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所属栏目:电子信息期刊 热度: 时间: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44-1391/R
国际标准刊号:1005-8001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上一本期杂志:《吉林大学学报》电子科技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CT理论与应用研究》计算机科技期刊

  杂志简介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的医学专业学术刊物。始终坚持以广大医务工作者服务为宗旨,介绍医学影像学科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刊登内容包括X线诊断、C T诊断、MRI诊断、介入治疗、核医学以及超声医学等学术文章,为从事医学影像的医务人员提供了互相学习与交流的园地。为从事医学影像的医务人员提供了互相学习与交流的园地。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知网,万方,维普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栏目有:论著、短篇报道、技术交流、经验介绍和护理天地。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左心房黏液瘤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 刘建玲,迪娅,石魏,刘孟辉,邢妩,王小宜,廖伟华,LIU Jian-ling,DI Ya,.SHI Wei,LIU Meng-hui,XING Wu,WANG Xiao-yi,LIAO Wei-hua

  国际心血管磁共振学会中国分会第一届心血管磁共振学术会议及征文通知

  颅内Rosai-Dorfman病MRI表现并文献复习 袁菁,高培毅,YUAN Jing,GAO Pei-yi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CT及MRI表现 赵旭,蔡坚坚,周志强,ZHAO Xu,CAI Jian-jian,ZHOU Zhi-qiang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脑血流灌注加权成像在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应用价值 黄泽春,汪文胜,成丽娜,谢甜甜,李松涛,欧阳兵,颜刘清,陈楷哲,HUANG Ze-chun,WANG Wen-sheng,CHENG Li-na,XIE Tian-tian,LI Song-tao,OUYANG Bing,YAN Liu-qing,CHEN Kai-zhe

  双能量碘图在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刘慧,武志峰,鄂林宁,吴山,王荣华,LIU Hui,WU Zhi-feng,E Lin-ning,WU Shan,WANG Rong-hua

  2015年中国影像学界精英领导力培训班通知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

  原发性肝淋巴瘤螺旋CT三期增强表现及分析 陈颖瑜,潘爱珍,CHEN Ying-yu,PAN Ai-zhen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五届全国磁共振学术大会海外华人磁共振2015年会、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论坛湖北省2015年放射学术年会第十四届年会征文通知

  腹股沟斜疝少见和特殊征象的多层螺旋CT表现 贺永斌,严超贵,王佳,沈冰奇,HE Yong-bin,YAN Chao-gui,.WANG Jia,.SHEN Bing-qi

  胎儿持续性左上腔静脉及其相关异常研究 赖祝琴,杜柳,吴宏,杨振宇,LAI Zhu-qin,DU Liu,WU Hong,YANG Zhen-yu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八届腹部影像学学术会议通知暨征文通知 [1]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2]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3]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

  精神医学论文范文:精神病人伴发褥疮的综合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人伴发褥疮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患者同时进行身体上的治疗与心理治疗统一结合。结果:对患者同时进行身体上的治疗与心理治疗统一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针对精神病人伴发褥疮的患者进行良好条件下的治疗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精神医学论文范文,精神病,褥疮,综合治疗,心理治疗

  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0岁,因行为异常伴发“骶尾部疼痛流脓3月”入院,入院诊断:①精神分裂症;②三期褥疮并感染。入院查体:神清,精神差,消瘦,平卧位,右侧肢活动受限,骶尾部皮肤有一面积10cm×8cm,深达骨膜,发黑溃疡流脓伴疼痛。经过60天的精心的综合治疗达到了预期目的。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最新期刊目录

成熟囊性畸胎瘤和Sertoli-Leydig细胞瘤构成的卵巢碰撞瘤一例————作者:林益淳;黎星星;杨清华;

摘要:卵巢碰撞瘤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肿瘤共存于同侧卵巢的现象,Sertoli-Leydig细胞瘤参与的卵巢碰撞瘤很少见。本文报道一例由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和Sertoli-Leydig细胞瘤构成的卵巢碰撞瘤,MRI示左侧卵巢见一实性为主的囊实性混杂信号肿块,内可见一结节状含脂成分,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和囊壁明显强化。免疫组化为Inhibin、CD99及Melan-A阳性,病理结果为左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并Se...

颅骨肿瘤的影像诊断思维————作者:李晗;梁宗辉;

摘要:原发性颅骨内脑膜瘤(PIM)是指直接起源于颅骨的硬膜外脑膜瘤,又称为板障型脑膜瘤,PIM临床罕见,硬膜外脑膜瘤发病率占脑膜瘤的比例不到2%,而PIM约占所有硬膜外脑膜瘤的三分之二。本文介绍一例板障型脑膜瘤,通过分析其影像表现及临床特征,重点阐述影像特征及诊断思路,以提高影像医师的诊断水平

“臣心对比”病例诊断大赛(第四季)第一期病例

摘要:<正>病例1病例资料:女,52岁,外伤后偶然发现桥小脑角肿物。患者一个月前因外伤行头部CT检查,发现右侧桥小脑角区肿物,无头晕、头痛,无视力模糊及听力下降。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10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否认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已婚,已绝经,子女均身体健康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定量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早期左心房功能异常————作者:汤茜;黄涛;谭盈盈;杨映霞;

摘要:目的 采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早期左心房功能障碍进行定量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3年12月80例本院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42例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心脏磁共振基本参数、左心房功能参数。根据室壁厚度是否大于等于15 mm将患者分为临床组、亚临床组。对三组的临床和心脏磁共振参数进行系统性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组和亚临床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左心耳CT形态及功能改变预测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作者:陈梦婷;余太慧;赵君雅;周旭辉;魏帝;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CT评估左心耳(LAA)形态和功能特征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房血栓(LAAT)和自发超声显影(SEC)的风险。方法 本回顾性研究共纳入129例NVAF患者,连续纳入104例患者作为训练集,后续纳入25例患者作为验证集。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LAAT/SEC相关的独立风险因素并建立LAAT/SEC综合预测模型。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并绘制综合预测模型的列线图,...

伴微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脑动态功能连接研究————作者:雷雨萌;官一童;张东升;

摘要:目的 应用动态功能连接(dFNC)分析方法探究伴微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T2DM-MC)患者脑网络功能连接的时变特征。方法 采集44例T2DM-MC患者及人口学资料匹配的55名健康对照(HC)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数据。通过独立成分分析(ICA)提取脑功能网络,采用滑动时间窗技术构建dFNC矩阵,应用K-means聚类分析将d FNC矩阵聚类为6个脑网络状态,并计算动态功能连接指标参...

成人型左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肺动脉综合征CT表现一例————作者:雷丰;李瑞;乔苗苗;郭顺林;

摘要:左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综合征是一种相对罕见的冠状动脉起源异常,以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为主要特征,分为婴儿型和成人型。本文报道一例成年女性的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主肺动脉,以左心功能不全为主要症状的ALCAPA综合征的CT表现。通过本病例报道,提高对这种罕见疾病的认识

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对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的头颈CTA图像质量的影响————作者:张欣玥;王沄;陈钰;童佳静;苏童;陆晓平;徐敏;王剑;张竹花;金征宇;

摘要:目的 研究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R)对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的头颈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我院2022年4月—2023年11月行头颈CTA检查的患者6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80kVp管电压,注射对比剂碘帕醇(370 mg I/mL)28 mL,生理盐水40 mL,采用混合迭代重建(HIR)和DLR的低、中、高强度算法重建出4组图像,分别命名为L-HIR组、L...

柔性减影CE-Boost技术在“双低”肺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作者:黄木兰;谢定祥;王瑾珠;赖志满;马慧;徐如林;赵静;林京怡;

摘要:目的 探讨柔性减影(CE-Boost)技术在低流率、低对比剂剂量肺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100例疑似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肺动脉CT血管造影:A组(n=50)为“双低”组,采用流率3 mL/s,总量30 mL对比剂,其中A1组为混合迭代重建图像,A2组为A1组图像经CE-Boost技术后处理后生成;B组(n=50)为常规组,采用流率4 m L/s,总量50 mL对...

柔性减影CE-Boost技术在主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初步应用————作者:张敏;赖志满;谢定祥;赵静;马慧;蔡华崧;徐如林;吴嘉乐;

摘要:目的 探讨柔性减影(CE-Boost)技术在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65例临床疑似主动脉疾病并进行主动脉CTA检查的患者,设为常规组,运用CE-Boost后处理技术所获得图像设为CE-Boost组。对两组图像分别测量气管分叉水平的斜方肌、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及空气,同时测量头臂干、腹主动脉起始段、腹腔干、腹主动脉分叉处、双侧髂外动脉及双侧髂内动脉等CT值(HU)及标准...

基于病灶内部及边缘带的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肝泡状棘球蚴病生物活性的研究————作者:侯娟;张思苗;赵梓程;徐敏;刘文亚;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病灶内部及边缘带的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肝泡状棘球蚴病(HAE)生物活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23年12月经病理学确诊为HAE并明确生物活性的3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CT门脉期影像数据(有活性182例;无活性121例)。手动勾画靶病灶整体体积(GLV),并利用软件的自动扩展功能在边缘带向外扩展10、15及20 mm的范围(病灶周围总体积GPLV1...

肺原发性AFP阳性肝样腺癌一例————作者:任虎玲;窦郁;

摘要:肺肝样腺癌(HAL)在临床上罕见,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出现误诊。本文报道1例经我院病理证实为HAL的病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这一罕见疾病的认识。本例CT上表现为左肺上叶下舌段软组织密度大肿块,呈分叶状,局部支气管截断,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其内见血管影穿行,并可见无强化坏死区。病理诊断为HAL。经手术切除联合化疗后患者未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

改良鞘管和宫腔球囊造影管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比较研究————作者:刘明明;苗杰;徐斌;

摘要:目的 比较宫腔球囊造影管和改良鞘管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12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检查的不孕女性患者图像。采用秩和检验比较鞘管和球囊造影管HSG的时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卡方检验比较鞘管和球囊造影管HSG术后输卵管显影率、对比剂内渗发生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采用t检验比较鞘管HSG有顺产史患者和无顺产史患者对比剂使用量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

深度学习图像算法用于改进大动脉炎CTA图像质量的研究————作者:杨晰奥;丁宁;孔令燕;王沄;徐敏;王志伟;张大明;王怡宁;陈瑾;金征宇;冯逢;

摘要:目的 探究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对大动脉炎患者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53例行主动脉CTA检查的大动脉炎患者,动脉期和延迟期图像分别经基于深度学习的高级智能Clear-IQ引擎(AiCE)重建和三维自适应迭代重建(AIDR 3D)得到4组图像。比较主观指标及客观指标[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左髂动脉、右髂动脉及同层面脊柱旁肌肉的CT值和标准差(SD)、计...

基于临床特征和CTA冠周脂肪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应用价值————作者:文武成;赵波沣;盘中贤;胡熙灵;吕涵青;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分析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冠周脂肪(PCAT)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CTA检查结果,根据患者随访记录分为稳定型冠心病(SCAD)组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将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CCTA图像勾画出PCAT兴趣区,提取影像组学特征...

基于临床和CT征象的结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癌变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作者:张雨;赵宏伟;孙继红;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结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CRTVA)及CRTVA癌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增强CT图像,构建CRTVA癌变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纳入病理诊断为CRTVA患者227例和CRTVA癌变患者12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增强CT图像并评估其特征。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相关临床和CT特征,分别构建临床模型、CT模型及临床-CT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

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对致密型腺体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作者:索比努尔·亚库甫;李雪琪;邵华;

摘要:乳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针对致密型腺体乳腺疾病的诊断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比增强能谱乳腺X线摄影(CESM)将碘对比剂与常规乳腺X线摄影相结合,通过以低、高能量摄片分别获得低能图及高低能剪影图来显示乳腺摄取对比剂区域,特别是对于致密型腺体乳腺,可通过双能量剪影技术抑制正常乳腺组织背景,降低正常腺体背景强化对病灶显示的干扰,在鉴别乳腺疾病的良恶性、测量肿瘤大小、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及...

MRI多序列成像鉴别肺良恶性实性结节的研究————作者:周青青;徐海;吴婧;殷信道;陈宇辰;

摘要:目的 探讨MRI多序列成像鉴别肺良恶性结节的可行性与关键参数。方法 选取70例肺部良性结节及54例肺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进行CT扫描、刀锋伪影校正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BLADE-TSE-T2WI)、高分辨星形容积内插屏气检查脂肪抑制(STAR-VIBE-T1WI)、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ZooMit-DWI)、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检查(DCE-VIBE-T1WI)序列扫...

阴囊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一例————作者:黎星星;王静;林益淳;杨清华;

摘要: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常见于老年男性,好发于头颈部、胸壁、肩部或背部的皮下或肌筋膜。本文报道1例阴囊的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在CT上表现为稍低密度,其内可见更低的脂肪密度,增强扫描肿瘤轻度强化,并可见迂曲血管影;MRI扫描T1WI为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内信号稍不均,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模式,延迟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手术病理标本免疫组化CD34(+)、Ki-67(约1%...

多发性良性骨肿瘤的影像诊断思维————作者:何诗韵;胡兴荣;梁宗辉;

摘要:骨肿瘤的影像学检查目的是肿瘤的定位、定性以及肿瘤与周围软组织关系的判断,尤其是对多发骨肿瘤能否选择手术治疗以及选择何种术式非常重要。本文通过介绍一例多发内生性软骨瘤的影像学特点,重点阐述多发良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思维,提高影像医师对多发性良性骨肿瘤的诊断水平,指导临床治疗决策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