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问题研究》国际政治研究杂志,创刊于1959年,现为双月刊。《国际问题研究》是中国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分析刊物之一。
《国际问题研究》所载文章涉及近期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有关国家外交政策走向,学科领域内的新学派、新思潮、新理论评介等。刊物选题新、有深度,学理性与政策性兼顾,颇受国内外读者好评。
国际问题研究杂志栏目设置
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经济
国际问题研究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国际问题研究杂志社征稿要求
一、国际问题研究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引用的文献、观点和重要事实要注明来源。注释采用文尾集中注解。
二、国际问题研究网上资料的引用应做到可核查。
三、文中首次涉及的外国人名、地名、重要职务和职称、地名、机构名称、及其他专用名称(常见和约定俗成的除外),请在中文译名后括号注明原文。
四、来稿请注明撰稿人姓名、工作单位、职称、通讯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和电子信箱,以便联系。
五、请勿一稿多投。稿件寄出三个月后未被采用或未接确认采用通知的,可自行处理。来稿一经刊用即致稿酬,并赠样刊两本。未被采用的稿件恕不退还。
六、本刊有对来稿的删改权。如不同意,务请在来稿中注明。
七、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和本刊稿酬按优稿优酬的原则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八、本刊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阅读推荐:社会保障研究
《社会保障研究》面向高校、研究机构、人力资源与社保部门、卫生部门、民政部门、财政部门、工会、残联、老龄工作部门、慈善组织、养老机构、医疗机构以及银行、基金、保险行业,关注社保基金、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与员工福利、医保与医改、失业保险与劳动就业、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保障、低保与救助等领域的热点聚焦、难点探讨、政策解读、民意调查、国外借鉴等方面。欢迎开展课题研究、社会调查、学术会议、培训等方面的合作。
国际问题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推动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南海落地生根: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作者:张洁;
摘要:在南海落实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和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同的历史文化和地区实践证明了维护南海稳定与推动区域合作“双目标”共进的可能性。中国与其他南海当事国的海上合作也为在南海推进命运共同体建设总结了经验,夯实了互利基础。未来,中国应携手东南亚国家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引,以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推进共同开发为抓手,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地区治理...
“转型过渡期”的规律特征与中国应对————作者:王帆;
摘要:“转型过渡期”不仅是对国际关系现状的描述,更是对现代国际关系本质特征的深刻概括,其已成为理解全球化时代和多极化世界中各国政治经济关系的核心概念,内涵较之以往更为深刻。从历史维度看,“转型过渡期”具有国际权力格局调整、国际利益分配调整、国际秩序复杂演变、危机变革交织加速等规律特征。21世纪百年大变局下的“转型过渡期”将会对国际体系变革产生更大范围的颠覆性影响,不确定性也更为突出,将会催生国际社会治理...
地区韧性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作者:陈志瑞;山秀蕾;
摘要: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切实维系全球安全和发展已然成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核心目标和关键议程。然而,由于大国竞争加剧、地区安全风险上升、全球性问题日渐凸显,全球治理不进反退、危机重重。修复全球治理不仅呼唤全球共识、国际合作和大国协调,也亟需增强地区韧性,夯实全球治理的区域基础,重构全球治理的结构和网络。地区韧性作为一种内生性发展动力,成为重新审视当代全球治理模式及应对全球变革...
欧洲战略自主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作者:严少华;
摘要:欧盟是中美博弈中的关键第三方。欧洲推动实现战略自主需要直面中美博弈,也将塑造中美博弈态势。当前,欧洲战略自主在理念与政策上正经历从“消极自主”向“积极自主”的转变,其不仅意味着欧盟对华政策可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亦可反向塑造美国对华政策理念与实践。然而,欧洲对美国防务的依赖、欧洲政治右转、法德领导力的削弱以及特朗普回归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对欧洲战略自主转变构成掣肘。中国应从防止“新冷战”的高度重视欧...
欧盟寻求人工智能监管规则型领导地位:认知与路径————作者:邢亚杰;李丹成;
摘要:在数字时代,主要大国或国家联盟围绕技术型与规则型两类领导地位展开竞争。基于维护数字主权、防范竞争对手以及评估自身优劣势的综合认知,欧盟将确立监管规则型领导地位视为自身核心战略目标,成为创设监管规则的先行者。为打造人工智能监管的示范版图,欧盟不断宣扬人本伦理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赋予人本伦理以能动性与约束力,进而构建了软硬结合的监管框架,意图打造技术风险等级分明、配套监管措施完备、风险防范和技术创新平...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内涵、进展与优化路径————作者:陈小鼎;刘淑嵘;
摘要:自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提出以来,中国深刻阐释了这一理念的内涵要义,并推动其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上取得长足进展。随着世界政治极化加剧,上合组织的外部发展环境趋于复杂,组织内部战略协调与政策沟通难度有所增加,政治、安全、经济、人文合作潜力有待深入挖掘。作为上合组织2024—2025年度轮值主席国,中方应继续弘扬“上海精神”,强化政治互信以夯实合作基础、深化务实合作以拉紧利益纽带、...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English-language Journal)
摘要:<正>英文刊物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于2005年12月12日正式创刊发行。本刊重点探讨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安全与全球战略中的热点问题,追求严肃扎实的学风,反映最新学术研究进展,是学术界、研究机构和政府决策者以及关注国际问题人士的良友。栏目设有:中国外交、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等专栏
日本关键矿产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作者:束必铨;
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新兴产业变革背景下,关键矿产成为国家资源安全保障重点和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新领域。日本政府将关键矿产提升至经济安全高度,制定完善本国关键矿产战略,围绕矿产供应链在国内外进行相关布局,打造具有韧性的供应链,确保矿产资源供给安全。这主要源于全球关键矿产态势、日本对于矿产安全认知与发展需求的变化。日本将中国定性为战略竞争对手,其关键矿产战略的实施,也影响到中日矿产关系、中国矿产治理模式与供...
勇立时代潮头,展现责任担当————作者:王毅;
摘要:<正>2024年的世界,国际局势变乱交织,地缘冲突延宕升级,“脱钩断链”愈演愈烈,“全球南方”加快崛起,百年变局的大势走向愈加清晰。2024年的中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宏伟蓝图,全面深化改革阔步前行,新中国75周年赓续伟大事业,中国式现代化昂扬奋进。2024年的中国外交,在历史关头守正创新,面对乱云飞渡,彰显从容自信,为中国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宝贵稳定性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理逻辑与实践发展————作者:吴晓丹;张伟鹏;
摘要: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继承发展、对国际形势走向和中国所处方位的科学判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的兼收并蓄、对人类共同利益和前途命运的深刻理解,是对全球治理思维和世界普遍交往范式的重构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髓要义,诠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发展新的思想理论形态,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价值取向与中国哲学...
大变局下国际思潮新动向与中国外交应对————作者:卢静;林怡娉;
摘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传统旧观念与各种新思想碰撞交锋,国际思潮呈现一些新特点和趋势: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思潮角力,发展型区域主义兴起;保守主义思想回归,国际竞争与对立的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多边主义陷入话语竞争,国际旧秩序与新规则平行共存;全球议题“泛安全化”,国际安全赤字加重。身处世界大变局中的中国,既深受国际思潮的影响,也是塑造国际思潮的重要力量。国际思潮新动向给中国外交既带来严峻挑战,...
中国与东盟国家南海危机管控探析————作者:刘琳;
摘要:中国与东盟部分国家在南海存在领土和海洋争端,妥善管控分歧和争议是维护南海区域和平稳定的重要前提。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处理危机事态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一些双、多边危机管控机制,对稳定南海局势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中国与东盟当事国的根本性矛盾难以消除,这些机制在危机中的实际作用受到诸多因素制约。近年来,中美战略博弈的加剧及由此带来的南海形势变化,给中国与东盟国家南海危机管控带来更多挑战。中国与东盟国家应从过...
美国对华风险寻求政策取向的内生逻辑及战略效应————作者:储永正;宋德星;
摘要:随着国际权力转移进程的加速和大国战略博弈的加剧,中国的崛起被美国视为对其霸权地位的一大威胁。美国对华威胁认知历经霸权护持警戒点、触发点、紧张点和关键点。特别是进入紧张点和关键点后,美国将现状设想为中国受益而自身受损的“损失域”,不仅引发其越发强烈的霸权焦虑,而且催生其通过风险寻求来实现霸权护持的非理性战略行为。这种行为的内生动能源自美国霸权固有的逻辑、敌意螺旋的反复作用,以及风险寻求与“护栏”管理...
欧盟的多极化认知和中欧多边合作————作者:金玲;
摘要:欧盟对多极化的认知随其国际地位变化而变化。冷战结束后,欧盟一度寻求对多极化进行战略塑造。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后自身国际地位的下降,欧盟对多极化趋势呈现战略焦虑。随着多重危机的演进,欧盟开始对多极化进行战略反思,逐渐接纳国际格局多极化的现实,并力求通过战略自主成为其中的一极。虽然欧盟多极化的认知不断变化,但其认知一直包含“多极化与战略稳定”“多极化与大西洋关系”“多极化与多边主义”“欧盟国际地位”等维度...
书讯
摘要:<正>英文刊物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于2005年12月12日正式创刊发行。本刊重点探讨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国际安全与全球战略中的热点问题,追求严肃扎实的学风,反映最新学术研究进展,是学术界、研究机构和政府决策者以及关注国际问题人士的良友。栏目设有:中国外交、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等专栏
欧盟贸易政策范式转型及其影响————作者:程卫东;
摘要:为应对国际格局演变带来的新形势与新挑战,欧盟自2015年以来出台一系列贸易政策文件,表明欧盟已从传统的自由主义贸易政策范式转向多元目标贸易政策范式。新的政策范式将非贸易事项与贸易联结起来,追求多元化贸易政策目标;同时,欧盟开始试图通过单边政策工具实现贸易政策目标。欧盟新贸易政策范式将导致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平衡,并影响国际关系的走向。但该政策范式能否持续、欧盟能否实现其贸易政策目标,还会受到欧盟内外诸...
美国对华经济制裁:趋势与影响————作者:蔡翠红;尹佳晖;
摘要:美国为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不断强化对华竞争力度,其中经济制裁是其遏制打压战略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对华经济制裁在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诸多手段中扮演着长期性、系统性、全局性角色,充分展现其在产业、科技、军事领域限制中国的目标。近年来美国对华经济制裁呈现绝对数量激增、目标转向科技、覆盖领域扩张、国际协同增强的趋势特征。美国对华经济制裁将对中国产业升级、中美双边关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消极影响,但其效果也...
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进展、启示与深化路径————作者:王俊生;
摘要:进入新时代,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外交关系更为稳固,经济纽带更为紧密,人文交流更为密切,中国的安全主张愈发得到周边国家认同。中国周边外交理念的先进性与相关合作倡议的落地生根是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动力。在动荡变革期,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既需要处理好美国对华战略打压引起的地区风险,更要协调好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的战略需求与外交诉求,发挥周边国家自主性。中国应...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意蕴与中国实践————作者:李欣;
摘要: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海洋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以新安全观为指导维护海洋的和平安宁,以新合作观为指导实现海洋开发利用的互利共赢,以新文明观为指导构建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观念,以新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人海和谐,它是中国着眼百年变局下全球海洋政治、海洋安全、海洋治理领域面临的风险与挑战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中国自觉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维护全球海洋和平与安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推...
美国对太平洋岛国战略:地缘政治意图与局限————作者:陈晓晨;吕桂霞;
摘要: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份太平洋岛国整体战略,“太平洋伙伴关系战略”基于一百多年来的“岛链”认知,本质是“扩大的岛链战略”。虽然美声称的战略目标是强化伙伴关系、支持地区主义、推动地区治理和促进繁荣,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暴露其加强对华外交遏压、打造对华制衡体系、嵌入美式安全议题、提升美国综合影响等真实意图。“太平洋伙伴关系战略”的实施使美国地区存在感增强,南太地区受地缘政治影响加深,对中国同岛国合作产生一定冲击...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 国家级当代劳模
- 国家级《中国海商法年刊》
- 省级《政法学刊》
- 国家级中国青年
- 省级系统辩证学学报
- 省级《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省级工会理论研究
- 国家级《理论与改革杂志》
- 省级青海政报
- 省级海峡通讯
- 北大核心天津社会科学
- 省级光华法学
- 国家级《民族学刊》
- 省级现代台湾研究
- 省级公安月刊
- 省级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法律
- 省级《学习月刊》
- 省级《党史纵览》
- 国家级管理科学文摘
- 省级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 南大核心日本问题研究
- 省级《青年研究》
- 省级人民政坛
- 省级海外文摘
- 省级今日南国
- 省级党史博采(理论)
- 国家级思想政治课研究杂志
- 省级《前线》
- 省级《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