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与石油》石油科技杂志,创刊于1962年,由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西南分公司主办。
《天然气与石油》以推广国内外油气田地面建设先进技术为办刊宗旨。主要报道油气储运、油气加工、通信与自动控制、腐蚀与防腐、机械设备、电力、热工、采暖通风、环境保护、给排水、工程地质及测量、工业与民用建筑、技术经济、计算机应用、科技管理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获奖情况:四川省第二届期刊质量“技术类质量一级”;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天然气与石油杂志栏目设置
气储运、油气加工、腐蚀与防腐蚀、机械设备、通信与自动控制、电力热工、采暖通风、环境保护
天然气与石油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天然气与石油杂志社征稿要求
一、《天然气与石油》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天然气与石油》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天然气与石油》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阅读推荐:石油工程建设
《石油工程建设》石油石化期刊,创刊于1975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石油工程建设(集团)公司主办,是我国石油石化基建工程领域创办最早的专业技术刊物。专门报道油气田、油气管道、油气储罐、炼油厂、化工厂、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的工程建设和技术改造等。
天然气与石油最新期刊目录
真空变压吸附法纯化氦的实验研究————作者:李均方;张瑞春;何伟;何琳琳;
摘要:为推广变压吸附工艺的工程化应用,更好地满足天然气提氦对粗氦纯化的潜在需求,通过常用的商业吸附剂和成熟的变压吸附工艺,对某装置的粗氦进行了变压吸附实验研究。采用真空变压吸附工艺实现氦与氧氮杂质的分离,考察了吸附时间对氧氮杂质含量、氦收率以及氧氮杂质浓缩倍数的影响。以中等硅铝比分子筛吸附剂Ⅰ和低等硅铝比分子筛吸附剂Ⅱ为材料,处理气量≤2 m3/h,操作压力≤2 MPa,低等硅铝比...
基于光谱消光法的天然气管道内黑粉颗粒物在线检测研究————作者:朱静东;王海宁;严志强;周小虎;张艺馨;王顺喜;
摘要:天然气管道内存在的黑粉颗粒物会影响集输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管道内黑粉颗粒物的检测是天然气站场内部过滤分离装置选型的基础。基于光谱消光法原理,建立了一种用于天然气管道内黑粉颗粒物在线检测的装置和理论模型。模型基于米氏(Mie)散射原理建立,特别考虑了天然气介质消光作用,使用差分吸收光谱法(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DOAS)数值计...
水下输气管道泄漏特征及衍生灾害研究进展————作者:汪侃;徐思源;刘晓雷;芈家慧;朱婧睿;李甜甜;
摘要:水下输气管道是连接海上油气资源与陆地使用终端的重要纽带,其高压输送的安全保障问题是现存难点。海洋环境加剧了泄漏介质扩散过程的复杂性,明确水下输气管道泄漏机理及其对衍生海洋灾害的影响机制,是水下输气管道失效预防和事故防护的基础。现有研究表明,输运介质性质、混合气体比例、泄漏源结构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水下输气管道泄漏演化规律变化的重要因素,管内掺混轻质组分后泄漏介质上浮时间更短,导致气体羽流偏...
位阻胺脱硫溶剂抗发泡性能及工业应用验证————作者:朱玥嘉;周志斌;朱道平;汪东;郭本帅;
摘要:为探究位阻胺脱硫溶剂在天然气净化过程中面对油类、盐类及固体颗粒杂质时的发泡特性,评估抗发泡性能,进行位阻胺脱硫溶剂在天然气净化厂的工业应用实验。通过模拟污染条件,采用氮气流量400 mL/ min、水浴温度40℃的发泡装置,向位阻胺脱硫溶剂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气田水、不同浓度及粒径的颗粒杂质(如FeS和活性炭),并记录泡沫高度与消泡时间。位阻胺脱硫溶剂在面对含油气田水和大颗粒杂质时,表现出优异的抗发泡...
络合铁脱硫溶液体系草酸亚铁生成机理探讨————作者:朱洪林;周斯雅;李涛;高阳;
摘要:某在役双塔流程络合铁脱硫装置的吸收塔富液出塔管线内壁上,发现了大量结构紧密的坚固堵塞物,为降低或消除堵塞物对装置正常运行的影响,有必要弄清堵塞物的组分和生成机理,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分析射线衍射谱图、晶体结构、元素含量,明确堵塞物的性质及特征组成,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实验验证,确定络合铁脱硫溶液体系草酸亚铁生成机理,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包括调整合理的溶液pH值、控制F...
利用高压LNG冷能分离轻烃的工艺流程————作者:白宇恒;傅敬强;李龙;汪贵;王科;田静;刘家洪;
摘要: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蕴含了大量冷能,利用这部分冷能以很低的能耗即可获得高附加值的轻烃产品,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匹配现有LNG接收站闪蒸气(Boil-off Gas, BOG)再冷凝回收工艺流程,将LNG中所含轻烃全部回收,提出了一种以高压LNG为原料,利用LNG冷能分离轻烃的新工艺流程。采用商业工艺计算软件,以某LNG接收站富液为例进行了模...
跨临界CO2热泵技术在油田单井的应用研究————作者:黄春建;宋钦钦;李丽娜;沈福林;郑民君;梁蓝云;张丽;吕涛志;
摘要:为实现“双碳”目标,油气田企业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推进低碳化油气生产。热能是油气单井低温位燃气加热炉和电磁加热器清洁替代的主要方向,但存在热泵种类众多、技术混杂以及北方低温环境适应性较差等问题。开展跨临界CO2热泵和电磁加热器应用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跨临界CO2热泵运行的性能系数((印)COP(正))达到2.99,节电率>62%,预计全年(印)C...
管道流致振动的定量评估方法研究————作者:高建林;蔡志强;胡京高;闫东军;雷本勇;
摘要:流致振动现象可能造成管道疲劳破坏,因此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对流致振动的控制至关重要。传统工程设计中,管道都是基于静态分析设计,未考虑管道流致振动带来的疲劳破坏问题,出现问题后才进行分析与整改。详细阐述了在设计阶段对管道流致振动进行定量评估的判定标准及流程,以某天然气净化项目脱硫装置中两相流管道为例进行分析,对风险较高的管道提出整改措施,经验证,整改措施可有效降低流致振动导致管道疲劳破坏的风险。研究...
陕京输气系统节能运行方法研究————作者:唐善华;董一直;丁媛;王志伟;王秋麟;李义坤;左丽丽;
摘要:随着陕京输气系统运行规模扩大,为降低管道输送能耗和运行成本。基于陕京输气系统多点互联互通、转供调气方式灵活的优势,衍生出压缩机组配置、输送路径调整等运行方案优化措施。针对陕京输气系统建立仿真模型,采用实际运行工况验证并校核模型准确性,研究不同运行方案对输气系统能耗的影响,并结合关键节点压力控制,针对压缩机配置和输送路径,从管存、压缩机配置、输气负荷等角度对各方案能耗进行比选,结合仿真模拟结果提出了...
已建油气管道隧道利旧实施方案研究————作者:王晓峰;陈思敏;王润东;王棠昱;罗扬;
摘要:随着中国油气管网建设规模的不断发展,油气长输管道建设为避让风景区、城镇规划区、公共交通设施、军事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减少管道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大量采用了隧道穿越方式通过。充分利用已建油气管道隧道并行敷设新建的油气管道,可大大降低长输管道建设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缩短建设工期,减少工程建设投资成本。对已建油气管道利旧可实施性深入研究,提出了隧道利旧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方案,通过实际应用验...
基于力学稳定性的漏失风险随钻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作者:吴立伟;袁亚东;刘坤;汤柏松;张帅;
摘要:井漏已成为渤海M油田钻井作业过程中最常见的复杂情况之一,且以裂缝性漏失最为常见。当前井漏风险预警以钻前预测为主,缺乏基于井筒实际参数的实时漏失风险预警,实际作业过程中会出现钻前预测有风险实钻无漏失,钻前预测低风险但实钻发生漏失,尤其在井位无法避开高风险断缝带时循环当量密度控制无参考依据。在渤海M油田区域断缝体系钻前精细刻画和漏失预测基础上,基于开发井随钻测井资料构建实时一维地质力学模型,利用剪切破...
深层油藏采油井不同CO2分压条件下N80钢腐蚀行为研究————作者:周祥;叶正荣;刘翔;伊然;赵志宏;钟银;林学强;孙建波;
摘要:近年来,CO2捕集与利用逐步在埋深> 3 000 m的油藏开展试验,生产过程中井筒温度压力高,CO2相态存在超临界态和气态,对N80钢在不同CO2分压条件下腐蚀行为缺乏全面认识,导致采油井防腐设计存在一定盲目性。为此,探究不同CO2相态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及腐蚀机理。首先采用失重法研究了N80钢在不同CO 植物对天然气管道防腐层的影响研究————作者:陈子峰;王德强;杜凤;任帅;李政昊;韩利平;于慧敏;刘晓童;王彬帆; 摘要:为研究植物根系对天然气管道防腐层的影响,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天然气管道周围5 m范围内植物种类和生态类型的调研,确定9处典型开挖点。开挖的9处中有1处白桦树根系对防腐层产生明显压痕,其他8处暂未对管道防腐层产生明显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根系对防腐层的影响因素为树种、胸径、管道埋深、植物与管道相对距离、生态类型;植物种类不同,根系生长特征有很大区别;距离管道越近,管道埋深越浅,管道防腐层受影响风险越大... 高含硫气田采出水吸附法提锂工艺研究及应用————作者:彭杰;杨晓娇;刘刚;肖芳;李林育;李丽;金艳; 摘要:随着中国天然气产量逐步增加,气田采出水回注地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处理气田采出水,在解决气田采出水环境问题的同时提取气田采出水中的有价元素,获取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应用锰系离子筛吸附剂从高含硫气田采出水中提取锂,展现了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及吸附性能。气田采出水经脱硫及氧化预处理后,吸附剂吸附量从12.27 mg/ g显著提升至29.80 mg/ g。此外,采用“吸附+膜分离+膜提浓”整体... 合水油田措施返排液回用技术研究与应用————作者:侯浩;刘保录;郑建刚;张桓;张复; 摘要:针对合水油田返排液处理成本高、成分复杂的难题,提出“物理优先—化学精控”协同策略,开发了基于低成本、少药剂原则的差异化处理工艺。通过精准对标水质特征与回用标准,确立Ca2+、Mg2+、总铁、悬浮物、pH值及含油量为关键影响因素,采用重力沉降除油砂、酸碱返排液自中和除铁等技术,显著降低化学药剂用量。根据回用目标设计差异化工艺组合:回用于洗井液时,采用三级简... 基于Brunone模型的实时模型法管道泄漏监测技术研究————作者:宋进舟;吴同;陈頔;王子轩;李佳函;李玉星;刘翠伟; 摘要:国内输油管网里程长、覆盖地域广、沿程高后果区密集,及时准确的输油管道泄漏监测技术是保障管网稳定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手段。数据采集与监控(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CADA)系统可以实时准确地获取管流参数和管道部件的运行状态,有较高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基于Brunone模型的实时模型法结构简单、数值计算快,但需要大量历史数据进行经验系... 大港油田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油合理闷井时间优化研究————作者:陈锐;周华兴;唐庆;王淼迪;刘成源;王栋;马赫; 摘要:页岩油储层压后合理闷井时间对提高单井全生命周期累产油具有重要作用,但受储层物性、水平段长度及压裂工艺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层系闷井后自喷生产阶段见油规律差异性较大。以大港油田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油5号平台C1、C3层系为例,通过室内岩心渗吸实验分析压裂液—页岩油渗吸置换规律,同时综合分析闷井后油井自喷阶段含水变化、井口压力变化以及数值模拟压后储层基质渗吸平衡变化规律,确定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油合理闷井时间... 失效数据驱动方法在油气管道风险评价中的应用与发展————作者:程可心;杨玉锋;郑文培; 摘要:为提升油气管道风险评估的精度与时效性,从机理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的角度,系统梳理了油气管道风险评价的主要方法,重点探讨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在风险评价中的应用,并结合管道失效典型场景分析了数据驱动型评价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结果表明,失效数据驱动的评价方法通过非线性建模与多源数据融合,能够有效捕捉动态风险,显著提升风险评估的精度和时效性。在地质灾害、第三方破坏和腐蚀风险评价方面,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 渡口河—七里北特高含硫气田投产成功————作者:何珺
;上官昌淮; 摘要:<正>2025年6月30日,渡口河—七里北特高含硫气田投产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复杂高酸性气田开发领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渡口河—七里北特高含硫气田的净化厂H2S含量高达15.9%,为国内最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渡口河—七里北气田飞仙关组气藏开发产能建设项目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设计,为克服特高含硫气田的世界级难题,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在项目设计中从深度净化、抗腐蚀... 海上砂泥互层水平井分段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研究————作者:罗迪;马逢源;江锚;张士诚;邹雨时;谢明英;刘伟新;冯沙沙; 摘要:南海东部低渗储量规模巨大,矿场实践表明水平井是进行海上低渗储量规模化开发的有效途径。南海东部低渗储量沉积特征呈现砂泥互层、薄互层等规律,为研究砂泥互层型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水力裂缝扩展规律,采用边界元方法对影响水平井水力裂缝穿层扩展规律的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开展了研究分析,同时考虑受应力干扰导致的基质岩石单元的挤压变形,确定了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与水力裂缝形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水平井分段压裂裂...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