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1983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主要反映我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及防治经验,开展学术争鸣,活跃学术讨论,以推动我国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工作,提高专业人员水平,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防治服务。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防治、科研、教学、医务和管理人员。
本刊在国内同类刊物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国外同行中也有较高声誉。本刊内容已被收入美国MEDLINE、美国医学索引、英国热带病通报、英国卫生与传染病文摘、英国蠕虫学文摘、英国原虫学文摘及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主要热带病文献目录季刊等本学科著名的国外检索刊物。20多年来,已发行至27个国家和地区,并建立期刊交换。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1994年起,本刊相继入选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连续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在“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并全文上网。
2004年被“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
在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评优活动中,本刊先后获得过优秀期刊一、二、三等奖,2004年获卫生部首届医药期刊一等奖。
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200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本刊的影响因子为0.813,总被引频次722, 他引率86.3%;在清华大学出版的2003年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中,本刊的影响因子为0.8325,总被引频次823,他引率89.2%,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论著、防治经验、试验报道、临床研究、新视野、综述、学术争鸣、教学园地、成果交流、简报、学术交流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巨片形吸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的克隆、表达和免疫学诊断价值评价 王月祺,周岩,程娜,陈木新,艾琳,刘榆华,张建国,罗家军,许学年
中缅边境疟疾主动病例侦查范围与人群带虫者检测结果 肖回回,刘娟,丰俊,张少森,蒋伟康,夏志贵,周水森,XIAO Hui-hui,LIU Juan,FENG Jun,ZHANG Shao-sen,JIANG Wei-kang,XIA Zhi-gui,ZHOU Shui-sen
检测4种人体疟原虫多重PCR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李美,夏志贵,汤林华,LI Mei,XIA Zhi-gui,TANG Lin-hua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5年征稿启事
华支睾吸虫排泄-分泌产物对小鼠巨噬细胞一氧化氮产生和核转录因子κB活化的影响 杨庆利,蒋智华,申继清,陈颖丹,周晓农,YANG Qing-li,JIANG Zhi-hua,SHEN Ji-qing,CHEN Ying-dan,ZHOU Xiao-nong
氯硝柳胺在小鼠血浆中的代谢及抗日本血吸虫尾蚴侵袭作用 涂珍,姜斌,薛剑,陶奕,魏玉芬,张皓冰,TU Zhen,JIANG Bin,XUE Jian,TAO Yi,WEI Yu-fen,ZHANG Hao-bing
驽巴贝虫和马泰勒虫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张杨,张玉婷,王振宝,波拉提,李海,巴音查汗,ZHANG Yang,ZHANG Yu-ting,WANG Zhen-bao,BOLATI,LI Hai,BAYINCHAHAN
细胞因子IL-4、IL-9和IgE在肠道蠕虫感染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郭爱叶,蔺西萌,张玉琴,吴惠,GUO Ai-ye,LIN Xi-meng,ZHANG Yu-qin,WU Hui
泡球蚴囊液对大鼠肝星状细胞MAPK信号通路5个相关基因的影响 任宾,樊海宁,邓勇,王海久,任利,REN Bin,FAN Hai-ning,DENG Yong,WANG Hai-jiu,REN Li
医生论文发表:外科清创治疗III~IV度压疮80例疗效
摘 要 目的:观察老年人压疮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除压疮的基础治疗外,沿创周及周边的瘢痕组织一并切除,手术范围与深度以达微量出血为度,术后创面置呋喃西林纱布引流。结果:手术治疗1个月,80例III度和IV度压疮患者痊愈40例,好转27例,有效率为71.3%。其中52例III度压疮有效率为83.7%,28例VI压疮有效率为50.0%。结论:应用外科清创手术治疗压疮,疗程短,费用少,可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医生论文发表,老年人,压疮,外科治疗
压疮(pressure ulcer, PU)被认为是当今突出且有负面影响的健康问题之一,在长期卧床、昏迷、瘫痪、营养不良等患者的骨突出部位较易发生[1],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作者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80例III~IV度压疮患者进行坏死皮瓣切除及引流治疗,报告如下。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2022年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监测情况分析————作者:朱慧慧;黄继磊;周长海;诸廷俊;赵陆源;钱门宝;李石柱;
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现状和流行趋势,为开展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在30个省(区、市)的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监测点(县)开展监测工作。各监测点采用统一的抽样方法,首先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而后每个片区抽取1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200人开展调查,每个监测点共调查1 000人。收集被调查者粪便样品,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两检)进行检查...
小鼠多房棘球蚴感染过程中IFITM3与Foxp3相互作用的初步探究————作者:袁振;地达尔·叶尔革命;王菲;姜涛;段明军;阿尔孜古丽·吐尔逊;齐新伟;单骄宇;
摘要:目的 探究小鼠多房棘球蚴感染过程中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 (interferon-inducibletransmembrane protein3,IFITM3)与叉头框P3蛋白(forkheadboxP3,Foxp3)相互作用关系。方法 从保种沙鼠肝脏组织中获得多房棘球蚴原头节(protoscoleces,PSC),腹腔注射PSC建立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分别于感染后15、30、60、90 d行颈...
三氯苯达唑治疗片形吸虫病耐药现状与研究进展————作者:陈冲;朱爱红;黄琴;
摘要: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病不仅影响人类健康,还对以食草动物为主的其他哺乳动物造成严重危害。三氯苯达唑(TCBZ)是治疗片形吸虫病的首选药物,但卫生经济学数据监测提示TCBZ耐药威胁已为流行区动物健康带来挑战,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临床上亦报道了可能与TCBZ耐药相关的治疗失败情况,为片形吸虫病的防治带来风险。本文重点阐述了TCBZ治疗片形吸虫病...
2020—2021年全国阿米巴痢疾发病现状分析————作者:黄继磊;周长海;诸廷俊;朱慧慧;李石柱;钱门宝;
摘要:目的 了解中国阿米巴痢疾的发病特点、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等,为今后因地制宜制定防控策略和监测措施、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法分析2020—2021年全国阿米巴痢疾的发病特点和变化趋势,运用ArcGIS、SaTScan软件分析2020—2021年全国阿米巴痢疾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空聚集性。结果 2020—2021年全国阿米巴痢疾发病率分别为0.048/10万和0.038/10...
刚地弓形虫四抗原融合蛋白表达及免疫保护性研究————作者:吴钦利;倪泽;丁豪杰;丁建祖;郑斌;卓洵辉;陆绍红;
摘要:目的 探讨刚地弓形虫棒状体蛋白18 (ROP18)、中心蛋白家族蛋白TGME49_237490、卵囊壁特异性蛋白直系同源物TGME49_268230和微线体蛋白13 (MIC13)四抗原融合蛋白(简称4×)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PCR扩增获得4×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并进行鉴定。将构建成功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感受态细胞,进行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和亲和纯化,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输入性肺部异盘并殖吸虫病1例————作者:张明芳;计元昊;谷生丽;蒯荟芬;全斌;侯为顺;杨进孙;
摘要:患者,女,27岁,老挝人,自小有生食溪蟹史,定居中国安徽省芜湖市半年,因反复咳嗽、咳痰1年于2025年4月22日就诊。胸部影像学示两肺感染性病变伴多发空洞形成、囊腔病变及两侧胸腔少量积液,行支气管镜检查并获取肺泡灌洗液,送病原宏基因组测序检测出异盘并殖吸虫感染,同时痰液直接镜检找见虫卵,明确诊断为肺部异盘并殖吸虫病。给予吡喹酮驱虫治疗以及给予相应护理,取得良好疗效。该病国内报道甚少。此病例提示医务...
49例内脏利什曼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作者:闫东宁;张珂茹;李长岭;陈小军;
摘要:目的 探讨内脏利什曼病(VL)患者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2011年5月—2024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49例VL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VL患者中男性34例(69.4%),女性15例(30.6%),年龄范围1-73岁,儿童患者(年龄<18岁) 17例(34.7%),成人患者(年龄≥18岁) 32例(65.3%)。长期...
肝多房棘球蚴病免疫微环境异质性及其对疾病进展的影响————作者:石大林;庞明泉;毋德芳;许晓磊;王成;樊海宁;
摘要:肝多房棘球蚴病(HAE)是一种由多房棘球绦虫幼虫感染肝脏引发的严重寄生虫病,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的研究不断深入,逐渐认识到HAE的免疫微环境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不仅影响了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应答,也对病程的发展及其临床表现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从免疫微环境异质性的角度,综述HAE免疫微环境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其对疾病进展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
2024年我国血吸虫病监测省监测工作实施质量评价————作者:郭苏影;李银龙;李仕祯;党辉;张利娟;何君逸;杨帆;祝红庆;贾铁武;秦志强;冯婷;邓王平;吕超;杨颖;郝瑜婉;孙军玲;曹淳力;许静;李石柱;
摘要:目的 了解和评价我国当前血吸虫病监测工作实施质量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血吸虫病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4年10—12月采用配额抽样法,选择全国承担血吸虫病监测任务的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的22个县(市、区,以下简称“县”)进行评价。基于《信息技术数据质量评价指标》(GB/T36344—2018)和专家会议法构建评价指标,从规范性、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和时效性5个方...
环境DNA技术检测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实验研究————作者:文雨松;徐慧;邱婷婷;赵琴;李婕;徐建睿;曾小军;丁晟;李召军;
摘要:为评估环境DNA (eDNA)技术检测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可行性及灵敏度,采用阳性钉螺逸蚴获得尾蚴,设不同密度尾蚴组,1、5、10、15、20、> 30条尾蚴为实验组,0条尾蚴为对照组,静置24 h后过滤尾蚴收集水体,采用0.22μm滤膜富集eDNA,使用水体基因组DNA试剂盒提取各组eDNA。以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 (cytochromecoxidasesubunit1,co...
1990—2035年全球疟疾疾病负担分析及预测————作者:杨国兵;何爱伟;秦宇;杨剑;王吉春;
摘要:目的 分析1990—2021年全球疟疾疾病负担变化情况,并预测2022—2035年疟疾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全球疟疾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获取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数据库中人口学数据、疟疾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率等数据,选取年龄标化发病率(age-s...
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肝星状细胞凋亡标志物的筛选————作者:董博文;钟昊然;朱丹霖;李浩;陆珂;傅志强;刘金明;金亚美;
摘要:目的 筛选适用于标记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SSLF)宿主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分子标志物。方法采用文献和数据库检索获取小鼠和日本血吸虫凋亡相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利用NCBI网站的ProteinBLAST功能对同源蛋白进行相似性分析。取感染日本血吸虫4、8、12周小鼠肝脏,以未感染小鼠为对照,制备肝脏切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SC标志物Desmin和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并分析感染不同时间后小鼠...
安徽省不同地区中华按蚊种群的遗传特征分析————作者:王淑琪;姜静静;吕晓凤;储琴书;许娴;陆雪纯;刘子健;张滔;尹建海;
摘要:目的 了解安徽省不同生态区域中华按蚊种群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及系统发育关系。方法2023—2024年,分别在长江以南、江淮之间和淮河以北等3个生态区内,随机选取黄山区、南陵县、肥东县、定远县、濉溪县和固镇县等6个县(区)为采集点捕捉按蚊成蚊。经过形态学鉴定后,提取按蚊基因组DNA,PCR扩增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2 (rDNA-ITS2)和线粒体C氧化酶亚基(COⅠ)基因,扩增产物经双向测序后,...
弓形虫与线虫共感染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者:吕芳丽;林鑫埕;
摘要:自然界中寄生虫共感染现象比较普遍,共感染既可影响宿主的免疫应答,也可影响寄生虫各自的发病机制。原虫和蠕虫可诱导不同的免疫应答,共感染会影响机体对这些寄生虫的免疫反应和感染的结局。弓形虫是一种嗜神经原虫,可引起持续的亚临床神经炎症,与精神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其他疾病有关。迄今为止,有关弓形虫与线虫共感染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尚有限。本文综述了弓形虫与几种线虫(弓首蛔虫、旋毛虫、多形螺旋线虫和巴西日圆线虫...
基于CRISPR/Cas12a系统快速检测蚊种属及其携带的病原体————作者:李剑勇;何彪;李美林;刘太平;朱锋;张健;徐文岳;
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关联蛋白12a (CRISPR/Cas12a)系统的蚊种属及其携带病原体的快速检测方法,以提升虫媒病监测与防控效率。方法 分别取30只1日龄白纹伊蚊幼虫和10只1日龄斯氏按蚊成蚊,提取基因组DNA,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扩增蚊种特异性序列,以白纹伊蚊DNA为模板,利用斯氏按蚊RPA引物进行扩增,评价RPA扩增的特异性。采用CRISPR/Cas12a系统进...
内蒙古黑鹳感染裂口凯塞玛吸虫的形态学与分子鉴定————作者:李健;李奋奇;高楠;柳强;周庆安;李春福;胡薇;
摘要:2024年8月自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大青山野生动物保护中心黑鹳的咽部与食道采集吸虫,取形态完整的成虫10条,盐酸卡红染色后形态观察。提取3条成虫基因组DNA,PCR扩增内转录间隔区2 (ITS2)序列并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使用MEGA 11.0软件以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在10只黑鹳咽部共采集到吸虫157条,感染强度为8~33条/只,平均约16条/只。吸虫体...
2020—2024年浙江省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分析————作者:张轩;王笑笑;陈华良;张家祺;徐文婕;陆巧绎;丰燕;阮卫;
摘要:目的 分析2020—2024年浙江省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特征,为输入性疟疾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20—2024年浙江省疟疾病例数据,对疟疾报告病例感染虫种、三间分布、感染地来源、发病到初诊时间间隔、初诊到确诊时间间隔、再燃或复发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比较差异。结果 2020—2024年浙江省分别...
长三角地区输入性疟疾联合防控技术措施——沪苏浙皖专家共识————作者:朱民;朱国鼎;王笑笑;许娴;王真瑜;曹园园;丰燕;张滔;张宸罡;张轩;余晴;
摘要:我国已于2021年通过WHO消除疟疾认证,但全球疟疾形势依然严峻。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经济活跃、国际交往频繁的核心区域,输入性疟疾病例时有发生,发生再传播的风险持续存在。为持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疟疾防治专业人员前期充分讨论和酝酿,在打通区域内信息共享与协同渠道、疟疾风险人群监测预警技术协...
青海省部分地区藏羊感染梨形虫病原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作者:韩元;李志;林伟山;李春花;王小红;才让周在;雷萌桐;
摘要:目的了解青海省部分地区藏羊梨形虫感染情况及其遗传进化特征。方法以梨形虫18S rRNAV4高变区基因片段为靶基因,采用巢氏PCR方法对采集的475份藏羊血液样本进行检测,鉴定梨形虫种类,应用DnaSPv6,MEGA6.0等软件对阳性样本序列进行单倍型分析、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从475份藏羊血液样本中共检出193份阳性,总感染率为40.6%(193/475),其感染的梨形虫为吕氏泰...
寄生虫的健康威胁与生态功能————作者:王旭;尹建海;韩帅;杨扬;李梦晴;沈玉娟;曹建平;
摘要:伴随着无处不在的寄生关系,寄生虫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生态系统。寄生虫对宿主的寄生作用可引发一系列寄生虫病及人兽共患病,对人类与动物的健康构成持续威胁。同时,作为生态系统功能网络的关键参与者之一,寄生虫通过调控宿主种群动态、能量流动及生物多样性,在地球生态系统的稳态维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本文从致病威胁和生态服务双重属性浅析寄生虫的生物学角色,并基于“全健康”和“生态健康”协同框架,探讨了跨学...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临床骨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药师
- 北大核心免疫学杂志
- 北大核心微生物与感染
- 北大核心中华全科医学
- 省级解剖与临床
- 省级分子影像学杂志
- 国家级中国药事
- 省级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西南国防医药
- 省级内蒙古中医药
- 国家级浙江临床医学
- 北大核心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 省级温州医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省级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新中医
- 省级应用心理学
- 省级检验医学杂志
- 国家级解放军医学情报
- 省级广东药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临床内科杂志
- 南大核心中华哮喘杂志
- 省级四川精神卫生
- 省级云南中医
- 北大核心北京医学
- 北大核心海南医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北大核心中药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