家领;彭强;吴裴煜;翁浩轩;

摘要:针对当前大部分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功能仍局限于数据采集、查看、展示等简单操作,信息应用功能单一、缺乏智能化分析应用模型等问题,从大坝安全智能诊断与智慧管理需求出发,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以水库大坝安全在线监测、安全智能研判、安全动态体检、预警闭环处置等为核心业务功能的水库大坝安全研判系统。通过BIM+GIS+IoT技术,在信息模型中植入大坝安全研判相关数据,并基于数据机理...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河湖“四乱”遥感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作者:白璐;王艺静;李启兴;

摘要:针对河湖“四乱”辐射面积广、人工识别难、监测效率低等特点,设计河湖“四乱”遥感识别系统,精准识别河湖“四乱”。以北京市为研究区,通过高分二号卫星航片建立测试集和训练集,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100 000张训练样本影像进行学习,提取“四乱”的地物光谱、空间位置、几何分形等特征,建立解译标志,并通过测试集中随机获取的永定河、潮白河遥感影像验证系统识别“四乱”的整体识别率。结果表明:系统对永定河、潮白...

数理与机理双驱的数字孪生冰期输水系统研发————作者:任秉枢;潘佳佳;陈晖;郭新蕾;付辉;

摘要:为加快构建数字孪生水网工程样板,采用原型观测、机理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以水温数据驱动、热力-水动力、冰水耦合的水温冰情过程精细模拟等模型为核心引擎,综合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10年的水温冰情时空分布特征,构建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冰期输水应用系统平台,支撑中线干渠冰水情的实时监测告警、水温冰情智能预报、凌汛风险预警、多场景冰凌生消预演和冬季防凌调度输水预案的智慧水利体系建设。系统成功...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