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频率学报》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办的学术、技术应用类刊物,由中国科学院主管。该刊原名为《陕西天文台台刊》,创办于1978年,后经主管部门批准,自2003年起由原名《陕西天文台台刊》更名为《时间频率学报》。获奖情况:2000年被陕西省新闻出版局、科委评为省级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时间频率学报》刊载时频科学及相关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技术与方法的成果与进展、专题评述等。读者对象为时频、天文、国防、计量、测绘、地震、电信、电力、导航等部门的时频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
时间频率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时间频率学报杂志荣誉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时间频率学报杂志社征稿要求
(1)来稿应数据可靠、论据充分、论点明确、逻辑严谨、表述确切、文字精练、图表清晰。
(2)来稿篇幅(包括图表和中外文摘要)字数以不超过8000字为宜。稿件中要包含英文标题、作者工作单位英文译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中英文关键词和英文摘要。凡是基金支持的论文,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请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来稿编写格式的其他方面(包括参考论文著录格式和对简易函数图的基本要求等)请参考近期《时间频率学报》刊载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等的规定和说明”和“科技论文的编写格式”等。
(3)对文中首次出现的外国人译名请加注原文,对文中首次出现的复合名词的外文缩写请加注中文。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务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注明出处。若论文属重大科技成果、获奖项目或属具有明显社会经济效益的项目,请在来稿中注明。
(4)要求来稿一式三份(纸质文本),并附电子版。请注明作者姓名、学术技术职务、专业、工作单位、通信地址(包括E-mail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
(5)对退修的稿件,请在规定时间内将修改稿及其电子文本返回编辑部。对送请核校的校样,也请在规定时间内核校完毕并签字后尽速返回编辑部。
(6)来稿一经刊出,即表明作者已经认可其版权转至本刊编辑部。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及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
(7)请勿一稿两投。
阅读推荐:电子学报
《电子学报》设有:学术论文,科研通信,综述评论等栏目。凡以电子与信息科学为主体(交叉学科论文必须侧重电子与信息领域),在理论与应用实践上具有创新的,代表我国研究水平的学术论文,有科学依据和可靠数据的技术报告,阶段性成果报告,以及属于前沿学科,并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展望评论性文稿,均可向本刊投稿。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时间频率学报》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时间频率学报》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时间频率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精密共视时间传递GNSS接收机内部噪声评估研究————作者:孙令阳;韩保民;孙保琪;张喆;杨旭海;
摘要:精密共视(precisecommonview,PCV)是一种新兴的GNSS(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载波相位时间传递技术,已在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等国家重大任务建设中得到应用。GNSS接收机内部噪声是影响观测数据质量的关键因素。开展GNSS接收机内部噪声评估可以分析判断接收机噪声对PCV时间传递精度的影响,为多频多系统GNSS观测值的优化选取提供参考。提出...
地面站坐标误差对卫星共视时间比对的影响分析————作者:王应波;吕宏春;沈文凯;李学敏;
摘要:为更好地认识地面站坐标误差对卫星共视时间比对的影响特点,针对性开展了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地面站坐标误差引起共视偏差,在对共视偏差的贡献中,两站坐标的相对误差影响占主因,两站坐标的绝对误差影响次之,宜采用主从站相对定位方式计算地面站坐标;共视偏差包含固定部分和波动部分,采用多星共视方式可以起到平均的效果,能够一定程度上削弱波动程度,减小标准差;共视应用中对地面站坐标精度的要求与参与共...
基于MAC的PTP同步优化设计与实现————作者:修相宇;王康;武建锋;
摘要:针对PTP(precise time protocol)协议在应用层获取软件时间戳导致时钟同步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获取硬件时间戳的PTP同步优化方案。设计了以STM32F407微处理器为核心的PTP时钟应用平台,在MAC层实现了硬件时间戳获取,避免了由于协议栈软件处理延时产生的不确定性;针对PTP时钟晶振老化导致的时间同步偏差及网络延迟抖...
BPM试验编码时号及其校准控制————作者:车爱霞;魏孝锋;乔建武;高飞;段建文;
摘要:介绍了一种BPM试验编码时号体制、时号发播控制和监测过程;详细描述了发播通道时延测量、时号校准方法和校准结果;通过国土范围的近、远场测试数据统计结果,证明在科技飞速发展、电磁环境日益劣化的现今,BPM时号仍能保证其定时精度和覆盖范围,为国计民生、国防安全等提供高质量的授时服务。试验编码信号体制兼容现有发射机工作机制和原体制信号,解码快速,解码率高。随着用户设备的逐步升级,BPM可实现全时段连续播发...
基于北斗三号PPP-B2b改正信息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性能评估————作者:郭萌;张慧君;陈是;李孝辉;朱琳;
摘要: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发布的PPP-B2b信号可为用户提供公开免费的精密单点定位(PPP)服务。针对基于PPP-B2b改正信息的实时PPP,设计了BDS-3和GPS实时PPP数据处理方案,搭建了北斗实时静态PPP性能评估实验平台,开展了B1C/B2a、B1I/B3I、L1/L2、B1C/B2a&L1/L2和B1I/B3I&L1/L2 5种频率组合模式下的实时PPP实验。以CSRS-PPP定位结果作为...
BDS-3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质量评估及其PPP性能分析————作者:呼宇航;成芳;沈朋礼;李晓婉;孙文硕;卢晓春;
摘要:随着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多家MGEX(multi-GNSS experiment)分析中心陆续提供北斗卫星精密轨道及钟差产品,而不同分析中心的解算策略不同导致了产品之间存在差异。为促进北斗系统的应用发展及下一代MGEX产品的优化,通过两两对比的方式,对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中国武汉大学(WHU)、俄罗斯信息分析中心(IAC)、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SHAO)4个分析中心的4种事后...
层叠式北斗多频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与实现————作者:关小龙;武建锋;吴华兵;赵爱萍;
摘要:为满足机载多频卫星导航天线低剖面要求,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层叠式北斗多频圆极化微带天线。该天线工作频率覆盖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S频段(2 492±4 MHz)、L频段(1 616±4 MHz)、B1频段(1 561±2 MHz)与B3频段(1 268±10 MHz)。设计采用短路隔离环的方法,提高天线在4个导航频段工作时的隔离度。所设计的天线在B1、L和S频段采用单点馈电,通过微扰方式实现圆极化;而在B...
脉冲星-原子时联合守时中两种稳定度评估量的比较————作者:张哲浩;童明雷;
摘要:随着脉冲星时间科学的发展,脉冲星时与原子时联合守时成为脉冲星时应用研究的前沿,这一领域需要统一的稳定度评估方法。为了研究评估脉冲星时稳定度的■偏差与对应评估原子时稳定度的■偏差之间的关系,通过时域与频域两个角度的理论分析,揭示了两种偏差的异同,并根据频域中两种偏差频率响应间的关系重新推导了■偏差的系数。分析表明,两种评估量都适合于分析具有频率线性漂移数据的稳定度,且适用于相同的低频幂律噪声。与■相...
《时间频率学报》征稿简则
摘要:<正>1宗旨和沿革《时间频率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办的学术、技术应用类刊物。本刊刊载时间频率科学及相关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技术与方法的成果与进展、专题评述等。《时间频率学报》的前身为创刊于1978年的《陕西天文台台刊》,2003年更名为现刊,为季刊
面向低轨应用的GNSS高精度实时多普勒频移估计方法————作者:刘坤;郝晓明;刘骁;王君帅;
摘要: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推广,越来越多的低轨卫星配置了导航接收机来获取实时高精度位置和测速信息,伪距和多普勒测量值精度关系到导航接收机位置和测速精度;另外,随着低轨卫星对时间精度需求越来越高,低轨卫星对导航接收机的时间确定和维持精度同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无论实时测速还是钟漂信息的解算精度,都与接收机在低轨运行场景下的实时多普勒测量精度紧密相关。基于多项式拟合公式得到高精度多普勒测量值,从而实现高精度...
自由空间激光时频传递技术研究进展————作者:刘东祥;王玉琢;徐倩;王怡;
摘要:时频传递技术在现代通信、导航和科学研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基础科学实验、经济民生、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高精度光学时钟及其各种应用的发展,星地时频传递精度越来越成为制约卫星时频传递网络发展的瓶颈,因此,开发自由空间激光时频传递技术已经成为未来卫星时频网络发展的关键。自由空间激光时频传递技术相较于微波时频传递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空间时频传递精度,与光纤时频传递技术相比具有良好的铺设条件,适用...
误差修正的灰色模型在导航卫星钟差预报中的应用————作者:王雨涵;宋雪丽;弓剑军;
摘要:针对单一的灰色模型(GM(1,1))在导航卫星钟差预报中随着时间的增加造成误差累计严重、模型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基于钟差一阶差分数据序列,建立改进背景值的新陈代谢GM(1,1)模型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LSTM)的组合预报模型对卫星钟差预报结果进行改进。使用武汉大学国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组织(IGS)数据中心的精密钟差数据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证明NEW_GM(1,1)_LSTM组合模...
Hatch滤波算法在BDS-3多频接收机中的应用————作者:李向宇;李春颖;丁勇;李鹏昆;王惠正;
摘要:分析了Hatch滤波算法的基本原理,给出平滑伪距测量噪声的公式。选用BDS-3接收机测量数据,进行了BDS-3卫星B1C、B2a、B2b单频Hatch滤波和B1C/B2a、B1C/B2b、B2a/B2b改进双频组合Hatch滤波伪距精度分析和单点定位精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双频Hatch滤波算法能有效提升伪距测量精度和单点定位性能的稳定性,提升B1C、B2a、B2b频点伪距精度50%以上,提升...
导航卫星发射时延标定技术研究综述————作者:张凌志;张雨露;王琳;王遂生;同钊;丁五一;潘虹臣;
摘要:卫星导航定位精度受时延测量准确度影响,除了考虑电离层等时延误差外,在导航卫星发射端基带信号生成到天线口面的时延同样不可忽略,通常将这部分时延分为基带到天线前端的链路时延和天线输入到天线相位中心的链路时延两部分,前者被称为绝对时延,后者被称为相对时延。总结了导航信号发射通道时延和相对时延的信号模型及测量方法,并指出绝对时延和相对时延联合测量是未来时延测量的发展方向,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喀什13 m VLBI天线接收频段优化及结果分析————作者:马浪明;刘佳;韦沛;李西顺;南凯;姚当;杨旭海;
摘要:喀什13 m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观测站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宽带VLBI观测系统的重要台站,特别是对世界时UT1测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和5G移动通信普及,5G移动通信信号等强干扰导致喀什观测站天线系统灵敏度严重下降,严重影响了世界时UT1常规观测。针对此问题,提出利用超导滤波器将接收频带从C频段调整为...
多相位奇点可控晶格光场的制备研究————作者:杨鑫琪;杨欣;常虹;马燕;曹明涛;董瑞芳;张首刚;
摘要:多偏振奇点晶格光场以其独特的强度、偏振和相位分布,在光晶格原子钟操控、多比特原子钟纠缠等领域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潜力。目前制备偏振奇点可控的晶格光场面临一系列较大的技术挑战,文章提出了一种创新方案。我们利用空间光调制器将一束高斯光调制成多光束阵列,再通过Q板对这些光束的偏振态进行精准控制,最终通过多光束干涉产生了偏振分布非均匀的奇点光场。此方案的关键创新在于能够灵活调整光束阵列中各光束的数量、振幅和相...
卫星时频系统发展综述————作者:刘湘楠;李桢;施闯;
摘要:近年来,全球卫星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且在导航、遥感以及通信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卫星时频系统作为卫星不可或缺的核心,对实现高精度卫星导航、先进遥感及高效通信等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指标之一。通过对当前导航、遥感、通信等卫星的时频系统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详细描述了时间频率源、时间维护、时间用户及时间传输通道等卫星时频系统核心要素的具体技术细节。同时,分析了当前时...
《时间频率学报》征稿简则
摘要:<正>1宗旨和沿革《时间频率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办的学术、技术应用类刊物。本刊刊载时间频率科学及相关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技术与方法的成果与进展、专题评述等。《时间频率学报》的前身为创刊于1978年的《陕西天文台台刊》,2003年更名为现刊,为季刊。2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来稿应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逻辑严谨、表述确切、图表清晰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光频传递系统建模及增益优化————作者:刘昱廷;张翔;董瑞芳;刘涛;
摘要:在长距离光纤光频传递系统中,环内锁相控制信号的信噪比对链路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针对国家“十三五”规划中高精度地基授时项目中光纤光频传递项目中的光信号补偿需求问题,对传统双向光纤放大器的长距离光纤频率传递系统进行了物理模型的完善,构建了光纤光频传递系统的环内锁相控制信号信噪比公式。以信噪比作为优化评判标准,提出了一种利用改进式自适应遗传算法来优化光纤光频传递链路中EDFA(erbium-doped f...
基于神经网络的功率放大器数字预失真建模————作者:白佳宁;吴华兵;王静妍;纪其威;
摘要: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遗传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对功率放大器进行行为建模,采用了基于直接学习结构的数字预失真方法,该方法结合最小均方误差算法进行参数提取,并比较了4种神经网络模型对数字预失真的效果。使用记忆多项式和神经网络建立数字预失真仿真系统中预失真器模型和功率放大器模型,分析了带宽为20 MHz的16QAM信号经预失真前后相关特性的变化。仿真结...
相关电子信息期刊推荐
- 省级计算机周刊
- 国家级无线通信技术
- 北大核心网络新媒体技术
- 省级信息产业报道
- 北大核心测控自动化
- 省级少年电脑世界低年级
- 省级决策与信息
- 北大核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 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省级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国家级微电脑世界
- 省级中国通信
- 北大核心光通信研究
- 省级计算机时代
- 国家级电子质量
- 国家级电信建设
- 国家级电子与电脑
- 国家级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 省级电子元器件应用
- 省级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省级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分析测试学报
- 国家级微电子技术
- 国家级无线电工程
- 省级电信建设
- 国家级中国信息化
- 省级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文信息学报
- 省级中国数据通信
- 省级软件导刊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