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5122/R
国际标准刊号:1672-5301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感染控制杂志》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研究生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心血管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国家级技术类专业学术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医疗、科研、预防、教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临床心内、心外科和心血管介入等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临床并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基础理论研究等。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百家争鸣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知网,万方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栏目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专题评论、短篇论著、流行病学、讲座、综述、临床病理(例)讨论、病例报告、经验交流、影像诊断、继续教育、中医中药、药械警戒、技术与方法、读者•作者•编者、学术动态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急性冠脉综合征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合并出血的防治 王晓,聂绍平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术式选择 佟明汇

  湖北省广水市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谢文杰,张琰,戴永恋,袁早送,黄从新

  老老年高血压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与动态血压参数相关性研究 魏艺,胡元会,杨传华,宋庆桥,耿彦婷,郑昭瀛

  青年大学生血清ET-1和NO水平与中心动脉收缩压和外周血压的关系 唐群,许波,田建伟,王新宴,王安琪,黄翠莹,臧春梅

  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尿蛋白肌酐比值的关系 薛国华,马惠芳,田利平,张守彦,赵洛沙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中不同给药途径应用替罗非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郑奇斌,陈克俭,徐翔,夏豪

  益气升阳、活血利水中药对冠心病心衰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干预研究 李琳,李格,顾焕,冯润,郭丛丛,黄力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卢竞前,杨锋,张鸿青,潘娅萍,段会仙,陈敏,张洲

  高位桡动脉对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影响 靳志涛,李彦平,杨军珂,张铮,丁力平,高国杰,胡桃红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价值 张彦,唐媛,高峰,杨肖平,江乃宙,林孙英,陈萍

  依达拉奉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MCP-1的影响 高启军,尹琼,万书平,魏辉,刘曼华

  老年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分析 陈存芳,魏岚萍,CHEN Cun-fang,WEI Lan-ping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功能的Meta分析 薛文鑫,李静,张爱真,赵珊珊,张藜莉,刘阔,张涛,索琳,刘水

  最大充血跨狭窄收缩压差指导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探讨 杨慎先,王磊,王枫岭,刘新,赵杰娉

  成人和青少年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 杨阳,马南,鲍春荣,黄建兵,汤敏,丁芳宝,梅举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术中血液保护策略 夏克何,邓霖楠,李伟,XIA Ke-he,DENG Lin-nan,LI Wei

  医学期刊投稿:流式细胞仪检测缺铁性贫血患者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探讨

  【摘要】 目的 研究缺铁性贫血(ID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方法 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IDA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 均应用流式细胞仪三色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对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进行比较。结果 IDA组外周血中CD3+、CD3+CD4+及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 CD3+ CD8+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缺铁性贫血患者影响机体T细胞的增殖分化, 导致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和免疫调节机制紊乱。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流式细胞仪,骨髓细胞学检查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代谢健康肥胖与尿酸水平及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作者:张书研;孙亚召;孙培;白春兰;刘亚运;马娅;李永乐;许新新;崔世炜;

摘要:目的 探讨肾功能指标与代谢健康肥胖(MHO)之间的关系,同时评估MHO与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数据库。根据体重指数(BMI)和代谢状态,参与者被分为四种肥胖代谢表型:代谢健康非肥胖(MHNO,n=2512)、代谢不健康非肥胖(MUNO,n=2354)、MHO(n=566)和代谢不健康肥胖(MUO,n=1742)。采用单因素和多因...

数字医学在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与展望————作者:杨大海;刘元章;毛予;王义为;刘洋;杨剑;

摘要: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术(TPVR)是当前治疗肺动脉瓣关闭不全(PR)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然而,该术式仍面临诸多围手术期挑战,包括复杂的术前评估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风险等。近年来,数字医学发展迅猛,三维打印、有限元法和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逐渐被应用于TPVR各环节中,不仅提高了手术规划水平,还在并发症预测方面提供了更为精准全面的支持,极大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本综述旨在评...

无创影像学技术在冠状动脉微血管性疾病诊断和评估中的应用进展————作者:倪静;李剑明;

摘要:冠状动脉微血管性疾病(CMVD)的病因涵盖冠状动脉微血管的功能和(或)结构异常,且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尽管目前的活体影像学技术尚无法直接评估冠状动脉微血管,但随着对CMVD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涌现出了多种诊断和评估方法,包括侵入性介入技术、无创影像学技术和血液循环生物标志物等,其中无创影像学技术,包括核医学、超声、核磁和CT,它们在CMVD诊断和评估中各自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本文主要...

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作者:杨杰;欧小鹏;张倩;陈永清;

摘要: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显著增加了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和死亡的风险。近年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通过清除心肌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可恢复线粒体稳态、减轻氧化应激并改善DCM。本文深入探讨其分子调控机制,包括PINK1/Parkin、FUNDC1、AMPK/mTOR等线粒体自噬通路,进一步分析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和双胍类药物通过调控线粒体自噬改...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新进展————作者:柳娟霞;史亮;刘晓丽;张照杰;马凌;苏芳菊;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严重挑战。尽管目前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但其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因此亟需开发新的药物以改善患者预后。沙库巴曲/缬沙坦作为一种新型具有高选择性抑制血管紧张素受体和脑啡肽酶的神经内分泌抑制剂,其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就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运用和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新进展————作者:周伟;左红;樊刚;

摘要:既往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治疗药物效果有限,病死率和再住院率均较高,5年的病死率和恶性肿瘤相仿。近年来,一系列里程碑式临床试验显著改善了HFrEF患者的预后。本文就近年来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维利西呱、omecamtiv mecarbil以及抗炎药物在HFrEF治疗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外周血炎症指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中的研究进展————作者:陈思婷;邓华钊;

摘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危急类型,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炎症过程在进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研究发现,外周血炎症指标在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良预后方面有重要预测价值,这对临床医师掌握病情发展动态并实施及时有效的干预有所助益。本文拟就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全身炎...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栓抽吸后院内预后和远期预后分析————作者:王刚;赵慧强;刘锐锋;

摘要:目的 评估血栓抽吸术在高血栓负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318例STEMI患者,根据是否接受血栓抽吸术分为血栓抽吸组(159例)和未行血栓抽吸组(159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栓负荷分级、手术相关数据,通过电话及门诊复查随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微血管阻塞形成的相关性研究————作者:仲崇霞;吕继龙;刘益海;鲍雪;康丽娜;徐标;

摘要: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微血管阻塞(MVO)的预测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7月至2023年6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急诊PCI的首次STEMI患者311例。根据术后1周心脏磁共振(CMR)结果分为MVO组(n=198)和无MVO组(n=113)。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

血浆容量状态指标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作者:李小花;王瑶;王琰军;刘英豪;曹慧;张爱梅;王丽;

摘要:目的 评价血浆容量状态指标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7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以心力衰竭为主要诊断的住院患者346例,使用Duarte公式根据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计算得出血浆容量状态指标(PVS)结果,根据中位数分为PVS低值组175例(PVS≤4.80 ml/g)和高值组171例(PVS>4.80 ml/g),比较两组基本临床...

针对性指引导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右冠状动脉开口异常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及术后不良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作者:苗建波;唐检明;董静杰;赵永峰;

摘要:目的 观察针对性指引导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右冠状动脉开口异常合并冠状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到2023年10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4例右冠状动脉开口异常合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113,针对性指引导管PCI)和B组(n=101,常规指引导管PCI)。比较操作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并发症、不良...

三维标测指导下FARAPULSE系统治疗心房颤动的初步临床应用————作者:张赛;徐娟;杜营;梁婷;丁胜楷;卢晓峰;梁琳;魏彤;刘少稳;陈松文;

摘要:目的 评估采用三维标测指导下FARAPULSE系统在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连续入选2024年09月至11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首次接受三维标测系统结合FARAPULSE系统消融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消融前后进行左房电解剖标测,观察术中消融成功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共纳入21例患者,年龄(59.63±12.11)岁,其中持续性房颤9例(42.86%)。所...

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联合血清锌指样转录因子2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对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价值————作者:张庆军;毛雯;王辉;张苗苗;邓茂松;常鑫;尹晓明;吴迪;范煜东;

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FFR)联合血清锌指样转录因子2(KLF2)、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对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5月在应急总医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心肌缺血(MI)症状分为缺血性心肌病组(n=96)和无缺血性心肌病组(n=104),使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KLF2、sTNFR1的水平;收集临床资料...

乌药醇对心肌梗死的保护效应及潜在机制研究————作者:魏薇;高日峰;韩文正;吕杨;郑顺文;仇兴标;

摘要:目的 探讨乌药醇在心肌梗死病理过程中的保护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 2024年4~12月构建小鼠心肌梗死模型于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室完成,造模后1次/d向小鼠腹腔注射不同浓度乌药醇,连续3 d。运用超声心动图等多种染色及检测技术评估乌药醇对心肌梗死进程影响。通过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rullinated histone H3,citH3)免疫荧光染色等多种技术分析其对心肌梗死后中性粒细胞聚集及...

肥胖管理势在必行:现况和挑战————作者:田奕欣;王增武;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群超重、肥胖患病率迅速上升。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关系密切,肥胖的流行造成了严重的健康、经济负担。肥胖的发生发展受饮食、体力活动、遗传易感性等个体因素和社会经济等外部环境的影响,需要综合考量。目前,肥胖的首要治疗手段为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也有多项高质量证据支持,前景令人期待。然而,整体改观仍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并借鉴...

代谢紊乱对早发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影响:单中心回顾性横断面研究————作者:钟奕飞;王斯嘉;邢岱雯;杨林承;朱丹;

摘要:目的 探讨代谢紊乱因素对早发冠心病(PCHD)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符合入排标准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PCHD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间代谢紊乱的患病与控制情况。结果 共纳入PCHD组患者725例,对照组患者252例。PCHD组患者男性、吸烟、具有PCHD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残粒脂蛋白胆固醇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研究————作者:吴黎黎;任鹏;章宝芝;王珊;

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初次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其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LP-C)的浓度差异,探讨两者对AMI首次发生的预测价值及其诊断截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4年3月入住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心内科的患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后筛选出178例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AMI分为AMI组(66例)...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微循环功能评价————作者:刘德福;梅昕;韩江莉;

摘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心外膜冠状动脉进行早期再灌注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指南推荐治疗方法。95%以上的PCI手术可成功恢复心外膜冠状动脉血流。尽管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外膜冠状动脉完全通畅,但约有一半的患者冠状动脉远端微血管灌注未完全恢复。既往研究证明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MD)与患者预后发生不良事件有关。因此选择合适的CMD评估手段将对STEMI患者的预后情况和早期评估...

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风险因素分析及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和尿酸的变化研究————作者:王国富;马立新;夏静;牟艳鹏;

摘要:目的 研究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风险因素分析及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和尿酸的变化。方法 本研究采取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21年6月到2024年3月在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72 h内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25例,分别对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组以及非心律失常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造成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危险因素,分别对术前、术后1 d、3 d、7 ...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超高危人群的血脂管理————作者:陈韵岱;于亚妮;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超高危人群是我国居民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群体,血脂管理是其防治中可管控的重要环节。然而,我国ASCVD超高危人群的血脂管理仍面临严峻挑战。其中,ASCVD超高危人群定义的复杂性及疾病谱的不明确,使得筛查诊断工作尤为困难。此外,静态评估体系难以全面捕捉动态残余风险,而干预策略也缺乏针对国人...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