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与大连医科大学主办的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刊物之一,是全国唯一的报道有关微生态学方面内容的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本刊积极报道有关国内外人体微生态学、动植物微生态学及分子水平的微生态学等各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动态、成果和技术方法,包括微生态制品(人用、兽用、水产)的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微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及微生态失调造成疾病的防治研究,实验室技术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录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鳞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栏目设置】
开辟栏目:述评、论著、临床研究、口腔微生态学、动物微生态学(兽用、水产)、植物微生态学、综述、讲座、技术与方法、国内外进展与动态、产品专栏、市场动态、信息及广告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戊己丸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小鼠胃内微生物及酶的影响 蔡锐,肖新云,尹抗抗,谭周进,郭抗萧,李珊,CAI Rui,XIAO Xin-yun,YIN Kang-kang,TAN Zhou-jin,GUO Kang-xiao,LI Shan
不同抗生素对大鼠上呼吸道菌群定植影响的研究 徐星澈,袁晓鹏,唐立,丁锐,庞立园,刘银辉,袁杰力,李华军,李明
5-氯水杨醛缩2,4-二羟基苯酰肼的抗菌抗氧化活性研究 黄珊珊,袁汝强,刁云鹏,张宝璟,甄宇红,张厚利,HUANG Shan-shan,YUAN Ru-qiang,DIAO Yun-peng,ZHANG Bao-jing,ZHEN Yu-hong,ZHANG Hou-li
口炎清及其组分体外抑菌作用 姚小华,高菲,张国斌,李卫华,林青,王茜,YAO Xiao-hua,GAO Fei,ZHANG Guo-bin,LI Wei-hua,LIN Qing,WANG Qian
细胞因子(IL-6、IL-10、TNF-α)在华支睾吸虫病肝功能损伤中作用的研究 韩旭,徐骏权,王宝来,孙婷婷,孙振宇,代月,车世伟,蔡连顺
乳杆菌胞外多糖对人体粪便菌群及其产生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吴江,吴正钧,邵丽,WU Jiang,WU Zheng-jun,SHAO Li
二苯并噻吩分解菌的分离及特性研究 和若瑜,张传建,韩振华,魏云林,林连兵,张琦,季秀玲,HE Ruo-yu,ZHANG Chuan-jian,HAN Zhen-hua,WEI Yun-lin,LIN Lian-bing,ZHANG Qi,JI Xiu-ling
糖基因ST6GAL家族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 魏巍,孙杰,郭瑞,杨梅,史姝,杨进,WEI Wei,SUN Jie,GUO Rui,YANG Mei,SHI Shu,YANG Jin
不同剂量长双歧杆菌对抗生素诱导大鼠肠道菌群失调的疗效观察 孟艳鸽,李岩,MENG Yan-ge,LI Yan
布拉酵母菌预防我国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Meta分析 柴建华,常洪美,李炼,CHAI Jian-hua,CHANG Hong-mei,LI Lian
医学期刊论文征稿: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残余尿量的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残余尿量的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残余尿量(68.25±8.63)ml,低于对照组的(86.41±7.5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2,P<0.05);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581,P<0.05);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残余尿量进行监测,可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并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医学期刊论文征稿,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残余尿量,监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替米沙坦对肥胖高血压大鼠认知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作者:尹学轶;张梦娇;亓英姿;李昊智;邵琳琳;
摘要: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于肥胖型高血压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和肠道菌群变化,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型高血压大鼠(OHR),并将其分为模型组(MG)、替米沙坦组(TG);并选择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NG)。使用替米沙坦干预TG的同时,MG与NG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周检测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每两周水迷宫实验检测认知功能,持续干预8周。HE染色观察海马体中神经细胞形态变化;ELISA...
青海地区藏族和汉族老年人根面龋和慢性牙周炎部位微生物群落分析————作者:魏雅楠;李志艳;宁立强;赵秀清;贾睿君;乔丹;陈筠;朱德锐;
摘要:目的 比较青海地区藏族和汉族老年人根面龋和慢性牙周炎部位菌群的差异,为病因学研究和基于菌群调控的新疗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同时患根面龋、慢性牙周炎的藏族、汉族老年患者各5例,收集每位患者根面龋龋洞、牙周袋、健康龈上牙菌斑共30个样本,分为汉族慢性牙周炎组(HCP组)、藏族慢性牙周炎组(ZCP组)、汉族根面龋组(HRC组)、藏族根面龋组(ZRC组)、汉族健康位点组(HN组)和藏族健康位点...
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作者:依布拉音;韩郝涛;邝文涛;程江龙;张艳君;沈莹;王新春;张艳敏;杨学磊;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轮状病毒(RV)感染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为该类患儿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产科及新生儿病区住院的足月新生儿粪便样本,根据RV ELISA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将入选对象分为健康对照组(A组,30例)、RV无症状感染组(B组,30例)、RV感染腹泻组(C组,30例)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比较三组间肠道菌群差异及其与R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A...
产妇孕晚期阴道GBS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作者:于文凯;孙梦怡;辛延明;车春燕;郑康;
摘要:目的 探讨孕晚期产妇阴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3年6月—2024年8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GBS筛查的161例孕晚期产妇,根据患者阴道是否感染GBS分为感染组(n=96)和正常组(n=65)。收集两组孕妇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孕妇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并使用LASSO回归筛选影响发生GBS感染的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Logis...
宫颈癌手术对阴道菌群的影响————作者:高松;张现广;巩宁;李珍璞;
摘要:目的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宫颈癌患者术前、术后阴道菌群组成,识别关键菌种及其相对丰度的变化,探讨阴道菌群特征与术后恢复之间的关联,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行宫颈癌手术的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术式为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分别在手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样本,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阴道菌群组成变化。比较术前与...
运动调节肥胖患者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作者:袁盼迪;侯希贺;尚延侠;
摘要: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能合成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并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肠道疾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细菌的相对丰度较高,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细菌的相对丰度较低,与健康相关的有益菌群相对丰度也较低。研究发现,运动是改善肥胖患者肠道菌群的有效手段。适宜运动可以增加肠道菌群的数量和丰度,改善Firmicu...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征订启事
摘要:<正>《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创刊于1989年,是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大连医科大学共同主办的学术类科技期刊,是微生态学领域发表研究成果和提供科学参考的专业性杂志。本刊现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为《中国科学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收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相关性研究————作者:樊玉健;曹敬荣;刘静;陈典典;王岩;宋阳;王培昌;
摘要: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和粪便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CON组)和AD模型组(AD组)。分别采集18只不同月龄的CON组小鼠和18只不同月龄的AD组小鼠的粪便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采用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粪便样本中IL-1β、IL-6、IL-10、IL-17A、IL-22、IL-23、TNF-α、IFN-...
酸适应具核梭杆菌促进结直肠癌侵袭迁移的机制研究————作者:王纪娇;杨谨华;刘洋;魏云巍;
摘要:目的 探讨酸适应后的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转录组变化以及其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方法 将F. nucleatum ATCC 25586置于模拟酸性肿瘤微环境(乳酸调节)中适应性进化,获得酸适应菌株LA60;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初步解析LA60促进CRC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相关代谢通...
参苓白术散对脾气亏虚证泄泻小鼠肠道微生物、酶活性及肺肠结构的影响————作者:郭梅芳;肖嫩群;谭周进;邓娜;
摘要: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对脾气亏虚证泄泻小鼠肠道微生物、酶活性及肺肠结构的影响,从肠道功能微生物、酶及肺肠结构角度阐释参苓白术散治疗脾气亏虚证泄泻的机制。方法 30只SPF级4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20只)。采用水环境平台站立+猪油灌胃建立小鼠脾气亏虚证泄泻模型,正常组小鼠灌胃无菌水。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自然恢复组、参苓白术散组,每组10只。治疗阶段正常组和自然恢复组小鼠...
高海拔地区结直肠肿瘤术后便秘患者肠道菌群与肛肠功能异常的关系及益生菌的干预效果————作者:任孝德;张义;郑怀芸;赵春芳;马明杰;周庆;
摘要:目的 分析高海拔地区结直肠肿瘤术后便秘患者肠道菌群与肛肠功能异常的关系,并探讨益生菌的干预效果,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2例结直肠癌术后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的肠道菌群;采用低位直肠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评估肛门功能;采用肠道排气时间和术后排便时间评估肠道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肠道菌群与肛肠功能的关系。将研究对象...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与子代肠道菌群的相关性————作者:马云云;朱珍娥;李诗雨;王玥;丁晓华;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HDP)患者血脂水平与其子代肠道菌群的关系,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我院定期产检及分娩的30例HDP妊娠妇女作为HDP组,正常妊娠的30例健康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其子代的肠道菌群进行测序,比较两组对象及其子代的血脂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HDP患者血脂指标水平与其子代肠道菌群...
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性————作者:杨张蕾;周灏天;张秦风;马久力;陈南萍;
摘要: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如脂多糖、肽聚糖、短链脂肪酸、胆汁酸和色氨酸衍生物等)通过多种途径参与OA的发生发展。潜在的致病机制是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可能破坏肠道屏障,增加其通透性,导致全身低度炎症,并通过肠-免疫-关节轴、肠-内分泌-关节轴、肠-关节-脑轴以及微量元素参与OA病程。本文从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与...
粪菌移植对1型糖尿病患者异常血糖波动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者:窦敏;石立;
摘要:随着对糖尿病病理生理相关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异常血糖波动的危害越来越重视。异常血糖波动与糖尿病的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相关,已经成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大量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是糖尿病发展的主要因素,糖尿病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不同于健康人群。肠道微生物群可以调节机体的糖代谢。因此,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为防治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旨在综述粪菌移植与1型糖尿病患者异常血糖...
肠道菌群与肝细胞癌的免疫治疗————作者:朱红英;朱勇;文鸿;张鸽;
摘要:肠道菌群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免疫微环境的形成以及免疫治疗的反应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近年来,我们对不同肠道共生微生物及其影响肝细胞癌的多方面机制的认识有了极大的提高,从而加快了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新型治疗策略的开发,以改善肝细胞癌的免疫治疗效果。因此,评估患者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并开发靶向肠道菌群的免疫治疗调节策略是未来肝细胞癌个体化治疗的关键要素。本文就肠道菌群在...
从肠道菌群探讨干眼从脾论治————作者:刘雅鑫;徐国惠;张花治;
摘要:干眼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眼表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并趋于年轻化态势。最新的中国干眼专家共识肯定了“眼表微环境失衡”在干眼发病中的主要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对眼表微环境具有调节作用,并参与干眼的发生发展。中医理论认为,肠道菌群是中医脾藏象理论的现代体现,众多医家从脾论治干眼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以肠道菌群为基点,通过阐述肠道菌群与干眼的关系、脾与肠道菌群的联系、脾胃调节中药对干眼患者及...
链球菌D-19抑菌谱的测定及培养基优化对屎肠球菌抑菌作用的影响————作者:刘璇;金晓东;孙冶;李舒音;肖纯凌;
摘要:目的 探讨链球菌D-19的抑菌谱和优化发酵培养基对屎肠球菌抑菌效果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为链球菌D-19后续研发提供新思路。方法 首先以76株来自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的致病菌为研究对象,用牛津杯试验测定链球菌D-19的抑菌谱;从中选择抑菌效果稳定的一株致病菌作为指示菌,以基础培养基作为对照,对比优化前后的抑菌效果。最后将优化前后的发酵培养基接种链球菌D-19,用结晶紫染色法对抑菌效果稳定的致病菌作...
托木尔峰典型植被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作者:庞宇航;王继莲;麦日艳古·亚生;李明源;
摘要:目的 探究托木尔峰不同植被根际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差异,为高寒草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集来自托木尔峰的四种典型植被野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早熟禾(Poa annua)、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根际细菌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其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洋蓟枳椇子发酵植物饮品的开发与保肝作用研究————作者:范建龙;李洪福;魏来;绪扩;李斌;赵范范;王勇;赵琳;崔永日;黄在焕;
摘要:目的 对药食同源的洋蓟枳椇子发酵植物饮品安全性和保肝作用进行评价。方法 利用前期筛选到的菌株(植物乳植杆菌LP-K0901、鼠李糖乳酪杆菌LR-K0916和副干酪乳酪杆菌LP-K2102)及发酵工艺,对药食同源中药复方护肝组合物提取液进行混合发酵。研究发酵前后功效的变化情况,主要包括总黄酮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功能测定;在人正常肝细胞(LO-2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和斑马鱼模型中进行安...
后生元防治口腔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作者:谷巍;黄诗言;黄进伟;徐赫;秦满;
摘要:口腔微生物组的改变导致的菌群失调可以引发多种口腔感染性疾病。因此,菌群干预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常见的口腔感染性疾病包括牙周病、龋病、口腔念珠菌病和口臭。近年来,已有益生菌用于防治这些疾病的研究。然而,一些研究表明益生菌的健康益处通常来自其代谢产物和分泌的化合物,并且灭活的益生菌也被证明具有一定的益生作用。随着后生元定义的提出,后生元对口腔病原菌作用的研究已成为口腔感染性疾病防治...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国家级《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 北大核心《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 省级《湖南中医杂志》
- 省级《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国家级中华儿童保健
- 北大核心《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省级整形再造外科
- 国家级《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 国家级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杂志
- 北大核心《环境与健康杂志》
- 北大核心颈腰痛
- 省级肿瘤药学杂志
- 省级《心电与循环》
- 省级《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 省级《东方养生》
- 省级中药与临床杂志
- 北大核心《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中华肝脏病杂志》
- 北大核心《天津中医药》
- 国家级《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国家级《医师在线》
- 国家级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 北大核心《临床外科杂志》
- 省级《中医教育》
- 北大核心中国临床医生
- 北大核心《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 国家级《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 北大核心《国际生殖健康》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