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测井技术》杂志于1977年创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正式期刊,是国内惟一反映我国测井技术发展现状、水平及动向的技术性刊物。本刊集学术性、技术性和信息性为一体,为“中国期刊方阵”中的双效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期刊;被《中国石油文摘》、美国《石油文摘》、美国职业测井分析家学会(SPWLA)地球物理数据库、美国Ei检索刊物数据库、美国CA、俄罗斯AJ、万方数据库等收录检索;被美国《PETROPHYSICS》转载;发行范围覆盖了与测井相关的各个领域,形成与国际相关测井行业的学术交流和信息交换,同时被全国主要大专院校图书馆馆藏。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设置有“综述”,“岩石物性研究”,“方法研究”,“测井解释”,“测井仪器”,“测井应用”,“计算机应用”,“问题讨论”,“经验交流”,“技术信息”等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D-T2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发展综述 吴飞,范宜仁,李进,邓少贵,邢东辉,巫振观,杨培强,WU Fei,FAN Yiren,LI Jin,DENG Shaogui,XING Donghui,WU Zhengguan,YANG Peiqiang
钻井液侵入对储层电阻率影响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王敏,李万才,冯雪,唐志远,刘国昌,WANG Min,LI Wancai,FENG Xue,TANG Zhiyuan,LIU Guochang
基于双孔隙和三孔隙模型的缝洞型储层导电理论研究 高建申,王殿生,刘金玉,隋宏光,GAO Jianshen,WANG Diansheng,LIU Jinyu,SUI Hongguang
多分量感应测井井眼及侵入影响因素分析 张国艳,梁小兵,高杰,徐辰浩,李政阳,ZHANG Guoyan,LIANG Xiaobing,GAO Jie,XU Chenhao,LI Zhengyang
电流势法在直流电测井中的应用 柳杰,张中庆,LIU Jie,ZHANG Zhongqing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港西地区新近系储层大孔道识别中的应用 古莉,赵军,胡洪,杨永杰,GU Li,ZHAO Jun,HU Hong,YANG Yongjie
查干凹陷砂砾岩体溶蚀孔隙储层测井解释方法 李风玲,翟芳芳,任杰,陈彬,LI Fengling,ZHAI Fangfang,REN Jie,CHEN Bin
柴达木盆地深层天然气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肖玉峰,张审琴,陈鹏,王永生,王秀芹,罗敬兵,XIAO Yufeng,ZHANG Shenqin,CHEN Peng,WANG Yongsheng,WANG Xiuqin,LUO Jingbing
基于测井多参数两向量判别交会图法识别油水层 燕继成,李渊,YAN Jicheng,LI Yuan
吐哈盆地复杂孔隙结构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刘洪亮,王成荣,王鹏,吴都,职玲玲,刘春辉,LIU Hongliang,WANG Chengrong,WANG Peng,WU Du,ZHI Lingling,LIU Chunhui
核心期刊投稿论文:利用模糊数学理论综合评价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方法
摘 要:数据时进行质量管理的基础,是在对工程质量数据的统计调查、资料整理、统计分析和最终判据的过程中,目的在于及时发现有无系统因素的影响,以便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要用数理统计方法来寻找存在的质量问题的所在和反映工程质量的优劣,地工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综合科学分析,找出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利用“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质量整改措施,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益和效率不断提高。目前,评判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方法很多,如:但对于楼层多、结构复杂的建筑结构而言,其检验批多,项目也多,采用传统的质量评定方法即繁又杂,本文介绍一种采用模糊数学理论综合评价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质量评定,评判方法,模糊数学,预控措施
Theory of fuzzy mathematic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Wu Liang1 Ge Lei2 Liu Jia-li3
(1.Shenya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2.Shenyang Huarui Shiji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测井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目标场法的核磁共振测井仪射频线圈设计方法————作者:龙志豪;李新;于慧俊;汪正垛;肖立志;罗嗣慧;
摘要:为了提升核磁共振测井仪在狭小井筒环境中的探测性能,优化射频线圈的功耗与信噪比,采用基于目标场法的射频线圈设计方法:基于外部杂散场静磁场与射频磁场的正交匹配条件设定目标射频磁场分布,通过目标场法构建线圈电流密度与目标磁场的数值响应方程,使用Tikhonov正则化和最小能量耗散求解目标函数以反演最优线圈结构,并将其与鞍型线圈进行有限元仿真及实物测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实物测试中,优化线圈最佳脉冲...
顺北地区地应力精细建模及不同断裂带分布特征研究————作者:艾克拜尔·沙迪克;张春福;齐戈为;马新平;罗佳伟;房晓璐;
摘要:针对顺北地区走滑断裂带内部结构复杂导致油气藏分布预测困难的问题,系统研究不同尺度断裂带及不同构造段地应力场分布规律,以解决走滑断裂带岩石力学参数表征不清、地应力规律模糊的难题。考虑垂向与水平方向岩石力学差异,建立顺北地区奥陶系横观各向同性(Vertical Transverse Isotropy,VTI)地层岩石力学参数测井模型;分析不同地应力计算模型特点,依据Sn模型优化适用于VTI地层的黄氏模...
渤海湾盆地X凹陷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电阻率校正————作者:杨芸伊;孙建孟;张伟;于伟高;吴健;郭森;刘子彰;苏秦倩;
摘要:渤海湾盆地X凹陷广泛发育低阻油层,该区油层低阻成因机制复杂、主控因素尚未明确,原油具有高密度、高黏度物理特点,油水界限层难以区分,流体性质识别困难,严重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开发进程。该文基于东营组12口井769块岩心资料,综合应用常规物性、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全岩X射线衍射、岩电实验及原油分析等实验数据,结合测井曲线和试油投采资料,分析了黏土矿物、粒度、物性、毛细管压力、孔喉半径、核磁共振离心实验获...
基于阵列声波测井的地层压裂效果评价方法————作者:李思亦;陈文辉;孙学凯;姜黎明;缑艳红;孙昊;时鹏;温柔;
摘要:非常规油气藏的压裂改造技术是提高致密储层油气采收率的重要方式,也是后续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目前,该技术已逐渐发展至与地质勘探、油藏开发、采油工程等专业相结合的综合技术体系。但由于压裂作业本身的复杂性、动态性及多变性,地层压裂效果的精细评价一直是一项业界的技术难题。在时差-频率投影法的基础上,将以线性预测理论为背景的频散分析方法与层级聚类相结合,在密度聚类的过程中同时考虑反演的声波振幅及慢度,...
产气剖面测井技术在苏里格南气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作者:李桂山;任健伟;裴阳;王博;魏宝军;王卓;张金海;
摘要:苏里格南气田是中国重要的致密砂岩气藏开发区,具有典型的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压力特征。在开发过程中,该气田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单井产量差异大,这些因素给气田的高效开发带来了巨大的难题。为了更好地优化气田的开发效果,基于生产测井组合仪(Production Logging Tool,PLT)测井技术开展了产气剖面测试,系统地评价了苏里格南气田储层的动态特征及开发效果,开展了PLT产...
黏性介质内部质点振动瞬态过程及其应用————作者:法林;孟爽爽;陈文辉;时鹏;崔新豪;陈超;杨慧婷;邱杰;李瑾玥;徐渝林;赵梅山;
摘要:为了探究黏性介质内部质点振动的瞬态过程及其频谱特性,明确内在噪声的产生机制与应用价值,采用阻尼振荡弹簧振子模型,推导黏性固体介质内部质点的声学冲击响应和系统函数,基于内在噪声元和线性叠加原理,分析多频力作用下质点的运动状态,提出多频内在噪声概念及提取方法,并以页岩、T-砂岩(Tayler Sandstone)、O-页岩(Oil Shale)为样本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静止质点在单频简谐...
川中地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渗透率测井建模及其应用————作者:罗谋兵;石新;朱萌;
摘要: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潜力大,但面临储层埋藏深度大,非均质性强,储集类型配置复杂等难题。现有的碳酸盐岩储层物性测井评价方法难以凭借常规测井曲线对裂缝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进行有效定量评价。基于研究区目的层段的岩心分析资料、常规测井资料与地层压力测试资料,利用补偿中子、横波时差与有效应力建立总孔隙度模型。通过岩心CT扫描数据刻度储集空间占比,获取可信度较高的裂缝孔隙度数据,利...
中国自主旋转导向技术跨入超深井作业领域
摘要:<正>7月9日,从中国海油旗下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获悉,中国海油自主研发的“璇玑”旋转导向钻井和随钻测井系统以6 018 m完钻井深和158℃井温、单趟进尺2 038.00 m,在中国某海域圆满完成作业,刷新“璇玑”系统自投入应用以来作业深度与温度双项纪录。这标志着中国自主旋转导向技术正式跨入超深井作业领域。为了攻克超深井钻井面临的超深高温高压、地质层位复杂、强震动等难题,“璇玑”...
科技论文中英文摘要编写四要素
摘要:<正>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以及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涉及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结果——课题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的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以及提出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
井孔模式波反射波信号的特征及识别方法研究————作者:杨博;车小花;赵腾;卢俊强;门百永;乔文孝;
摘要:受井眼扩径及轴向非均匀地层发育等因素影响,远探测声波测井波场中存在井旁异常体反射波的同时,还存在井孔模式波反射信号,后者的存在往往导致远探测声波测井资料解释结果的多解性,给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和压裂施工改造带来较大干扰。针对远探测声波测井中井孔模式波反射波与井旁异常体反射波信号同时存在的现象,开展了在井眼扩径、井旁存在地层界面情况下的偶极子声波测井响应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因井眼扩径引起的弯曲波反射波以...
海上大位移井注水剖面光纤监测反演方法————作者:冉飞飞;罗红文;李颖;李海涛;艾文斌;张玺亮;熊瀚澜;陈柄杞;潘晓艺;
摘要: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ing,DTS)技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海上井注采动态监测领域。然而,利用DTS数据诊断海上大位移井注入剖面仍面临诸多挑战,难度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考虑海上完井传热特征与微热效应的大位移井注水温度剖面预测模型。通过模拟分析,研究了海上大位移注水井温度剖面特征,明确了不同因素对温度剖面的影响规律。此外,采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
井眼扩径对偶极子声波测井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作者:肖红琳;张小聪;张晓明;杨博;车小花;王谦;沈力;
摘要:受地应力分布不均匀和破碎带发育等因素影响,顺北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井眼经常出现扩径现象,这会导致偶极子声波测井资料解释评价的多解性。针对井眼扩径对碳酸盐岩地层偶极子声波测井的响应展开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偶极子声源在不同扩径位置与扩径尺寸下的井孔声场特征,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井眼扩径对偶极子波声波时差的测量准确度影响较小。当声源位置位于扩径段,或者发收声系之间存在扩径时,对偶极子波...
基于滑动能窗的γ密度测井方法研究————作者:安旅行;岳灿;褚庆军;何宇航;刘宇新;张清民;
摘要:为了降低γ密度测井中间隙填充物(泥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测井准确性,采用基于泥饼厚度、密度与峰值偏移程度的正相关性,研究了滑动能窗法;分析了泥饼性质对能谱形变的影响规律;通过已知密度及泥饼厚度的滑动能窗计数拟合,结合线性插值获取个性化参数组和公式;利用4号~9号标准井的实验能谱数据进行正演和反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泥饼影响规律为同种等厚泥饼在不同地层刻度井造成的能谱峰位偏移程度相同,重泥...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基于负载自适应的发射模块设计————作者:李雨麒;施俊成;史超;杨居朋;郭英才;肖宏;马雪青;柏涛;
摘要:为了解决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仪发射模块在不同井况下适应性不足,尤其在高电阻率钻井液环境中发射电流不足、影响成像质量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发射模块在井下的响应特性,构建等效电路模型,提出负载自适应发射模块设计方案,结合模型仿真验证其功能,并将其集成至宽动态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仪器进行实际井下测试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与传统发射模块相比,该模块的钻井液电阻率适用范围提升至原有3倍,负载适应能力提升至原...
一种过套管阵列声波时差的自适应提取方法————作者:张永超;吴琴琴;姜黎明;孙学凯;赵子萌;张然;张立;张嘉庆;
摘要:为了克服套管与地层胶结不良时套管井地层声波时差提取的难题,解决现有方法依赖精确井孔参数等先验信息或人工调参的局限,采用以套管波固定慢度特性为基础的自适应提取方法:通过波场分离预测并初步剔除套管波,引入自适应加权策略保护地层波特征,结合数据重建技术增强波形冗余信息,最终通过相似相关或频散分析实现套后地层时差提取。研究结果表明:(1)该方法经大量直井和水平井案例验证,克服了水泥胶结不好情况下信号提取的...
基于自然伽马测井的鄂尔多斯盆地庆阳地区氦气资源评价————作者:唐敏;郝乐伟;康锐;范立勇;李小燕;马晓峰;陶辉飞;
摘要:为了探究鄂尔多斯盆地庆阳地区沉积岩层生氦量对氦气储量的贡献,采用自然伽马测井技术,通过探测地层中U、Th、K的天然放射性强度反映岩石放射性元素丰度,结合岩心取样与实验室能谱分析标定U、Th元素含量并拟合自然伽马测井值,进而计算氦气生成量,利用“放射性元素丰度—生氦速率—累积量”逻辑链评价潜在氦源岩生氦潜量,结合23口井的测井资料及地层厚度、密度、面积数据定量评估研究区主要沉积岩氦气资源生成总量,并...
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页岩油甜点综合评价标准构建————作者:刘粤蛟;孙建孟;杨冬;成家杰;王雪;姚熠博;李伟;
摘要:中国陆相页岩油资源潜力巨大,是中国常规油气的重要战略接替资源。该研究聚焦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页岩油储层评价体系构建,针对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页岩油储集空间类型多元化(基质型、纹层型及夹层型)且储层非均质性显著的特征,从典型页岩油特征及综合评价调研出发,对比了涠西南凹陷页岩油与中国典型页岩油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通过挖掘主要评价参数间“三分性”特征合理确定了评价参数阈值界限,构建了针对不同页岩油类型的甜...
基于核磁共振和微分电阻率测井的致密砂岩储层油水识别方法————作者:王成荣;曾青;林茂山;杨静;邹华宝;甘力雄;邓瑞;
摘要:致密油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性,这使得传统的电阻率模型在进行油水识别时存在较大误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和微分电阻率测井分析的油水识别方法,以提高致密油储层的识别精度。首先,通过全微分阿尔奇公式,建立微分电阻率油水识别模型,以减少岩性、孔隙结构等因素对电阻率计算的影响。其次,基于核磁共振测井T2 人工智能时代的地球物理测井:实践与展望————作者:肖立志;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已取得长足进展,引发极大关注,其应用在各行各业全面展开。该文介绍油气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现状,分析其发展趋势,展示测井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探索研究的初步进展。构建一个有效的智能测井应用场景,关键是要明确场景的目的、问题与业务逻辑,输入、输出要求,数据集和标签的来源及其合理性。判别式机器学习的应用效果主要由数据集和标签体系决定。测井数据物理意义清晰,获取成本昂贵,受到井筒、侵入带、围岩及仪器... 基于统计分析的遥传通信参数优化方法————作者:谢俊;吴赛龙;郝航;张松炜;伍瑞卿;孙向阳; 摘要:为了提升复杂钻井环境下随钻遥传的性能,遥传通信系统朝着多体制、多模态、多方法的趋势发展。但这也给随钻遥传选择最佳通信参数的处理方式带来低效率问题。以实测随钻遥传通信数据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统计分析的随钻遥传通信参数的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调制解调参数、工程参数、解调中间过程的信号特征参数以及系统性能指标参数,根据不同参数对性能指标的影响并计算影响因子,提取不同参数在性能指标上的主分布区间,根据影...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