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肝脏》由我国著名肝脏病学家姚光弼任总编辑,1998年始公开发行。杂志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唤起有志于肝脏和肝脏病研究的学者和医务人员,扩大研究视野,在努力认识和征服肝脏常见病的同时,提高广大临床医师对一些较易忽视或较少见的肝病的重视和认识。《肝脏》本着团结广大肝脏病相关学界的作者和读者,积极传播和交流肝脏学的知识和信息的宗旨,积极推动我国肝脏学的基础和临床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肝脏》坚持把重点放在临床,为推进肝脏病诊断、治疗、教学、学术讨论和争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园地。
本刊利用上海的信息优势,增加国际学术动态介绍,积极疏通国际间合作与交流的渠道。同时还办好每年一期的增刊,着重介绍临床肝脏病的进展,使国内学者有机会窥视国际肝脏病的发展动态。此外,杂志也鼓励广大学者来稿、来信,对本刊不断提供改进的意见。由衷地欢迎广大肝脏病相关学者和工作者以敏锐的目光对肝脏病领域的理论提出不同观点进行探讨,切实做到学术民主、百家争鸣。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进入了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SH182)。
【栏目设置】
栏目极为丰富,包括论著、临床与基础研究、热点论坛、综述、讲座、经验交流、病例报告、学术争鸣、新技术介绍等。
杂志优秀范例参考:
侧群细胞与肝细胞癌预后的关系 丁振斌,施国明,傅修涛,徐泱,周俭,樊嘉,DING Zhen-bin,SHI Guo-ming,FU Xiu-tao,XU Yang,ZHOU Jian,FAN Jia
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对恩替卡韦经治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预测因素 陈璐,郭斯敏,庄焱,赵钢德,周惠娟,郭清,杨菁,蔡伟,王晖,谢青,CHEN Lu,GUO Si-ming,ZHUANG Miao,ZHAO Gang-de,ZHOU Hui-juan,GUO Qing,YANG Jing,CAI Wei,WANG Hui,XIE Qing
恩替卡韦治疗46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分析 刘必铿,高海兵,林太杰,林明华,LIU Bi-keng,GAO Hai-bing,LIN Tai-jie,LIN Ming-hua
更正启事 《肝脏》编辑部
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与免疫清除期肝组织微小RNA表达谱差异分析 李强,张小楠,卓其斌,黄玉仙,陈良,LI Qiang,ZHANG Xiao-nan,ZHUO Qi-bin,HUANG Yu-xian,CHEN Liang
MELD-EHBF模型建立及其对ACLF预后价值 吴婧,倪鎏达,江甫柱,张懿,孙双双,程明亮,傅青春,陈成伟,WU Jing,NI Liu-da,JIANG Fu-zhu,ZHANGYi,SUNShuang-shuang,CHENG Ming-liang,FU Qing-chun,CHEN Cheng-wei
白藜芦醇促进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实验研究 张江,翟秀宇,吴宁,戴绘娟,李大伟,董彪,张建军
IL-17可能通过巨噬细胞参与慢性乙型肝炎发病 刘渊,卞兆连,刘莹波,孔武明,LIU Yuan,BIAN Zhao-lian,LIU Ying-bo,KONG Wu-ming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可能原因 李文燕,张明霞,祁婷婷,张琪,何钦俊,王程,罗文凡,何雅静,朱小莹,陈金军,LI Wen-yan,ZHANG Ming-xia,QI Ting-ting,ZHANG Qi,HE Qin-jun,WANG Cheng,LUO Wen-fan,HE Ya-jing,ZHU Xiao-ying,CHEN Jin-jun
中西医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评价 叶美琼
EI论文代发范文:社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临终关怀认知现况
摘 要 目的:了解社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态度及行为,为探索社区医疗机构实施临终关怀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于2012年2-3月对上海市徐汇区4家社区医疗机构239名从业人员进行临终关怀认知、态度及行为现状调查。结果:239名从业人员中,完全了解临终关怀服务概念、内容、职责的医务人员,分别占49.8%、49.4%、43.5%。有86.6%的从业人员表示全力或一定程度支持、参加临终关怀服务;有63.6%的从业人员愿意成为临终关怀志愿者;有67.8%的从业人员愿意亲人接受临终关怀服务。有23.8%的从业人员认为需要很大程度提升社区服务功能;有20.1%的从业人员认为应尽全力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结论:社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对临终关怀的态度及行为比较积极,但掌握的知识有限,应加强临床从业人员对临终关怀的教育,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社区医疗机构临终关怀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EI论文代发,社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临终关怀,认知现况
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社会的需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1]。随着对生命质量的不断重视,临终关怀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2]。其目的既不是治疗疾病或延长生命,也不是加速死亡,而是改善患者余寿的质量[3],使患者能够安详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临终关怀同时为减轻其家属的失落和悲哀给予支持和鼓励,使临终的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心平气和的迎接死亡[4]。为了给社区医疗机构实施临终关怀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我们对上海市徐汇区4家社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进行了临终关怀认知现况调查,报告如下。
肝脏最新期刊目录
宿主HBV特异性细胞免疫或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药物停药不复发和HBsAg清除的决定因素————作者:蒋素贞;王竞州;陈香梅;鲁凤民;
摘要:接受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往往需要终生服药。临床上常有患者因擅自停药引发病毒学反弹、肝炎复发,甚至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和死亡。一些临床研究显示,基于规则的安全停药可使部分患者实现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清除,获得临床治愈。因此,能否通过按规则停用NAs治疗,实现部分优选人群的血清HBsAg清除,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难题和热点问题。CHB患者宿主的抗病毒免疫...
肝癌肝移植分配政策的优化与新模型探索————作者:张承乾;苏晓静;刘俊杰;夏勇;沈皓;沈锋;
摘要:肝癌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其临床价值受到供体肝源稀缺性的制约,这使得科学合理的分配政策成为关键。本文系统梳理了肝癌肝移植分配标准的演进历程,包括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的发展,以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的引入与改进。针对当前分配体系难以精准区分肝癌患者内部风险层级的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新兴的Multi-HCC模型,该模型创新性地整合了肝功能(MELD 3.0)、肿瘤活性标志(A...
HBsAg亚病毒颗粒:miRNA递送载体及潜在治疗应用————作者:李玉龙;张欣欣;
摘要: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治疗难点在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持久存在和复杂的免疫逃逸机制。最新研究发现,HBV表面抗原(HBsAg)形成的亚病毒颗粒(SVP)能够选择性包裹宿主microRNA(miRNA),并通过递送至免疫细胞调控抗病毒免疫应答。研究表明,亚病毒颗粒携带的miRNA(如miR-939)可被单核细胞摄取,显著促进IL-8分泌,进而抑制IFN-α的抗病毒活性并...
NAFLD到MAFLD/MASLD学术更名后流行病学和诊疗结局的变化————作者:张粉娜;张心怡;吕贝贝;孙荣荣;赵婷婷;贺娜;
摘要:在对肝脏脂肪变性的认知持续深入的进程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诊断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关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以及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这两个新的学术命名,相关争议不断。基于此背景,本研究旨在对不同定义下的患者群体在临床方面的差异以及预后状况展开总结与比较,从而使医务工作者能够直观地领会脂肪性肝病学术命名的演变意义,并为实施个体精准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乙型肝炎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首次再代偿后发生再次失代偿的风险因素分析————作者:许佳珺;缪幼菡;俞冲;王忠成;顾尔莉;李民;
摘要:目的 分析并探讨乙型肝炎(HBV)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经治疗后首次再代偿后发生再次失代偿的风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电话回访及查阅病历系统,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本院肝病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412例HBV相关初次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将符合再代偿的2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连续随访观察12个月,根据是否出现失代偿表现,分为持续代偿期组(102例)和再失代偿期组(101例)...
基于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建立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作者:杨千冬;付文学;徐林林;
摘要:目的 基于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安庆市立医院2021年8月—2024年9月收治的98例肝硬化患者,依据8∶2定量随机分为训练集(n=78)与验证集(n=20)。分析肝硬化患者发生EGV的因素,构建并验证预测模型。结果 训练集中,有22例患者发生EGV。验证集中,有6例患者发生EGV。训练集中,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在Child...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3项生化指标与肝储备功能、合并症的关系————作者:苗晗;赵丹丹;嵇海艳;宋晓东;
摘要:目的 观察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5′-核苷酸(5′-N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肝储备功能及合并腹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100例,其中合并腹水40例,无腹水60例。Child-Pugh分级A级39例,B级37例,C级24例。比较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及合并腹水组与无腹...
核苷类经治低水平HBsAg阳性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作者:代雪枫;丁体龙;丁烨莹;马艳春;
摘要: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低水平HBsAg阳性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核苷类经治)的疗效,并分析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2年5月间我院就诊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核苷类经治)为研究对象,选择HBsAg定量值低于1500 IU/mL患者共84例,分为单药组42例和联合组42例。联合组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核苷类药物,单药组继续核苷类...
肝切除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肝癌患者术后复发性肝癌的预后分析————作者:李壮;刘勇;朱峰;
摘要: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epatectomy combined with intraperitoneal hyperthermic chemotherapy, HIPEC)对肝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10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分别接受肝切除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和肝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
微波消融联合信迪利单抗对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疾病控制效果、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作者:李卉;周义文;王务军;陈江波;
摘要:目的 分析微波消融(MWA)联合信迪利单抗对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疾病控制效果、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6月—2022年10月我院诊治的83例中晚期HCC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联合组和MWA组。联合组采用MWA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MWA组仅予以MWA治疗,比较两组疾病控制效果、免疫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 联合组客观有效率(CR、PR之和占所有病例比例)为60.0%,显著...
超声造影联合CT定量参数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与肝细胞癌的价值研究————作者:李晓艳;张景芳;王春萍;周平安;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CT定量参数在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与肝细胞癌(HCC)中的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8月至2024年9月本院诊治的51例HCC患者和62例FNH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灌注增强扫描及超声造影检查。对比两组的CT定量参数[肝血容量、肝血流量、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注...
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血清UCA1、WRAP53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作者:杨斌;王勇刚;曹洪刚;高建勇;
摘要:目的 探究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血清尿路上皮癌相关1(UCA1)和含TP53反义的WD重复序列(WRAP53)水平与肝癌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3月于乐至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接受治疗的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慢性HBV感染者8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患者血清UCA1和WRAP53水平,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H...
HCC患者接受营养干预后BMI、PNI、NPAR水平变化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作者:李龙;郑振东;杜成;刘渤娜;
摘要: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接受营养干预后体质指数(BMI)、预后营养指数(PNI)、中性粒细胞/白蛋白比值(NPAR)水平变化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营养干预组(n=64)和常规康复组(n=64)。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术后康复治疗,营养干预组接受多学科协作诊治下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
艾米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作者:田小利;陈炘;倪艳;吴松林;邓存良;
摘要:目的 比较艾米替诺福韦(TMF)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24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CHB患者的临床资料。TMF组纳入患者64例,其中初治34例,经治30例。TAF组纳入患者57例,其中初治25例,经治32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治疗24周时病毒学应答率、ALT复常率、HBsAg、肾...
他汀类药物诱发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特点分析————作者:徐燕;庞轩;
摘要:目的 他汀类药物诱发的药物性肝损伤(SILI)患者临床特点分析。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SILI患者78例,根据临床预后情况分为好转组、未愈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78例SILI患者使用的他汀类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以阿托伐他汀使用例数最多;药物使用至肝损伤时间90 d(70~122 d),住院时间10 d(5~18 d)...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分析和干预措施探讨————作者:杭玉;孙冬梅;徐晓英;金燕飞;
摘要:目的 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ICP孕产妇72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不良结局组(n=23)和无不良结局组(n=49)。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和临床指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ICP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个高危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 妊娠不良...
3.0T磁共振弹性成像评估胆道梗阻的临床研究————作者:王方旭;赵志军;徐明露;姚仲欣;王倩;
摘要:目的 3.0T磁共振弹性成像测量不同胆道梗阻状态肝脏硬度值,探讨其与血清标志物和致病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诊治的70例胆道疾病患者,其中胆道梗阻患者35例,均行胆道梗阻解除术治疗。采用3.0T磁共振弹性成像检测肝脏硬度值;检测血生化指标,比较胆道梗阻、非胆道梗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非胆道梗阻患者肝脏硬度值、总胆红素、TBA、ALT、AST、GGT水...
母婴阻断停药后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的免疫功能变化与肝炎活动的关联————作者:曹艳敏;邢宝恒;宗方;高素娟;
摘要:目的 探讨母婴阻断停药后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中,肝炎活动组与非肝炎活动组的免疫功能差异,并分析免疫功能变化与肝炎活动的关联。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沧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5例HBeAg阳性慢性HBV携带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停药3个月后的肝炎活动情况分为肝炎活动组(n=32)和非肝炎活动组(n=73)。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肝功能指标(ALT、AST)、免疫指标(C...
恩替卡韦经治慢性乙型肝炎伴低病毒血症患者换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的效果————作者:吴钰;李永伟;周德兵;
摘要:目的 分析恩替卡韦(ETV)治疗后出现低病毒血症(LLV)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更换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继续治疗的疗效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接受ETV治疗后出现LLV的CHB患者138例,依据患者是否更换方案分为ETV组(续用ETV,n=68)与TAF组(由ETV转换沿用TAF,n=70),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BV标记物、肝肾功能水平变化,...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分析————作者:赵梦鱼;王艳;刘立伟;陈炜;赵新颜;
摘要:目的 探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相关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并使用ICIs的恶性肿瘤患者。比较ICIs相关肝损伤组、非ICIs相关肝损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共纳入1355例应用ICIs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出现ICIs相关肝损伤66例(4.9%),未出...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省级泰山医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国家级中国误诊学杂志
- 南大核心中医学报
- 省级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 国家级校园心理
- 省级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北大核心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 省级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 国家级中国执业药师
- 省级亚太传统医药
- 省级沈阳医学院学报
- 省级浙江创伤外科
- 国家级中华麻醉学杂志
- 省级药学服务与研究
- 省级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省级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 北大核心药学与临床研究
- 国家级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 国家级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 省级解放军健康
- 省级东方养生
- 省级今日药学
- 南大核心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 省级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 省级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 省级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 国家级中华骨科杂志
- 国家级 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