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杂志简介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医学教育类学术期刊, 作者、读者遍及我国各个省市地区和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国家的部分地区,她是我国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广大教师、医学研究生、教学管理人员、医学教育研究人员等 跟踪报道国内外最新医学教育动态、医学教育理论、医学教育方法和技术以及教学管理成果等,进行学术探讨、反映教改成果、交流教学体会的园地。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主要栏目有医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评估、教学管理与评估、双语教学、研究生教育、教育技术、基础教学、临床教学等。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杂志栏目设置
医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评估、教学管理与评估、双语教学、研究生教育、教育技术、基础教学、临床教学等。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案例教学法在骨髓形态学教学中的创新路径————作者:陈衍豫;霍心燕;赖文兴;刘玲玲;何芬芬;陈亚东;刘倩;郑永江;
摘要:目的 探索建立创新性骨髓形态学实习教学模式,改革优化现有的骨髓形态学实习教学,为传统教学路径改革优化提供新思路。方法 针对学生在骨髓形态学学习中普遍遇到的困难,如难以区分不同疾病骨髓片特点及骨髓细胞形态,设计并实施了一种创新的案例教学路径。该路径涉及课程结构与时间安排的优化、教学内容的精选与整合,以及学习软硬条件的提升。结果 参课学生对课程提供的玻片、临床案例等学习资源表示满意,并普遍认为案例教学...
思想道德与法治协同育人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路径分析————作者:齐艳伟;高金胜;
摘要:“新医科”时代背景下,高等医学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为目标。医学院校亟须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地深度融合,引领医学教育提质创新。本研究以专业教育中的“人体寄生虫学”课程为切入点,构建“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协同教学理论,创新设计“专业筑基-价值引领”双螺旋教学路径。通过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和实践教学法的综合运用,研究开发出案例双轨教学法、伦...
新医科背景下“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数字化教学改革————作者:曹得萍;蒋莉萍;陈根;彭小红;莫刚;李大宇;
摘要:在新医科建设和数字化线上教学资源发展的背景下,桂林医科大学致力于构建并实施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线上教学资源。线上资源提供了更全面的学习视角,补充了传统线下教学资源的不足,还创造了一个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灵活性和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不断提升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意识,推动了“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数字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教学中实现了双...
基于说服模型中医文化素养调查与提升路径————作者:黄子鑫;张家美;王利;
摘要:目的 了解中医药院校本科新生中医药文化素养水平,与中医药文化信息获取渠道,基于说服模型探讨提升路径。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一新生开展调查,并对相关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525份。在受众者维度,中医药院校新生中医药文化素养得分处于较高水平,并在学生专业、生源地、是否受益于中医药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基于扎根理论探索标准化病人情景教学改革————作者:叶梓杰;蔡凯骏;陈劲松;江梓铨;宋奕瀚;施楚君;
摘要: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目前大量应用于临床医学技能教育,在病史采集教学、体格检查教学、人文精神培养三大方面为学生提供全面而有效的帮助。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不断革新,作为情景教学的SP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潜在方向。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临床技能教学课程的教师及参与教学的SP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最终得到“课程评价“”SP表演真...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技术人才培养助力基层医疗卫生建设探究————作者:周建;任雪梅;王瑶;秦玲;李卓;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其关键是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走进乡村,扎根乡村参与乡村的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民生等相关工程的建设,其中发展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要加快发展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就需要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医学技能和高尚职业情操并且志愿服务基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然而,目前在实施乡村医疗卫生事业振兴过程中出现了人才...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作者:田洋洋;赵静;赵秀军;常世阳;吴明;王培娜;张金平;王立轩;
摘要:目的 探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下,增加课中讨论环节、课后手工实践环节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级口腔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组,78人)和麻醉专业(“3+1+1”教学模式组,82人)学生为研究对象。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对比实验课绘图作业成绩、实验课期中和期末小测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实验技能评估,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比较两种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 “3+1+1”教学模式...
递进式动态情景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李小芒;杨洁;廖珺;李慧敏;赵红;高燕;
摘要:目的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虽普遍使用了案例教学,但案例多为静态、单一情景,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ADDIE模型的递进式动态情景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级2个护理本科班随机分为研究组(62人)和对照组(6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形式,研究组采用基于ADDIE模型的递进式动态情景教学,即依据ADDIE模型,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在理论课、实践学习和...
基于ADDIE模式探索“超声诊断学”课程思政创新————作者:贾昭华;曲美景;王欣;孟爽;
摘要:超声诊断学在临床诊断、治疗决策、疾病管理、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要求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医疗安全的教育,又要强调学生的职业操守,更需要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现阶段超声诊断学教学的痛点与难点问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案例教...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儿童护理学”教学改革————作者:曹琳;张英艳;唐美玲;李强;于丹丹;
摘要:目的 探索数字化教育背景下多元智能理论在《儿童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 对52名本科生实施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儿童护理学教学方案。通过学生的期末试卷成绩、线上任务点完成情况,以及对该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等方面评估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 护理专业学生《儿童护理学》课程平均成绩(83.25±3.59)分,与2022级同专业应用传统课堂讲授模式的学生《儿童护理学》课程平均成绩(75....
国际中文教育背景下中医术语的意合机制及教学策略————作者:都湘怡;周延松;
摘要:词汇历来是国际中文教学的重点,术语则是中医专业教学之核心。作为衔接普通中文教学和中医专业教学的中医中文教学,中医术语为其关键。中文是意合的语言,其一音一意的特性,使中医术语形成了以意象直接组合为主、由词芯到语块再到小句的言语组织策略——意合机制。从语义结构的传统描写,到动相语义结构的分析,凸显出中医术语在中医话语交际中的语义支点功能。依据中医中文教学的实际需求,通用的词汇教学方法对中医术语教学效果...
临床医学模拟教学融合信息化建设探索————作者:曾多;贺漫青;王贤帝;陈小玲;韩英;蒲丹;王坤杰;
摘要:医学模拟教学在医学人才培养中起重要作用,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医学模拟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面临管理平台建设不完善、技术与教学融合应用欠佳,以及创新研究发展缓慢等一系列问题。四川大学华西医学模拟中心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模拟教学实际需求出发,提出“多模态临床技能实验教学”的新理念,通过长期规划、分步建设和整合资源,深度融合多种智能化信息技术,创新建设医学模拟中心信息化环境,结合多种...
医学英语教学中多模态化与学习者多元识读能力培养探究————作者:李恩耀;
摘要:在医学英语教学中,课堂展示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展示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展示已经从传统的口头报告,发展到了包含PPT演示、音视频演示等多种形式,具有显著的多模态化特征。本文以医学英语课堂的学生展示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类语篇多模态运用特点和语篇类型,剖析学习者在多元识读能力方面的不足与问题,并探究学习者多元识读能力培养路径。发现学生在课堂展示作品中多模态符...
叙事医学主体间性融入医学英语口语教学路径分析————作者:周佳媛;
摘要:叙事医学融入医学院校医学英语类课程的实践方兴未艾,以医患沟通场景为依托的融入形式尚未得到重视。医患沟通既是医学叙事能力的培养工具,也是叙事医学教育的重要目的。作为医患沟通的典型场景,问诊是开展叙事医学教育和医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理想场域。将基于叙事医学主体间性理论的叙事问诊模式融入医学英语口语教学,并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中进行了初步探索。以叙事问诊视频细读和叙事问诊情景表演为基本架构的英语叙事问...
OBE-BOPPPS模式在妇产科学腹腔镜培训教学中的应用————作者:熊俞婧;闫松;杨舒雅;李怡;
摘要:旨在评估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BOPPPS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腹腔镜手术基本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比较了培训前后学员的理论成绩和基本操作技能,以及两组不同基础的学员表现。结果显示,培训后学员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均有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医学院校生物制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者:支灵通;张璇;杨慈清;高启禹;
摘要:随着生物经济的兴起和生物制药行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生物制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针对当前生物制药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结合医学院校生物制药专业特色,通过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加强产教融合、完善实践教学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具备生命科学基本理论、系统生物制药知识及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以新乡医学...
以专利创新为导向培养针灸领域创新人才探索————作者:孟楚川;许安萍;赵欣楠;樊伟铭;张曦元;程凯;
摘要:目的 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目前国内外穴位刺激相关专利的开发态势及其热点,为针灸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壹专利平台对穴位刺激相关专利进行年度趋势分析、文本聚类分析、专利图景分析,以及关键词云分析等,绘制相应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1 626篇简单同族专利文献,IPC分类号集中在A61,其中A61H39/00大组的专利数量最多。相关专利的技术布局热点主要集中在针具创新、穴位刺激手段创...
医学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现实逻辑和路径再造————作者:李茂;梁建明;王静雅;
摘要:医学教育作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石,肩负着为中国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保障的重要历史使命。本文在梳理医学教育服务乡村发展的历史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医学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逻辑,提出了医学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医学教育应在产业振兴中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乡村健康产业发展;在人才振兴中推进医教协同,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在文化振兴中开展乡村健康促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在生态振兴中深入开展...
数字时代医学教育和师资培育思想转变思考————作者:吕海侠;王渊;
摘要:教育数字化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引擎。医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医学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对于提升医学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数字教育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跨界融合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面对数字教育的挑战,除了不断提高数字化意识、增强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之外,教师的教育...
新医科背景下睡眠医学课程体系构建————作者:封红亮;黄琪渊;范一玫;林冰琴;张继辉;
摘要:中国睡眠障碍的发病率逐年激增,睡眠医学作为临床医学的新兴分支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推动睡眠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是助力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以及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目标的重要力量。尽管近年来中国睡眠医学稳步发展,但仍面临着睡眠医学教育普及率低、专业人才匮乏、课程体系亟待完善等突出问题。因此,通过调研国内外睡眠医学教育现状,并系统分析中国7家高校的睡眠医学课程,结合全球最新的睡眠医学相关临床指南...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胃肠病学》
- 国家级《中华护理教育》
- 省级中医药通报杂志
- 国家级《国际眼科纵览》
- 北大核心《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 省级《咸宁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老年医学与保健》
- 北大核心《上海护理》
- 北大核心《神经解剖学杂志》
- 省级四川医学
- 省级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 省级《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学报《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 国家级《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 省级《中国实用医刊》
- 北大核心《中华神经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北大核心《国际消化病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 省级《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省级《江苏预防医学》
- 北大核心《肿瘤》
- 省级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