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热度: 时间: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52-1151/C
国际标准刊号:1674-7798
主办单位:贵州师范学院
主管单位:贵州师范学院
上一本期杂志:《韩山师范学院学报》教师职称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钦州学院学报》研究生毕业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师范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1992、2000年被评为全国教育学院优秀学报

  2001年被评为贵州省高校优秀学报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教育理论与实践、文化哲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语言文学、争鸣、中学教育、大学生论坛。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稻作文化在贵州——基于传播途径的实证研究 李国栋,LI Guo-dong

  2. 论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 高强,王祥熙,高仙,GAO Qiang,WANG Xiang-xi,GHO Xian

  3. 贵州省科技人力资源配置分析 邢文杰,罗添,XING Wen-jie,LUO Tian

  4. 资源优势与贵州工业强省战略研究 王维江,WANG Wei-jiang

  5. 石器时代的文化与理性——评《石器时代经济学》 李若慧,LI Ruo-hui

  6. 陈法与陈宏谋交游考 刘海涛,LIU Hai-tao

  7. 白日梦——对部分小说的解读 袁武,刘颐,YUAN Wu,LIU Yi

  8. 寿生的文学世界及其内在性矛盾论略 杨波,YANG Bo

  9. 古语词在西北次方言区武威方言中的遗存释例 赵颖,ZHAO Ying

  10. 阿卡性/别叙事刍议 黄卫,杨洁,HUANG Wei,YANG Jie

  11. 文化视阈中的猿猴形象及其嬗变根由论略 刘騻,LIU Shuang

  12. 论雕塑艺术中的“虚”与“实” 吴线,WU Xian

  1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 赵玉,ZHAO Yu

  14. 论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和实践取向 侯晓薇,HOU Xiao-wei

  15. 资源开发与文化传承——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内生型发展模式探究 黎平辉,郭文,LI Ping-hui,GUO Wen

  16. 中学语文课堂的反思及其对策——评吴俊教授《语文美育理论与实践》 夏德靠,XIA Dei-kao

  教师论文发表:基于统计学的李贺诗歌色彩词的语言学分析

  摘 要:李贺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被称为“诗鬼”,他的诗风瑰丽奇峭,凄迷浓艳,这种诗风的形成与他对色彩的独特的运用方式是紧密相连的。笔者在对李贺244首诗歌进行字频、词频统计的基础上,对李贺诗歌中的色彩词进行语言学分析,以证明现代语言统计学的方法对于分析作者作品的风格特征既有其优势的一面,又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亟待进一步完善,这一点将在对色彩词功用分析中提及。

  关键词:字频统计,词性分析,用法分析,功能分析

  一、李贺诗歌色彩词的研究概况

  李贺善用色彩,古人对此已有研究,但较为零碎,如唐代杜牧《李长吉歌诗叙》云:“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宋代陆游谓李贺诗:“如百家锦衲,五色眩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清代方扶南也形容李贺诗:“如铁网珊瑚,初离碧海,映日澄鲜。”①近些年陆续有研究者关注李贺诗歌的色彩词,但多从心理学、色彩学的角度分析,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的很少。程江霞的《李贺诗歌色彩词的修辞》、《李贺诗歌色彩词的语法研究》和《李贺诗歌隐性色彩词研究》虽然分别从修辞、句法结构以及隐性色彩角度对李贺诗歌色彩词进行了分析,但较为简略。前人在分析色彩词时也运用了简单的统计方法,如陶庆梅《李贺诗歌风格特争论――以意象研究为中心》,只是进行了简单罗列,关注的焦点仍在于作品中意象的风格。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补充研究,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李贺的诗歌的色彩词进行再次分析。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提升的现实困境及其对策————作者:王淼;陈辉;

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乡村组织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服务群众水平低、治理能力差和政治引领力不强等领导力问题。在建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嵌入-回应机制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治理能力建设的应对策略,最终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提升的建设目标

教师支持对乡村定向师范生学习投入的影响: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作者:彭艳红;王莹莹;唐菡悄;

摘要: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安徽省六所师范院校的706名乡村定向师范生进行调查,探讨教师支持对乡村定向师范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显示:乡村定向师范生的职业认同与学习投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感知的教师支持处于良好水平,并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教师支持、职业认同与乡村定向师范生学习投入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教师支持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乡村定向师范生学习投入,也可以通过职业认同间接影响其学习投入;职...

贵州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旅游便利度研究————作者:马静;郑龙悦;魏钱嵌;

摘要:互联网数据的使用为旅游研究提供了新视角。选取贵州旅游兴趣点数据(POI数据),通过核密度计算、标准差椭圆以分析贵州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贵州省旅游资源空间整体分布广泛但不均匀,呈现“一主四次”五个集散中心的分布格局;贵州省旅游资源的离散程度较高,分布相对广泛,各类旅游资源总体上呈现“西南-东北”的方向分布,椭圆扁率较低且具有一定向心性。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使用空间相关性计算法、维度分析法、...

教师支持与学前教育师范生专业承诺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作者:高艳;

摘要:探究教师支持与学前教育师范生专业承诺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和适应力的调节作用。采用教师支持量表、专业承诺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适应力量表对西北3省674名学前教育师范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显示:教师支持对专业承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在教师支持与专业承诺间起中介作用;适应力在教师支持与专业承诺的直接路径以及教师支持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路径上起调节作用,且均是高适应力水平下的预测作用更强。基...

人工智能时代人的符号异化与超越————作者:吴选红;赵室玉;

摘要:人的符号异化是指人的本质被符号的本质所占有、操纵与控制,其生成逻辑是“人的因素”被“物的因素”所统治。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符号社会,人的符号异化会扭曲人的“三观”、颠倒人的本质、使人成为原子个人和陷入无意义世界,所以需要重新回归物质,探寻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至于陷入符号的虚无之境;回归自我,对自己负有责任的认识,不能任由符号反向定义人的存在意义;回归社会,从现实的社会关系中体验人之为人的本质;回归符号,...

道家典籍中的卫生防疫知识及其当代价值————作者:汤太祥;

摘要: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道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一,自其诞生之时便与卫生防疫结下不解之缘。道家典籍中诸多有益因素可以为人类卫生防疫作出重要贡献。道家医学文献中众多医经、方剂、草本类著作均与卫生防疫有关,记载瘟疫的形成原因和应对之策。道家在卫生防疫的实践中总结出诸多宝贵的经验、做法,可以为人类社会卫生防疫提供很好借鉴,相关人员也可从中获得有益启示。道家思想,如“道法自然”“法道无为”“清静为务...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林语堂英译《逍遥游》研究————作者:彭瑞红;李晓霞;

摘要:生态翻译学主张从译者角度阐释翻译,在翻译生态环境中对译文进行适应性选择,在探索译者翻译策略方面具有理论优势与阐释张力。运用生态翻译学视角对林语堂英译本《逍遥游》进行研究,探讨翻译适应选择论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以及译者在语言、文化和交际维度上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总结译本中对生态翻译学的具体体现、应用和可取经验。这不仅能为《逍遥游》英译研究提供新视角,为文化典籍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提供...

加工方式对英语二语句法结构产出的影响————作者:何继修;姜帆;

摘要:通过英语阅读后写作任务考察两种加工方式(内隐与外显相结合的加工与内隐加工)对英语二语句法结构(倒装句、强调句和插入语)产出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输入强化(内隐与外显相结合的加工)和句法启动(内隐加工)均能显著提高倒装句和强调句的产出频率,但在促进作用上无显著差异。输入强化显著促进插入语产出,而句法启动对插入语产出无显著影响。这些发现表明,句法结构的熟悉度影响英语二语写作中的句式丰富性和复杂度,进一...

CAS理论视角下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驱动机制分析——以黄山市山岔村为例————作者:余向洋;李杰;姜钰琳;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已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政府、企业、村民、游客等多重主体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表现出高度的适应性行为,使乡村旅游系统呈现出复杂性。以黄山市山岔村为例,依据山岔村乡村旅游发展历程,运用CAS理论探讨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通过CAS理论可以看出,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相互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适应性强的系统。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表现在其...

黄彭年佚文九则考释————作者:郑海涛;张芙蓉;

摘要:黄彭年作为晚清文坛的一位重要人物,亦为当时黔籍文士之表表者。通过全面搜集整理关于黄彭年佚文相关材料,对其佚文进行解读,并略加按语考释,以期为黄彭年佚文的整理有所裨益。整理的九则佚文对于深入研究黄彭年其人可谓弥足珍贵,同时亦能丰富与细化贵州地域文献的整理维度

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语言印记:贵州少数民族语言中的汉借成分————作者:吴秀菊;刘慧敏;

摘要:在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语言受汉语影响明显,通常都会从汉语词汇、语音、语法等语言要素中吸取元素来丰富母语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与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际需要,同时还借源汉字创制少数民族文字和借用汉字记录少数民族语言及古籍文献。贵州少数民族语言中的汉借成分体现了贵州少数民族对汉语的认同感,同时也是贵州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语言印记

依托技术给养的移动语言学习发展路径与习得机制研究————作者:李青;翁克山;

摘要:作为无边界校园建设和外语学习模式深度混合化的产物,移动语言学习(Mobile-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MALL)构建了教室、实地和网络之外的第四维外语学习空间。在新兴技术的加持下,MALL经历了移动语言学习、泛在语言学习和情境化多模态语言学习三个发展阶段。然而,迄今技术的给养与语言学习活动之间的匹配机制仍然存在不完善之处,导致MALL应用未能达到理想状态。基于给养...

冲突与和解:《西游记》中动作图像形成的美学分析————作者:安汝杰;

摘要:《西游记》中有大量以美的形式见长的动作,这些动作在读图者的意识河流中形成一个相继展开的图像系列。《西游记》中的动作是差异化的时空存在,动作作为存在者,其审美内涵显现于表象冲突的插图中;插图将读者带入一种鉴赏差异化动作的时间境域中,其中每个人物的动作都是其生存实境的自在呈现。读图者在对瞬间的构图要素进行直接感知的基础上,促其形成超越于具体存在而臻于本真存在之域的和美境界。此境界也即动作冲突得以和解后...

《汉书·艺文志》“六艺”与“术数”之关联性研究——以《明堂阴阳》与《周易明堂》为例————作者:杨林波;

摘要:《汉书·艺文志》的分类编次体现着作者鲜明的学术价值取向,无论是大类还是小类,都反映了一定的学术等级,即道器之分、主次之别。在其分类中,《六艺略》位列六略之首,而《术数略》则居于次末位,二者看似无关,但考察两略所收书籍,发现《六艺略》礼类《明堂阴阳》与《术数略》蓍龟类《周易明堂》在素材对象、思想基础等方面有所重合,二者明显具有内在联系。通过对两种书籍的深入分析,或许可以为两略间的关联性研究提供新的思...

燕行使臣与清代书画在朝鲜的传入研究————作者:李谦;

摘要:朝鲜作为清朝的藩属国,每年都会派遣使臣前往清朝朝奉,这些使臣成为中国书画传入朝鲜半岛的主要中介。燕行期间购买书画是燕行使臣的重要任务,燕行途中的永平府、丰润县、玉田县及燕京的琉璃厂、使团所居的使馆是燕行使臣同清朝文人进行学术和文化交流的主要地点,也是接触书画和大量购入书画之地。在京城逗留期间,燕行使臣会特意前往天主教堂同西方传教士交往,这为西学书籍和西洋画流入朝鲜提供了契机。燕行使臣的购书行为有着...

原型范畴视域下英汉违实条件句的多义性识解————作者:刘立立;唐燕玲;

摘要:违实条件句是个具有多义性的语义范畴,从英汉对比的角度探讨其不同语义间内在关联的研究尚不多见。在探究英汉违实条件句范畴的主要语义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核心要义,析出了英汉违实条件句范畴的原型和边缘成员,发现英汉违实条件句范畴从原型到边缘的语义演变是一个条件性和因果性逐渐减弱、假设性和违实性不断增强的连续统,其范畴间语义拓展的机制为隐喻

指向素养立意的劳动教育课程:时代意蕴、目标指向与实践进路————作者:肖明;杨延从;

摘要:劳动教育是核心素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课程是实现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指向素养立意的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以核心素养促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开展,对素养为本学科课程改革、“五育融合”育人、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指向素养立意的劳动教育课程旨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劳动素养,主要通过劳动观念素养、劳动能力素养、劳动精神素养、劳动品质素养四重维度,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

高校对中小学美育帮扶机制构建研究————作者:安毅;

摘要:在全面加强和推进学校美育工作,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进程中,高校,特别是艺术类、师范类高校,具有较好的美育学科基础和师资资源,而此方面却是中小学美育的瓶颈和短板。为了积极推进中小学美育工作,贯彻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计划,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高校对中小学美育帮扶机制,是统筹协同推进当前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和中小学美育...

学龄人口变化对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与预测——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作者:佘万斌;周波;陈莉华;

摘要:借助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多状态人口预测模型,深入分析了学龄人口变化对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预测了未来师资需求。研究发现:城市地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受学龄人口波动影响较大,纯技术效率存在波动;农村地区资源配置效率相对稳定,但近年来综合技术效率有所下降;城镇化进程加剧了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城市资源需求快速增长,而农村资源需求下降;未来学龄人口总体保持稳定,但城市地...

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核心意蕴和实践突围————作者:李纯;何昕桐;曾福星;

摘要: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内核主力,实现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是建构高质量乡村教育体系的前提,更是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和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所在。耙梳乡村教师发展历史的演进逻辑进而解析出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独特性和实践性,不失为一种回应时下发展需要的学理尝试。基于历史逻辑梳理,可进而得出其核心意蕴在于乡土性、内生性和专业性的交融,具体可从文化浸润、治理赋“能”和培训增效三个有机关联的实践路...

  相关教育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