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运下半月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水运下半月

中国水运下半月

关注()
期刊周期:半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42-1395/U
国际标准刊号:1006-7973
主办单位:中国水运报刊社
主管单位:中国水运报刊社
上一本期杂志:交通世界(建养机械)交通机械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广船科技广州船舶科技期刊

   《中国水运》创刊于1979年,为现实交通跨越式发展战略,特别是为从事管理、科研、教学和广大一线工作者就交通水运和产业经济链上各领域的相关问题提供一个政策研讨和理论交通流的平台,本刊集理论研究的实用性、权威指导性于一体,以理论探讨学术研究为主,兼备最新行业信息报道,是一份重要的理论学术刊物,是宣传党和国家经济改革的方针政策、反映水运行业改革发展走向和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的一份重要读物,是交通领域最重要、最权威、最有影响力、发行量最大的科技期刊。

  《中国水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权威性、学术性、专业性和实用性,是政府部门、科研、教育和实践领域的全国广大读者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和研究阵地。为现实交通跨越式发展战略,特别是为从事管理、科研、教学和广大一线工作才就水运交通和产业经济链各领域的相关问题提供一个政策研讨和理论交通流的新型平台,本刊将从特向各界人士征稿,内容涉及水运、航运、水利建设、施工管理等多方面。

  中国水运.下半月.栏目设置航运、港口、管理、法律、信息、机电、水利、地质、环境、路桥、工程等。

  中国水运.下半月.收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1、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2、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3、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113;总被引频次:765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160;综合影响因子:0.064

  阅读推荐:水运科学研究

  《水运科学研究》交通运输期刊,本刊为全国优秀期刊,大16开,全进口铜板纸,全彩印制,64页正文。杂志是由交通运输部主管、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水运报刊社主办的综合类水运核心期刊。本刊以权威、精品、现代为办刊宗旨,集水运科技成果之大成,汇全球行业信息之精粹,贴心为读者服务。

  中国水运下半月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内河潜装货物的拖轮选型研究————作者:黄达望;刘志恒;

摘要:半潜船潜装作业是一个涉及多方协调联合作业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半潜船、货方、拖轮等共同协作。在高难度的潜装作业中,拖轮作为场景中唯一参数可选择的设备,其选择尤为重要。文中以120.5m宽半潜式平台下浮体结构潜装拖轮选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建模与手工计算的方法,使用“三阶段适配法”选型策略,分析潜装作业中不同船货状态受环境载荷的影响,从而探讨超限货物潜装作业中的拖轮功率选择,旨在为后续在复杂水文条件...

基于PLC技术平台的输送机设备保护开关智能地址编码系统设计与应用————作者:舒小红;田书冰;

摘要:文中介绍了国家发明专利“输送机设备及其智能地址码系统(ZL 2023 1 1685429.4 )”的核心设计要素(技术路线、系统结构、编码规则、plc软件、终端箱接线)及工程应用案例,旨在推介该专利技术,望能为更多的矿山、港口散装物料输送行业提升其产线的自动化水平服务

依托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公路工程管理应用探讨————作者:李力勇;

摘要:依托于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在虚拟的环境下辅助作业人员对施工过程实施可视化管理,有针对性的降低风险隐患,提高公路工程工地的信息化水平。文中通过工程案例,以基础设施数字化为基础,从项目建设管理智慧化、安全生产管控智慧化、施工质量管控智慧化、试验检测管控智慧化、人员管理智慧化、远程视频管控智慧化六个方面推动完善综合交通智慧云平台,为开发大数据集成应用,打造交通大脑管理和应用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宁波市居民轨道出行意愿分析————作者:杨红爱;

摘要:居民轨道出行意愿对城市交通规划与轨道系统运营而言至关重要。然而,居民轨道出行意愿受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深入剖析这些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对于提升轨道出行分担率具有重大意义。鉴于此,文中基于结构方程模型,针对宁波市居民轨道出行意愿展开实证研究。研究构建了包含经济水平、感知层面、时间效应、关注度等潜变量的理论框架,并借助问卷收集到803份有效数据,随后对这些数据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时间效应、...

通过技术归零法解决助力转向泵失压问题————作者:张起铭;

摘要:文中针对某型号助力转向泵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失压问题,采用技术归零法进行分析,定位故障原因,问题复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最终消除了故障

台州龙门港区对外开放锚地海域潮流准调和分析————作者:徐海;

摘要:利用龙门港区对外开放锚地海域的实测潮流资料进行潮流准调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锚地海域的主要是分潮流,潮流类型为正规半日浅海潮流,潮流运动形式为往复流。余流量值总体上不大,锚地最大余流为0.13 cm/s,锚地周边最大余流为0.19cm/s,最大余流均出现在大潮表层,大潮余流大于小潮余流,表层余流大于中层和底层,C1~C3测站余流指向涨潮流向,C4测站余流指向落潮流向

长江上游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存在的问题与潜力————作者:潘荣轩;陈俊光;王远铭;

摘要:长江上游是我国水能资源最富集的区域,理论蕴藏量达2.19亿kW,占全流域总量的80%,已形成以金沙江、雅砻江等五大流域为核心的梯级水电集群,支撑了“西电东送”战略与能源结构优化。然而,大规模开发导致流域生态系统面临系统性风险:(1)梯级水电引发水文节律改变,鱼类洄游通道阻隔、产卵生境丧失及溶解气体过饱和等问题叠加;(2)小水电群过度开发加剧中小河流脱水与栖息地破碎化;(3)干热河谷区水库运行扰动局...

临河堤岸加固设计过程中抗滑桩的应用研究————作者:邢宝革;

摘要:在临河堤岸加固设计过程中,为满足承载力及抗滑稳定要求,抗滑桩的应用较为广泛。而抗滑桩的种类有多种,文中以广州南沙某段堤防为例,通过对抗滑桩桩型的比选,确定了抗滑桩设计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借鉴

水库泥沙淤积时空变化及水沙特性研究————作者:李宗跃;

摘要:为了研究水库泥沙淤积时空变化及水沙特性,文中以某水库为背景,根据水文站水沙数据,分析了水库水沙年际变化、水沙年内变化,以及多年平均水沙特性。研究表明,从1961年至2023年,入库的径流量和输沙量总体逐渐下降,至2023年,入库径流量相比平均径流量减少了34%,入库输沙量相比平均输沙量减少了83.58%;从1961年至2023年,水库入库含沙量和汛期含沙量总体逐渐下降,在2023年,水库入库含沙量...

水利大坝坝基抗震性能评估与加固设计————作者:廖泽栋;

摘要:水利大坝坝基抗震稳定性是保障工程安全的关键因素。建立坝基-坝体-库水-地基耦合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方法,选用EL-Centro波、汶川波和人工合成波对某重力坝坝基进行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基于抗震性能评估,提出灌浆加固、预应力锚索和混凝土置换的综合加固方案。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坝基自振频率提升41%,由8.2Hz增至11.6Hz,加速度放大系数降低32%,由2.8减至1.9,滑移位移减少6...

防洪排涝管网非开挖修复施工技术在城市中的应用————作者:周嘉峰;

摘要:城市更新建设过程中,防洪排涝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点工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防洪排涝管网老化、破损导致防洪排涝系统的运行效率下降,而采用人工开挖修复方式不仅施工周期长,同时施工效率也受到影响。非开挖修复技术施工效率高、环境影响小,木在成为城市管网修复工程中得到广泛运用。文中以某城市老城区管网修复工程为例,针对其复杂工况,选择碎裂管法进行修复,详细阐述旧管破碎、新管拉入、管道连接等施工技术。经闭水...

灌区改造工程建设质量影响因素及评价分析————作者:许丽杰;

摘要:文中以浑南中型灌区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针对我国灌区存在的渠道渗漏、建筑物老化等问题,基于“人员-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理论,构建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5个一级、10个二级、20个三级指标体系量化分析质量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人员因素权重最大(35%),材料因素得分较低,环境因素得分最高。综合评价为良,建议优化材料检验、加强信息化培训等,预计优化后综合得分可提升至83分以上

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墩抗震性能影响参数分析————作者:侯秀娟;周志刚;付强;辛文华;

摘要:预制装配式桥墩施工工艺具有节能环保、高质量、高效率、对周围交通影响小等优点。为了深入研究预制装配式桥墩的抗震性能,文中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墩的主要结构参数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不同桥墩高度、轴压比、耗能钢筋配筋率对承插式预制拼装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比较骨架曲线等关键抗震性能指标,分析不同因素下的最优参数设计。结果表明:随着桥墩高度的增加,桥墩的水平承载力存在不同...

基于BIM技术高铁站机电工程施工关键技术与质量控制————作者:刘元会;杨清源;陆耀波;

摘要:文中以某高铁站工程为研究背景,系统分析机电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难点与质量控制方法。通过数值模拟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提出基于BIM技术的管线综合布局优化、通风与消防系统协同施工、智能化监控平台集成等核心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标准化施工流程与物联网实时监测技术,可将施工误差降低至5%以内,隐蔽工程验收合格率提升至98%以上。文中成果为高铁站机电工程的高效施工与质量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工程参考

乳化改性沥青混合料制备及性能研究————作者:许立国;徐海佼;傅安然;李辰;张少华;朱世英;荆广亮;赵品晖;

摘要:采用乳化改性沥青为胶结料制备常温拌合型乳化改性沥青混合料,对其配合比设计、拌合顺序以及路用性能进行系统考察,结果表明: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拌合顺序对其施工和易性有显著影响,先将集料和早强剂拌和,然后添加外加水拌和,最后添加乳液拌和,此拌合顺序使乳液和集料拌合均匀,成型试件更加密实;乳化沥青用量、外加水用量和早强剂用量对混合料体积指标和强度有显著影响,分析其与混合料体积指标以及路用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确...

高SBS掺量乳化改性沥青制备及性能研究————作者:宋文杰;王文宇;衣孟飞;李辰;仲昭婧;杨康;白龙云;赵品晖;

摘要:以自主制备的高SBS掺量改性沥青为原料,采用先改性后乳化的方式制备高SBS掺量改性沥青,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乳化剂用量增加,乳液贮存稳定性逐渐变好,并趋于稳定、平均粒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随稳定剂用量的增加,乳液贮存稳定性逐渐变好,并趋于稳定、平均粒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随皂液pH值的降低,乳液贮存稳定性逐渐变好,并趋于稳定、平均粒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试验度试验————作者:黄忆;谭洪川;

摘要:随着沥青再生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用于工程实体,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由于再生沥青混合料存在长期老化、污染等问题,现行有效的试验检测规范很难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进行确定,导致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等体积指标无法进行准确的计算,基于此,文中主要探讨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的确定方法

江汉运河龙洲垸船闸三角闸门检修技术探究————作者:刘意;彭丹阳;万宇飞;

摘要:文中将以江汉运河龙洲垸船闸三角闸门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重点针对闸门顶、底枢,止水件等的检修技术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并提出理论思考。研究成果对提高本单位船闸检修效率,保证安全通航具有一定意义,也可为其它船闸类似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海底电缆海底线型布置的关键性影响因素的讨论————作者:王清;

摘要:文中主要在海底电缆打捞过程中的关键性影响因素明确的情况下,进行数据性归类和分析,对海底电缆海底线型布置进行探索,基于悬链线理论的打捞线型设计以及打捞实际过程。根据Orcaflex建立的仿真模型,讨论在稳定的海洋状态下,线型布置对海底电缆受力状态的影响。对电缆打捞过程的装备布置,打捞修复标准提供更多参考意见,避免海缆在打捞抢修的过程中造成二次损耗,提高海底电缆抢修维护效率,降低海底电缆维护成本

水工金属结构防腐失效行为及工艺改进措施————作者:刘永胜;匡涛;熊浩奇;陈虹宇;吴浩;胡嘉豪;

摘要:水工金属结构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其防腐问题是保证枢纽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文中针对湖南某水利枢纽金属结构的几个典型失效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探究了金属结构涂装体系失效的深层原因,并结合现代先进的水工结构防腐技术,提出了针对该枢纽特定工况环境下的有效改进措施,为水工金属结构的维护和保养提供了依据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