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671-038X
国际标准刊号:1671-038X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内肿胃病专业委员会
主管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内肿胃病专业委员会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核心医学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医学期刊论文发表

  【杂志简介】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双月刊)于1993年创刊,编委遍及全国各省市60余人。本刊是由国家科委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办,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2001年已入选为中国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本刊主要宗旨是发掘祖国医学有关脾胃学说的精华,报道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经验,重点着眼于国内外有关消化系统疾病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新进展、新经验。本刊突出中医、西医相结合、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和普及相结合三大特点,旨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广阔途径,为广大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提供学术争鸣园地,本杂志已成为广大相关工作者及病友的良师益友。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2001年已入选为中国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设有专家笔谈、论著、研究报告、名医经验、学术探讨、经验交流、短篇报道、基层园地和综述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清热解毒法与益气健脾法对急性期和慢性期溃疡性结肠炎大鼠NO的影响 李文静,林燕,LI Wen-jing,LIN Yan

  雷公藤多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TLR4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钟继红,王章流,刘英超,沈雁,方国栋,ZHONG Ji-hong,WANG Zhang-liu,LIU Ying-chao,SHEN-Yan,FANG Guo-dong

  参灵合剂对原发性肝癌小鼠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 孙丽红,王海颖,SUN Li-hong,WANG Hai-ying

  ERK信号通路参与至真方逆转人大肠癌多药耐药细胞HCT-8/VCR耐药作用机制的研究 梁伟,陈志霞,王慧君,王松坡,LIANG Wei,CHEN Zhi-xia,WANG Hui-jun,WANG Song-po

  葛根素和小檗碱联合用药干预NASH细胞模型的实验研究 王允亮,叶杨,程佳伟,高康丽,赵唯含,刘丽娟,李军祥,WANG Yun-liang,YE Yang,CHENG Jia-wei,GAO Kang-li,ZHAO Wei-han,LIU Li-juan,LI Jun-xiang

  健脾清热疏肝化瘀方治疗难治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季芳,王长洪,JI Fang,WANG Chang-hong

  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徐丹,杨家耀,石拓,XU Dan,YANG Jia-yao,SHI Tuo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402例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孙希良,吕冠华,孟秋菊,SUN Xi-liang,LV Guan-hua,MENG Qiu-ju

  原发性肝癌CT征象与VEGF表达的关系分析 裘加人,QIU Jia-ren

  培土生金法预防大肠息肉复发的临床研究 张凤敏,卢晓敏,胡庆昌,ZHANG Feng-min,LU Xiao-min,HU Qing-chang

  柴胡温胆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胆热犯胃证的疗效分析 张丽进,赵淑芳,ZHANG Li-jin,ZHAO Shu-fang

  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胃复春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禹冬菊,王鑫,YU Dong-ju,WANG Xin

  医护联合培训对提高腔镜手术护士综合素质的意义 郑少燕,吴丹燕,黄旭华,陈素华,ZHENG Shao-yan,WU Dan-yan,HUANG Xu-hua,CHEN Su-hua

  医学期刊投稿:流式细胞仪检测缺铁性贫血患者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探讨

  【摘要】 目的 研究缺铁性贫血(ID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方法 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IDA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 均应用流式细胞仪三色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对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进行比较。结果 IDA组外周血中CD3+、CD3+CD4+及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 CD3+ CD8+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缺铁性贫血患者影响机体T细胞的增殖分化, 导致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和免疫调节机制紊乱。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流式细胞仪,骨髓细胞学检查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年)————作者:李军祥;白宇宁;王允亮;王志斌;

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其患病率较高且具有较强的复发性。为帮助临床医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行准确、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本共识从中西医角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认识、诊断、治疗等方面入手,全面、深入地介绍了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最近研究进展,为临床提供参考

胆囊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年)————作者:杨胜兰;李民;李军祥;章梦琪;毛堂友;

摘要:胆囊炎是一种临床常见外科疾病,近年来,我国胆囊炎发病率逐年升高。本共识旨在明确胆囊炎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策略,以促进临床实践的规范化和同质化。通过综合最新研究证据与专家意见,共识为胆囊炎患者提供了一套全面、科学的管理方案。旨在提高胆囊炎的诊治效率,优化患者预后,同时指导医疗人员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临床决策,保障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

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年)————作者:刘成海;邢枫;雷淑娟;

摘要:肝硬化腹水是一种高发且易复发的临床病症,本共识融合了中西医对肝硬化腹水的理解,从病因病理、诊断技术到治疗策略进行全面梳理,展现了本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强调了中西医结合在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优势,突出临床实用导向

慢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25年)————作者:唐文富;万美华;陈誩;李军祥;

摘要:慢性胰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复发率显著。鉴于其在临床管理中的重要性,本共识旨在综合中西医理论及实践视角,系统性地阐述慢性胰腺炎的认知框架、诊断策略与治疗手段,深度剖析当前慢性胰腺炎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一套科学、精准且操作性强的指导方案,以促进慢性胰腺炎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

加强中医药治疗代谢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作者:戴亮;季光;

摘要: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MASLD)是一种复杂的肝脏异质性疾病,也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以脂肪在肝细胞的异常累积为特征。MASLD可发展为更为严重的阶段,即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出现持续性的炎症、肝细胞损伤和纤维化,是MASLD疾病进展的关键阶段,...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与展望————作者:范建高;杨蕊旭;

摘要: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并与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以及多种恶性肿瘤的高发密切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调节人体代谢失衡、改善炎症反应及抗肝纤维化,展现出独特优势。本文阐述MAFLD中西医治疗现状和中西医结合防治策略及未来发展方向

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健脾化痰方通过抑制TGFβ1-Smad3通路对MASH“炎癌转化”的药效机制研究————作者:孙陈岑;王磊;邵高昡;陆璐;潘家姝;季光;徐汉辰;

摘要:目的: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健脾化痰方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家族成员3(Smad3)通路对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向肝癌转化的抑制效果。方法:将30只C57BL/6小鼠(2周龄)分为5组,每组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健脾化痰方(JPHT)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依折麦布组。本次实验利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联合高脂高胆固醇饮食造模,诱导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相关肝...

克癀胶囊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湿热内蕴证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作者:戴亮;邢练军;赵文霞;范建高;金立伦;谢维宁;蒋开平;马晓军;冯培民;季光;

摘要:目的:评估克癀胶囊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hepatitis, MASH)湿热内蕴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101例谷丙转氨酶(ALT)轻度升高的MASH湿热内蕴证患者,随机分为克癀胶囊组(51例)和安慰剂组(50例),干预12周。主要研究终点为ALT复常或较基线降低≥...

绿原酸-栀子苷组合对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炎大鼠SUCNR1/PI3K/HIF-1α信号通路的影响————作者:陈少东;王玉杰;李如双;郑晓婷;刘垚昱;吴春城;张满英;代衍;罗慧英;梁惠卿;

摘要:目的:观察绿原酸-栀子苷组合对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etabolic dysfunction associated steatohepatitis, MASH)大鼠肝体重、肝湿重、血生化、肝组织等指标的作用特点及其对SUCNR1/PI3K/HIF-1α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MASH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16周建立大鼠MASH模型,在造模第9周开始给药,共治疗8周。观察大鼠一般状态;采用...

从中西医角度浅析肠-肝轴与昼夜节律调控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协同作用————作者:马欣欣;郭梦兰;汤韦韦;杨庆万;肖政华;

摘要: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是一种与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的慢性肝脏疾病,随着全球肥胖和代谢疾病的流行,其患病率逐渐上升。肠-肝轴与昼夜节律在MAFLD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肠-肝轴通过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和胆汁酸)与肝脏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肝脏的代谢、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与此同时,昼夜节律作为生...

中医/民族医药防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作者:龙富立;张话;王德;李媛;舒发明;马家宝;曹音;杨删;

摘要: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作为一种代谢功能障碍性疾病,目前治疗手段多样,但临床疗效尚不尽人意。近年来中医/民族医药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治疗中疗效独特,本文通过概述中医、壮医、瑶医、维吾尔医、藏医、蒙医等传统医学的特色理论和诊疗方法,阐述中医/民族医药在防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供同道借鉴

《泄泻中医专家诊疗共识(2023)》解读————作者:吴皓萌;唐旭东;黄绍刚;

摘要:《泄泻中医专家诊疗共识(2023)》于2020年11月在北京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组织修订,由全国30家三级甲等医院、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39名专家共同对2017版修订而来。新版共识涵盖泄泻的概述、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诊治流程、疗效标准、预防调摄、转归与随访等内容,可为中医诊疗泄泻提供全面指导。本文详细解读新版共识的主要更新之处及重点内容,以期帮助研究者快捷掌握其要旨,促进在临床实践中...

肠炎清合剂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防治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研究————作者:赵鹏;王弋;刘若轩;邓志军;洪春燕;李丽明;

摘要:目的:基于JNK信号通路探讨肠炎清合剂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吡啶组(0.5 g/kg)、肠炎清合剂低剂量组(20 mL/kg)、肠炎清合剂高剂量组(40 mL/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TNBS/乙醇溶液灌肠建模法诱导...

三甲中医院功能性胃肠病分布特点的调查————作者:吕咪;柯晓;王捷虹;叶柏;李玉锋;周正华;黄绍刚;王敏;马素平;苏娟萍;周晓玲;车慧;王凤云;

摘要:目的: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GIDs)及FGIDs重叠在中国十分常见,但尚未有研究报道过其在中国三甲中医院中的流行病学特点。本研究旨在填补这项空缺。方法:联合中国18家三甲中医院消化科,在2019年11月—2022年12月连续开展线下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罗马Ⅳ症状诊断量表、躯体症状群量表、生活质量量表、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等。...

参苓白术散联合肠内营养治疗“脾虚湿蕴证”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临床研究————作者:高亮;赖舒;曾静;陈卓;

摘要: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联合肠内营养在“脾虚湿蕴证”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3年1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资料,辨证属于脾虚湿蕴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3组,西药治疗(对照组)、营养支持治疗(营养组)及参苓白术散联合营养治疗(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对比3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

黄芪建中汤联合温经姜疗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Hp转阴率的影响————作者:陈静静;王井清;宋春波;孙明亮;覃志金;

摘要: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联合温经姜疗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转阴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芪建中汤联合温经姜疗,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Hp转阴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000,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

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论治功能性胃肠病————作者:乔希筠;吕咪;王小康;王昱茜;胡佳艳;余文熙;王凤云;

摘要: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GID)的全球患病率较高,患者常伴见精神心理异常,现代医学对此类身心疾病的治疗手段有限。中医学从整体观、恒动观出发,基于脏腑特点并结合现代研究认为FGID的关键病机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故治疗应从肝脾入手,疏肝健脾和胃成为治疗FGID的关键。脾胃虚弱,宜健脾益气佐以疏肝,方用四君子汤加减;肝郁脾虚,宜疏肝...

乳酸化修饰在结直肠癌进展中的研究现状————作者:胡俊聪;李军祥;董玥;章晓思;杨安琪;林杨哲;王志斌;

摘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对患者构成重大威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作为表观遗传调控的新机制,乳酸化修饰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乳酸化修饰过程严格受乳酸化修饰酶和去修饰酶的动态调控,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肿瘤微环境中,糖酵解(Warburg效应)是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核心环节,其产生的乳酸不仅是最终代谢产物,更可作为乳酸化修饰的关键底物,通过调...

自身免疫性胃炎并发症及合并症的研究进展————作者:贺柏翔;马骁驰;王嘉祺;陶婧娜;王岚;韩睿;张忠绵;李志红;

摘要:自身免疫性胃炎(autoimmune gastritis, AIG)是一种由自身免疫介导以胃体部病变为主的非自限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全球患病率为0.5%~4.5%。因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常发生诊断延误。AIG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以对症治疗与合并疾病的管理为主。本病可合并一种或多种疾病,如胃肿瘤病变、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贫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本文就...

活血通降方对Barrett食管模型大鼠食管化生的抑制作用及对PGRN和TNF-α/TNFR1/NF-κB/CDX2通路的影响————作者:李培彩;唐艳萍;杨磊;刘琰;刘思雨;

摘要:目的:研究活血通降方对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 BE)模型大鼠PGRN及TNF-α/TNFR1/NF-κB/CDX2通路的影响,探讨其防治食管BE化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对照组行腹腔开关术,其余各组均采用“食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保留全胃术联合铁剂注射”方法建立BE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各组分...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