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医药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江苏中医药

《江苏中医药》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2-1630/R
国际标准刊号:1672-397X
主办单位: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上一本期杂志:《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解剖学研究》临床医学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江苏中医药》(原名《江苏中医》)于1956年10月创刊,是全国创刊时间最早的中医期刊之一,发行范围覆盖全国各地及世界30多个国家(地区),蜚声海内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中医药》编校质量不断提高,学术地位日益提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其以自身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跻身于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医药核心期刊和科学技术一级期刊行列,成为国内外权威性数据库和文摘杂志的固定收录对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连续两届被省新闻出版局、省科委和省期刊协会联合评为“江苏省双十佳期刊”,连续两届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其以自身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跻身于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医药核心期刊和科学技术一级期刊行列,成为国内外权威性数据库和文摘杂志的固定收录对象,被《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列为全文收录对象。

  【栏目设置】

  设有“专题笔谈”、“特约专稿”、“名医长廊”、“博士论坛”、“学术探讨”、“老中医经验”、“临床报道”、“医案医话”、“针灸推拿”、“中医教学”、“实验研究”、“综述”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夏桂成国医大师调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探赜 胡荣魁,谈勇

  江苏省中医药系统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模式实施情况调查报告--兼谈对中医药系统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模式的思考 黄亚博,冯广清,陈宁,商璐

  梁玉瑜《舌鉴辨正》学术思想研究 沈劼

  叶天士妇科辨治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研究 堵吉

  从2014年广州登革热诊疗实践谈中医药治疗登革热的体会 李际强,谷孝芝,刘云涛,张忠德

  秦伯未治疗血液病之经验 张海芳,于志峰

  王霞芳运用“和法”治疗儿科疾病经验--附验案4则 陈伟斌,封玉琳

  邵荣世运用和络护膜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孙蓓

  刘永年辨治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朱翔

  杨桂云从肝论治妇科病之经验 李桢理

  王坤根治疗老年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用药经验的数据挖掘 童宏选

  牡丹江医学院投稿:广东省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摘 要]我国医药行业在电子商务平台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研究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实践参考价值。本文从广东省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牡丹江医学院投稿,医药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已成为当前医药市场的重要营销模式,发展电子商务成为医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医药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医药相关信息的传播,促进和达成医药类商品的交易。通过互联网进行药品信息的发布和获取、在线药品批发业务、互联网药品广告和招商、医药行业信息的传播、医疗机构网上集中采购招标、网上药品零售等行为,均是医药电子商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和发展,让广大医药企业认识到要想在激烈的医药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生存下去,构建经得起市场考验的电子商务模式必不可少。笔者就广东省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展开分析。

  江苏中医药最新期刊目录

苏医繁盛——江苏中医药宝藏登上央视《中国中医药大会》————作者:本刊综合;

摘要:<正>【本刊综合报道】4月18日20∶00,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推出、中国中医科学院提供学术指导的大型文化类季播节目《中国中医药大会》(第二季)第七期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该期节目以“苏医繁盛”为主题,带观众深入领略了江苏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与时代创新。江苏大地自古便是中华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江苏这方宝地上,流派纷呈、百家争鸣、赓续千年

复方黄芪口服液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型早发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45例临床研究————作者:杨志军;申春悌;顾宁;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黄芪口服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早发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梗后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气阴两虚型早发心梗后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黄芪口服液,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室壁运动指数(LVWMSI)、每搏输出量(SV)等心功能指标,心脏动力指数(...

丸模起点法泛丸新手训练方案的设计及解读————作者:季宜芳;王培;贲彩红;沈爱云;郭晶晶;张兴德;谢辉;沈锦华;

摘要:丸剂是中药常用剂型,中医传统技艺手工泛丸在操作上因经验成分多、劳动强度大,新手难以掌握,特别是“起模”具有不确定性,新手训练困难。为此设计“丸模起点法泛丸新手训练方案”,以找准丸模起点为基础,根据球体积与半径关系精定各步骤用粉量、丸粒直径与丸粒数量,制定泛丸新手训练方案。起模细分为四步,即找丸模起点、粗定丸模数、精定丸模数、调匀模径,多层面融入现代规范化操作过程控制理念,实现传统技艺手工泛丸的全程...

吴门医派名医缪希雍中药炮制学术思想研究————作者:秦昆明;李玉满;刘晓;李林;陈志鹏;黄玉宇;蔡宝昌;李伟东;

摘要:吴门医派名医缪希雍是明代著名的中药炮制学家,其对于传统中药炮制有着独到见解。缪氏在其《炮炙大法》《本草单方》《神农本草经疏》和《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等著作中提出中药炮制需注重炮制方法的传承及炮制技术的创新,强调逢子必炒、炮制解毒、炒炭存性以及辅料作用等炮制思想,传承并创新了药物净制、九蒸九晒、以药制药、一药四制等中药炮制技术。缪氏还结合临床,验证了药物不同炮制品的功效。缪氏中药炮制思想及技术创新对现...

基于“玄府-营卫”理论探讨麻黄升麻汤方义及其临床运用————作者:刘峰;欧慧萍;范伏元;叶舒婷;

摘要:麻黄升麻汤出自《伤寒论》厥阴病篇,组方结构发人深思。玄府为络脉内外营卫渗贯的门户,营卫渗贯为肝肺和调的微观体现。基于“玄府-营卫”理论,麻黄升麻汤对应病机可归纳为肺燥津亡、玄府涩阖、中阳虚馁状态下,金不制木与土不抑木相合致使肝木厥阳上冲的机转。而麻黄升麻汤在微观层面上辛润开玄、提透营卫,在宏观层面上和调风土、清金制木,达到调和肺脾肝三脏之目的。附验案1则以佐证

刺五加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通过调控TLR4/NF-κB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作者:靳晓娟;李东兴;

摘要: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CWJI)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NS)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对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通路的影响,从而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47只,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制备NS大鼠模型,选择造模成功的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CWJI低剂量(每日给药量37.5 mg/kg)组、CWJI中剂量(每日给药量75 mg/kg)组、CWJI...

胎漏、胎动不安辨治新解————作者:夏桂成;谈勇;赵娟;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面二孩政策”“三孩政策”以及现代辅助生殖技术的实施调整了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和孕产健康需求,胎漏、胎动不安发病呈上升趋势。根据《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对中医药在孕产期保健中的战略定位,并融合逾70载的临床经验,提出“肾水为胎元之根,心为胎元之主”的核心保胎理念,创造性应用“七、五、三”奇数律指导保胎关键时间点的干预措施。临证以“滋肾填精”为根本,动态平衡肾中阴阳,交通心肾,结合健脾...

仝小林“独藏”辨识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探析————作者:何灵茜;宋珏娴;仝小林;

摘要:“独藏”概念由仝小林教授提出。“独”为单独、独特,“藏”则指深藏、隐匿,意为那些隐藏于深处,不易发觉,但是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和概括疾病发生、发展及其病因病机的关键点,可以是一个症状或一组症状,揭示了疾病在中医辨识中的核心。如:气虚型便秘以“努厕”为独藏,用补中益气汤;心肾不交型失眠以“烧脑”为独藏,用黄连阿胶汤;湿热型糖尿病以“臭黏便”为独藏,用葛根芩连汤;膈间饮停型呕吐以“胃振水声”为独藏,用小...

赵杨从枢机辨治原发性头痛之经验————作者:张美美;唐莉莉;赵杨;

摘要:原发性头痛作为一类非器质性疾病,以难治性、反复发作性为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原发性头痛可归属于中医学“头痛”“头风”等范畴,赵杨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创造性地提出该病为“枢病”,枢机不利是原发性头痛的基本病机,治疗可从调理少阳、厥阴、脾胃等枢机着手,灵活运用柴芩温胆汤、天麻钩藤饮及调中益气汤等化裁分枢论治,常获良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顾宁运用心之“苦欲补泻”理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经验————作者:肖志强;张鑫俊;顾宁;

摘要: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其病理特点在于冠状动脉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苦欲补泻”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其认为人体脏腑,各具其性,补泻之道,在于知其性而调之。江苏省名中医顾宁匠心独运,将“苦欲补泻”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强调治疗该病时应重视脏腑的自然特性,并善以五味之性调脏腑之偏颇,具体治法分为:酸甘益气敛阴,咸酸宁心敛神,咸甘滋水降火,咸味破瘀止痛。附验案1则以佐证...

基于“形神一体观”探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之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作者:黄观明;王菁菁;楚扬;伍锋;刘浩琪;崔海明;

摘要:导管消融术是目前治疗心房颤动的一线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的同时,其高复发率日益成为影响手术疗效并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构建出独特的中医学生命观。基于“形神一体观”,“心形”损伤是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病理基础,“心神”不使是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病机关键。防治本病应当重视预防——调形以治神,即健脾益气以养形、动静结合以强形;同时减少复发——调神以治形...

基于“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理论论治肥胖型高血压————作者:李开源;李烨;

摘要: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进入21世纪后,由于肥胖导致的高血压患者剧增,这种因肥胖造成的高血压,称为肥胖型高血压。清代医家黄元御基于《黄帝内经》中的运气理论,并结合自身医学心得,提出以中气作为阴阳升降、气水津液循环的关键,这些论述进一步被总结为“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理论。基于黄氏“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理论内涵,可从胃土脾土、脾土肝木、心火肾水、胃土肺金四个方面来分析肥...

基于营卫理论探讨支气管哮喘之辨治————作者:陈竹;赵洋洋;陆勤丰;杨颖;魏瑜;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气道上皮介导的免疫过程是哮喘发病的核心机制,中医营卫理论与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哮喘缓解期多有营卫失调、卫气不固的特点,故治以调养营卫、固护腠理;发作期病机复杂,根据发作时间规律及症状差异性,或卫气抗邪不利而郁滞化风,或营气不敛而卫气虚亢动风,故治以宣阳畅卫、敛阴和阳;慢性化阶段可见营卫留止而痰瘀阻络的特点,当治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临床上需病证结合...

从“治虚有三本”探析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因机证治————作者:李姗姗;崔玮璐;娄雨晴;徐凡;李海霞;

摘要: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种表现为长期疲劳且休息无法缓解的临床症候群,伴随运动后不适、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近年来,CFS发病率、致残率不断上升。CFS可归属于中医学“虚劳”范畴,基于明末医家汪绮石“治虚有三本”理论思想,提出CFS的发生发展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诸邪伤肺、虚火灼肺为CFS发病之源,可治以益气固表、清金保肺;脾阳不足、运化失常是CFS发生的中心环节,当治以补脾建中、养胃助运;肾阳...

“清利和络方”治疗湿热瘀阻型A3G3期糖尿病肾病33例临床研究————作者:金晓丹;余江毅;谭莹;刘苏;金承尧;李楠;

摘要:目的:观察清利和络方治疗湿热瘀阻型A3G3期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湿热瘀阻型A3G3期DK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2组治疗期间各脱落3例,最终各完成33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包括DKD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代谢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膏剂清利和络方。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6个月后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

加味柴胡疏肝散辅助治疗气郁痰阻型桥本甲状腺炎47例临床研究————作者:于红俊;邓莉;陈景丽;左艳敏;郭雅玲;

摘要:目的:观察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气郁痰阻型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气郁痰阻型HT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以1∶1的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最终治疗组完成47例,对照组完成48例。2组患者均予调节饮食、调畅情志、规律作息等指导,对照组予硒酵母片和左甲状腺素钠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加味柴胡疏肝散,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基于玄府气液理论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撷要————作者:粟晓琪;付金荣;勾园园;唐虹;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多因素的内分泌紊乱疾病,虚、痰、郁是其重要病理要素。玄府作为气血精液流通和神机运转的共同结构,通利是其本质属性。基于玄府气液理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之病机可以归纳为肾精亏虚、痰瘀互结以及郁而化火,治宜补肾调冲启玄、豁痰祛瘀通玄、开郁降火畅玄,并依据患者病情随证配伍,宣通气液,重建玄府开阖通利之功能。附验案1则以佐证

基于“流湿润燥”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撷要————作者:张梦云;郝冬林;徐浩东;杨新丽;张静;

摘要: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首创“流湿润燥”理论,其意通过散结拂郁、宣通气液,使得津归常道,从而达到脏腑、气血、津液、阴阳调和的目的。干燥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学“燥痹”范畴,基于“流湿润燥”理论可予辨证施治:病机为宣降失调,津停燥生者,治以宣肺利水、行气润燥;病机为运化失常,湿聚燥盛者,治以健脾行津、升清润燥;病机为温煦失司,阴亏燥极者,治以温肾流湿、滋阴润燥;病机为阴虚络滞,血瘀燥凝者,治以布津通络、化瘀...

叶天士辨治伏邪理法探赜————作者:史运泽;王钊;赵翌辰;成健豪;王慧超;胡晓阳;

摘要:伏邪是指伏留人体,应时而发的一种邪气,清代医家叶天士对其描述颇多。叶氏认为,伏邪不仅指有隐匿感染、潜伏性质的邪气,还包括虚人外感复发或留恋胶着的病邪;认为人体正气虚衰及邪气的性质是导致伏邪伏留的原因,伏邪伏于体内阴分络脉等诸多位置,后由于季节变化、劳倦等诸多因素引起阴阳变动,导致伏邪动发,最后因伏邪留恋,易于化变之性,日久迁延,致病机复杂,难以治疗。在对伏邪的治疗上,叶氏针对正虚邪伏、邪伏血络、邪...

《张聿青医案》久咳诊治特色探微————作者:王斐然;储全根;石小雨;谯坤;李真;董妍妍;

摘要:《张聿青医案·咳嗽篇》中对久咳不愈的诊治有着详细的叙述,载案详明完整。张聿青认为久咳不愈或因外感失治,伏气为病;或因内伤,又分虚实,实由痰、湿、热而生,虚多因阳虚或气阴两虚所致。在治疗上分别以调肝之法理肺止咳,以健脾和胃利胆之法化痰清肺止咳,以雷氏上下分治法治疗上实下虚之咳,以金水相调法治疗肺肾两虚之咳,以益气建中法治疗三焦不通之咳,等等。张聿青临证善用脉诊、成药与药膳,对当今治疗慢性咳嗽有较好的...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