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7-1279/R
国际标准刊号:1007-659X
主办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主管单位:山东省卫生厅
上一本期杂志:《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医药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山东中医药大学主办的中医药综合性学术刊物,以及时报道中医药科研、教学、医疗成果及学术动态,反映中医药学术水平,着重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继承与发展并举,重视学术争鸣,扶植中医药人才成长,不断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为宗旨,以中高级中医药科研、临床工作者、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及中医药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1977年创刊,公开发行,是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山东省优秀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统计源期刊

  1995、2000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选优秀刊物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理论与方法研究、临床研究与报道、研究生答辩、论文选登、学术争鸣、中药研究、实验研究、医史文献研究。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F0002)山东中医药大学情志病证研究创新团队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无

  (F0004)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园文化长廊夜景 林庆国(摄影)

  “973”药性理论研究

  (483)平性药药性理论探讨 邓家刚 孙冰 张作记

  信息之窗

  (486)慢性应激引起DNA损伤机制揭开 无

  (486)糖皮质激素有助伤后预防关节炎 无

  “973”药性理论研究

  (487)《中华本草》收载止痛中药药性规律研究 李明 郭瑞华

  理论与方法研究

  (489)论中医学阴阳理论的科学属性 田进文 郭妍

  (492)《黄帝内经》阴阳变易思维探讨 全敏 鲁明源(指导)

  (494)对“小肠”的再认识 任国峰 吴修符(指导)

  (496)喻昌“温阳”学术思想浅析 张仁岗

  (498)浅述王孟英认证精准、善察转机的学术特色 张蕾

  (500)从《金匮要略》虚寒肺痿证谈肺阳虚的辨证论治规律 张福林 陶汉华(指导)

  (501)论《圣济总录》对推拿医学发展的影响 王文升

  临床研究与报道

  (503)半夏厚朴汤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江丽平

  (504)肺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的影响 徐毓华

  (506)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证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 张宁 刘家义

  (508)艾灸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可行性探讨 卫义兰 李敏 聂哓伟

  中级职称医学论文范文: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现状

  摘要:目的探讨我国临床药学事业发展的现状, 寻求我国临床药学事业快速发展的途径。方法通过比较国内外临床药学工作在业务开展程度及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中所存在的差距, 借鉴国外先进经脸, 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 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学将成为国内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大力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是我国医院药学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临床药学,药学监护,医院药学,中级职称医学论文范文

  随着我国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广大群众对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的呼声将日益高涨, 如何让患者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是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文物视域下扁鹊文化探析————作者:邹宇轩;王欣仪;赵玉;熊益亮;

摘要:从文物角度探析扁鹊文化,探讨扁鹊的起源、扁鹊医派的特点、扁鹊信仰及其神化过程。研究认为,扁鹊可能为东夷氏族百鸟官之一,其原型可以追溯至某种神话物种,扁鹊与羽人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从汉画像、出土医书及经脉人像的视角看,扁鹊学派行医主要体现在脉法和针法,后世医家尊扁鹊而将针具雕饰为鹊鸟类图案,以传承扁鹊精神和赋予美好寓意;战国秦汉时期就有各种关于扁鹊的神话传说在民间流传,扁鹊在历史发展中逐渐被神化,其形...

《说文解字注》涉医文献整理研究————作者:刘芳;张树剑;

摘要:段玉裁是清代著名的小学家,在《说文解字注》中征引了许多医学文献。经系统整理,这些医学文献可分为两类:医书引文和经史引文。目前钱超尘对段注涉医文献的整理仅有《灵枢》和《素问》引文,缺少对经史引文的整理,对“医经”、《素问》“注”以及《释骨》引文也未有细致的区分。对涉医文献整理与分析,一方面可以弥补钱超尘研究之不足;另一方面可探寻段玉裁对医学的熟识程度,其研究保留了医学术语的原始形态与含义。此外,段玉...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银翘散现代临床应用规律————作者:余新波;刘城鑫;蓝婉宁;江勇;詹少锋;

摘要: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银翘散的现代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运用银翘散治疗有效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符合的数据,建立银翘散临床研究文献信息数据库,对银翘散的剂量组成、病证应用、主治证型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R语言对银翘散加味药物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共纳入260篇银翘散临床研究文献,其中汤剂242篇,颗粒剂18篇。确定了银翘散单...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相结合策略探究芫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分子机制————作者:赵灿;曲迪;赵静玉;张悦;焦宇;李光;张宁;

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相结合策略探究芫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查找筛选芫花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NAFLD的疾病靶点,并预测芫花治疗NAFLD的潜在作用靶点以及相关通路;结合分子对接技术对核心靶点和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40只小鼠随机分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芫花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正常饮食外,其他3组接受高脂高胆固醇高果...

人参-三七对缺氧/复氧HL-1心肌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作者:高薇涵;孙煜;邓金兰;李洁;

摘要:目的:探讨人参-三七对缺氧/复氧HL-1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大鼠等效剂量,每日取2.50 g人参粉与1.25 g三七粉用44 mL温开水冲调后给22只大鼠各灌胃2 mL,为给药组;再给10只大鼠灌胃2 mL生理盐水,为正常组。根据课题组前期提取大鼠含药血清经验以及预实验结果,两组皆灌胃持续7 d,断粮1 d但不断水后将大鼠麻醉取血,离心收集血清。给药组大鼠收集的血清为人参-三七高剂...

香附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免疫活性研究————作者:邓碧琦;郑真;陈雪梅;朱立俏;盛华刚;

摘要:目的:提取纯化香附粗多糖,制备纯化香附多糖(PPX),测定PPX单糖组成和相对分子量并研究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香附粗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醇沉法制备香附粗多糖,进一步通过除蛋白、透析和SephadexG-50凝胶柱层析制备PPX。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探究PPX的单糖组成,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测定PPX的相对分子质量。采用噻唑蓝(MTT)法、中...

基于UPLC-Q-Exactive-Orbitrap MS/MS的芪蛭益肾胶囊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分析————作者:刘欣;张永清;商桂春;张传香;王迪;聂伟;付义成;崔志明;刘玉红;

摘要:目的:研究芪蛭益肾胶囊的化学成分及大鼠灌胃给药后的入血原型与代谢成分。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PLC-Q-Exactive-OrbitrapMS/MS)技术,根据保留时间、相对分子质量及二级碎片离子,结合对照品、参考文献及自建质谱数据库对芪蛭益肾胶囊的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进行鉴定。结果:从芪蛭益肾胶囊中共鉴定出165个化学成分,主要为环烯醚萜类、黄酮类、含氮类等成分...

中风发病之慢病共病病因病机探讨————作者:李佳静;丁元庆;

摘要:慢病共病是引发中风的重要因素之一,探讨其发病机制对防治中风具有指导价值。提出营卫失常是慢病共病的核心病机,涉及饮食失节、劳逸失调、情志异常、年高体虚等致病因素,导致脏腑气化失司、气血失调,进而痰浊瘀血内生,累及血脉。多脏同病与六经受损是慢病共病发展关键,最终引发泛血管疾病,尤以心脑损伤为甚,其中髓毁神伤则会导致中风等严重结局。治疗强调慢病共病的复杂性及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提出立足全生命周期,以整体观...

基于“脉-态”分析越鞠丸加减治疗心理紊乱状态————作者:李梦凡;衣云昊;滕晶;

摘要:心理紊乱状态是一种形神同病的多维状态。系统辨证脉学是结合中医学与现代科学理论形成的心理脉象研究成果,在心理状态诊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以系统辨证脉学技术为工具,明确郁闷不舒、烦躁焦虑、思虑过度、惊悸不安、精神萎靡五种心理紊乱状态的脉象指征,将谐振波、脉搏波与五种心理紊乱状态“神变”及“形变”的辨识相结合,通过举证脉象要素的变化指导越鞠丸灵活加减用药,并附病案1则,使越鞠丸在心理紊乱状态的治疗层面发挥...

基于“脏腑别通”理论辨治勃起功能障碍————作者:方敦林;胡万春;刘通;张畅畅;彭鹏鹏;周梅芝;张俊杰;刘星;

摘要:基于“脏腑别通”理论探讨勃起功能障碍(ED)辨治方法,认为宗筋的启用与心肝肾关系密切,主张气机失调、宗筋失养为ED发生的核心病机,治疗应同调心与胆、肝与大肠、肾与三焦。心气失和,胆气升发不及,治以君相互助、养心调神以升胆气,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养心汤化裁,联合针丘墟、阳陵泉、地五会、神门、灵道、少海、百会等穴;肝失疏泄,大肠传导失司,治以金木交合、通腑润肠以畅肝气,方用麻子仁丸合柴胡疏肝散化裁,联...

从肺络及“畅络调神”理论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作者:寇育乐;宁博;谭曦舒;贺宏伟;史捷;陈方园;赵明君;

摘要:在肺络理论指导下结合“畅络调神”理论,认为肺络郁滞/虚滞、魂魄失藏贯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抑郁发病始终,以络气虚滞、肺魄不敛为发病之本;肺络郁滞、肝魂不宁为发病之要;气结痰瘀、络气不和为发病之因。治宜畅络强魄定魂法,临床治以络虚通补、调肺强魄固根本,流气畅络、调肝定魂安形神,调气化痰、活血通络除病因,可取得较好疗效

基于血脉理论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辨治————作者:许永楷;温雅;刘政;

摘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是具有代表性的周围血管疾病,是血脉病之一,其病因病机在于营卫失调,脏腑亏虚,加之外邪侵袭,血病及脉,血脉瘀阻,四末失养,其中营卫失调是LEAOD发病的起始环节。在疾病的初期应以调和营卫为法,中期血脉瘀阻,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后期肢体破溃坏死,症状各异,应分别治之。重视气血营卫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把握LEAOD作为血脉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过程,注重辨别疾病的寒热虚实,对...

基于“中和”理论探析抑郁症————作者:张晶;房振兴;胡安鑫;努尔买买提·木依丁;

摘要:中医学蕴含的“中和”理论是对人、自然、社会之间对立统一与动态平衡关系的阐释,认为“失中”为病,注重调阴阳、和五行以达“中”。基于“中和”理论,从圜道时中、空间中土、神志和中三个方面对抑郁症进行论述,认为阴阳的自和稳态性、脏腑的系统关联性与气机的恒动性被打破为致郁根本,土气主“化”、土气主“平”的功能失常为致郁的重要条件,情志“失和”累及脏腑是致郁的直接因素,脾胃功能的失调与上述病机密切相关。治疗上...

《脾胃论》“自汗”证“始为热中”“终传寒中”探讨————作者:仇玉平;

摘要:探讨李东垣辨治“自汗”证经验。《脾胃论》“自汗”证可分“始为热中”(热中证)和“终传寒中”(寒中证)两个阶段,“自汗”证是涵盖了盗汗在内的自发出汗。“自汗”热中证以湿热为特征,“自汗”寒中证以寒湿为特征。“自汗”热中证,治疗以益卫固表为主,除湿通络、滋阴清热为辅,代表方剂为调卫汤;临床表现为盗汗的热中证,治疗以清热燥湿为主,滋阴和营、补中益卫为辅,代表方剂为当归六黄汤、正气汤。“自汗”寒中证亦分为...

从《温疫论》“营卫-膜原-胃家”系统探析疫病辨治————作者:林元媛;孟之舟;涂钰莹;郑蓉蓉;钟明升;刘果;

摘要:吴又可《温疫论》提出疫邪传变以“营卫-膜原-胃家”系统为主体。生理情况下,营卫由脾胃生成,布散周身时经过膜原,发挥保卫机体、输布营养物质的功能。病理情况下,疫邪由口鼻侵入,初伏于膜原,随营卫传于表里,胃家是邪气传入的最终场所,也是病情转变之机。基于“营卫-膜原-胃家”系统,提出开达膜原、攻下通腑、透营达卫、调胃救阴四类治法,体现了促邪传变、给邪以出路、顾护脾胃的治疗原则,以此为疫病防治、预后、调养...

基于“经-穴-脏”探讨握固改善失眠的思路————作者:余雪;王新志;孙永康;曹梦启;刘向哲;杨海燕;

摘要:基于经-穴-脏理论,结合失眠病机特点,总结握固辨治失眠的思路。失眠病机多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与心神密切相关。握固是养生修炼中常用的一种手式,可作用于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以沟通脏腑、调和营卫;刺激少府穴、劳宫穴以泄君火、济肾水;作用于肝、肾、脾脏以静心安魂、固护精气、运化气血。握固辨治失眠的思路,即调节经-穴-脏以改善失眠,使阴阳相合、神魂安定,心得所养、心气归一,五脏调和、寤寐...

从“虚气留滞”论治过敏性疾病————作者:武文军;秦娜娜;胡锦浩;石岩;崔建春;

摘要: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为“虚气留滞”。其中变应性鼻炎的病机可概括为虚气留滞,气不行津,津聚生浊,浊阻鼻窍;慢性荨麻疹的病机可概括为正虚邪胜,邪侵于表,虚气留滞,营卫失和;过敏性哮喘的病机可概括为肺脾气虚,气不行津,虚气留滞,痰阻气道;过敏性紫癜的病机可概括为虚气留滞,气不摄血,络损血瘀,蓄积皮下。临证治疗应以“补虚通滞”为总则。针对变应性鼻炎,应以补虚通滞、行气化浊通窍立法,选用薯蓣丸、苓桂术甘汤等...

藏药五脉绿绒蒿不同组织部位4种成分与化学元素质量分数比较及相关性分析————作者:刘红燕;郑晓华;张美;徐智玮;徐立军;格桑文灯;米玛潘多;

摘要:目的:探究五脉绿绒蒿植株中多酚、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叶绿素与化学元素在不同组织部位的分布,并研究上述4种成分与化学元素的关系。方法:以藏药五脉绿绒蒿盛花期的根、茎、叶、花瓣为材料,采用比色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4种成分、化学元素质量分数,讨论其分布特征,通过岭回归与曲线回归构建4种成分与化学元素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多酚和类黄酮在花瓣中质量分数最高,Fe、Zn、Mn、Ca、Mg、Cu、...

健脾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肠屏障损伤研究概述————作者:唐钰雯;苏漫;易飞扬;刘萌;朱阳阳;唐学贵;

摘要:慢传输型便秘(STC)肠屏障损伤与脾虚相关,脾气虚,则气之推动、调控、固摄、防御等功能下降,与肠屏障的肠道微生物、肠上皮分泌、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及免疫炎症等有相通之处。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发现健脾法能作用于STC肠道微生物、黏液屏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以改善症状,其中黄芪、党参、甘草等单味药及枳术丸、运脾通便方等中药复方能助脾复运,改善肠屏障,有效治疗STC,为健脾法应用于STC提供了参考依据。参...

中药多酚类成分通过NF-κB信号通路干预肺炎机制研究进展————作者:嵇钰骞;姚燕;于洋;孙梦萱;王晴阳;刘瑞娟;

摘要:肺炎的发病机制与炎症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其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此通路被抑制后,体内的炎症反应能够得到显著的缓解。临床治疗肺炎常用中药如鱼腥草、淡竹叶、当归、丹参等均含有多酚类成分,因而具有广泛的抗炎特性,能够抑制NF-κB信号通路、调节炎症因子表达、改善机体免疫,对于肺部炎症具有治疗意义。对多酚类成分抗炎的具体机制进行综述,可为防治肺部炎症的临床研...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