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供热》供热科技期刊,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城镇供热协会主办。
《区域供热》以宣传国家关于供热设施的建设方针、政策为宗旨,介绍国内外热能生产、输配先进技术及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刊载城市供热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专题文章,以宣传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为已任。
区域供热杂志栏目设置
城市供热规划、设计、建设、管理
区域供热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区域供热杂志社征稿要求
一、《区域供热》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区域供热》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区域供热》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阅读推荐:供热制冷
《供热制冷》科技期刊征稿,杂志创刊于2000年,杂志为国际标准十六开本。2007年9月全新改版,全彩印刷,月刊。2009年1月正式将封面升级为封面人物版,荣获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行业推荐期刊(CN11-4022/TU ISSN1008-570X)等荣誉称号,目前已成为在行业内决策人士首选专业类杂志。
区域供热最新期刊目录
大型隔压站检修平台的设计与实践————作者:于洪浩;李舒婷;王昱;张雯雯;陈霞;
摘要:为解决长输供热工程中大型隔压站设备检修难度高、风险大的问题,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大型隔压站设备选型和布置特点,提出了站内检修平台的设置条件和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检修平台,可显著提高运行人员的检修效率,降低维护难度,并保障供热系统的平稳运行。最后总结了检修平台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类似项目的设计和运营提供参考依据
基于NSGA-Ⅲ算法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容量优化————作者:万会珍;毛煜东;刘吉营;
摘要:综合能源系统(IES)具有可以提高能源梯级利用率,实现高效节能减排。针对IES中可再生能源与多能负荷的不确定性问题,构建了一种依托多目标优化的容量配置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经济性、碳排放和系统独立性,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建立了包含光伏、风力发电、燃气锅炉、燃气轮机等设备的数学模型,并基于“以冷定热、以热定电”的策略,从“源—网—荷—储”的角度对设备容量进行优化配置。通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Ⅲ...
基于室温感知的智能四通阀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作者:康朝;谢晓雪;李璊;崔硕;张子健;尹海全;
摘要:通过应用智能换向四通阀,解决高层塔楼单管串联供热系统中的垂直失调问题。自主搭建了四通阀控制系统平台,并逐步探索出智能四通阀的两种控制逻辑:一是给定时长转换方向的控制逻辑;二是基于室温自动判断转换方向的控制逻辑。两种控制逻辑均以楼宇内室温数据为基础进行换向判断。通过实际应用,对四通阀投运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基于室温自动判断转换方向的控制逻辑更加智能化,且有效降低了用户室温的低温率,更...
基于数据挖掘的供热室温异常数据筛选及分析————作者:马文辉;杨潇;李保甲;唐凤中;顾海燕;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成为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室内温度作为衡量供热效果的关键指标,其准确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居民的舒适度和能源的利用效率。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供热系统中常常出现室内温度异常的情况,这些异常数据不仅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导致能源浪费和安全隐患。因此,对室内温度异常数据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深度神经网络(DNN)算法,对供热系统中...
基于单户分层模型特定入住率采暖热指标分析————作者:贾运仓;李增运;姜红星;
摘要:入住率是影响集中供暖企业运营稳定性和经济性的重要因素。当入住率较低时,采暖散热损失变大,导致单位面积实际采暖耗热量大幅增加。通过建立一种简化的单户分层建筑采暖分析模型,提出7种典型采暖用户及其热负荷、热指标的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入住率时建筑物最大、最小、平均采暖热指标的理论分析方法。以典型采暖项目的工程数据为输入,计算得到的设计热指标、实际采暖耗热量指标与标准规范推荐值及实际运营数据较为吻合。所建...
多源耦合供热系统优化模型及应用————作者:王逊;于玉良;肖威;
摘要:多源耦合供热技术已成为综合能源企业开发供热市场的新模式,因此需要一种可快速制定供能方案的辅助决策工具,用于判断市场前景和投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基于WPS/EXCEL的多源耦合供热系统优化模型。使用者可设定预期目标、资源和实施条件等约束,对设备装机容量和运行策略进行优化;测算方案的技术、经济、排放等指标、进行定量化评价;判断方案实施可行性。应用案例结果表明:模型具有简便快捷、算法强壮、对软硬件要求低...
基于相变蓄热的集中供热系统优化研究————作者:王睿鑫;高慧;
摘要:构建了含相变蓄热装置的集中供热系统热力及经济性评价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以系统年总费用最小化为优化目标,探讨了不同单位电价与蓄热容量对系统经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位电价与系统全年运行成本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线性正向关系。蓄热比例的经济性取决于电价水平,较低电价条件下适度提高蓄热占比可降低系统运行成本,而电价高于一定临界值时则相反。另外,在单位电价低于0.28元/kWh的条件下,蓄热系统所占比...
大型城市热网提前试供热实践及必要性分析————作者:姬克丹;齐卫雪;石光辉;李建刚;
摘要:针对大型城市热网因规模扩张导致的系统复杂度增加问题,研究了提前启动试供热对保障供暖季稳定运行的关键作用。以太原市城市热网为例,对比了常规供热模式与提前3~10天试供热模式下的系统表现,重点分析了管网缺陷、水力失衡、热惯性响应时间等因素对供热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前试供热能够有效解决供热初期的各类问题,如管网泄漏、水力平衡失调等,从而提高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实测数据验证,提前试供热虽然在...
供热蒸汽管网水锤爆管案例研究————作者:孟雷金;陈艳旭;
摘要:随着集中供热园区供热距离长距化、供热负荷峰谷化,增加了蒸汽管网尾端的含水率,加剧了汽水两相流管网输送的危害,提高了水锤爆管风险,危及周围人员、环境、设施安全。针对蒸汽热网DN600联通管水锤爆管案例进行原因分析,测算形成水锤爆管的推力范围为4.78×10~6~4.05×10~8 N,提出了蒸汽热网投运的安全操作流程和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防止水锤事故发生,安全暖通全线
拥抱AI,共创智慧供热新未来————作者:钟崴;
摘要:<正>一、中国城镇供热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现状城镇集中供热系统是我国北方城市的重要能源基础设施,新型热力系统建设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重要工作内容。在产业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十四五”期间我国城镇供热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已取得积极进展,供热系统“源—网—站—线—户”各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初见成效
供热管道泄漏声信号的自适应降噪方法研究————作者:杨亚龙;
摘要:针对区域供热过程中管道泄漏声信号“强非稳、强非线性且低信噪比”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乘积函数(PF)选择策略,并通过仿真和现场验证其有效性与工程适用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策略显著提升了信噪比(SNR),降低了平均绝对误差(MAE)。仿真阶段分别以“手动”与“自适应”方式选择集成局部平均分解(ELMD)分解层数进行PF重构,自适应方案将SNR由3.19 dB提升到4.34 dB,将MAE由0...
一种成膜中和胺在蒸汽锅炉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作者:刘新文;张晓泉;闫寅松;李亭;
摘要:通过深入分析蒸汽锅炉冷凝回水中的CO2腐蚀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有机膜胺、多羟酸酯的YJNA型成膜中和胺等成分进行水质治理的创新方案。该方案具有改善冷凝水回水水质、提高回水率、降低排污率的特点,有效解决了腐蚀、结垢、能源浪费等问题。通过对YJNA型成膜中和胺在蒸汽锅炉中的应用,结合能效分析和成本核算,论证了其在节水、节能、降低排污和提高锅炉安全运行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WNS燃气锅炉烟管管板腐蚀与漏水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作者:崔新宇;唐宝兴;
摘要:燃气锅炉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烟管管板可能被腐蚀,甚至出现漏水现象。以北京某公司WNS14-1.25/130/70-Q型号的锅炉为例,对其在采暖季炉内烟气系统腐蚀和漏水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测试了烟管管板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分析了烟管管板腐蚀和漏水的主要机理,并根据燃气锅炉腐蚀和漏水的具体特点,提出了优化锅炉运行管理、应用防腐涂层等防腐防漏策略
寒冷地区五星级酒店余热回收方案研究————作者:薛沛;邹阳;胡艳婷;周聪;刘博洋;张浩杰;
摘要:探讨了五星级酒店锅炉房、洗衣房可采取的热回收方案,介绍了多源余热协同回收系统方案的技术原理。以西北地区某五星级酒店为例,分析了酒店这种高能耗公共建筑的热源系统节能设计的可行性,基于热力学基本原理,对此种余热回收系统的回收资源进行了详细计算,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给出了减排指标。结果表明,相较于未采用热回收的系统,该方案每年可节约天然气用量约81 104.1 m3,减少CO 智慧供热工程中通信技术的综合应用研究————作者:王巍;任秀芳;董军宇; 摘要:针对供热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应用场景,系统分析了工业中常用的几种通信方式,分别从物理结构、通信特性、数据传输能力及部署适配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智慧供热工程中换热站控制、末端用户热量采集、室温监测、热网调度等典型应用场景,探讨了几类通信技术在不同层级和功能模块中的适用性与优势,通过实例论证了不同应用场景合理选用并集成多种通信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智慧供热系统整体通信效率,还能在保障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 热电联产机组多台吸收式热泵余热利用运行优化————作者:马飞;赵凯; 摘要:涿州某2×350 MW燃煤机组余热利用系统采用10台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回收利用1号机组循环冷却水余热。针对热泵机组整体制热量不高、热泵之间效率不均的问题,通过对热泵机组进行性能试验,探究热泵变工况运行特性,对热泵的运行方式进行合理的优化。结果表明,热泵总体的制热量不仅随主机循环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还随主机循环水流量的增加而增加,通过调节热源水电动阀门开度、合理调整多台热泵的运行组合,可有... 浅析冀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节能改造方案————作者:高璐;程轩;孙雅辉;李萌; 摘要:以保定南部地区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研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围护结构材料的热工性能进行量化分析,并利用PKPM-Energy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对建筑能耗水平进行详细评估。基于当前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节能标准要求,提出针对性的节能改造方案,包括外墙内保温、屋面保温集成吊顶、增设地面保温层和更换节能门窗等措施。通过对比改造前后的能耗数据,验证了改造技术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节能改... 市政中水用于供热补给水的应用分析————作者:张文杰;夏若冰; 摘要:以濮阳市热力公司中水回用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2023-2024年和2024-2025年两个采暖季的运行数据,分析了中水回用在供热补给水中的应用效果。项目采用“预处理+超滤(UF)+反渗透(RO)”双膜工艺,有效去除了中水中的残余有机污染物,对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CR)、总磷、氨氮、溶解性总固体(TD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86%、90.00%、94.74%、98.83%和98.60... 低温多效蒸发系统不同进料方式的传热特性研究————作者:李强; 摘要:为探究不同进料方式对多效蒸发系统传热特性的影响,通过搭建顺流、逆流、并流3种进料流程的三效降膜蒸发试验平台,探究了不同喷淋密度、蒸发温度对总传热系数、造水量、造水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喷淋密度的增大,总传热系数、造水量和造水比均不断增大,逆流流程造水比相较于顺流、并流增长较快;相同喷淋密度下,总传热系数的大小为:逆流>并流>顺流;逆流时,总传热系数随蒸发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顺... 中深层地热能与天然气互补供热系统设计优化————作者:张科;刘亚丽;张国庆;赵振华; 摘要:为进一步推动区域供热的清洁化、低碳化转型,基于多能互补、梯级利用原理,集成了中深层地热能和天然气互补的供热系统,通过对比分析集成系统的非可再生能源节能率、年总费用节省率、二氧化碳减排率的多目标优化结果,确定按总负荷的30%配置天然气调峰热源。针对两种地热供热系统方案,从系统集成设计、开发利用方式、技术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地面换热系统在节能减排方面优于井下换热系统,单位供热面积可节...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