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及安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办的专业学术性期刊。办刊宗旨:发扬中西医结合所长,贯彻中医与西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突出反映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进展和成果,报道该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和防治经验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设有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经验与教训、短篇报道、研究生园地、护理园地和综述、学术动态以及讲座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变应性鼻炎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龚霄阳,程雷
玉屏风颗粒联合鼻用激素治疗儿童中重度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观察 吴婷,田道法,WU Ting,TIAN Daofa
妊娠期中重度OSAHS患者血凝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 毕秀敏,王坤,张彩英,BI Xiumin,WANG Kun,ZHANG Caiying
改良UPPP手术治疗小儿OSAHS的疗效观察 黄若葵,熊奇斌,黄建晖,丁明虹,柴先奇,HUANG Ruokui,XIONG Qibin,HUANG Jianhui,DING Minghong,CHAI Xianqi
提高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OSAS依从性的几点策略 钱炜,赵琳,马永明,QIAN Wei,ZHAO Lin,MA Yongming
不足4岁儿童内镜下腺样体手术探究 苏亮,姜立波,唐识明,李对菊,SU Liang,JIANG Libo,TANG Shiming,LI Duiju
耳鼻咽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的原因分析及治疗方法探讨 朱运华,王险峰,董明敏,ZYH Yunhua,WANG Xianfeng,DONG Mingmin
单磷酸阿糖腺苷针结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前瞻性研究 胡定国,黄振塔,叶纪拓,黄加云,HU Dingguo,HUANG Zhenta,YE Jita,HUANG Jiayun
多维嗓音分析检测儿童嗓音的临床分析及应用 毛华东,谢宏武,杜敬东,程杰,MAO Huadong,XIE Hongwu,DU Jingdong,CHENG Jie
鼻内镜下带蒂鼻中隔及中鼻甲黏膜瓣行脑脊液鼻漏修补 唐玲,徐先发,王田田,赵暕,TANG Ling,XU Xianfa,WANG Tiantian,ZHAO Jian
碘伏和伊曲康唑联合应用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 董金霞,朱红,王跃
电子喉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朱桂英,连俊勤,郭浩
鼻内镜下额窦病变处理的临床观察 戴翥,姜翠菊,李景青,陈森泉,余诗君,黄凤英
牙源性上颌窦炎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分析 史文毅,孙洁,刘勤松,袁勇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投稿:玉桂片治疗黄褐斑常见证型临床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 观察本院制剂玉桂片治疗黄褐斑常见证型的临床疗效,探索该药治疗黄褐斑的最适合证型。 方法 黄褐斑患者中的常见证型肝郁型、脾虚型、肾虚型、血瘀型均给予玉桂片口服治疗,连服3个月,观察各型患者的疗效,采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 用玉桂片治疗黄褐斑患者88例,其中肝郁型20例,脾虚型23例,肾虚型24例,血瘀型21例,显效率分别是6例占30.0%、5例占21.7%、18例占75.0%、4例占19.0%。 结论 玉桂片治疗黄褐斑的肝郁型、脾虚型、血瘀型有效,治疗肾虚型疗效最佳。
关键词: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玉桂片,黄褐斑,临床疗效
黄褐斑是一种女性多发的获得性色素增多性皮肤病,皮损表现为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片,临床上常见而又难以治愈,属中医学的“肝斑”、“黧黑斑”、“蝴蝶斑”等范畴。笔者自2010年2月―2011年12月期间,用本院中药制剂玉桂片治疗本病,部分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变应原组分诊断现状与进展————作者:陆敏;许秋艳;程雷;
摘要:<正>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和哮喘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变应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过去几十年患病率持续攀升[1-3]。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4亿~5亿人受AR影响[4],欧洲和美国的患病率约为总人口的25%[5]。在我国,平原地区成人AR自报患病率高达41.5%,丘陵地区为22.1% 抗IL-4Rα抗体治疗中重度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初步观察————作者:朱鲁平;隗萍;刘茂云;施云;孙小兵; 摘要:目的 抗IL-4Rα抗体是一种新型生物制剂,其在真实世界中,对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伴共病,且症状严重者,其疗效及安全性仍需验证。目的 观察抗IL-4Rα抗体治疗中重度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伴或不伴变应性哮喘、变应性结膜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17例患者,每两周注射一次抗IL-4Rα抗体,共2次。在第2周、第4周进行患者的鼻部症状VAS评分,每日药物评分,SNOT-22量表评分,... 变应性鼻炎伴鼻腔鼻窦病变鼻后神经切断术疗效分析————作者:方思慧;曹玮;姚昆;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伴有鼻腔鼻窦病变患者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9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21例AR伴有鼻腔鼻窦病变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如鼻窦开窗术、鼻中隔成形术、鼻甲成形术等,同时行鼻后神经切断术,并尝试采用骨蜡封闭蝶腭孔的方法防止神经再生,手术过程均... 变应性鼻炎患儿父母育儿压力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李芳丽;雷薇薇;陈瑾;钟典;张凡凡;华清泉;许昱; 摘要:目的 调查变应性鼻炎患儿父母育儿压力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4月~2024年2月选取某三甲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186例患儿及其父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父母教养压力问卷简化版、焦虑自评量表、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以及儿童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R患者父母育儿压力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蝶腭神经节阻滞联合中医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作者:文静;杨沁岩;王娟;石岚;欧媛媛;黎国媛;陈杨; 摘要:目的 观察蝶腭神经节阻滞联合中医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过敏性鼻炎专病门诊收治的AR患者132例,均予以蝶腭神经节阻滞联合中医治疗1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月和6月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VAS评分和体征评分,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疗后1月患者临床症状总分、喷嚏、流涕、鼻塞、鼻痒VAS评分和体征评分... 儿童扁桃体术后出血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作者:葛瑜庭;常文川;谢立潇;高燕;徐悦;朱慧娥; 摘要:目的 扁桃体术后出血是扁桃体切除术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严重的出血会危及患儿的生命。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和验证一种继发性扁桃体术后出血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24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行扁桃体切除术的543名患儿,以7∶3比例随机拆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单因素逻辑回归从14个备选变量中筛选变量,使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及7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模型。使用区分度、校准度、决... 儿童腺样体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作者:饶晓燕;代键;郭延勋;赵丹;方国军; 摘要:目的 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儿童腺样体术后复发具有的高危因素,以此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列线图的形式呈现并检验该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5月于本院行腺样体切除手术的160例儿童,年龄4~13周岁,根据术后半年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宽度比值(A/N)值分为复发组(例=20)和未复发组(例=140)。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 针状电刀凝切术与低温等离子术在儿童扁桃体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分析————作者:刘言军;李勇;毛明荣;黄永久;徐六英;庞秀红;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针状电刀凝切术与低温等离子术在儿童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4月~2024年4月在我院行扁桃体切除术的50例儿童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针状电刀凝切术组(25例)和低温等离子术组(2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差异、面部表情疼痛评估法(FPS-R)评估术后每日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等指标差异。结果 针状电刀凝切术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热... 变应性鼻炎的生物和微生态疗法研究进展————作者:严浩宇;顾东升; 摘要: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是一种由接触变应原所诱发的过敏性疾病,涉及多种效应细胞和细胞因子。随着对AR病理机制的深入了解,生物靶向治疗包括单克隆抗体、微生物及间充质干细胞疗法等逐渐成为AR新的治疗选择,这些疗法精确调节炎症级联反应中的关键分子,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高安全性、高效性和低风险性。本文就目前生物治疗现状及其作用机制展开综述,以期为AR的个性化疗法提供参... 重要通知 摘要:<正>我刊定于2025年7月1日起开通了网站及网上投稿系统https://xyjh.cbpt.cnki.net,该网站和投稿系统为我刊和知网合作,百度唯一认可的官方网址。从2025年7月1日起,我刊投稿改为网上投稿,同时接受邮箱投稿。我刊和您联系的邮箱为:ent93@163.com和entcw@126.com。我刊和您联系的电话为:0556-5866225 0556-551985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摘要:<正>本刊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办刊宗旨是发扬中西医结合所长,贯彻中医与西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应本学科理论与临床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学术交流和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本刊设有“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经验与教训”、“短篇报道”、“研究生园地”、“基层园地”和“护理园地”以及... 全麻下扁桃体伴腺样体等离子切除术后儿童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作者:王辉;杨各;季磊; 摘要:目的 探究全麻下扁桃体伴腺样体等离子切除术后儿童麻醉恢复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 EA)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3年11月在我院行扁桃体伴腺样体等离子切除术患儿150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EA,将其分为躁动组(33例)和未躁动组(1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和分析受试者资料,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儿童EA的危险因素。...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析小续命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作者:陈宇航;丁雷;魏然;迟晨雨;王嘉玺;姜辉; 摘要: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中药复方小续命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收集小续命汤中药物的有效化学成分及蛋白质靶点,然后在Uni Prot数据库中进行基因名称转换,然后检索DisGeNET数据库和Gene Cards数据库筛选变应性鼻炎疾病相关靶点,之后取小续命汤和变应性鼻炎的交集靶点,制作韦恩图,并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 基于“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探讨从脾胃论治小儿鼻衄————作者:王昭倩;高畅;陈铚晗;蔡婷婷;刘静; 摘要:小儿鼻衄发病多与脾胃有关,结合小儿体质禀赋及后天生活因素影响,我们认为小儿鼻衄主要在于脾胃纳运失常及升降失宜。治疗时胃热者以泻胃降火止血为主,脾虚者注重健脾益气养血,恢复脾胃之升降。配合外用药物可有效改善鼻出血 名老中医刘大新“无为而治”学术思想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经验总结————作者:姜辉;王嘉玺;魏然;丁雷;迟晨雨; 摘要:系统总结刘大新教授“无为而治”学术思想在过敏性鼻炎临床实践中的指导意义。通过对该思想的深入剖析表明,该学术思想的形成,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而且临证指导价值确切,有助于提升临床效果,丰富了中医治疗理论体系,对相关疾病的中医诊疗和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作者:刘鑫;薛明; 摘要: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遵循整体观念及治病求本的原则,在防治变应性鼻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将近5年来变应性鼻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的研究进程进行整理归纳,以提供临床诊疗思路 优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临床教学:思政赋能,AI融合创新————作者:周杰玉;陈洪赛;谭皓月;火子榕;董瑜;张治华;汪照炎;范宇琴; 摘要:本文基于对当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临床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的深入剖析,如教学方法单一致学习兴趣难以激发、思政教育融入不足使职业素养提升受限、病例疑难使得学生理解困难以及医患关系紧张阻碍临床教学等。探讨临床教学过程中如何借助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术开展虚拟仿真教学,并将思政元素融入AI系统,实现临床实习与虚拟仿真相辅相成,为学生提供更直观易理解的学习体验... 根盾技术在美学区即刻种植治疗中的美学效果————作者:胡志斌;邱荣华;孙传红; 摘要:目的 探讨美学区即刻种植治疗中采取根盾技术(Socket Shield Technique, SS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4年0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36例接受美学区即刻种植修复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修复治疗方式不同,其被分为观察组(根盾技术即刻种植)18例,对照组(常规即刻种植)18例,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6... 脂肪酸合成代谢通路差异性代谢标志物与鼻咽癌发病相关性研究————作者:韩艳艳;周珺珺;周中铭;陈珏;黄水仙; 摘要:目的 使用HILIC UHPLC-Q-EXACTIVE MS代谢组学方法及差异性代谢标志物生物信息学和代谢网络分析,探索鼻咽癌发病相关血清脂肪酸合成通路代谢标志物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浦南分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疗科经鼻内镜病理活检确诊的30例NPC患者为病例组,同时收集30例正常鼻咽黏膜组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外周血经UHP... 46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耳聋基因检测结果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相关性分析————作者:李培培;臧艳;何萍;朱伟;石飞;李红武; 摘要:目的 探讨耳聋基因突变与内耳畸形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听觉言语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3年8月在我科接受人工耳蜗植入并且完成耳聋基因检测的46例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前后听力学资料。术前行高分辨率CT及MRI评估内耳形态,采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IR)进行手术前后听功能及言语能力评估,比较分析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分析相关变量对术后听觉言...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